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日月悬空 > 第178章 培养

日月悬空 第178章 培养

作者:没文化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1 08:35:39 来源:书海阁

大唐的朝堂之上,一片肃穆庄严,空气似乎都凝结成了厚重的铅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金碧辉煌的大殿内,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凝重和压抑氛围,就好像有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阴霾,悄无声息地笼罩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高高在上的李治,正端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与威严的龙椅之中。他的面容看上去平静如水,波澜不惊,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此刻其内心深处正如汹涌澎湃的大海一般,翻腾起无数复杂且纠结的思绪。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表面上稳如泰山,但实际上对于大唐目前的局势心知肚明——尽管从外表来看,大唐帝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景,然而在这繁华表象之下,却是暗潮涌动,危机四伏。

尤其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那些门阀势力,犹如错综复杂的巨大树根,深深地扎根于大唐的土地之中,彼此交织缠绕,盘根错节。它们不仅掌控着大量的财富和资源,更是在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对至高无上的皇权构成了极为严重的掣肘。

就在这一天的早朝上,李治用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视了一圈殿下站立的群臣。众人皆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纷纷低头屏息,不敢与之对视。稍作停顿后,李治终于打破沉默,缓声说道:“众爱卿啊,朕近些日子以来反复思量,深感若要让我大唐能够长治久安,永远保持繁荣昌盛之势,必须广泛招揽天下贤能之士,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唯有如此,方能为我大唐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说完这番话,他那双深邃如海的眼眸,有意无意地停留在了几位年轻官员的身上。

这些官员大都是出身贫寒之门,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作为依靠。但他们凭借自身出众的才华学识,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初露锋芒。也正因如此,近来李治对他们颇为关注,并多次予以提拔重用,希望借此能够打破门阀贵族长期垄断官场的局面。

话刚从口中说出,朝堂之上瞬间就像炸开了锅一般,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只见长孙无忌面色凝重地皱起眉头,他稍稍上前迈进一步,然后恭恭敬敬地拱着手,向皇帝进言道:“启奏陛下,选拔人才一事诚然至关重要,然而祖宗留下来的法规制度万万不可轻易废除啊!从古至今,委任官员时向来都是需要仔细考量其出身门第的,只有这样做才能切实保障朝堂的稳固和良好的秩序呀。”

听到这番话,李治的心里不禁涌起一丝不快,但他深知自己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在众大臣面前失态,于是脸上依然维持着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缓缓开口回应道:“长孙太尉,朕从来没有想过要将祖宗成法弃之不顾,只不过当下所处的时代已然有所变化。在那些贫寒家庭之中,同样存在着众多才华横溢之士,如果仅仅因为他们的出身问题就把这些人统统拒之于朝堂之外,这无疑会成为我们大唐王朝的巨大损失呐。”

就在此时,朝堂上一位一贯支持门阀势力的老臣也赶忙随声附和起来:“陛下圣明,微臣以为,那些来自寒门的人士出身卑微低贱,内心想法往往繁杂多样,恐怕很难对朝廷保持绝对的忠心耿耿,所以恳请陛下一定要深思熟虑啊。”

就在李治尚未来得及开口反驳之际,只见朝堂之上有一人快步而出。此人年纪轻轻,面庞刚毅,眉宇间透露出一股浩然正气,正是不久之前刚刚承蒙李治擢升的寒门士子——张柬之。

张柬之先是恭恭敬敬地朝着龙椅方向深施一礼,然后直起身来,声如洪钟般朗声说道:“陛下圣明啊!微臣以为,一个人的出身如何,并不能够决定其是否具备忠心耿耿和经天纬地之才。想我等寒门子弟,自小就饱尝生活艰辛,但却始终怀着一颗矢志不渝、刻苦攻读的心,只为有朝一日能够为国效力。而今幸蒙陛下慧眼识珠,委以重任,微臣定当倾尽所有,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再看那班所谓的门阀士族,他们倚仗着祖上的荫庇,长期垄断官场要职,相互勾结,拉帮结派,营私舞弊,如此行径,才是对我大唐朝廷的真正威胁所在呀!”

