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转基因技术对中医的巨大帮助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回顾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成果。我提到一句,我说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青蒿素就是中西医结合的伟大成就之一,但不仅如此,青蒿素的投产与转基因技术也有直接关系,科学家们运用了转基因技术。

有些读者不太理解,他们给我留言说,难道青蒿素不是“中医典籍提供灵感,现代科学提供萃取方法”吗?这个和转基因有何关系呢?

还真的有大关系呢。如果没有转基因技术的帮助,我们就用不上青蒿素。

转基因技术并非是解决青蒿素的提取问题,而是而是增加了植株中青蒿素的量。自然界的青蒿本身含量就极微,屠呦呦的实验室能够提取的青蒿素也是很少量的,这么一点点东西,如果按照旧有的工业技术,是无法做到量产的。而转基因技术就完美的解决了青蒿素的量产问题。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唐克轩教授团队突破性地发现了两种可以将青蒿酸或二氢青蒿酸转化为青蒿素的酶,一个是AOP1,一个A. annua 01776S (Peroxidase)。掌握了这两种酶,就相当于破译了青蒿的“基因密码”,继而培育出高产量的青蒿品种。

唐克轩团队重点对沪蒿1号进行了全基因组的测序、组装、注释及相关分析,这是本草基因组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突破,对中草药的功能发掘有重大意义。通过转基因技术,该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了高产青蒿素的代谢工程青蒿品种——现在市场上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普遍为0.8%—1.2%,而他们培养的新品种含量则高达3.2%。有了转基因技术,才能实现不但高产而且高质。

其实转基因技术的优点就两点,从来一直未变。转基因育种是将已知基因(控制优良性状)的DNA与受体的基因组DNA连接在一起,从而获得优良性状能稳定遗传的个体。转基因育种事先明确转入的基因,基因交流是高度精准、人为控制、结果可知,而且这种基因交流可以跨越物种进行。据悉,唐克轩的转基因青蒿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做的环境安全评价,经过系列毒理学等实验验证,证明转基因青蒿素完全具有安全性。

那么,转基因青蒿素被转入的那些基因,来源于哪里呢?

据唐克轩教授介绍,这些都是青蒿自身的基因,而非来源于青蒿素品种以外。在实际科研环节,介入的各种基因都有,之前是合成途径的催化酶基因,现在则是转录因子基因比较多,也有RNAi干扰的载体。

那么,转植物株体自身的基因,能不能算转基因呢?

当然算。因为这是使用自身基因的启动子,基因,以及自身基因的终止子,因为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时候,基本都离不开T-DNA序列,通过T-DNA序列才能插入植物基因组中,所以左右2边至少有T-DNA序列,这个序列虽然不长,各20多个碱基,但也算是外源序列了,所以只要有新的DNA碱基进入植物中,无论多长,都算是转基因。

总之,正是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厉害,青蒿素才有了量产的可能性,才有了工业化制造的可能。

如果没有转基因技术,那么一点点产量,又如何够用呢?青蒿素量产化以后,救治了多少人?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青蒿素联合疗法为一线抗疟药,依靠青蒿素类药物,成功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已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至少上亿人因此而受益。中国科学家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名气在国际上也很大,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屠呦呦女士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也是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她代表了我们中国中医界的最高学术成就,也代表了中医界的光辉形象。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也说过这样一段话:“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由此可见,青蒿素对提振中医界信心有多重要。这样一个福泽苍生的伟大发现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全世界,正是由于转基因技术提供了“神助攻”。

没有转基因技术,青蒿素就不能被量产化,就不能造福亿万人类,就不能让中医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然界是一个大宝库,很多中草药来源于自然界。但要深入挖掘宝库,还需要更高的人类智慧。中药之所以有效,是源于有机大分子聚合物的物理和化学联动作用。搞清楚它们的具体作用过程,就可以进一步提升草药的疗效。而搞清楚它们的原理,继而提高产量,提升纯度,就需要运用现代工业化流程和现代科技。转基因技术相当于给中医插上了翅膀,造福着全人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了巨大贡献。

据我了解,转基因技术不仅仅运用于青蒿素,全球也包括我们中国世面上超过95%的疫苗,还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药品,都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来的。连大家常用的胰岛素也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的。过去胰岛素的价格很昂贵,一针要六位数,自从有了转基因技术,胰岛素的价格直接控制在三位数以内。没有转基因技术,经济不富裕的糖尿病人就会大量的死亡。

可以说,转基因技术维系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守护神”。

转基因技术已经对中医提供了巨大帮助。相信未来中医界会更加受益于包括转基因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更好的发挥作用。

(写于2022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