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七百四十九章中医药调理口冷症

每日医案 七百四十九章中医药调理口冷症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3-05 08:38:51 来源:书海阁

口冷症

[病案]邓某,女性,年届49岁。这位患者在1980年5月25日初次前来就诊。她自述在半年前不幸患上了尿路感染这种疾病,为了治愈这个病症,她曾服用大量清热利湿的中草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尿路感染症状逐渐消失,然而,病愈后的她却出现了口冷的症状。

为了缓解口冷症状,邓某尝试了桂附理中汤、吴茱萸汤、补中益气汤等清热药材,以及人参等滋补品,共计服用百余剂。然而,这些药物似乎并未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反而令她感到更加不适。

除了口冷症状,邓某还表示自己喉中有痰,难以咳出,同时,她的胃口也变得很差,对食物的兴趣减少,甚至连喝水都感到畏惧。她的舌头呈现出淡红色,舌苔呈现为白腻的颜色,脉象则表现为沉滑。

[治则]燥湿化痰。

[方药]法半夏12克,陈皮9克,茯苓15克,苍术15克,厚朴12克,白豆蔻9克,藿香9克,神曲12克,甘草6克,服2剂,有痰涎咯出,口冷依然。上方加吴茱萸12克,干姜9克,又服2剂,口冷减轻,痰涎已减,苔转薄白。药已见效,上方再服2剂诸恙均愈。原方又服4剂巩固疗效。

[评析]口冷一症在临床中较为罕见,这种症状与中医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医学中,脾脏是主管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器官,口冷症状的出现往往与脾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这类症状的患者通常表现为口淡乏味,口中常有痰感,舌头表面呈现白色,且有油腻感,脉象沉滑。根据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痰湿阻滞中焦的情况。

中焦脾胃在人体气机升降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气血运行的关键枢纽。当痰湿阻滞中焦,脾胃升降失衡时,便会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上逆,从而诱发口淡甚则口冷的症状。因此,治疗口冷症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痰湿,恢复正常的气机升降。

针对此情况,我们决定采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的方剂来进行诊治。此方剂可谓是一种精妙绝伦的组合,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具备了燥湿化痰的显着功效。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针对每一位患者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病情的细微变化,我们还会对方剂做出灵活而精准的调整。

比如说,如果患者的脾阳虚衰较为明显,那么我们就会适当地加入一些具有升发脾阳之效的药物。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强方剂整体的疗效,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平衡。当脾胃之气运行顺畅、升降有序时,其运化水谷精微等物质的能力自然也会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综上所述,口冷一症虽然在临床中较为罕见,但与中医理论息息相关。治疗的关键在于从脾胃痰湿入手,调整脾胃气机的升降平衡,从而消除患者的口冷症状,达到治愈这一奇特病症的目的。中医学在这一领域的独特见解和治疗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类疾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