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蒋高明错在哪里?(下)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蒋高明错在哪里?(下)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1 14:39:16 来源:书海阁

在上篇中,我们深入剖析了蒋高明反对转基因的诸多观点,接下来继续探讨这些观点在科学和现实层面的不合理之处。

蒋高明常提及的一个观点是,转基因违背自然规律,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他特别指出转基因作物根系分泌物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还会造成蜜蜂等昆虫受害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众多科学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传统作物相比,并无显着差异。比如,许多研究对转基因抗虫作物种植区和非转基因作物种植区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了长期监测,发现两者在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上基本一致。而且,科学家们在研发转基因作物时,会充分考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通过优化基因设计等方式,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

就拿转基因抗虫棉来说,它的广泛种植减少了棉铃虫的危害,降低了农药使用量,这不仅保护了棉田生态系统中的有益昆虫,还减少了农药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有数据显示,在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地区,农药使用量平均下降了30%到50%,七星瓢虫、草蛉等有益昆虫的数量明显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更好的维护。

在人体健康方面,蒋高明声称老鼠吃了转基因食品三代绝种,人要是长期全部吃转基因食品,可能断子绝孙。但这完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全球范围内,大量的科学实验和实际应用都证明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权威国际组织,以及众多国家的科研机构,都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估,一致认为经过严格安全评价和审批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就拿转基因大豆来说吧,这可是全球范围内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转基因农作物之一呢!像美国和巴西这样的大国,已经连续很多年大规模地栽种这种转基因大豆了。他们国内的老百姓们更是长年累月地享用着那些以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材料所制成的各类食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到目前为止,还从未有过哪怕一起由于进食转基因大豆从而引发身体健康方面问题的真实案例被报道出来!

不仅如此,科研人员们还特意开展了一系列极其严谨且规范的科学实验。在这些实验当中,研究人员专门使用转基因大豆去饲养各种实验动物,并持续跟踪观察了好多代。结果同样让人感到欣慰,因为即便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以及众多代数的繁衍,都没有察觉到转基因大豆对于实验动物的生殖系统或者免疫系统造成丝毫不良影响的状况发生哟!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蒋高明大力倡导生态农业,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他将转基因农业视为生态农业的对立面,认为转基因农业会破坏生态农业,这种观点过于片面。生态农业和转基因技术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转基因技术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这与生态农业的理念是相契合的。例如,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可以减少人工除草的工作量,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避免了传统除草方式对土壤的破坏。此外,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和产量,为生态农业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

在种子留种问题上,蒋高明觉得转基因种子不能留种,农民会失去制种权,只能依赖种子公司,这无疑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和对外部的依赖。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种子市场的变化是必然趋势。

即便所使用的乃是非转基因种子,广大农民朋友依然会遭遇到一系列与种子相关的棘手难题。例如,种子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种子,如何从中筛选出真正优质且适宜种植的品种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种子都可以毫无顾忌地连年留种。这其中存在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某些传统种子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退化,其优良性状难以长久保持。

与此同时,众多种子公司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积极致力于为辛勤耕耘的农民们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选择。这些公司通过精心研发和培育,推出了大量具备优质、高产以及强大抗逆性能的新型种子。从宏观视角审视,这种发展趋势对于提升整个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无疑具有深远影响。它不仅有助于增加农作物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给农业带来的风险损失。

此外,政府部门同样也没有置身事外。他们高度重视种子市场的规范运作,并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旨在全方位保障农民群体的正当合法权益。具体而言,政府努力确保农民能够顺利购得价格公道、品质有保证的各类种子。如此一来,既能有效避免农民因购买到劣质或假冒伪劣种子而遭受经济损失,又能有力推动农业领域健康有序地向前迈进。

蒋高明还无端揣测转基因农业存在控制农业种子权、剥夺农民种子权以及售卖转基因农业配套农药等商业目的,乃至怀疑存在更深层的减少人口的目的。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不仅是对转基因技术研发者和推广者的污蔑,也误导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其初衷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产品品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在商业运作中,虽然存在种子公司等市场主体,但他们在推动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强抗病虫害能力、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着巨大潜力。我们应该以科学、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转基因技术,依据科学研究和实际数据来评判其安全性和应用价值,而不应被不实言论误导,错失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从而更好的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出自于杨青平教授所着的《转基因解析》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1月出版。也曾经被《大河健康报》刊登。杨青平1982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任高级编辑,曾担任《大河健康报》总编辑,还兼任河南农大的兼职教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