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156章 中医药调理巨大肺囊肿

每日医案 第156章 中医药调理巨大肺囊肿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巨大肺囊肿

[病案]周某,男,59岁。1980年11月27日诊。1980年10月患者出现右侧胸部疼痛,咳嗽,吐稠痰,并有头昏,听力下降,纳呆等症,曾在他院应用消炎、抗结核以及中草药治疗,诸症未解,且胸背疼痛,咳嗽加重,咳吐黯红色脓痰,纳差,失眠,消瘦,倦怠无力。同年11月13月在某医院作胸部x线摄片检查正位片:右侧第2前肋以上有一约10*10厘米大小的巨大透光区,其下缘有一约8厘米宽的空气液平面右侧位片位于右上略偏中后,大小与正位片所见基本相同,两肺门附近肺纹增多,其余为阴性。结合临床所见诊断为右上肺巨大囊肿。继经中西医治疗,疗效亦不佳,决定胸穿及手术治疗,患者及其家属拒绝。检查:一般情况可,胸骨右缘第三肋隆起,二便调,纳食一般,睡眠差。舌根薄黄、余白苔,质黯红,脉弦细而数。诊断为右上肺巨大囊肿。

[治则]活血化瘀,清肺化痰。

[方药]丹参10克,葶苈子10克(布包煎),莪术10克,南沙参15克,麦冬12克,茯苓12克,豨莶草12克,苡仁30克,鱼腥草30克,冬瓜子30克,臭牡丹30克,远志6克,菖蒲5克,陈皮5克,田三七3克(冲或磨兑服)。进服37剂后,胸背胀痛减轻,咳嗽缓解,咯痰已少,黯红色痰已除,饮食增加,睡眠改善,其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继服前方。加太子参15克。至1981年5月23日胸背胀满剧痛已除,咳嗽略痰等诸症已解,继经某医院胸部X线摄片复查报告为:“右上肺未见气泡影及液平面……右叶间胸膜影可见,双膈肌平滑,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继原方出入,以善其后。分别于1981年7月31日、1982年8月27日X线摄片复查,疗效均稳定,迄今一般情况良好。

[评析]在肺部疾病中,巨大肺囊肿患者相对较少见。其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有时与肺癌患者颇为相似。此外,当肺囊肿继发感染时,容易与肺脓肿混淆,因此在临床上需要仔细鉴别。本案例依据祖国医学理论中的气滞血瘀导致肿块形成的观点,采用了活血清热化瘀的方法。具体用药方面,选用了丹参、莪术、田三七等药物来活血化瘀、散结攻坚;同时使用南沙参、麦冬、鱼腥草、冬瓜子等药物来清肺消肿;辅以苡仁、茯苓、远志、菖蒲、葶苈子等药物来化痰止咳;最后加入具有活血消炎作用的臭牡丹。通过这种综合治疗方案,取得了显着的疗效,患者的囊肿在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后完全消失。

在这个治疗方案中,每一味药都有着特定的功效和作用。丹参能活血化瘀,莪术可散结攻坚,田三七则有止血散瘀之效。南沙参、麦冬能养阴润肺,鱼腥草、冬瓜子则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的作用。苡仁、茯苓可利水渗湿,远志、菖蒲能祛痰开窍,葶苈子则泻肺平喘、行水消肿。而臭牡丹更是兼具活血散瘀、清热解毒的双重功效。这些药物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着治疗作用。

这样的用药方案不仅考虑到了囊肿本身的性质和症状,还兼顾了患者的整体状况。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消散痰结,改善肺部功能,从而达到消除囊肿的目的。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非仅仅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