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第110章 拍卖会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110章 拍卖会

作者:乐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2 05:21:55 来源:书海阁

下午2点整,来人都已坐下,拍卖会正式开始。

台上走上了一个男人,对着众人抱了一拳,说道:“感谢诸位老板捧场,今天是明代古董专场拍卖,我先说一下规则,拍品会逐一上台,如有兴趣的买家可以依次上台观看,一次上台不超过三人,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竞价举牌每次1万元。”

“闲话少说,现在我们的拍卖会正式开始,第一件拍品是明朝沐璘犀角印,印章高5.2厘米,顶端和底端直径分别为1.8厘米和2.4厘米,重28.7克,底价100万。”

主持人话一一说完,台下一片骚动,实在是太劲爆了。

沐王府可是整个明代滇南的实际统治者,真要是沐王府的东西可不得了。

明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平定滇南。

两年以后,傅友德、蓝玉班师回京,朱元璋义子西平侯沐英留镇滇南,沐英死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滇南,直至明末。

沐璘是沐英第三子定边伯沐昂之孙,并不是世袭黔国公的沐英长子沐春一脉。

明代宗时黔国公沐斌去世,其子沐琮年幼,沐璘奉命以都督同知代镇云南,天顺二年于任上逝世,年仅28岁,可谓英年早逝。

王景行之所以知道沐璘,是因为他是武侠小说《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中的人物,小说中把沐璘是写成明朝世袭黔国公沐琮的儿子,虽然与事实不符,但也让很多人因此熟知沐璘其名。

历任沐氏黔国公去世后,正常情况都要千里归葬金陵。

只有少数特例没归葬金陵,比如第七世黔国公沐绍勋和客死缅国的末代黔国公沐天波,以及任都指挥佥事、参将的沐详、沐崧父子等比黔国公官职要低一些的沐氏要人。

据记载,沐璘为都督同知佩征南将军印总兵官,代镇滇南8年,由于死后没有子嗣扶枢归宁,确实是葬在滇南,在昆城出现沐璘的陪葬品很正常。

第一件拍品就是证明身份的珍品,可见拍卖方也是想消除大家的疑虑,好让后面的拍品拍出好价钱。

众人纷纷上台观看,王景行跟着李金鼎和章洪文上台,只见印章通体色泽明黄,章洪文用放大镜反复仔细观看后下台。

李金鼎问道:“老章,怎么样?”

章洪文低声说道:“印章在光线透射条件下呈琥珀亮色,外皮有很明显的竹苇纹纹理,顶部有明显的犀牛材质‘栗纹绽花’特征。”

李金鼎问道:“这么说是真的咯?”

章洪文说道:“印章的材质基本确定是犀角,而且很可能是亚洲犀中较为稀缺名贵的苏门答腊公犀牛角,非常名贵。”

“我刚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过,有很明显的鱼子纹,这是犀牛角存世日久、空气干湿致缩胀变化而形成的,符合角质类材质特点,而且,从包浆年代来看,应该是明朝之物。”

李金鼎说道:“那看来是真的,犀角比较好鉴定,而且早已禁止交易,市面上几乎绝迹,用这么名贵的材料制假可能性不大。”

章洪文说道:“郑和下西洋后,产自亚洲和非洲的犀牛角开始流入国内,因犀牛角有清热解毒、强身健体的功效。”

“明清达官贵人多爱用犀牛角杯饮酒,因此犀牛角多被用于制作饮酒杯,用来刻印的倒是比较少见。”

李金鼎问道:“这个印章大概值多少钱?”

章洪文说道:“从近几年的拍卖纪录看,明清亚洲犀角价格高达5至10万一克,28.7克至少值200多万,但这可是沐璘的私印,正常的估价至少在500万以上。”

“不过这种私人拍卖的货,来路不明,打个对折差不多了。”

李金鼎点点头,心里有数。

等所有买家鉴定完,竞标开始。

“120万。”有人一下就抬高20万。

“130万。”

“140万。”

才一开始,大家就是10万10万的加价。

不管东西真假,王景行是不会要这件拍品的。

犀角印章虽然珍贵,但如果真是沐璘的墓被盗,这印章可是货真价实的罪证,王景行才不会去碰这么危险的东西。

“180万。”李金鼎也开始叫价。

“200万。”

“205万。”

“208万。”

……

最终这方犀角印被一个操着粤语口音的男人以260万的价格买走。

李金鼎也感叹:“还没见过一上来拍这么高价格的,看来这次的拍卖会竞争很激烈啊。”

王景行发现这种拍卖会的价格果然比正常的行情价要低很多。

章洪文说道:“李总,这方印章材质比较特殊,即便是当做明朝犀牛角卖,过几年至少也能值个三百万左右,怎么都不会亏。”

李金鼎内心一种懊恼,说道:“算了,看看接下去有什么好货。”

“第二件拍品镶宝石金杯。”

······

“第三件拍品明玉带。”

······“第四件拍品金束发冠。”

······

“第五件拍品嵌宝石云龙纹金饰件”

······

居然全是典型的明代器物·····

“第八件拍品,明景泰掐丝珐琅三足香炉,起拍价200万。”

这可是件货真价实的重器,连主持人都兴奋地叫起来。

掐丝珐琅工艺是从欧洲传入的工艺,是以极细极薄的铜丝掐成各种纹饰,烧焊于铜胎之上,继而填施各色珐琅釉料,入窑烘烧。

重复多次,直至器物表面釉色均衡适当,再经打磨,最后镀金而成。

明代景泰年间掐丝珐琅的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着名,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因此得名“景泰蓝”。

金属胎掐丝珐琅器厚重华美,珐琅五彩斑斓,极尽富贵豪华气派。有“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之称。

李金鼎一见便被珐琅釉蓝宝石般色彩给吸引了,经过章洪文确认是真的之后,决定要拿下,直接就开价300万元。

经过激烈竞争,花了880万拍下这件明景泰掐丝珐琅三足香炉。

这类拍卖会的规则是当场交割,中标以后现场转账,直接就把掐丝珐琅三足香炉拿到手。

三足香炉完好无损,这个价格就算是在内部拍卖会上也是捡漏了,李金鼎开心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