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楚韵 > 第142章 迟迟未达的旨意

楚韵 第142章 迟迟未达的旨意

作者:韩司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4:05:03 来源:书海阁

藏书阁实则是由铺子改造而成,只将先前的物什腾空,又遣木匠打了几组书架,于屋中放置些桌椅,瞧着与前世的图书馆一般无二。可能仅差在木架上的书籍只装得半数,这已是令向成林与曹意清竭力誊录手书,才有如此规模。

为何不放些古书典籍?正如先前所说,将这些书放置于此,若为世族所知,终会招惹是非。这些手书既无落款,又非崔秉志的笔迹,即便颇有微词,终究落不下甚话柄。

若学子愿在藏书阁内分享书籍,且又有抄书可换银钱这一说,何愁木架上的书堆不满呢。不过早期的藏书阁仅有手书,稍显单调,林尽染这才想着多添一册诗集。

崔秉志知晓藏书阁前期不易,遂带着翰林院的学子走一遭,也莫说是翰林院的,聚贤馆周遭的学子也都趋之若鹜,紧紧跟来。

“仅是进屋便需五十文?”

屋外的学子议论纷纷,这予家境贫寒些的学子而言,已够一日的饭钱,若是再节俭些,也可顶上两日,毕竟还要在长安生活和赁居。若是天天至此,即便是翰林学子有俸禄,也得去掉半数。

一时间,不少学子已在屋外略显踌躇。

向成林与曹意清见崔先生已进屋,这几日誊写的手书已攒下不少银钱,当即付了五十文跟了进去。

只见崔秉志正捧着一册书怔怔出神,良久都未动的半分,嘴唇嗫嚅着,呢喃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向、曹二人本不必进来,毕竟这些手书皆是他二人誊录,虽仍有些不解之处,但足矣再回味一阵。可听方才崔先生所念,倒并非是前几日所誊写过的内容,不由地欲挪步至先生一旁同阅。

“向成林,我予你交代几句。”

林尽染同样是在看崔秉志的手书,见他二人进屋,便将他先唤来。

“林御史。”向成林甚是恭谨地屈身行礼。

林尽染微微躬身,淡然一笑,心中暗暗称道,虽说向成林仍是那副穿着,可较先前,言行举止已有不卑不亢之意,崔先生当真是在他身上花费不少心思。

“你将抄书可换银钱一事,散播给那些学子。且予他们出出主意,几个人可结伴,抄完书后可暂不换取银钱,将誊写的书籍暂且带回客舍,阅完后再至藏书阁换钱。这岂非省下许多?且不光是可抄藏书阁的书籍,《易经》、《诗经》等典籍皆可换取。”

“当真如此?”向成林眼前一亮,急声问道。于他而言,如此一来,自是省下许多银钱,脸上的欣喜之状溢于言表。

许是觉着语音大了些,急忙捂住嘴,又是深深一拜,轻声回应,“林御史所言,学生自当转述。”

向成林这近一年时间,几是在聚贤馆随崔先生学习,又至周遭的酒楼、客舍做些临工,补贴生活。若非此次抄书赚得一些银钱,这五十文当真不舍得花。刚刚已是狠狠咬定牙根才做了决定。

“还有一事,不知你是否愿意。”

“林御史但讲无妨。”

“这誊抄书籍毕竟是个细致活,即便是尔等科考时,卷子皆有专人负责对读、验卷。藏书阁也需这般的专人,校验誊写是否有差错,以便及时订正,故而,你可愿意?工钱就按每月一贯如何,往后你进出藏书阁不必交那五十文。”

向成林的眼睛瞪得更大,惊呼道,“当真?”

这声倒是惊醒不远处正看书的崔秉志和杜子腾,赶忙至一旁问道,“何事当不当真?”

