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没有转基因,就不会有人类(中)

会议室里,众人围绕基因话题热烈讨论,科普作家时空通讯的讲述引发了新的思考。

只见时空通讯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在农业领域,国际上已经培育出一大批具有抗虫、抗病、耐除草剂、抗逆、优质的作物新品种,像大豆、棉花、玉米、油菜、马铃薯、苹果等等,有数十个品种呢。全球主要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比例也很惊人,棉花达到了79%,大豆74%,玉米31%,油菜27% 。咱们国家也不落后,转基因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提高到99%以上,还有3个耐除草剂大豆和4个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抗虫大豆、耐旱玉米、抗虫水稻这些都有梯次储备。”

张启院士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欣慰:“这些成果意义非凡,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还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科研角度来看,这是基因技术在农业应用上的重大突破,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无数中国科研人员的心血。”

何祚庥院士推了推老花眼镜,补充道:“这背后还有着深刻的经济学意义。降低了农牧业生产的人工成本,减少灾害损失,这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从宏观层面来讲,这是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典型案例。”

时空通讯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更神奇的是,有些转基因食品还能解决人们的病痛问题。瑞典科学家把水仙部分基因植入水稻基因中,种出来的稻米含铁量更高,解决了1.3亿人因缺铁引发的贫血问题。还有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黄金大米’,β - 胡萝卜素含量是普通大米的23倍,能解决全球4亿儿童因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视力问题和许多国家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不过可惜,这个研究在中国受到质疑和声讨,最后在菲律宾种植并批准上市了。”

张洪林研究员轻轻皱起眉头,感慨道:“科学研究有时候就是这样,会面临各种阻碍。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对新事物的认知过程。中医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质疑,但只要是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最终都会被认可。希望大家能更理性地看待这些转基因成果。”

“咱们国家在转基因技术用于健康领域也有成果。”时空通讯接着说,“我国有上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和3000多万乙肝患者,为了预防乙肝传播,国家研发了乙肝疫苗,但价格贵,接种还麻烦。后来‘863’计划推出‘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乙肝口服疫苗’项目,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培育出了‘乙肝疫苗西红柿’,据说拿到了农业部生产安全证书,本以为很快能批量生产,可我一直没找到它确切上市的消息,我还挺想尝尝的。”

何祚庥院士笑了笑:“这种探索精神值得肯定。从科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每一种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时间来验证和完善。就像当初电灯的发明,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质疑和改进。”

“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时空通讯兴致勃勃地说,“转基因让牛乳汁富含生长激素,培育出不会引起过敏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鱼生长快、肉质更好。这些转基因产品好处多多,不仅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还能提升品质、解决健康问题。”

这时,一直认真倾听的保洁阿姨陈洁提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转基因食品安全吗?这也是我的疑虑。”

时空通讯自信满满地回应:“其实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有答案了。所有自然产品都是转基因的结果,10万年前的物种和现在大不一样,都是基因一代代突变异变的成果。人为改变基因只是更有目的性。人类摄入食物主要吸收蛋白质、脂肪这些营养成分,正规转基因食品营养只会更好。社会上很多人对转基因产品有戒心,主要是受了一些不实言论的影响,尤其是对防虫害的转基因技术。他们觉得虫子都不吃,人怎么能吃?但世界上虫子不吃人能吃的东西多了去了。”

张洪林研究员饶有兴趣地追问:“那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原理到底是怎样的呢?从中医对人体和自然关系的理解出发,我很好奇它在微观层面的作用机制。”

时空通讯耐心解释道:“转基因抗虫作物能抗虫害,是因为苏云金杆菌体内有一种‘Bt抗虫蛋白’,它只对特定昆虫有效,像蛾类、蝶类这些‘鳞翅目’害虫,它会和害虫肠道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让害虫肠道穿孔死亡。但人类、畜类和其他非‘鳞翅目’昆虫的胃肠细胞没有这种‘特异性受体’,抗虫蛋白进入消化道就被当作普通蛋白消化降解了,反而成了营养。理论和无数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点。这些植入抗虫基因的作物,虫害少,不用或少用农药,果实饱满、营养丰富、有害残留少,更安全健康。”

何祚庥院士总结道:“不管是自然食品还是转基因食品,只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就是安全的。我们应该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转基因技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为人类造福。”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场关于基因技术的讨论,让每个人对转基因技术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对科学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突然,时空通讯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愤慨:“如今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疗等领域成果显着,可社会上对转基因产品的误解还是太深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谣言。大家仔细去溯源,会发现这些谣言的源头往往是那两三个极端民粹主义的网站,像红网、乌有之乡这类,上面全是阴谋论和地摊文学。它们毫无科学依据地宣扬转基因食品有毒、致癌,还编造各种荒诞的故事,误导大众,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对转基因技术产生恐惧。”

何祚庥院士重重地点了下头,神色冷峻:“你说得太对了!这些人思想极端固执、落后,完全没有科学精神。他们只知道盲目反对,根本没有大局观,看不到转基因技术对国家粮食安全、对人类健康的巨大意义。更让人不齿的是,他们很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做了境外阴谋家的枪手。有些境外势力妄图阻碍我国科技发展,就利用这些人散布谣言,制造舆论混乱。”

何祚庥院士站起身来,双手比划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转基因技术是经过严格科学验证和实践检验的。这些谣言不仅阻碍了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也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我们必须要加大科普力度,让更多人了解科学真相,不能让这些别有用心的谣言继续兴风作浪。”

时空通讯接着说:“是啊,就拿黄金大米来说,明明能解决全球众多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问题,在中国却因为这些谣言被无端质疑和声讨,导致项目受阻。其实,所有正规的转基因食品,都是经过严格检测的,安全性有保障。那些谣言编造者,就是利用大众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肆意传播不实信息。”

张启院士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科普工作确实刻不容缓。作为科研人员,我们有责任站出来,用科学事实击碎这些谣言,让公众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不能让这些有害信息肆意传播。”

张洪林研究员也点头表示认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我们一直在强调平衡与和谐。转基因技术本身也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运用,只要合理使用,就能为人类带来福祉。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毫无根据的谣言,就否定这项技术的价值。”

(未完待续。写于2022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