张柬之这番义正辞严的话语犹如一道惊雷,在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上轰然炸响。刹那间,整个朝堂陷入一片哗然,支持门阀的士族官员们一个个面红耳赤,气急败坏地指着张柬之破口大骂起来。然而与此同时,另有一部分同样出身于贫寒之家或是胸怀正义之士的官员,则在暗地里频频颔首,表示对张柬之所言的赞同之意。

李治高坐于龙椅之上,将眼前发生的这一幕尽收眼底。看到有人能够站出来仗义执言,坚定地支持自己的观点,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欣慰之感。此刻的他深深明白,原来自己对于打破门阀垄断、选拔贤能之士的理念并非是孤军奋战,还是有着许多志同道合之人愿意与之并肩前行的。

退朝之后,李治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缓缓回到寝宫。尽管已经离开了那庄严肃穆、充满激烈争辩声的朝堂,但他的心绪依旧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此刻,他眉头紧锁,脑海里不断回想着方才朝臣们各执一词的激烈争论场景。就在李治沉思之际,一阵轻盈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只见武照身姿绰约,款款走进寝宫。她今日身着一袭华丽无比的宫装,裙裾飘飘如仙子临凡。那精美的刺绣和璀璨的珠翠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将她衬托得越发高贵典雅。而她的面容则带着温婉的笑容,宛如春日暖阳般和煦温暖;然而,当她望向李治时,那明亮的眼眸深处却不经意间流露出聪慧与敏锐之色。

武照一眼便瞧出了李治神色凝重,心知定是朝堂之事令其烦忧。于是,她轻移莲步走到李治身旁,微微欠身行礼后,柔声问道:“陛下,可是朝堂之上又生起了烦心之事?不妨说与臣妾听听,或许臣妾能为陛下排忧解难呢。”

李治闻听此言,不禁微微叹了口气,然后抬起头来看着眼前这位美丽而睿智的女子,缓缓开口道:“爱妃啊,今日朝堂之上众臣就如何治理国家展开了一番激烈争论。朕主张打破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对朝政的垄断局面,广纳天下贤才,让那些真正有能力之人能够为国效力。但此议一出,立刻遭到众多门阀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为了维护自家既得利益,可谓是不择手段、百般阻挠啊!”说完这番话,李治又是一声长叹,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李治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地说道:“爱妃所言极是,朕又何尝不知其中道理。然而这门阀势力历经数代传承,根基深厚且错综复杂,犹如参天大树般难以轻易撼动啊!朕今日即便竭力扶持那些出身贫寒的士子们入朝为官,可长孙无忌等门阀权贵定然不会就此罢休、坐视不管呐。”他眉头微皱,流露出一丝忧虑之色。

武照眼波流转,轻启朱唇缓缓说道:“陛下莫忧,事已至此,咱们唯有下定决心勇往直前方可破局。臣妾觉得陛下不妨在暗地里给予那些寒门出身的官员以有力支持,助其发展壮大,使其逐渐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从而能够与门阀势力分庭抗礼、相互制衡。”她边说边轻轻地握住李治的手,仿佛传递着一份温暖而坚定的信念。

李治凝视着面前风姿绰约的武照,他那深邃的眼眸之中,不易察觉地掠过了一丝犹豫之色。缓缓开口道:“爱妃啊,此计虽说精妙绝伦,但倘若被长孙无忌等那帮权臣察觉到蛛丝马迹,恐怕这朝堂之上定会掀起一阵惊涛骇浪,局势动荡不安呐。”

武照听闻此言,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从容自信的微笑。她轻启朱唇,柔声说道:“陛下莫忧,臣妾以为,咱们行事完全可以更为谨慎小心、隐秘周全些。陛下不妨多多与那些出身寒门的官员们在私底下交流往来,对他们予以充分的鼓励和坚定的支持。如此一来,既能逐步培植起属于陛下自己的心腹势力,又可避免过早地引起长孙无忌等人的警觉。而臣妾身处后宫,自当竭尽全力为陛下稳住大后方。无论是宫廷内外的风吹草动,还是各方势力的暗中较劲,臣妾都会密切留意,并设法应对化解。”

李治静静地听着武照的一番话语,心中暗自思忖权衡。过了半晌,只见他眉头渐渐舒展,原本犹豫不决的神色也逐渐被坚毅所取代。最终,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像是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一般,斩钉截铁地说道:“好!就依爱妃所言去办。朕倒是想要瞧瞧,长孙无忌等人究竟能把朕如何!” 说罢,一股豪情壮志从他身上油然而生。

自那时起,李治便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朝堂之上那些出身贫寒的官员。他不仅会在朝堂议事时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还常常于退朝之后,单独传召这些官员进宫面圣。在那静谧的御书房内,李治会亲切地与他们交谈,详细询问他们对于国家政务、民生百态等方面的独特见解以及内心真实的想法。每当听到有价值的观点或建议时,李治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赞扬和肯定,并鼓励他们继续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

这些寒门官员起初还有些拘谨,但渐渐地被李治的真诚所打动。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位皇帝对自己的重视与信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这份知遇之恩如同春日暖阳,温暖着他们的心窝;又似汩汩清泉,滋润着他们渴望一展抱负的心田。于是乎,他们愈发坚定了为李治尽忠竭力、肝脑涂地的决心。

