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155章 中医药调理肿痈(肺脓疡)

每日医案 第155章 中医药调理肿痈(肺脓疡)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肿痈(肺脓疡)

[病案]邱某,男性,现年 31 岁。于 1975 年 4 月21日被收入医院治疗。患者从4月8日开始,突然感到全身恶寒发热,伴有轻微咳嗽和少量咳痰,呼吸急促,咳嗽时会引发胸部疼痛,同时感到胸闷、出汗多,精神疲惫且身体无力,面色呈现灰暗色,口渴想喝水,小便短少且颜色深,大便干燥难以排出,双下肢还有轻微水肿现象。舌头偏红舌苔发黄,脉象滑数有力。经过检查发现,体温高达39.8℃,右肺部有明显叩击痛,听诊可闻及哮鸣音以及湿性啰音。血液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数量为19.8×109/L(/立方毫米),其中中性粒细胞占比86%,淋巴细胞占比13%,单核细胞占比1%。X线胸片显示,右肺第4至6前肋间出现一个大约8×10厘米的块状阴影,并可见到液平面,最终确诊为肺脓疡。该患者在发病初期曾使用过中西药物以及肌肉注射链霉素,但都没有效果,因此才决定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治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方药]桔梗15克,甘草15克,苡仁30克,芦根30克,冬瓜仁30克,桃仁15粒,生石膏50克,大黄12克,板蓝根15克。服3剂,仍高热不退,体温达41.7℃。考虑病情严重,除服上述中药外,另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葡萄糖、维生素C,连用六天,吐出腥臭的黄色粘液脓痰二次约半小碗,但仍高热不退。当时考虑高热不退系肺痈脓成,欲溃未溃,脓液不能外泄所致,敌原方加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朴硝15克(冲),山羚羊1克(另炖),佛耳草煎汤代茶饮。服4剂后咳吐大量腥臭脓痰,大便解二次。此时去朴硝再服10剂,脓痰减少,热度下降。原方再服10剂,病情渐愈。X线复查:右中肺见透光区约2.5×2.5厘米,边缘清楚,属炎症吸收阶段。以后转用清燥救肺汤加皂角刺、穿山甲,再服12剂,患者痊愈而出院。

[评析]肺部受到外邪侵袭时,往往会导致化热、热毒炽盛,痰瘀蕴滞在肺部。这种状况下,肌肉腐烂、血液败坏形成脓液,最终形成肺痈。患者往往表现出持续的高热症状,尽管已经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但热度仍然不退,但病情没有恶化。

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是由于痈脓没有溃破,脓毒无法排出体外所致。因此,在治疗方案中需要加入皂角刺、穿山甲等药材,以促使痈肿穿破溃裂,排出脓毒,使邪气有出路。经过治疗后,患者咳出大量腥臭的脓痰,病情逐渐好转。

然而,这种病程因为病程漫长、高热持续,往往会导致阴液大量消耗,肌肉腐烂、血液败坏形成脓液,进而造成阴液内伤。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转换为养阴清肺的治疗方法,以达到热去毒净,阴液内生的目的,使肺络调和,达到治疗全功。

综上所述,肺痈的治疗需要结合外邪袭肺化热、热毒炽盛、痰瘀蕴滞、肉腐血败成脓等多种病理变化,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运用清热解毒、养阴清肺等不同治疗策略,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期早日康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