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六百六十六章中医药调理阳举不倒(二)

每日医案 六百六十六章中医药调理阳举不倒(二)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阳举不倒(二)

[病案]袁某,男,27岁,于1981年6月9日就诊。清晨4时左右,他在**后出现异常情况,他的**一直处于勃起状态,无法消退。同时,他感到下腹部有明显的坠胀感,排尿困难。这些症状已经持续了六个小时,期间伴有腰酸、疲劳、头晕、眼花、全身乏力以及轻度恶心。

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患者的**异常勃起且肿胀严重,伴有静脉怒张。此外,他的舌头呈红色,苔藓呈黄色且油腻,脉象表现为弦数。在患者来到医院后,医生尝试采用针刺关元、足三里穴位的治疗方法,并给予口服眠尔通以及肌肉注射杜冷丁等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些方法均未能取得有效效果。

由于患者疼痛剧烈,医生原本计划进行**穿刺放血或手术切开治疗,但患者坚决拒绝手术。因此,医生决定尝试使用民间验方来治疗袁某的病情。

[治则]滋阴清热,泻火消肿。

[方药]亡硝100克,分放两手心用绷带包扎固定,三小时后**变软下垂,疼痛减轻,四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七天后**异常勃起又作,再用上法处理,疼痛减轻,但**仍勃起不倒。故加服中药:知母10克,茯苓15克,积壳10克,黄柏10克,生地20克,大黄10克,龙骨10克,甘草6克,砂仁10克,丹皮10克,山药30克,并加服乙菧酚0.25毫克,每日三次。药后次日**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中药继服5剂,乙菧酚又服七天,病愈。随访五个月未复发,性生活正常。

[评析]本病,即强中症,又名“内消”,是一种与男性生殖系统相关的病症。它指的是在无性刺激或非正常情况下,**出现异常勃起的一种病状。强中症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过度、素火内盛、或肝肾阴亏阳亢等。

本病例中的患者在**后出现了**异常勃起,并伴有剧烈的疼痛。患者最初采用芒硝敷手,以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为目的进行治疗,效果显着。然而,在七天后,患者的病情再次复发,芒硝敷手已无法再起到治疗作用。

鉴于患者病情的反复发作,医生决定改用中药治疗。选用了知柏地黄丸加减的方剂,以滋阴清热、泻火为主,同时配合小剂量的乙蔗酚,以增强药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强中症得到有效控制。

这个病例表明,针对强中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策略,确保疗效。此外,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在本病例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强中症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针对强中症的治疗,除了中药治疗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法。例如,可以使用一些能抑制勃起功能的药物,如α-受体拮抗剂或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在强中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病情的恢复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强中症是一种复杂的病症,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通过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强中症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