与此同时,身处后宫的武照亦没有丝毫懈怠。凭借自身的魅力与影响力,她巧妙地与一些朝廷官员的家眷建立起紧密的联系。隔三岔五,武照就会精心筹备一场盛大的宫宴,并向各位官员的夫人及小姐发出诚挚邀请,请她们入宫共享欢乐时光。

在那华美的宫殿之中,武照总是以一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她身着华丽服饰却毫无骄矜之气,笑靥如花地与每一位来宾寒暄问候,言谈举止间尽显优雅大方。宴会上,她更是妙语连珠,引得全场欢声笑语不断。无论是谈论诗词歌赋,还是品评琴棋书画,武照都能应对自如,展现出非凡的才情与见识。就这样,那些原本对武照心存敬畏的家眷们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防备,纷纷对她产生了由衷的好感。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武照身着华丽的宫装,在宫中精心布置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这场宴会的特别之处在于,受邀前来的宾客乃是张柬之的夫人。

当张夫人踏入宴会厅时,武照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亲自伸手拉住了她的手。只见武照眼神温柔而亲切,轻声说道:“张夫人啊,您的丈夫那可真是我大唐的顶梁柱、栋梁之才呀!陛下对他一直都赞赏有加呢。”

听到这番赞扬,张夫人受宠若惊,赶忙站起身来,恭敬地向武照行了一个礼,然后谦逊地回应道:“多谢昭仪娘娘如此谬赞,我家老爷能够为陛下尽忠效力,实在是他莫大的荣幸啊。”说罢,她微微低头,脸上露出一丝感激与敬畏之色。

武照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亲切而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张夫人快快请起,切莫如此多礼。想这偌大的后宫之中,关于陛下对张大人的夸赞之词也是时有耳闻呢。张大人那可是一心只为国家社稷着想啊!面对门阀权贵们施加的巨大压力,他毫不畏惧,依然能够挺身而出,直言不讳地向陛下进谏忠言,这般赤胆忠心、刚正不阿的品性着实令人钦佩不已呐!”

听到武照这番话,张夫人不禁心潮澎湃,眼眶湿润起来,她连忙躬身行礼道:“多谢娘娘谬赞。我家老爷常在家中念叨,当今圣上乃是百年难遇的一代明君呐!只可惜朝堂之上那些门阀世家的势力盘根错节,异常强大,以至于有时候会令陛下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说完这些,张夫人抬起头来,目光诚挚地望向武照,仿佛希望能从这位深居后宫却又颇具影响力的女子身上得到一些慰藉或者支持。

武照面带微笑,轻轻地点了点头,缓声道:“张夫人不必忧心,陛下睿智非凡,胸有成竹,一切皆在他的掌控之中。陛下向来重视如张大人这般德才兼备之士,委以重任,正是为了能让咱们这大唐江山日益昌盛,繁荣富强啊!日后若遇棘手之事或艰难困境,张夫人切莫犹豫,只管前来告知于本宫便是。”

张夫人闻听此言,感动得热泪盈眶,忙不迭地俯身行礼,哽咽着说道:“承蒙娘娘关爱有加,妾身感激不尽呐!我家老爷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竭尽全力为陛下效力,绝不辜负陛下与娘娘对他的殷切期许。”说着,她用衣袖轻拭眼角的泪水,脸上满是崇敬与感恩之情。

通过这种巧妙绝伦、别出心裁的方式,武照成功地俘获了众多官员家眷的芳心。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关怀和长袖善舞的交际手段,使得这些原本对宫廷政治心存疑虑或保持中立态度的官眷们纷纷倒向李治一方。这一举措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那些与自家眷属关系紧密的官员们也愈发坚定不移地拥护李治。

与此同时,那些出身贫寒却满怀壮志的官员们,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春天。在李治明里暗里的大力扶持之下,他们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渐渐崭露头角,并拥有了属于自己发声的一席之地。曾经备受压抑和冷落的他们,如今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新兴力量。

面对长期以来垄断朝政大权的门阀势力,这群寒门官员毫不畏惧退缩。在关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以及重要官员的任免等关键问题上,他们勇敢地挺身而出,与门阀势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针尖对麦芒般的激烈辩论。尽管从人数上来看,寒门官员明显处于下风劣势;然而,他们背靠李治这座坚实靠山,又充分发挥自身卓越不凡的才华智慧,竟然能够在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较量中丝毫不落下风。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各方势力纵横捭阖,好不热闹!

长孙无忌等一众权贵人物凭借着敏锐的政治嗅觉,没过多久便洞察到了朝堂之上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对于李治大力提拔和重用那些来自寒门的官员这一举措,他们感到极度的不满与愤懑。与此同时,武照在后宫中的一系列举动更是让这些人忧心忡忡、充满了警觉。

在某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群臣正围绕着各项国家大事展开激烈的讨论。就在这时,长孙无忌看准时机,趁着众人热烈议事的间隙,忽然站出来拱手施礼后高声说道:“启奏陛下,微臣近日深感忧虑啊!如今朝堂之中的风气似乎出现了些许偏差,某些出身卑微的官员们相互勾结、拉帮结派,其野心勃勃,妄图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手段来搅乱原本井然有序的朝堂秩序。恳请陛下对此予以明察秋毫,以正朝纲!”

