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科学和科技,都不是“双刃剑”

《辨明科学、科技与工业化:走出“双刃剑”认知误区》

在日常的探讨与交流中,我们常听到“科学是把双刃剑”“科技是把双刃剑”这样的观点。然而,经过深入思考与理性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看法其实混淆了科学、科技和工业化的概念,真正具有双刃剑属性的,是工业化,而非科学与科技。

一部分人文学者常常宣扬“科学是双刃剑”或“科技是双刃剑”,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科学和科技缺乏了解而虚构出的错误设想。他们往往脱离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实际发展情况,仅从一些表面现象或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片面解读。例如,谈及核能,这些人只看到核泄漏事故带来的巨大灾难,却忽略了在合理利用下,核能作为一种高效、低碳的能源,为全球能源供应做出的卓越贡献,许多国家依靠核电站满足了大量的电力需求,极大推动了经济发展。

科学,究其本质,是人类对自然规律和宇宙万物的探索与求知。它纯粹且本真,只为了揭示事物背后的原理和真相。它从来不逼着人们去接受,更不会去恐吓或者讨好。科学就像一位公正客观的智者,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货比三家式的论证。比如在医学发展历程中,当面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时,科学不会强制推行某一种疗法。以疟疾治疗为例,早期人们尝试各种草药,随着科学发展发现了奎宁,后来又有了青蒿素。科学家们通过严谨的实验,对比不同药物的疗效、副作用等,摆事实讲道理,让人们看到青蒿素在治疗疟疾上的高效、低毒优势。此时,人们自然明白采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是更明智的选择,不按照科学成果去做反而显得不明智。哥白尼冲破“地心说”的桎梏,提出“日心说”,这一伟大的科学理论并非为了带来所谓的负面影响,而是对宇宙天体运行规律的正确认知。它让人类对宇宙的结构有了全新的理解,为后续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其中没有任何负面的“刃”。再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科学成就帮助人类理解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是用于天体力学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对物体运动的分析,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不存在伤害人类或带来危害的一面。科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类认知的黑暗角落,引领我们不断拓展对世界的认识边界,其本身不具备任何负面效应。

科技,是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解放人力,推动生产力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例,它让信息的传播变得即时且广泛。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快速获取知识、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开展远程办公和线上学习。在新冠疫情期间,线上办公和学习模式得以普及,很大程度上维持了社会运转和教育进程,减少了疫情对经济和教育的冲击。这无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工作和学习效率。还有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它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通过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快速准确地识别病症,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工业生产中,智能机器人能够完成高精度、重复性的工作,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科技的发展让人类得以少干活、干巧活,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并非所谓的双刃剑。

而工业化,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两面性。一方面,工业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得以确立,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以汽车工业为例,工业化生产使得汽车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汽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拓展了生活半径,促进了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在建筑领域,工业化生产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使得高楼大厦能够快速建成,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空间,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

但另一方面,工业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在资源方面,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各类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过度开采使得一些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例如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它们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燃料和原料,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其储量日益减少。在环境方面,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许多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河流、湖泊等水体受到污染,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像曾经发生在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就是由于工业废气排放导致的,严重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工业化还对社会组织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使得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原有的社区关系和家庭结构受到冲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疏离,人逐渐被“原子化”。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工业化存在负面影响就否定它。如果为了追求所谓的环保,将全球的工业化都摧毁,虽然可能会使全球温度下降1 - 2度,但带来的后果将是人类难以承受的。失去工业化,现代医疗体系将难以维持,药品的生产、医疗器械的制造都会陷入停滞,人们的生命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交通系统也会瘫痪,物流运输无法进行,食物和生活用品难以供应,社会将陷入混乱。

面对工业化的双刃剑属性,我们应运用理工科思维,即当利益远远大于弊端时,就应该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同时努力将弊端降到最低。在资源利用上,我们可以研发和推广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推行清洁生产,让工业生产更加绿色环保;在社会层面,通过政策引导和社区建设,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缓解工业化带来的“原子化”问题。

科学与科技都不是双刃剑,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带来的是纯粹的进步与福祉。而工业化虽然具有两面性,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在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趋利避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