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 第184章 秦王政的问题,众令史前来仓库。(3)

一批批快马出走咸阳。

虽然庶人的地位很低,但,国府对于这一点还是在乎的。

一旦冬季出现饿死人,冻死人的情况,很容易形成大乱子,一旦出现乱象,国府便需要负责。

特别是吕不韦这个相邦。

到时候,举国上下的目光与指责,攻讦,都会落在吕不韦身上。

所以,对于民生问题,自从吕不韦上来,比以往要更为重视。

因为他清楚,伴随着庄襄王的薨逝,他的政治底蕴消失,他现在唯一依靠的便是大秦的庶人。

大秦锐士,他插不上手。

而且吕不韦也清楚,此时此刻,他不能插手大秦锐士这种,极为敏感的机构。

而秦吏考核,以及庶人,便是他稳定自己地位的关键。

所以,在这两方面上,吕不韦极为的重视。

他对于甘罗,以及岷,等人之所以下本钱投资,便是因为,这些人,本身便是老秦人,一旦成长起来,那便是一面旗帜。

可以为他聚拢秦吏人心。

相比于吕不韦的处处有谋划,此刻在章台宫的秦王政,基本上就是放任自流。

秦王政虽然年幼,但他很清醒。

有了岷上一次的提醒,他心里清楚,除了自己的母亲,以及眼前的蒙恬之外,他根本难以插手其他地方。

在他亲政之前,无论是军政,他都无法直接插手。

思之再三,秦王政决心,将目标放在两宫太后身上。

他的母亲,赵太后,手握监国之权,而他的大母华阳太后,身后有楚系作为依靠。

这些都是强大的政治资源。

与其贸然跳出来,还不如,在后宫中步步为营。

章台宫中,炭火烧得正旺,极为的暖和。

秦王政一身常衣,坐在台阶上,双眸明亮:“蒙恬,你说寻常人家的少年,是怎么样的?”

“和寡人当年一样么?”

闻言,蒙恬愣怔了。

他不知道如何回答。

因为眼前这位的前半生与后半生,可谓是天壤之别。

“大王,大部分庶人,比当年的大王的处境,要好一些,但,那只是我大秦,毕竟战争都爆发在大秦之外。”

蒙恬犹豫了许久,方才开口,道:“当然,也和岷不一样!”

“在大秦,像岷那样聪慧的少年,太少!”

“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一年四季都为了活着奔波!”

“........”

其实蒙恬了解的也不真实。

他只是听一些人说过,就算是见过的,也只是短时间的见过。

匆匆一撇,自然难以深刻。

“有时间,我们去一趟临洮县,寡人想看看,大秦的庶人,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喝了一口白水,秦王政眼中带着光芒:“那位史子,也该是参加学室考了吧?”

“嗯!”

对于秦王政的明知故问,蒙恬还是选择点头回应:“他应该是大秦,有史以来,参加学室考,年岁最小的一个了。”

“哈哈哈.......”

大笑一声,秦王政语气莞尔:“若他没有这样的潜力,仲父又何必那般重视!”

“非常之人,才会有非常的效果!”

“仲父的眼光,很少错过!”

秦王政眼中掠过一抹奇异,看向了蒙恬:“你说他能够,一路首名,直入章台么?”

略微想了一下,蒙恬开口,道:“大王,史子岷,有潜力一路首名,然后直入章台的!”

“这个人,有那样的才情,也足够刻苦!”

“寡人倒是有些期待了!”

感慨一声,秦王政朝着蒙恬吩咐,道:“等学室考结束,我们去一趟临洮县,你在暗中安排下去!”

“对于临洮县的消息,也多关注一些!”

“这个人,带给了寡人不少的惊喜!”

........

这半年,光是隐宫商社就日进斗金。

作为秦王,他也是缺少钱粮的,对于这一点,自然是可见其成。

特别是,他最看重岷的一点是,面对巨大的财富,依旧能够理智冷静,不动心。

面对东山皂的盈利,纵然是他与吕不韦,都动心了。

但是,临洮县的那个少年,却守住了内心的贪欲,最后还能将东山皂的生产,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别说是一个乡野之人,就算是那些氏族培养的少家主,也未必就这样的见识与手段。

........

临洮县。

仓库中。

令史忠,以及百夫长黄羊等人联袂而至。

岷连忙给众人倒了白水,邀请众人落座:“诸位令史,请!”

“史子,现阶段,你应该温习课业了!”

令史忠脸色肃然,对于岷倒下的白水,视若无睹:“距离学室考,已经不足两月,国府的政令不日就会下达!”

“一旦学室考失利,你可知晓意味着什么?”

........

众令史,都在开口劝说。

你一言我一语。

这样的情况,没有让岷厌烦,反而是心中很是温暖。

这些人,都是真心为了他好。

多少也有些小心思,但,作为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思,实属正常。

“诸位令史,学室考,我放在心上的!”

岷陪着笑,朝着众令史解释:“在岁首那一段时间,我已经在家中,将《语书》,《奏献书》,《为吏之道》,《秦律十八种》,《日书》,《除吏律》等,全部都过了一遍!”

说到这里,岷指着书案前的一堆竹简:“这些书籍,都搬到了仓库!”

“我在这里,也就盯一些紧要的事情!”

“具体的实施,都是道啬夫的众人奔走,一般我都是在仓库中,翻看这些书籍,准备学室考!”

“........”

这个时候,令史忠等人脸上的严肃消散了。

但是,一旁的黄粱皱着眉头开口,道:“史子,你需要参加的不光是文吏的学室考还有武吏的学室考。”

“史子来武吏学舍的时间,本来就短!”

“虽然该学的都学了。”

“但,后面又为了修桥的事情奔走,根本没有时间巩固!”

“这些典籍,都可以在仓库中翻看熟记,但是武吏的考核内容,在这里完不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