坐在龙椅之上的李治自然心知肚明长孙无忌这番话所暗指的究竟是哪些人。然而,他却故意装出一副茫然无知的模样,微微皱起眉头回应道:“长孙太尉此言差矣!朕所选拔任用的这些官员皆是具备真正才华和学识之士,他们心怀天下、一心只为我大唐江山社稷谋福祉,又怎会有所谓的结党营私之举呢?”长孙无忌张了张口,似乎还有很多话想要说出来,然而李治却不想再听下去,直接抬手打断道:“长孙太尉啊,朕对于自己识人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倘若真有哪位官员胆敢做出违法乱纪之事,朕定然不会姑息,定会严加惩处。但要是仅凭一些毫无根据的臆测,就肆意地指责他人,那恐怕不仅会让众多官员感到心寒,也不利于朝廷的稳定啊!”

长孙无忌本欲继续进谏,却没想到竟吃了这么一个闭门羹,顿时觉得脸上无光,心里更是恼火得很。可是面对皇帝李治坚定的态度,他纵然心中再有不满,也不敢公然违抗圣意,只得悻悻然告退离去。

长孙无忌步履匆匆地赶回府邸,一路上脸色阴沉至极,仿佛能滴出水来。待回到府上后,他坐在书房里,回想起今日在朝堂之上所遭遇的情景,心中的怒火愈发难以抑制,越想越是气愤难平。

沉思片刻之后,长孙无忌决定召集几位平日里与自己走得较近的心腹大臣前来共商大计。不多时,几位大臣便纷纷赶到,长孙无忌面色凝重地看着众人说道:“诸位,如今陛下不知为何竟然被那些出身贫寒的官员以及那个武照给迷得晕头转向,以至于朝堂之上的局势对咱们而言是越来越不利了。长此以往,咱们这些老臣恐怕迟早都会被排挤出权力中心。所以,咱们必须赶紧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尽快遏制住他们日益嚣张的气焰才行!”

只见那位大臣面色凝重地拱手说道:“太尉大人啊!依下官之见,咱们完全能够在那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精心搜集那些出身寒门的官员们所遗留下来的把柄。只要找准时机,狠狠地参他们一本,定能让圣上彻彻底底看清楚这群人的真实面目。如此一来,便可将他们一举扳倒,以绝后患呐!”

长孙无忌听闻此言后,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轻捋着胡须缓缓说道:“此事谈何容易啊!要知道,近些日子以来,这些个寒门官员行事愈发谨慎小心,滴水不漏,想要在短时间内寻得他们的把柄,只怕是比登天还难呐!再者说了,当今陛下对他们可是信任有加呀,即便咱们真的搜罗到些许蛛丝马迹前去参奏,恐怕陛下也未必就会轻信于我等啊。”

这时,另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大臣忽然抬起头来,略作沉思之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之色,开口说道:“太尉大人,下官倒是想到一个法子。您看,那武照在后宫之中可谓是兴风作浪,不仅四处拉拢官员家眷,甚至还胆敢明目张胆地插手干涉朝堂政事。此乃后宫之大忌啊!咱们不妨就从此处着手,以此作为由头,联名向陛下进谏,恳请陛下对其加以管束和惩戒。如此一来,既能打压武照的嚣张气焰,又或许能够借机牵连出那些与她暗中勾结的寒门官员呢。不知太尉意下如何?”

长孙无忌眼睛一亮,说道:“此计甚好。我们明日就联名上书,向陛下进谏,让他知道武照的所作所为已经威胁到了后宫和朝堂的稳定。”

第二天,长孙无忌等人便联名上书,弹劾武照干预朝堂之事。李治看到奏折后,心中十分不悦。他知道,这是长孙无忌等人的阴谋,他们想借此打压武照,进而打击那些寒门官员。

李治将奏折扔在一旁,对前来询问的太监说道:“此事朕自有主张,让他们不必多言。”

然而,长孙无忌等人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们在朝堂上,多次提及武照干预朝堂之事,试图引起其他官员的共鸣。但李治每次都巧妙地化解了他们的攻势,让他们的计划一次次落空。

在这场朝堂的权力博弈中,李治和武照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巧妙的策略,逐渐稳住了局面。那些寒门官员在他们的支持下,也越来越团结,势力不断壮大。而长孙无忌等门阀势力,虽然仍在负隅顽抗,但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微妙。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