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楚韵 > 第141章 藏书阁

楚韵 第141章 藏书阁

作者:韩司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4:05:03 来源:书海阁

曹意清刚刚至聚贤馆时,崔秉志就已听他提起江宁之事,后又有宋慈手书一封叙说详尽。

近几日林尽染的声名更甚,街头巷尾不仅传着当街夜审丹阳郡守一事,还提到将清池观的江湖术士一网打尽。

钱塘与长安相隔数千里,即便是事实,也早已传得有如神话故事一般。

可崔秉志终归是受宋慈委托,劝林尽染先走一遭江宁,听曹意清提起曾伤害过他,本是带着些怨愤不愿收下,可又念及是老友故交之后,这才不得已留在身边。

所幸还算有些天资,倒真未曾枉费林尽染不计前嫌的心意,可崔秉志仍是带了几分愧疚,予林尽染倒盏茶,讪讪道,“终究是老朽害染之以身犯险,所幸无性命之虞。彼时莫说你岳丈与时安不肯原谅,老朽恐也要懊悔终生。”

林尽染双手接过茶盏,一饮而尽,佯是怨愤道,“你个老匹夫,还知晓这趟江宁之行,我得遭罪。”

旋即又放下手中茶盏,摆摆手,大方道,“罢了,不与你这老头计较。监察御史之职本就易遭攻讦,此事与你、与曹意清皆无甚干系。”

崔秉志知晓林尽染方才所言看似埋怨,又是以‘老匹夫’相称,看似无礼,实则是为减轻心中负罪。即便心知其意,可仍有余悸,又不忍拂他的一片好心,登时强颜一笑,“你这夯货!昨日听闻你方回长安,可吏部铨选在即,课业繁重,老朽本欲过几日再去林府寻你,未曾想今日倒是染之先来此。”

林尽染淡然一笑,询问道,“向成林和曹意清的学业如何?未曾予崔伯伯添些麻烦罢?”

既是说起这两位学生,崔秉志脸上颇有些欣慰之色,可嘴上并未留情,“这两个夯货,也算有点天份。这居德坊的贡院还未兴完,且九月还有吏部铨选。这下届科考就定在明年的八月,乡试后次年的三月再进行会试,如此老朽便再教他们一年,未免他二人学业中断。”

林尽染闻言,心中暗笑,这崔大家明明觉着二人天资上佳,若是个不中用的学生,哪还有心思再带他们一年。

兴许是瞧见林尽染猜透他的心思,崔秉志老脸一红,旋即轻咳一声,以掩饰尴尬,遂又问道,“今日染之到这聚贤馆有何要事?”

林尽染只淡然一笑,又予他和崔秉志的杯盏中注茶,端坐身子,正色道,“染之确有一事相求,还望崔伯伯应允。”

“且先说来听听。”

虽说是欠着林尽染一个人情,又有故交的关系在,崔秉志却也不敢悉数都能应承下来。

“方才授课时,院外坐着不少学子,只因未能金榜题名,故而只能在外听课。崔伯伯向来秉持着有教无类之说,何不开办学堂?博陵崔氏其余族人亦可在学堂授业。”

“这···”崔秉志闻言,眉头倏然紧蹙。

孔圣人的有教无类自是为师者推崇,可兴办学堂却是两说。

崔秉志稍稍斟酌一番言辞,回道,“染之,办学堂一事非老朽不愿。崔氏族人虽说多是私塾先生,可终归予权贵人家授课。既是要办学堂,一来,这些人家的子弟多有基础,先生只需拾遗补缺,夯实基础,再以针对教学,而学堂子弟先不论天资,底子多也良莠不齐,崔氏族人即便愿意,恐也难以胜任。”

这番言辞已然是推心置腹,家教私塾与学堂先生的确有所不同,既是开办学堂,仅凭着博陵崔氏的名头自然能招揽不少学子,可终究众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而先前崔氏族人是以‘小班化’,针对性教学为主,这等‘大班’教学,崔秉志有此担忧也是常情,林尽染如是想到。

