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楚韵 > 第219章 林靖澄的奏疏

楚韵 第219章 林靖澄的奏疏

作者:韩司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4:05:03 来源:书海阁

林尽染沐浴换衣后,慵然落座。

李时安命人搬走浴斛,心中仍有余悸,声音里已经露出些后怕,“依夫君所见,这群匪贼是受何人指使?”

“在林靖澄眼中,似乎林氏清誉重于一切,但当初明园一案,他又的的确确为林明德犯险。长公主与他到底是有情份,指使匪贼屠杀随行下人之事,他应该做不出来。”

元瑶不由的撇了撇嘴,小声嘟哝,“有什么做不出来的?林靖澄为掩盖林明德辱嫂,明为发卖下人,可暗中要查,这些人俱是无影无踪。”

“此一时彼一时。这件事的关键在于皇室与尚书令府皆不能表态。一个已死的说书先生,任凭年事再高,说出口的也未必都是真话,眼下若是再欲泄愤在无辜百姓身上,只会显得欲盖弥彰。遑论此事又牵扯皇室的长公主,民间即便有议论,也只敢非议尚书令府。”

林尽染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确实认同李时安所言,“周文墨终究是犯了忌讳,即便未曾自戕,也当按律处置,唯一的差别仅在于挨不挨得住拷打,会否道出幕后元谋。可这些传言说到底,还是对尚书令府不利,影响林氏满门清誉。毕竟在宗正寺的谱牒上,长公主已身故,即便民间如何谣传,亡者又如何复生?”

元瑶感觉他话中意有所指,“夫君是说,指使那说书先生和刺客的也可能是皇帝陛下?”

“慎言!”李时安面色一凝,语音略有斥责之意。

如今林府虽无眼线,但仍要时时刻刻警惕。若平素不加约束,出了府门,一时失口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元瑶掩了掩唇,心领神会。

“我方才也有怀疑。长公主与林靖澄的旧事,终究是块腐肉。要么寻块纱布裹上,遮掩一生;要么狠下心,一刀剜去。”

林尽染咬了咬牙,这个念头也是刚刚一闪即逝,不敢深想,倒是经元瑶这狂悖之言复又涌上心头。

要知林明德先前构陷太子一案,楚帝可是打算借此铲除林氏,故而才有劝韦、林两家和离之举,未免波及韦府。至于如何保全林明礼,相信这位皇帝陛下胸有成算。

李时安提起茶壶的手微顿,水流溅上桌面。

元瑶见状顺势接过,又将桌案上的水珠慢慢抹开,调笑道,“时安都被你吓坏了!”

“夫君所想,我已猜了大概。”李时安轻咬着下唇,略有犹疑,此事本不该继续展开议论。偏生细细深究,似与这位皇帝陛下逃不开干系。

她起身打开房门,吩咐采苓在外把风,“夫君是想说,此事归根结底,不过是传言。坊间再如何,也不敢光明正大地妄议长公主,可位极人臣的林尚书,反倒会让众人忽视他的功绩,他能做到文官之首,更像是倚仗长公主及韦太师的势力。”

能坐实摒尘师太是长公主身份的仅有那几位,可说到底,传闻终归是传闻,谁又敢真为一个虚无缥缈的谣传,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最终不过演变成关上门后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林靖澄不同,若无二十多年的政绩,他又怎能坐上尚书令的位子,如今却被传言一朝否决。看似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计谋,可于皇帝陛下而言,并未危及皇权。

林尽染缓缓站起身,背着手在屋内来回走了好几趟,眉头紧锁,“当中我还有一点不曾想透,周文墨指控的桩桩件件与陛下所言似有出入,我能以皇帝陛下为掩昔日丑闻、稍加粉饰自洽,但他若真为陛下指使,似乎又并未予长公主留下活路。”

毕竟周文墨指控的罪名里,长公主犯和奸,按律徒二年。可终究累及皇室颜面,攸关林靖澄的官声和前程,长公主恐会在坐实身份、接受宗正寺审查前,就以污蔑清白为由自缢。届时,林靖澄及林氏的清誉固然有损,但依旧保全在朝中的地位和权势。这就在赌长公主与林靖澄鹣鲽情深,势必会为他舍命。若是这般想来,此举倒更像是韦氏所为。

元瑶眸光紧随林尽染,不解道,“韦氏自丧礼后不曾出过府门,她又该如何知会那说书先生?此等要事,纵然是指派心腹,怕也有所顾虑吧?”

