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八百六十一章中医药调理头痛(高山适应不全症)

头痛(高山适应不全症)

[病案]夏某,男性,24岁,于1962年11月20日因工作任务,从附近山脚扛运木杆至海拔4889米的山顶。在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一整天后,患者于傍晚7时许开始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心悸、气紧及上腹部压迫闷胀感。这些症状提示其可能出现了与高海拔环境相关的生理反应。

针对患者的初始症状,医护人员给予口服苯巴比妥0.06克进行对症处理。一小时后,患者头痛症状略有缓解,但其余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反而呈现加重趋势。至深夜12时,患者主诉心慌、气闷难耐,呼吸急促,并伴有颜面潮红、心动过速等体征。中医四诊显示六脉洪数,提示体内气血运行异常。患者头部再次出现剧烈疼痛,症状进一步恶化。

体格检查结果显示:体温38.1℃,提示存在轻度发热;脉搏120次/分,充实有力,提示心功能代偿性增强;心音增强但未闻及杂音,提示心脏负荷增加;肺部听诊呼吸音略粗糙,提示可能存在轻度呼吸道症状;腹部检查未发现明显压痛及其他异常体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高海拔暴露史,最终诊断为";高山适应不全症";。

[治则]镇心安神。

[取穴]双侧内关,用针刺泻法。5分钟后症状明显减轻:留针20分钟后,全部症状消失,脉搏和缓。次日已照常工作无恙。

[评析]内关穴是中医经络学说中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作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从经络归属来看,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其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与心包经相通,还与阴维脉相交会,这种特殊的经络联系使其在治疗与心脏相关的疾病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从解剖定位来看,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这一特定的位置使其在调理心、胸、胃部疾患时能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实践表明,内关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等多重功效。

在主治范围方面,内关穴的应用非常广泛。首先,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它对心悸、心绞痛、心律不齐等症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在于能够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其次,在急症处理中,内关穴对于休克、无脉症等危急情况也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提升血压,改善循环。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内关穴对焦虑、失眠、精神分裂等病症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内关穴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它能够有效缓解胃痛、脘腹胀满、胸胁疼痛等症状,对呕吐、呃逆等消化道症状也有很好的止呕效果。其作用机制在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胃肠蠕动,缓解平滑肌痉挛。

在临床应用时,内关穴的治疗方法多样,既可采用针刺疗法,也可使用艾灸、推拿等方法。针刺时,一般采用直刺0.5-1寸的深度,得气后根据具体病症采用不同的补泻手法。艾灸时,可采用温和灸或雀啄灸,每次10-15分钟。推拿时,可采用按揉法,力度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值得注意的是,内关穴虽然治疗范围广泛,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对于出血性疾病患者应慎用针刺;孕妇应避免强刺激该穴位;对于体质虚弱者,刺激力度应适当减轻。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必要时可配合其他穴位共同使用,以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内关穴作为重要的八脉交会穴,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着的疗效。其独特的经络联系和广泛的主治范围,使其成为中医治疗心系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之一。通过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内关穴能够有效缓解多种病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