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 第185章 这是终其一生,都需要为之奋斗的事业。(1)

这一刻,众令史的目光,都落在了岷的脸上。

黄粱说的有理。

在仓库中,可以温习文吏学舍的知识,但是,却无法完成武吏学舍的教学。

而且,众人都了解岷的情况。

岷在文吏学舍还待的足够久,而且,岷也足够刻苦。

但岷在武吏学舍,总共也没有待多久。

在众令史的目光下,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令史放心,从现在开始,到学室考开始前,我会每天都去武吏学舍训练。”

“好!”

黄粱也是点了点头。

他也清楚,岷很忙。

各方面都要兼顾,能够抽时间来武吏学舍,已经很不错了。

“史子忙,老夫在学舍等你!”

黄粱的目的达成,便告辞离开了。

这个时候,令史忠等人也相继离开了,学室考在即,也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候。

临洮县学室中,不光是只有岷一个史子。

只是因为他们对于岷寄予厚望,这才会抽时间前来仓库,劝说岷。

将众令史一一送走,岷不由得苦笑。

他接下来,怕是有的忙了。

关键是,武吏学舍与仓库也不顺路,而且,现在他的出行工具,依旧是双腿。

“岷,怎么不开心么?”

千在一旁给岷添了一些白水,脸上带着羡慕:“诸位令史,这是对于您很看好,参加学室考,这是无数老秦儿郎的梦想!”

毕竟,成为史子,参加学室考,就可以被除为吏。

然后成为秦吏,从而跳出很多限制。

经过了学室,参加过学室考的,那叫做公务员,是有编制的。

而他们这些被选拔出来的,算是事业编,不光是待遇不好,而且,脏活累活,都是他们的。

关键是,保障也不好。

“哈哈......”

这个时候,岷抿了一口白水,朝着千,道:“好好干!”

“有了修桥的功绩,你们也就有了动一动的可能!”

“人只要是努力做事,终究是会有被人看到的一天,有一句话叫做,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

“当你的能力被锻炼的很好,有了人提携,你便可以一飞冲天。”

“可你的能力不行,就算是有人提携,这对于你而言,并非好事,反而是灾难!”

“我省得!”

千脸上带着笑:“修桥一事,终于是让兄弟人,看到了一些希望,不至于终日无所事事了。”

“所以,史子好好参加考核,有什么事情需要办,吩咐道啬夫的兄弟们就是了!”

“好!”

这一刻,岷也是朝着千重重点头。

算是一种应承。

他清楚,千过来,代表着的不是他个人,而是整个道啬夫。

这些日子以来,在道啬夫之中,他与千最为熟悉,自然而然,今日过来的便是千。

等他参加了学室考,必然会被除为吏。

到时候,就算是职位最低,也会比陈他要高。

这意味着,他便会成为这些人的贵人,若是论乡党,派系,他们这些人,天然的具有抱团的优势。

对于政治,岷一知半解。

但是,这些年来,他多少也是有所感悟。

韩非子曾言,猛将必发于卒伍,而宰相必起于州部。

只要是一个人可以执掌一县行政民生,只要稍加锻炼,他就可以成为一地郡守,甚至于一国宰相。

岷拥有历史先觉,眼界不成问题。

现在他缺的,便是治理地方的实际操作。

而现在他便是在锻炼自己施政一方的能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哪怕是对于修桥这些事情,岷都不厌其烦的亲力亲为。

不是他不放心陈等人,而是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他开过公司,也管理很多员工。

但是,开公司和作为一地的父母官,是截然不同的改变。

在后世,曾流传过一句话:这个国家,最顶尖的人才,都在官员之中。

在大秦这个时代,更是如此。

所以,岷很清楚,不论是文武,他都有严重的不足。

任何一个时代 ,都有自己严密的逻辑,光是划时代的观念,与对于历史的先觉,是无法在这个时代生存的。

更别说是,去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帝国。

只有你,切身实地的去感受过了,真正的明白,这个民族,这个帝国,需要什么,你才会清楚,自己该如何改变它。

而在这个时候,才是你利用超越时空的见闻,为这个时代,为这个民族,去注入新的活力。

这是终其一生,都需要为之奋斗的事业。

而这样伟大的事业,从来都不是靠一腔孤勇,单枪匹马能做到的。

先贤已经将成败的案例,以及每一种试错的,都告诉了后人。

岷所要做,便是深切了解大秦这个时代后,因时制宜,实事求是的去照搬。

但是,照搬,要大秦本土化。

而不是教条主义的照搬。

所以,他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在大秦,他没有这样的志同道合者,那他就去影响一部分人,给自己培养志同道合者。

........

“岷,早食好了。”

陈走进仓库,朝着岷,道:“今日有豶肉炒干菜,不是苦菜!”

“好!”

岷脸上浮现一抹笑意,冬苋菜有点苦,虽然是大秦最常见的野菜,也是大秦庶人食用最多的野菜。

但是,他依旧是吃不惯。

不管是豶肉,还是鸡蛋,只要是加了冬苋菜,那味道一定是苦的。

在这个时代,冬苋菜又名苦菜。

在这个时代的寒冬腊月,想要吃一口新鲜的蔬菜,就算是秦王政都未必吃得到。

更何况,是他们这些底层庶人了。

所以,干菜才是最常见的。

在农忙时节,便有人采摘野菜,晒干,制作成为干菜。

留在寒冬吃。

庖厨中,对于秦吏以及工师等人的饭菜是分开来做的。

与工人的饭菜不一样。

虽然现在的修桥工作署,家大业大,但也没有富裕到,将工人的饭菜拉到和他们一样的标准。

特别是主食上。

岷他们吃的是精米,而工人吃的是粟饭亦或者豆饭。

只有在每一周一顿的肉食上,不管是工人,工师,还是岷等人,才会是一样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