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汉末小人物 > 第138章 轰轰烈烈的邺城之战 二

汉末小人物 第138章 轰轰烈烈的邺城之战 二

作者:张有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07:58:38 来源:书海阁

建安八年四月,河北八万大军列阵于武乡,对面曹军不久前得到了支援,郭嘉率张辽从许昌赶来加入,即便如此也才堪堪两万五千人。

借着开战之前的间隙,曹操找了处小山包观察对面军阵,敌方八万大军气势汹汹随时进攻,搁谁也不能淡然处之,再老练沉稳也不由得吸口凉气。

这次存着试探意思来到河北,就是想看看冀州人对袁家支持到什么地步,事实证明袁家号召力很足,恐怕袁绍自己都没想到,多年苦心经营、隐忍退让没有白费,生前还看不出来,死后遗泽居然给子孙留下如此丰厚的政治遗产。

看了好一会儿,强稳心神装作一副淡然的样子对着一众麾下打趣,无非是讲些对面都是乌合之众,正规军数量和自己差不多,就是仗着人多罢了之类开解的话。

话讲的好听,心里始终不安,曹操扭脸看向郭嘉寻思问一问:“奉孝可有建言啊?”

“主公当真难为,某哪里懂得战阵。”

曹操长长一声欸:“兵法五事,校以计而索其情,诡道夫算也,奉孝算无遗漏不妨直言。”

郭嘉讪笑摇头:“天何茫茫云遮日光,敌何涛涛斗意昂扬,以某愚见,其志难夺,取河北力不如谋。”

“哦?”曹操点头作思索状:“奉孝可有良策应之?”

郭嘉先指向袁尚军阵:“夫强非恒强,众志成城当以愤慨破之。”说完指向袁谭军阵:“夫弱非恒弱,缺威望决心当以贪妄助之。”

曹操微微点头:“鹤蚌螂雀之后。。。。。。”

郭嘉躬身施礼:“急之则相扶持,缓之则心生争,不如南向待变而后击,不出二三年河北可一举而定,然而。。。。。。”

什么话就怕然而和但是,曹操心里明镜一般,郭嘉这次亲自来其实只为了一件大事:结束屯田。

说的轻松谈何容易,屯田涉及面太广,可谓千一发动全身,不但涉及到曹操宗族,背后还牵扯颍川人这双重利益。

这事要从头说起,曹操是官宦养子的后代,不过和颍川荀彧不一样,荀彧好歹只是宦官的女婿,曹家是正牌宦官之后。

当年曹嵩以认干爹这种丢人的方式起家,挤身高层之后也属于末流,被看不起属于家常便饭,曹操能跟着袁绍混,已经很是很大的殊荣了。

严格来讲,说曹操是夏侯婴的后代还讲的过去,他和前汉曹参没什么血缘关系,因为曹操老爹曹嵩成了大太监曹腾的养子,权倾一世又得宠信的宦官总想着抬高身份,认名人做先祖是很普遍的事,所以曹操就成了曹参的后代。

夏侯家在谯沛也是大族,可大族也分三六九等,要说谯沛人心中真正的领袖,还得是出身龙伉桓氏的桓典,还记得刘馥吧,他带着军队抛弃袁术,投奔中央冲的就是桓典,你曹操毕竟拥护皇帝嘛,要说关系也有,但不大。

曹操起家初始可以用艰难来形容,全靠张邈等几个哥们兄弟讲义气,几乎没有乡党帮忙,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一来是豫州出的名人太多了,汝南袁氏兄弟跟两座大山一样横亘在眼前,曹操跟他俩比算个屁呀。

二来要提当时的豫州牧黄琬,他是江夏黄氏出身,这个人背景太厉害,是士族领袖陈蕃认可的人才,当时不仅是谯沛人,整个豫州都拥护黄琬。

州牧不允许曹操征兵,曹操就征不到兵,曹家兄弟和人家掰手腕,人家还没用力曹家兄弟就倒下了,就算黄琬死后曹操也不受家乡人待见,豫州人更愿意支持继任州牧郭贡。

等到中期曹操和颍川人建立联盟,通过颍川人的关系,和豫州的豪强李通搭上线,到这一步触手才算伸回豫州。

曹操和颍川人是平等联盟,从来都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屯田过程和颍川人一样,疯狂吸纳土地扩充实力,慢一点都有被抛弃的可能。