见林尽染若有所思,崔秉志缄默片刻后又有些为难道,“其二,非老朽矫情,崔氏族人皆以授学为生,且多为权贵子弟。崔氏虽说不上声名远扬,可终究若入学堂予寒门子弟授学,恐会惹来争议。非是老朽在意这些虚名,可崔氏族人定有分歧。老朽即便愿意入学堂授业,可也分身乏术。”

林尽染稍稍点头,毕竟知识在当下可谓是奢侈品。如他所言,当下兴办学堂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阶级性、**性。莫看方才这些学子在院外席地而坐,家中若无富余的银钱,怕是连本书都买不起,遑论能在聚贤馆附近住下,常常至此听课。何况闻道有先后,并非人人都能学富五车,故而方才这番言论亦是难免让林尽染多加思忖。

崔秉志端起茶盏,细呷一口,眉头蹙得更紧,语音中又多了几分忧心忡忡的意味,“其三,崔家毕竟只在私塾授课,未有科考前,若有学生得蒙圣宠,得个一官半职,崔家终归仅是捞个名声,旁人皆心知肚明,崔家并未获得甚好处。可现下,倘若是寒门子弟···”

稍顿一顿语音,又叹息道,“仅是向成林与曹意清,老朽还有说辞,可若是崔氏族人皆在学堂内授业,彼时说我崔氏若无异心,怕是无人肯信。若老朽仅是个普通的崔氏族人,染之说兴办学堂这等利民之事,老朽决计不会推诿。可身为崔氏家主,一言一行当得以宗族为先。”若不是瞧在林尽染在江宁险些丧命,崔秉志话语当中应会有所保留,可心中愧疚,加上推却兴办学堂之事的无奈,这等思绪糅杂在一块,不得不令其多言几句,道明个中缘由。

林尽染闻言皱着眉头,两指轻点着桌案,心中腹诽,今时不同往日,科考已然令寒门子弟有机会再上一个台阶,可这也触及诸多世族的利益。即便博陵崔氏有着授业恩德,也难以抑制群情激奋,如何破局才是重中之重。

正如林尽染所想,科考若予天下学子而言是开启一扇门,那开办书堂可是又多破出一扇窗。教育,是权贵区别于寒门的物什,这便是崔秉志未敢开办学堂的理由。至于在聚贤馆,只道是院外学子偷听,又非特意予他们授课,即便这般行径,已然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既是不便直接开设学堂,那就迂回曲折一番。

林尽染打定主意,眼神倏然坚定些,温声道,“染之倒是有个法子,只是得与崔伯伯借些物什。若此法行得通,日后世族也未多有阻挠,还请崔伯伯替染之做个说客,令崔氏族人至学堂做先生,酬金自然不会少。”

“是何物什?”

崔秉志听闻林尽染有法子,一时被勾起兴致,眸子霎时一亮。

“书!”林尽染淡然一笑,遂补充道,“此书**籍一类,而是崔伯伯的读书心得、随笔感悟,亦或是早前亲手编撰的书籍。如此一来,崔伯伯既未在世族前显露授业天下学子,暂时也未令族人因学堂一事为难。待此事已定,再商议开办学堂如何?”

“这···”

崔秉志闻言陷入沉思,细细琢磨来自然是一举数得,且仅是借些手书,也并无甚干系。可仍有些顾虑,支吾地问道,“可老朽的手书,终究···”

林尽染一时明了他的担忧,笑言道,“崔伯伯勿忧。染之已有打算,可令曹意清与向成林将崔伯伯的手书誊写下来,备有两份,这般辛苦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届时补贴些银两予他二人。

待手书誊写完,再搬进书堂。若有学子愿意誊写手书,亦可补贴银钱。彼时这些学子既能赚得些银钱,又能学到知识,岂不皆大欢喜?”

这般说来倒也无甚不妥,至于誊写书籍的落款写个崔氏或是其它,以免将来有争议。

这阵子天已是愈发的热,再过几日,彼时崔秉志饶有心思授课,可这副身子却经不住暴晒,夏至前后定是要回翰林院。若是这般说来,仅需誊写下这些课业手书,置于学堂书阁,岂不是人人皆可学习?

崔秉志眼底透露出一丝火热,语调也稍稍快了些,“依染之所见,这学堂的学费几何?”

