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222章 中医药调理滴虫性肠炎(一)

每日医案 第222章 中医药调理滴虫性肠炎(一)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滴虫性肠炎(一)

[病案]白某,男性,53岁,1981年8月20日初次就诊。在二月前,白某突然感到下腹部持续性疼痛,紧接着出现发热症状,每天腹泻多达十余次,且粪便呈粘液状。

粪便检查结果显示:大便中找到了滴虫,医生因此给予白某口服灭滴灵以及中药杀虫剂治疗,然而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尽管发热症状有所缓解,腹泻次数减少,但腹痛仍然持续。通过镜检粪便,仍能发现滴虫的存在。

二日前,白某突然出现高烧,伴随着恶寒症状,腹痛愈发严重,大便仍然呈粘液状。此外,他还感到胸闷乏力,口不渴。舌质呈边尖红、苔色灰黑且厚重,脉象弦细数。

经过详细诊断,医生最终确定白某患上了滴虫性肠炎。

[治则]清暑化湿,行气止痛。

[方药]百部12克,川楝子12克,苦参12克,乌梅5克,黄连6克,黄芩10克,竹叶10克,扁豆花10克,苡仁10克,广木香5克,白芍15克,甘草3克,患者在服用了两剂这种药物后,热症逐渐消退,腹痛得到缓解,食欲逐渐增加。然而,患者的大便仍含有少量粘液和血丝,舌苔逐渐减少。根据病情的变化,医生调整了药物成分,具体如下:苦参10克,川楝子10克,百部10克,枳壳10克,茵陈15克,黄连5克, 槐花10克,地榆10克,白芍15克,广木香3克,甘草3克,患者在服用新的药物方剂三剂后,病情持续好转,舌苔变薄,食欲增加,显示出邪气已去,正气逐渐恢复的迹象。为了巩固疗效,医生在上方基础上加入补气扶正、行气消导的药物,使患者痊愈。

在9月19日复诊时,患者的腹痛完全消失,大便恢复正常,经过多次大便复查,未见滴虫。

[评析]暑湿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更容易引发。这种病症是由于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导致湿热秽浊之气壅滞肠道,气机不畅所引发的。叶天士曾说:“长夏湿令,暑必兼湿。”这意味着在炎热的夏季,暑湿之气往往交织在一起,使得病症更加严重。

患者往往会出现身热不甚,口不渴,舌苔浊腻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患者正受到暑湿之气的侵袭。针对这些症状,治疗暑湿的方法是给予黄芩、黄连清热,同时使用竹叶、扁豆花、苡仁等草药消暑化湿。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祛除体内的暑湿之气,缓解病情。

此外,方剂中还加入了百部、苦参、川楝子、乌梅等成分,这些草药具有杀虫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寄生虫,从而减轻病症。同时,木香、白芍等草药则能够调顺肠道气机,使气行通畅,从而缓解腹痛等症状。

通过这些药物的共同作用,暑湿之气得以消除,肠道气机顺畅,腹痛等症状自然得以缓解。这样一来,暑清湿化,虫自灭矣,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对于暑湿这种病症,在夏季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注意饮食调理,以预防暑湿之气的侵袭。若已感染暑湿,应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以期早日康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