这也不能说曹操不够手段,全国的军阀都是这样,要么和本地大族合作共赢,要么被本地大族联合外来客军消灭。

只有曹操能屯田,也只有曹操碰到这个机遇,兖州变乱曹操和吕布生死斗,要不是袁绍帮忙还未必能赢,惨胜之后低头一看兖州破败的不成样子。

袁绍也不是白帮忙,顺道挖走两个郡,兖州治所直接暴露在袁绍眼前,那是曹操最危机的时刻,随时随地会被带头大哥吃掉。

这时候颍川人抛出橄榄枝,曹操有兵没资源,颍川人在当地又一家独大,只要曹操该出手时听话出手,其他事情自有荀彧处理,因此双方一拍即合。

屯田是扩充实力最快的手段,汉代运行了几百年,不是曹操的原创,在边远地区屯田就能发挥良性作用,可是在天下腹心经济繁荣的中原却成了害民恶政。

不管流民还是自耕农,土地全部归为国有,老百姓全成了公家的农奴。这还不算完,屯田就要检地,就要清查户籍重新规划,这就变成了大族搜刮社会中产富户的手段,富户几代人辛苦剥削得来的资源,全部以光速聚敛到豪族手中。屯田伊始还能规规矩矩,反正荒芜土地有的是,流民也足够,可魔盒一旦打开就不是哪个人能控制的住了,荒地哪有熟田好?我收入充足有曹操这个打手配合,能看着肉不吃?刀迟早要架到中产富户脖子上。

这是个温柔的过程,等到大家发现事情不对,什么都晚了,联合起来也无法对抗豪族,再说中产富户也没有联合的能力,只能是家族破败一贫如洗,最后沦为豪族的奴隶。

只有外地豪族有能力反抗,比如弘农杨氏,河内司马家,曹操再有实力也不够对抗所有人,再说也没必要,一个河南就吃的肚皮滚圆,要动手也得等消化完。

等到打败袁绍,曹操站在新的高度俯瞰全局,看清新的形势加上有了新的目标,赫然发觉屯田已经不合时宜了。

袁绍经营下的河北可以说是一个整体,再不像过去小军阀割据,靠实力强能击败对手,拿下一块可以随意拿捏。

河北面积这么大,人口几百上千万,本地家族根深蒂固,关键是人家亲眼看见你是怎么通过屯田消灭别人的,你还执行屯田那不是找抽嘛。

天下都知道袁氏兄弟不合,不止郭嘉,很多谋士都主张适当给些压力,之后等着看他们内斗坐收渔利。

前提是兄弟双方不分高下,常年拉扯不止,从而消耗实力。不过看现在这个形势,袁尚要消灭袁谭不说轻而易举,怕也不会太困难,就怕袁谭认清现实,兄弟俩齐心合力。

对面冀州骇人的军势彻底震慑住了曹操,想要生存下去,必须拿下河北,放着袁氏不管用不上三五年还得来一次官渡之战,下一次的生死决战还能赢吗?还想着靠运气就不是冒险,是自杀。

就是因为屯田政策,就算没了没了袁氏兄弟,曹操也拿不下河北,河北士族可以推举别人继续打下去,刘琰就是傀儡的不二的选择,真是她反倒好了。

曹操坚信给出三公高位,再按照汉灵帝裸泳馆的样式建一座宫殿,装满金银,塞进百十个美少年,刘琰能放弃一切疯了一样跑回许昌。

就怕找刘珪,这个家伙又阴又狠,河北大族未必能控制的住他,他要得了中原那还了得!铁骑南下比袁绍还难对付。

说一千道一万,和颍川的平等联盟反倒成了掣肘,曹家宗族好说,你要停止屯田非过颍川人这一关不可。

正在思绪万千的时候,郭嘉冷不防问出一句:“主公观河北义勇如何?”

曹操下意识回应,好,太好了,全国都没这么心齐,主家有难是真上啊,袁绍生前要能看出来,铁定没有什么内部党派相争的事了。估计冀州人自己都没意识到,等袁绍死后才回想起人家过去的好。

也不怪袁绍看不出来,所谓当局者迷,不管外来派还是本土派都忠心耿耿,怪就怪双方都太忠诚,因为点小矛盾难免相互猜忌,总认为对面有问题。

现在真相大白,人家手底下都是忠义烈士,张合高览出于不得已投降,实际上袁绍手下就出了一个坏种,还被自己当做宝贝接盘了。

“明公视袁本初为何许人?”郭嘉讲话总是东一句西一句,所以很多人觉得他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这一句话意思很深,知道你害怕又羡慕,嫉妒的不要不要的,想要这样的忠臣烈士就学学袁绍,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你家儿孙。

