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转基因技术将为人类丰衣足食提供保障

自从上世纪40~50年代生物学家发现DNA是生物遗传物质后,便开创了近代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它使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生命科学在理论上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在生产实践中建立了生物工程技术。集中表现为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或植物细胞,使这种外源基因和动、植物本身的基因组整合在一起,因此能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创造新的动、植物品系。这一技术是未来人类防病、治病和丰衣足食的有力保障。但是有关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一直是科学界和媒体的热点,早在20年前欧美国家已经开始争论,近年来,我国公众也卷入这场争端。支持者认为它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因为它为人类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反对者则视其为洪水猛兽,认为它会对人类的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带来威胁。

转基因食品不是洪水猛兽,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转基因食品或许更安全。

因为发展生物工程技术,生产转基因食品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只有依赖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才能源源不断为人类提供食品,使未来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据联合国测算,从现在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63亿激增至89亿~94亿,增长幅度近40%。到那时,为了解决全球人口的温饱问题,我们必须把食品的产量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倍甚至3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按人均土地占有量来计算,只达到世界的1/7,而要养活的人口却达到世界总人口的20%以上。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增加农业投入,我国粮棉产量和畜牧业都获得巨大发展,基本上满足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但是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困难必将日益增大,农业面临严重挑战,粮食曾徘徊不前,棉花产量滑坡,油料开始减产。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上的新突破,农业生产很难获得大幅度增长,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再说农业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畜牧业。中国是世界上养殖业大国。据统计,猪每年存栏8亿头以上,加上牛和羊预计达到12亿头左右。每年必然消耗大量粮食,用作饲料。由于牲畜传染病流行,会造成重大损失。以猪为例,口蹄疫和蓝耳病都是养猪业的头号杀手。猪口蹄疫在世界很多国家流行。一旦爆发可使该地区和国家的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打击。例如,1997年我国台湾在享受多年无口蹄疫地位后,爆发口蹄疫,直接损失约10亿美元;由于猪出口受到消费国禁止,损失订单14亿美元,造成70万人失业。又如2001年英国发生口蹄疫,直接和间接损失达90多亿英镑,当年经济增长率下调1.5个百分点。我国近年在报刊上已见到口蹄疫散发的报道,如上海、广东等地,损失也很大。又如猪蓝耳病2006年在我国大流行,蔓延10个省份,造成200万头以上猪只感染,40万头猪发病致死,对当年猪肉供应都造成困难。如果要彻底或者大大改善这类剧烈传染病流行,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和培育新的转基因抗病猪,可能是一条比其他已用技术更为有效、值得探索的途径。

可能有许多人因为转基因的安全性而对其持有反对的态度。其实我们只要仔细回忆一下人类发展药物的历史,就会理解安全不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安全与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安全不安全是相对的、动态的,昨天认为安全的事物,随着科学发展,认识提高,在今天看来则可能不那么安全。但是由于这些药物能挽救病人生命,是人生存必需的,就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某种缺点而拒绝使用和停止发展。例如抗菌素的发展就是如此,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是青霉素,投入市场正值二次世界大战,它对战争创伤引起的败血症、肺炎、伤寒、霍乱有非常好效果,因此挽救无数生命。但是随着临床应用发现有少部分人群对它敏感,可能造成休克甚至死亡。又如链霉素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上市的抗结核杆菌特效药,它也救了无数肺结核病人的生命,但是后来也发现当注射过量,它的副作用是会引起病人耳聋,而且是损伤性的,不会因停药而消失。除了这些早期发现的抗菌素有副作用外,后来发现的抗菌素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可是科学家们并未停止发掘新的抗菌素,因为抗菌素还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现在人们最担心的是新的抗菌素发现的几率愈来愈小,因此希望人们不要乱用抗菌素,因为抗菌素滥用可能促使抗药性病原菌出现,致使抗菌素失效。如果一旦现有抗菌素丧失有效性,新的抗菌素没有替换,人类又将进入100年前没有抗菌素药物的时代,可以预期人类面临大规模瘟疫和死亡的时代又要到来。所以,每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不应该拒绝科学成果。我们要从实践中建立有效的、严格的审批制度,从而保证投入市场的药物和食品安全可靠。更重要的是用严格的制度保证处于可控状态,使处于经常的监督之下,能避免未知因素扩散。转基因技术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人类今后生存和发展产生关键性影响的科学技术。人类如果能够有序地发展生物技术,合理地种植转基因作物和发展转基因动物,并对其加以管理和应用,它将会成为地球上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转基因技术是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家对研究的对象,有更理性而深入理解。各个国家都建立科学而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使用的基因,携带材料,受体动、植物的安全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都有评估和监控。更重要的事实是,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产品应用(食用),已达15年,而且转基因食品种类还在不断增加,但是至今没有发现由于食用转基因食品而对健康造成损害的事例。因此,政府批准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尽管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压力,但是科学在发展,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化。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总结,不盲目拒绝科技发展成果,人类就将不断进步。

(本文发表于2013年,作者是复旦大学教授郑兆鑫,刊登于《百名专家谈转基因》一书和中国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