“韦氏若想要长公主的性命,或用鸩酒,或在静心庵行刺,应该不会用如此繁复的计谋,何况还要用‘赌’的方式。”林尽染微微摇头,稍稍停顿话音,语气略缓,“且这场城外的截杀也绝非巧合,像是算准我会向木屋借道。而屠尽林明礼随行的下人,便是刻意要让此事愈演愈烈。”

且不论这场谋划后续还有无其他动作,仅凭成效而言,实在不快,赌的成分又多。可若是操作得当,收获也是颇丰。

“今晨夫君带回一把横刀,可觉察出异样?”李时安的目光投向那血迹已干涸的横刀上。

“我看过了,未有任何标识,与那只箭镞一样。”

先前林尽染拿着箭镞曾寻过铁行,确定是在北方打造的,且铸造手段很是普通,看不出特殊。

“不过才一日,夫君也不必忧思过甚。这件事说到底,与夫君并无干系。只是今日着实吓到时安与妾身了。”李时安扶案站了起来,蹙眉道,“元瑶所言有理,往后若是要出城,或可带上申越,切莫以身犯险。”

“我省的。”林尽染笑容晏晏地执起二女的手,未在这个话题上再议,“元瑶,清雪姑娘在丰邑坊住得可还好?”

“怕是不太好。”元瑶嘴唇动了动,摇头叹息,“先前杜府尹常去清雪房中听曲,揽月楼因此也甚少让她接客,故而人人皆知他二人或互生情愫。眼下清雪虽已赎身,任谁都猜得出是何人所为。明面未有非议,可在香水铺中,已能听到些风言风语。”

“我已屡次提醒杜兄,他执意如此。怕只怕杜氏族亲会借此发难,杜兄近些时日怕会不好过。”

太阳高高地悬挂在皇城瓦蓝的上空,冷冷地普照这大大小小、数千余间宫室的每个屋顶。

林靖澄直挺挺地跪在文英殿前已有两个时辰。始终维持高举奏疏,一脸肃穆谨敬的面容,口中高呼,“林靖澄求见陛下!”

‘当~啐~’

“还让不让朕歇会儿了?”

只见一白玉茶盏从殿下掠过,摔个粉碎,惊得殿内一众侍婢纷纷跪伏,“陛下息怒!”

“息怒?让朕如何息怒?昨日茶楼一事尚未平息,今晨尚书令与治书侍御史又险些遇害。且去问问巡防营、杜子腾还有城门侯,能不能办好差事,不能办就腾出位子来,朝廷发俸可不是养一堆废物。”

楚帝这一声怒吼,将本是安静的文英殿震得回声四起,整个大殿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住了。

孙莲英小步踱至殿外,眸光不由地落在奏疏上,又紧着屈身一礼,“陛下怒意正盛,林尚书还是改日再来吧,未免不痛快。”

林靖澄微微侧过身,高举着奏疏往孙莲英面前凑了凑,舔了舔略有些发白起皮的嘴唇,语气微弱,“臣有事启奏,烦请孙公公通传。”

话音未有避嫌,里殿的楚帝听得真真切切,旋即又是一白玉茶盏摔飞出来,“滚!”

饶是孙莲英也不由地打了个冷颤,额间冷汗登时冒了出来,试探地问询,“陛下,林尚书呈上奏疏······”

楚帝遽然打断,“茶楼一事可有定论?”

林靖澄蹙了蹙眉,“还未有。”

“林尽染在城外以命相搏,救你父子二人于危难。至此,林卿还未去光德坊登门致谢,反倒是来文英殿呈什么奏疏。身为文官之首,你可知礼数。”

“陛下训斥的是。”林靖澄伏地一拜,又言道,“然国事与家事相比,臣自然是要以国事为先。”

默然良久,楚帝轻叹一声,“修身、齐家、治国。林卿分得清轻重,却理不清孰先孰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