林尽染将方才所言又叙述一遍,又问曹意清可否愿意。

向、曹二人身世差不太多,且都漂泊在长安,能否生存仅靠着周遭的临时活计,若是遇着此等好事,自然不会拒绝,纷纷表示不用给工钱,靠着抄书已能赚得许多。

“都收下罢。染之在外还有其他生意,并不缺银钱,若是真想回报,当办好差事。藏书阁平日里有人照看,你们仅需晚些时候来取誊抄的书籍,拿回去校对便是。”

林尽染微微颔首,算是认同崔秉志方才所说。

既是有崔先生的开解,向曹二人皆纷纷应下。

“你二人现下誊抄此书,再将其送至聚贤馆,莫要有错漏。”崔秉志将手中诗集递予向成林,吩咐道。

后又向林尽染躬身一拜,正色道,“老朽先回一趟聚贤馆,遣人走一遭鲜虞,将族人与家中的手书悉数送至藏书阁来。”

还不容林尽染反应,就已匆匆离开藏书阁。

这鲜虞是博陵郡的治县,崔秉志的这番举动可是要将崔氏百年来的心血都送进藏书阁,这是何等的胸襟。

杜子腾在一旁听得不可置信,一脸惊诧的模样,嘴唇嗫嚅着,“染···染之,这···崔大家的意思,是要将崔氏的手书···都送予你?”

藏书阁内现下也仅有向、曹两名学子,其余的见崔先生步履匆匆地离开后,也当即一哄而散。

良久,林尽染微微摇头,沉声道,“崔伯伯不是将手书送予我,而是送予天下文人观摩。”杜子腾何尝不知晓其中的分量,仅是刚刚手中的书籍细细翻阅而来,虽不是崔先生的笔迹,可标注也好,心得也罢,若说不是大家的随笔感悟,说来何人肯信。方才这般听来,这些誊抄的书竟都出自崔先生,如何不令人瞠目结舌。

曹意清脸上顿时浮现一片苦涩,这可是整个崔氏的手书,得抄到何时去。相反向成林倒是颇为兴奋,那可是数不尽的‘财富’。

既无来人,林尽染遂令申越在此看守,又将杜子腾引进后院。

天气燥热,连微风都未起,二人便行至廊下密谈。

林尽染神色肃然,道,“杜兄,染之本欲登门拜访,求一答案,既今日我二人有此机会,可否予我一句实话?”

“染之这是怎的了?”杜子腾轻声一笑,可见林尽染依旧神情冷肃,未有半分玩笑之意,旋即笑言道,“说罢,你若有所问,杜某自当是推诚置腹。”

“揽月楼的账簿可在你手中?” 林尽染眼帘稍垂,紧紧盯着杜子腾的眼神,企图从中获取言辞的真伪。

杜子腾甚是疑惑地模样,不解道,“什么揽月楼账簿?”

可林尽染既然有此问,当也有依据。

揽月楼的价钱高于市价数十倍,钱柜处可有明码标价,可那几次杜子腾却都未曾结过银钱。且他的俸禄几何,怎能有余钱去揽月楼听曲?若说揽月楼予他实惠,这与受贿何异?身为京都府尹,与青楼女子有染,且又有受贿之嫌,这可是在天子脚下,胆子是否忒大了些?

再者,林尽染回忆起当初陛下提醒自己‘江宁的揽月楼恐有猫腻’,楚帝的出行皆有人护卫,若是进出青楼,怕是多有不便。凭那本账簿上的信息,定然是揽月楼有明显破绽,这才能如是提醒。这般说来,与揽月楼颇有渊源,且即便是有受贿之嫌,又迟迟未曾处置的,似仅有杜子腾。

“杜兄当真不知?”

林尽染眉头紧蹙,方才心中所想,也算牵强,若道是巧合,倒也说得过去。可若南海那两位贵人要动摇朝纲,那两册账簿定得交到能呈予陛下之人手中,杜子腾便是其中之一。而早前猜测元瑶留予自己的后路,会将账簿藏于何处时,就又怀疑,是否就在清雪姑娘手中,再由她交予杜子腾。

“揽月楼的元瑶姑娘不就在染之府中,何不问问她?”

杜子腾语音甚是诚恳,对元瑶身在林府一事也早有耳闻,既是想知晓揽月楼之事,自然是去问她更为合适。

见林尽染怔怔出神,缄默不语,杜子腾遂问道,“染之怎问起杜某揽月楼之事?莫不是怀疑杜某···”

林尽染将将缓过神来,打断道,“倒并无此意,只想从杜兄这里寻些线索,染之若有冒犯,还请见谅。”

杜子腾脸上并无一丝愠色,拍了拍他的胳膊,笑言道,“皆是效忠楚国,效忠陛下,何来的冒犯一说。”

