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237章 大智若愚

幸好遇见神 第237章 大智若愚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韦西风一直密切注意着蜀国动向,情报部&别动队传回的消息,他都会认真研究。

他虽然不再担任左护军,但那些人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按他的吩咐,蜀国传回的情报,主要部分,他都得到一份誊抄件。

仔细分析了蜀国灭国全过程后,韦西风明白了:整个中原历史里,把“大智若愚”四个字演绎到极致的人,非蜀汉后主、孝怀帝刘禅莫属。

诸葛亮一死,刘禅就废除丞相职位。

这样做,表面上有两层意思:1.前诸葛丞相古今独一,刘禅空置其位以示尊崇。2.继任者蒋琬上书,自认不及诸葛丞相之万一,不配称“丞相”二字。他只敢居录尚书事职务。

实质上,刘禅内心深处,是据此昭谕朝廷政策与诸葛亮切割。

主要特征有3:

1.刘禅从此掌握朝廷实权。

在此之前,诸葛氏好比霍光,后主仿若汉昭帝,甚至一不小心就成了昏帝刘贺。

2.取消北伐政策。

军队主力撤回汉中和益州。北外围只留姜维率一军游弋,兵力上限是一万。

3.益州派开始进入权力中心。

东吴孙权继位之初,就与本地派江东士族达成谅解,文官任命顾雍为丞相,武官重用生死仇家后裔陆逊。

所以东吴政权辖区内,孙权的宗室,在淮汜集团与江东士族间玩平衡,但只有上层斗争,没有底层起义。

而刘备蜀汉的搞法完全不同。荆州派 东洲派全力镇压益州派。

益州派代表的本地土着占人口总数60%以上,而早期蜀刘政权的高层没有一个是益州人。

这样做的结果是:本地百姓的利益没有丝毫保障。重税、频繁徭役、抽丁入伍,百姓苦不堪言。

因此,益州西部、南部不断发生起义、造反。

蜀刘政权南部、西部军区,军事任务就是专门镇压起义。

刘禅掌权后,开始吸纳益州派人进入朝廷,甚至担任高级职务。如光禄大夫谯周。

不过还没来得及改善当地百姓对朝廷的仇敌印象。

就在魏国18万大军攻进了汉中后,蜀国10.2万军队中,西、南两地的军队1.4万人也没参加对魏军战斗。

因为只要他们一走,当地人必定趁机起义,攻占郡县衙门,杀死朝廷官员。

这几乎是不用怀疑的判断。

诸葛亮死后至蜀国灭国这30年里,是蜀国人民战乱最少、相对幸福的30年。

韦西风对刘禅“大智”的判断,并不是仅仅基于以上情况,而主要是基于刘禅的投降。

刘禅自己出城向邓艾投降,并写信给姜维、等人,命令他们投降时,真实局势是:

邓艾率大约三万精兵,绕开剑门关,走阴平小路,历经千难万险到达江由。只剩一万人左右。

之后,邓艾降江由,克涪城、绵竹,直抵雒城,离首都(成都)不到100里。

刘禅召集朝臣,稍微讨论了一下,决定投降。

他命令张飞之子、邓芝之子二人,捧着玉玺、降表,去雒城向邓艾投降。

邓艾十分高兴,表示接受投降,答应向朝廷为刘禅请功。

刘禅得到邓艾答复,便写下亲笔信,派人送往雒城、南中、江州、永安、剑阁、汉中等地,要求将士们向魏军投降。

其实此时,钟会的十几万大军被姜维堵在剑门关外,要想入关进入益州,代价一定巨大。

邓艾进入益州的军队只有一万左右。

益州区域,手中有兵、主张死战到底的将军有不少:江州刺史诸葛瞻、刘安南将军霍弋、北地王刘谌…

刘禅如果振臂高呼,天子为社稷而战,邓艾十之**要玩完。

钟会要破剑门关,再破成都,军队至少损失10万。

那样一来,刘禅一定青史留美名。

韦西风对刘禅的高度敬仰、佩服,正是在这里。

历史上,无数沽名钓誉者,为了自己个人青史留名,拉千万百姓陪葬。

这样的人,其实最为可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而刘禅,却是一位大仁大智的君主。

因为,假如刘禅誓死抗魏,他能守住蜀国吗?

答案是绝对守不住。

结局只能是:蜀军全灭、魏军死大半、城池尽毁、生灵涂炭…

魏国朝野盛怒之下,蜀地百姓至少百年不得安宁。

真实的历史结局是:魏国大军压境覆灭了蜀国,死亡最多的情形,居然是因为邓艾抄小道、死在恶劣环境里的一万多人。

最激烈的战役是邓艾攻打绵竹,双方死亡3000人左右。

灭国之战,到底是拼成“杀敌八万自损十万”好呢,还是兵临城下时,审时度势不战而降好?

——也许心思不同,答案就不同。

韦西风的答案,绝对是后者。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后世大家张养浩的这篇“山坡羊-潼关怀古”,兴许可以表达刘禅面对魏国大军时的心情吧。

个人荣辱算得了什么?青史留骂名又何妨?!

韦西风坚信:作为乱世君主,刘禅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因为他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不愿再见到血流成河。

也许,他早就体会出了那句话:天下大势,浩浩荡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后世朝代,之所以不停往刘禅身上泼脏水,主要在统治者操纵了舆论导向,他们不能允许“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成为正向思维。

中原统治者,希望百姓越愚昧越好。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否则,人人都爱思考,个个都觉醒。那样,统治者就睡不着觉了。

“商君书”之驭民六术: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贫民、虐民。是统治者的一贯法宝。

旁观了蜀国灭国全过程,感受了刘禅的仁与智,韦西风决定不插手晋国灭吴之事。

虽然晋国统一后,天下被司马家搞得乱七八糟。

但统一总比三国争霸好得多。

他不知道自己这一世轮回什么时候结束。如果时间允许,他的计划是坚决顶住晋国对岭南的染指。

然后帮助未来的晋王司马睿,与北方切割,尽早统一淮南。

这样可以保证南部半壁江山,在即将到来的三百年大乱世中,享一方安宁。

至于北方,历史注定,那里要发生民族大融合事件。乱成一锅粥。

这将是中原及北方百姓无比痛苦的黑暗时代。

可是,历史车轮,谁又能挡得住呢!

韦西风试图与星狗沟通沟通,看能否确定一下这一世余生时光。

可是星狗没反应。

这狗东西!它一定是假装闭着关。

算了,自然而然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