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飙 > 第497章 我请你去讲课

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飙 第497章 我请你去讲课

作者:此剑无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1 15:14:37 来源:书海阁

第497章:我请你去讲课

“指手画脚,尽最大可能的……”

“为难别人。”

陈元生这番话说的很直白了,老周大概也会有点触动。

果不其然,周景民苦涩一笑,用钢笔在稿纸上做了个记录:“嗯,可以参考和采纳一下。”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很大的事情。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新区发展迅猛,会有多少人打招呼?

往里塞人?

有些人是老周也不能得罪的,你不要也得要。

这玩意,比踏马招商引资都难。

“逢进必考的制度一旦建立,能在一定程度上少些麻烦。”

“当然,这个制度对老前辈也是放开的,也有很多抑郁不得志的人,他们或许在本岗位干的不顺心,或许看不惯周遭的事务,也想改变一下。”

“那你们也可以来考,公平公正的跟年轻人一起考,只要你考过了,一样用。”

“新人也需要老人带嘛,遴选一些老前辈过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防止作弊,考试可以分为笔试和面试环节,面试采用抽签面试制度,考生也不知道面试他的会是谁。”

周景民认真看了陈元生一眼:“好家伙,你这套路设计的挺完善呐?”

陈元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不敢说这就是后世的考公制度。

“要以身作则!”

周景民认真说道:“我第一个考,而且第一批选调过来的工作人员,全部参加考试,不合格的退回去。完善的制度,就是为防止漏洞的,到时候能堵住很多人的嘴!”

周紫瑜震惊的看了看老爸,又偷瞄了陈元生一眼。

虽然陈元生的这个建议很新奇,但老爸这种高度配合的态度,让她着实吃了一惊,也感受到了老爸爆发出来的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

理论上来说,并不是会考试的人能力就强,但这样能极大程度的避免有人托关系、递条子。

换个角度来说,周景民其实也给自己堵住一条发家致富的路。

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

当然,为了防止自己考试过不去丢人,周景民决定自己给自己出题。

“还有吗元生,继续说,你给我推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老周有了强烈的兴趣。

前些日子,他也摩拳擦掌,想要正儿八经的干一番事业出来,深度思考过高新区怎么搞。

但那些思考主要围绕在招商引资、给政策等上层建筑上,并没有想到过这些最基本的问题。

其实这些地基,才是新区最本质的问题--心一旦歪了,你就盖不了高楼。

见周景民从善如流,陈元生心中也甚是欣慰,决定再上点强度。

“如果可行的话,筹备两本杂志和一个经济论坛,或一档经济栏目。”

“这两本杂志,一本是关于前沿科技和高新区相关科技产业。”

“一本是关于项目、投资、招聘的。”

“科技杂志,第一个目的,是吸引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这里发表他们的成果,促进交流,加速成果转化,引领新区发展方向;”

“第二个目的,也是对外展示新区科技产业的发展动向,表示我们在与外界积极同步。”

“第三个目的,是宣传和广告……”

“关于投资的杂志,就是新区的投资风向标;诸如,我们这里有个好的科研成果,需要风险投资;我们这里有个投资方向,找有相关技术经验的人来合作;”

“等等诸如此类,这本杂志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资金、项目、人才的合作媒介,积极宣传新区投资创业优惠政策等等。”

“向外界展示新区开放、包容、广阔的胸襟,”

“关于经济论坛,主要是围绕新区或者青州市的发展而举办,广纳贤才,邀请各行业、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和企业家来这里献计献策。”

“当然,人家的智慧我们不是白拿的,对于有真知灼见,为新区发展给出切实可行建议的,要给予丰厚的奖励。”

“不过呢,这两本杂志的发行,我的建议是官方参与,但不是主办。”

“因为,杂志发表的内容一旦掺杂了私心,很有可能会变质。”

“总之,倾听企业家、创业者的需求,让经济学家们说话,管理者做好服务和后盾。”

“至于经济栏目,那就是跟电视台合作了。”

周景民拿笔在稿纸上奋笔疾书,陈元生这些建议,基本上都是全新的角度,是他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哪怕是在日常工作和会议中,一般也不会有人提出。

太重要了!

连周紫瑜在旁边都做起了笔记,尝试着帮老爸记录一些。

萧瑾芝看向陈元生的眼神都变的慈善、欣赏起来。

“还有吗?”

老周迫切的说道,他甚至有点激动:今天这一趟算是来着了,经元生这么一提醒,新区可创新的地方就太多了。

每一条创新拿出去,能都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新区才能做到万众瞩目。“人才补贴战略!”

陈元生感觉有点嘴干,但还是继续介绍:“对于来这里找工作、创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甚至老外给予补助,比如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创业补贴,反正只要是人才来到高新区,都想办法把他留住……”

周景民犹豫了一下:目前来说,青州市公务员的工资都不高,如果拿出一部分钱给来大学生补贴,一定会引起很大异议的。

但这条先记下,能不能用得上随后再说。

“金融创新。”

“成立高新区国资委,以服务的形式战略入股创业、创新企业,加速培养独角兽企业。”

“不用多,每个小公司占股5%就可以,不出十年,高新区国资委就是江东省最大的资本平台。”

“投资公司和银行合作,发行分红型理财基金,其实类似于企业股票,盘活社会闲散资金、沉淀资金。”

“做企业的娘家人。”

“为项目拉投资;为资金找项目;”

“为企业产品找销路;为人才找工作;”

“建立人才储备库,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提供技术支援。”

……

……

陈元生林林总总提了十几条,说了一个半小时,描绘出一幅激情澎湃的画面。

周景民则写了七八张的笔记。

对于想做事的人来说,这些建议很宝贵。

“还有吗?再说点。”

老周居然还意犹未尽。

陈元生尬笑着摇摇头:“没有了,暂时就想到这些。”

“哎呀!”

周景民整理好稿纸,感慨一声:“元生,有时间了继续多想。等新区正式成立,班子成员全部到位以后,我请你去讲课。”

“不是讲一次,也不是你一个人讲。”

“我想啊,让企业家给管理者讲课,形成新区的一种制度,让大家认真听一听,企业家们想要怎样的服务体系。”

砰!

房间再次轻轻打开,甜美的小护士探头进来:“领导,探视时间已经过了。”

陈元生是重伤患者,每天上午和晚上各有两个小时的探视时间。

这半个月来探视他的足有上千人,很多都是组团来,五个人一波,待上一两分钟就走。

周领导一家在这里待了一个半小时,楼下已经积攒了四十多人等着。

周景民扭头瞪了陈元生一眼,伸手过去在他肚子上拍了一下:“赶紧出院,给你三天时间。”

“好、好,哈哈!”

假装中枪的事瞒不过老周,陈元生也只能满口应承。

“元生,我们回去啦,你好好养伤。”

萧瑾芝站了起来,其实今天来医院,她总共也没说几句话,但对陈元生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转变:这小伙子真不错。

周紫瑜也站起来,她刚才没找到稿纸,就用桌子上一本单面印刷的资料做记录了:“陈哥,这本资料我先带回去啊,回头再给你送回来。”

陈元生摆摆手:“没事,拿走吧,送不送都行。”

一家人客气几句,便在小护士的相送下出了病房。

临上电梯的时候,萧瑾芝还特别看了小护士一眼,皱眉嘀咕了一句:“当护士的,居然还喷香水,太过分了。”

【策略性的东西,不好写,也不好看,不喜欢看的朋友直接略过哈,后面减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