“杜兄与清雪姑娘现下如何?可有想为其赎身?”林尽染长舒一口气,又问起清雪姑娘之事,不过现下倒只是闲叙,未有打探之意。

杜子腾老脸一红,神色羞赧,身形扭捏,支支吾吾地答道,“还···还能如何,清雪哪能如元瑶姑娘这般好命,得遇染之,现下身契赎回,早已是良家女子。”

可提及此事,又似是戳到伤心处,杜子腾霎时转羞为忧,语调也更为低沉些,“不知清雪何时得以自由。”

“不若杜兄将赎金打听来,染之先借些银钱予你,不算···”

可还未等林尽染说罢,杜子腾微微摇头打断道,“贱内尚不知此事,即便赎出清雪,杜某也无处安顿。染之的好意心领了。”

“不过是落脚之处,并不是···”

“姑爷,宫里来人陛下口谕,宣姑爷至文英殿回话。”申越步履匆匆而来,躬身说道。

林尽染脸色不由的变了几分,楚帝数日前早已说过,旨意会送至林府,可当下却迟迟未到,莫非是有变故?倒是未恋栈权位,可楚帝一向甚有主意,难以动摇,既是言明要将自己放到治书侍御史的位子上,又怎会反复。

“是哪位公公来传话?”

申越倒也见过,如实回道,“是钱塘有过一面之缘的孙晏如,孙公公。”

林尽染不禁蹙眉,心中暗道,若是孙莲英来寻,倒还心里有个底,可孙晏如与其虽说是一家人,可终究有些差别。

“可带了其他话?”

“孙公公说,大人侍候陛下不得空,特意遣他来请。”

林尽染闻言,默然未再问话,旋即向杜子腾拱手歉意道,“恕染之失陪,改日再与杜兄闲叙。”

杜子腾稍稍颔首,回礼道,“染之既有要事,请自便。”

待林尽染转过身去,将将踏足前屋,杜子腾犹疑片刻,遂朗声说道,“染之!那两本账簿当真不在杜某手中。”

林尽染闻言倏然止步,身形一顿,可嘴角勾起一抹莫名的笑意,“染之相信杜兄!”说罢,便起步离去。

杜子腾刚刚所言已然将信息透露予林尽染,方才所问,并无谈及多少本账簿,而他却将数目脱口而出。然则即便未有这说辞,方才那句‘冠冕堂皇’的言语,已让林尽染有所思量。这更加印证林尽染心中猜想,杜子腾是看似被揽月楼腐蚀的官员,可于揽月楼看来,他只是极为谨慎。这不由地令林尽染怀疑,先前与其接触中,是否有存在些端倪。

马车‘闼闼闼’地向皇城驶去,林尽染的眼眸眯得狭长,细数与杜子腾的接触,第一次于揽月楼相见?调查韦俨贪墨一案?还有后头塞予自己需要关照的学子?

若说第一次约见揽月楼是意外。可韦俨贪墨案后,元瑶设计令自己成为明面上揽月楼的靠山,这其中他可否有参与?毕竟积善寺的账簿似是查得过于顺遂,而后又与元瑶的谋算无缝衔接。看似并无关联,可若是细细琢磨来,是否过于巧合。

再想当初科考时,众人皆顾着塞条子,多番恳求关照学子。可独独二皇子从始至终似未有此意,莫非杜子腾手中的纸条便是揽月楼交予他的?而这纸条实则是二皇子所要关照的学子?

这般想来,自然并非是怀疑杜子腾与二皇子、与揽月楼勾结,而应是楚帝遣他混入其中,而方才杜子腾所说的两本账簿,应是从揽月楼中打听到的,亦或是陛下已知,遂命他前去探听下落。

“林御史,已至安福门。”孙晏如恭谨地在车外提醒。

马车自然是不能驶入皇宫,这安福门外立有一块下马碑,过往车马遇此皆须下马,当然除楚帝的舆辇外。

孙晏如小步快走,在前引路。

“孙···孙公公,可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林尽染紧随其后,轻声问道。

孙晏如充耳不闻,只自顾自的低头引路。

皇宫之中,隔上一阵便能瞧见三五成群的太监或内侍从旁匆匆飘过,又或一队侍卫佩刀梭巡。

良久,兴许是无人瞧见,孙晏如稍稍放慢些脚步,细若蚊蝇道,“陛下已令大人拟旨,兴许是为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