聪明人讲话往往都是如此,本来郭嘉也想讲明白,谁叫他思维迅捷的可怕,打好腹稿结果嘴跟不上脑子,话讲一半已经急的不行,索性默认你已经了解全部,再开口又换成了另一件事。

好在曹操思维跟得上,这俩人有个共同点,脑子一刻不得闲总在琢磨事情,郭嘉提一件事曹操恰好想过 ,再提一句曹操微笑着拉开抽屉,巧了,我这边计划也做好了。

两个人要是合拍,那一起工作的效率会无限提高,不需要过多解释,相互一碰找到分歧,解决完立刻进入下一个环节,激情和相互成就的精神满足感可遇不可求。

曹操在观察对面时刚好也琢磨过,很愿意学袁绍,不但要学还要善待袁绍家属,善待河北士族,要做的比袁绍还仗义。

为了得到这个局面,得豁出去抛弃颍川人,官渡之战结束这个打算就萌生了,重新考虑形势对比,拉拢谁打压谁,怎么开始如何善后,琳琳总总还没个具体章程。

真小人、伪君子荀彧第一个不能留,让他逐步靠边站坐冷板凳,所谓行事不能莽撞,不能一股脑将颍川人全推到对立面去,分化打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目光要放远,河北士族是忠义,但也不能一家独大,司马家肯定是要拉拢的,杨氏也不能再打压了,放出来制衡司马家很合适,扶植杨家那个后辈杨修就很合适。

谯沛宗族也得抬起来,咱大人有大量不会埋怨过去冷眼,外人终究靠不住,守基业还得靠乡里乡亲帮衬,再说了,现在老曹我家大业大,不能让家乡父老寒酸丢人吧?想到故乡脑海浮现出桓典,这个家伙忒可恨,多少年了狠狠压着曹丁两家,搞的老曹在同乡面前很没面子,请客喝酒都不痛快。

迁都许昌这个老小子就和颍川人勾搭在一起,明着没唱反调,暗地里小动作不断,说不准刘馥叛离就有他在背后使坏,既然要终止屯田,不妨先从桓典下手。

曹操一边踱步思索,眼神一边偷瞄郭嘉神色,心里不住偷笑,还有一点对方一直没讲,我也不讲,看谁先忍不住。

等了半响,果然郭嘉先开口:“不管现下还是未来,寒门都是制衡的重要一环。”

曹操面露笑意,可算扯到正题上了,借着打击颍川寒门再上一步,大汉门阀几百年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郭嘉不着急,一点点来,总有一天从根上挖去这块毒瘤。

全程并没有交流几句话,外人怕是一点都听不明白,不过两人相视一眼各自点头,兄弟,你的意思咱全了解,咱俩目的虽然不同,不过,干掉颍川人这层的利益一致。

曹操还想多问一句:“罟之于湖未免小耳。”

渔网对于湖面来说,未免太小。颍川现在是大后方,调兵进驻总会受到制约,我手里这些嫡系人马用什么理由全部进驻颍川,又不会引起无关人员不必要的疑虑呢?

“南征刘表。”

郭嘉只说了四个字,曹操却鼓掌大笑,好主意,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现在还有个问题在思考,答案始终不是很满意,这里不妨再问问:“老夫始终难以取舍,这一仗,如何打的漂亮?”

郭嘉明白曹操意思,行军打仗是技术活儿,对面装备是差,很多人都拿着棍棒,怎么说那也是将近十万人,打起来真吃不准。

又得打出己方威势,又不能损失太大,最好能体体面面的回许昌。

作战细节超出了的郭嘉的专业范畴,另辟蹊径兴许能带来一些启发:“哀损不若谋利,主公可知计功而食桃?”

郭嘉说的对,打仗不就为了利益最大化吗,部队训练有素,一点儿损失承受的住,至于面子相比实惠更是无所谓。所以瞻前顾后,其实就差一个台阶儿。

既然心结解开,顺着思路回忆二桃杀三士的典故,曹操思索一阵自言自语:“不受是无勇,不夺是无功,兄弟皆有图是为贪,那桃?”

“只能请主公割爱。”

“啊?!”曹操不能不诧异,听郭嘉说要割爱一时没反应过来。

还琢磨是物资还是旗帜,还纠结放弃多少,刚要继续追问,忽然一拍脑门儿开怀大笑:“奉孝此计甚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