若是价钱过高,倒是有违背初衷,可若过低,心中反而有些不痛快,这毕竟是数十年之心血。

“每日五十文!”林尽染伸出一掌,略微一晃,紧跟着解释道,“这价钱算来许是一日的饭钱,但若愿誊写一本书,可依据书的字数许以不同价钱买下。而此书又可以同样的价钱卖出。如此一来,各方都得了实惠,崔伯伯觉得如何?”

崔秉志稍稍摇头,林尽染原以为他不情愿,方想再问询建议,又听闻:

“商贾之道,老朽并不通晓。若染之算来能维续学堂日常,老朽并无异议。”

“学堂即便亏损,染之也能办下去。既是借去崔伯伯的心血,当许以报酬,回头染之遣人送来。”

林尽染施施然起身,拱手一拜,这般的结果已着实令人满意,至于学堂授课之事,再缓上一阵也无妨,毕竟杨永信在钱塘县兴建学堂定得还需些时日。

“报酬就不必了。”崔秉志笑盈盈地起身,回敬一礼,甚是欣慰,“你有这般的心胸已着实不易。若学堂能办下去,老朽定倾力相助。”

二人又是一番寒暄,本是崔秉志极力挽留用饭后再回林府,林尽染以时安在家等候用膳为由,便先行告辞离去。

近些时日,林尽染几是皆在林府,只偶有在院里制配酒精和花香精油,交予元瑶,再上架至分铺售卖。江南一带共事香水生意的客商听闻林尽染已回长安,早已在他从钱塘动身时就已启程,这几日也将将才到,故而与他们的买卖就皆交由杨湜绾与元瑶去处置。

此次制配香水倒是未心疼许多,毕竟明园的酒窖中还有不少佳酿,只是‘酒’一事还得予陛下求道旨意。

其余时间皆是锁在书房内,由李时安在一旁研墨,他则在书案上默写诗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首篇即默下诸葛亮的《诫子书》,可又不敢这般写,遂改成《共勉书》。又是补全先前未曾默全的《洛神赋》,及增添些共勉的诗文,以作填充,终是谱成一册略显单薄的‘典籍’。

李时安可是生生地瞧见林尽染写下如此多的大作,这才几日?立于一侧不由地惊叹,却又担忧出声扰了他的思绪。

自林尽染住笔,李时安颤着双手捧起桌案上的书册,小心翼翼地翻阅着,生怕破了纸。薄唇嗫嚅,止不住喃喃道,“当世奇书!当世奇书呐!”随即不容置喙道,“夫君这册手书定然得留在府中。时安与元瑶再誊写一册便是。”

也不容林尽染多番劝解,李时安待元瑶回府后,约定二人交替抄录。

夏至过后,天是愈发的炎热。林尽染这几日托牙行寻了几处带院的铺子,终选定在崇贤坊。挑选吉日,便将这阵子曹意清与向成林誊写的手书,一齐搬进“藏书阁”。

林尽染正旁观申越与府中下人在屋内忙活,骤然听闻一声,“染之,藏书阁开张怎先不予杜某说一声,现下只得不请自来。”

“哟!”林尽染闻言赶忙回过身去,与杜子腾互敬一礼,笑言道,“杜兄公务繁忙,这等小事怎敢叨扰。改日还是去林府小坐闲叙。”

杜子腾朗声一笑,“那杜某记下了。”

可还未等二人多言语,门外又传来一声,“染之,老朽将曹意清和向成林予你送来。”

崔秉志还未踏进屋内,便瞧见门口左侧立有一块木牌,上书道,‘寅时至酉时末开门,进屋需交五十文。’

还真别说,单押!

杜子腾直直进了屋,却未曾注意。

只见崔秉志进屋后,摸出五十文钱递予林尽染。

“崔伯伯,这是作甚?”林尽染这一举止整的摸不着头脑。

“规矩不能坏。既是进了屋子,当给五十文。”崔秉志笑言道,遂拽过林尽染的手,将这五十文钱塞到他手上。

林尽染顿时哭笑不得,只叫了声“崔伯伯”,可又说不出个驳斥的理来。

杜子腾见状,面露尴尬之色,旋即也摸出五十文递予他。

毕竟外头还有崔秉志带来的学子,若是不收下,倒显得真坏了规矩,林尽染遂将这百文钱放至钱柜入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