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第88章 瓷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88章 瓷

作者:乐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2 05:21:55 来源:书海阁

董建川不知道王景行为什么要买这种明显是当代的瓷器。

见王景行付完款了,问道:“这盘子又不是古董,800块不值啊。”

王景行说道:“董哥,这盘子我感觉很不一般,反正就800块,让钱老看看。”

不一会,走到清雅斋,钱文默已经午睡醒来在泡茶了。

钱文默见俩人进来,笑道:“俩位今天都有收成?”

董建川哈哈一笑,将手上戴的扳指摘下来,说道:“还真有,而且都不错。”

钱文默接过扳指细细看,说道:“上品的羊脂白玉,做工精细,奢华名贵,应该是康乾盛世的精品,不错。”

不一会,看到内刻“筠亭”两字,说道:“咦~~筠亭,这是云贵总督富察明瑞的扳指?很好很好,明瑞也算是皇亲国戚,名人之物,价值不低,这扳指是捡漏了?”

董建川笑道:“嘿嘿,没走眼就好,260万行情价拿的,没有捡漏。”

钱文默点点头,说道:“260万不算贵,放几年肯定涨不少。”

董建川接着将花鸟罐取出,说道:“钱老,您再看看这件。”

钱文默见状,拿出强光手电和放大镜仔细观看。

良久,问道:“嘉庆朝早期的青花五彩花鸟罐,器型大气,腹壁圆弧,胎体厚重细腻透亮,釉质均匀莹润光亮,青花发色上等,画面生动传神,这品质还保持乾隆朝的水准,远不是后期嘉道窑可比的。”

王景行问道:“钱老,什么是嘉道窑啊?”

钱老解释:“康雍乾盛世是瓷器发展史上的高峰,嘉庆之后,随着清朝国力衰弱,瓷器的品质也急剧下降。而嘉庆朝正是由乾隆制瓷高峰逐渐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嘉庆早期循乾隆旧制,部分官窑器物还能保持乾隆朝较高的制作水平,有‘乾嘉窑’之称。”

“嘉庆后期的制瓷工艺渐趋粗糙低下,和康雍乾不可同日而语,与道光风格接近,又有‘嘉道窑’的说法。”

董建川忍不住问道:“钱老,这尊青花五彩花鸟罐值多少?”

钱文默说道:“嘉庆朝的瓷器价格比乾隆的差不少,不过这也要看情况。”

“你这款是嘉庆早期的官窑精品,不比乾隆朝的差,价格也不会比乾隆款差太多,保守估计至少300万以上。”

王景行感觉很意外,说道:“董哥可是120万拿下的。”

钱文默很意外:“哦?那算是捡漏了。”

董建川笑道:“博古轩那个郑光明,水平很一般,以为是嘉庆朝的瓷器。我一眼看这罐就感觉大气规整,神韵不凡,再看底款是嘉庆早期特有的无框三行青花篆书款,基本就断定郑光明打眼了。”

钱文默不屑地说道:“郑胖子本来就半桶水,以前爱玩赌石,听说最近还迷上赌博了,我看他那博古轩能不能开下去都难说。”

王景行见董建川的两件宝贝欣赏得差不多了,便把刚买的盘子取出,放在桌上。

问道:“钱老,我刚在路边看到这件瓷盘感觉很不一样,麻烦您给掌掌眼。”

钱文默一见瓷盘,心里咯噔一下,急忙叫店员:“小陈,快打一盆清水过来。”

待清水打来,钱文默小心地将粘了不少灰尘的盖子和盘子逐一清洗干净,再找了一块新棉布轻轻擦干。

瓷盘顿时焕然一新,王景行感觉眼前一亮,感觉瓷盘流光溢彩,神韵飞扬。

特别是瓷器上的桃花,清新脱俗,生气盎然,花朵大小各异,枝叶疏密有致,枝干花朵浑然一体。

钱文默细细查看,惊喜地叫道:“小王,不得了,你捡大漏了,这是7501瓷。”

董建川大吃一惊,叫道:“7501瓷?怎么可能!”

钱文默坚定地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7501瓷。”

王景行一头懵,问道:“什么7501瓷?”

钱文默解释到:“1975年1月,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研制了一批供主席专用的生活用瓷。

这批瓷器可谓举全国之力,是国内顶尖陶瓷大师们呕心沥血的巅峰之作,堪称空前绝后,品质甚至超过历代官窑,达到制瓷的最高水准,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瑰宝。”

“最关键的还在于7501瓷极为稀少,进窑瓷器多件,成品只有4000多件,送进京1000多件,留存的瓷器后来损毁严重,只有少部分被人收藏,市上几乎绝迹。”

钱文默继续说道:“所有的7501瓷都是白底,晶莹剔透,洁白如玉。”

“花色只有两类,一类是艳丽的梅花,一类是粉嫩的桃花。”

“而且7501瓷还有个显着的特点,所有的餐具都是带盖子的。”

“你这只盖盘也叫和合器,直径30厘米,是最大的尺寸。”

“你看,胎细釉润,莹白如玉,外部施水红色单色釉,釉下彩水点桃花着色有轻有重,桃花自然晕开,花头娇嫩,整个器物宁静素雅。”

说着,钱文默又翻看盘底,说道:“两行四字篆体‘景德镇制’款识,字迹工整,端庄秀逸。”

董建川说道:“我听说一个故事,有一位景德镇的瓷器商人,买下“陶研所”仓库里一批当年试制7501瓷时留下的素白胎。”

“然后请仿古高手按照清代官窑器的纹饰进行彩绘,并在圈足内写上‘雍正年制’、‘乾隆年制’、 ‘居仁堂制’和‘慎德堂制’等款,冒充古董出售,让一大批古董商和收藏家打眼,并由此发家。”

钱文默点点头:“7501瓷的品质可以说是超过清朝官窑,达到瓷器四绝的最高境界。”

“一是白如玉,用的是已经枯竭的极品临川高岭土,烧制出的瓷器晶莹剔透,洁白如玉。”

“二是明如镜,你看,这盖盘表面光滑莹亮,隐隐如镜面一般泛着光芒。”

“三是薄如纸,壁厚不足1毫米。”钱文默边说边用强光手电一照,几乎透明。

“四是声如磬,以手指轻扣敲瓷器,其声清脆悦耳,有如磬乐音。”

董建川说道:“听说7501瓷导热系数极低,壁厚不足毫米的茶杯,注入开水后,用手紧握杯体也不会烫手,要不然试试?”

见王景行点头,钱文默叫人烧了一壶开水,直接注入盘内,用手一摸,薄如纸片的瓷壁果然不烫手,非常神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