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352章 点醒

幸好遇见神 第352章 点醒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北魏皇帝拓跋焘精心谋划了好些年,逮到机会,一举摧垮了境内佛教势力。

一鲸落万物生。

北魏朝廷和皇室通过灭佛,获得了大量财物、奴隶。

道教则趁机扩大传教地盘,填补因佛教势力湮灭、隐匿而出现的空缺。

这是上任皇帝拓跋嗣对道教扫荡之后,道教再次崛起的好时机。

有人欢喜,对应的,必定有人发愁。

魏国太子府一间偏厅里,外面戒备森严,里面四人满面愁云,气氛惨淡。

太子拓跋晃坐主上位。

中书监穆寿居右、原佛教“大昭玄统”摩难乂次之;侍中古弼在左。

三人侧坐着。

四人都没开口说话。

沉默良久,拓跋晃道:“摩大统领,你说说损失吧。”

“损失?”摩难乂双手合十道:“回太子殿下,魏国佛教这次的损失无法精确统计。总之是全境佛教被抄家,国库、内府、某些将领腰包都填满了。人员方面,咱们千方百计转移了部分僧侣去南朝,大概十之有二吧。其余的,七万人被处决、16万被充军,还有84万信徒削籍为奴、没入罪奴监,被公开拍卖了。唉……”

说到这里,摩难乂不停摇头,垂下泪来。

穆寿看他一眼,咳了一声,对上首道:“禀殿下,咱们寄存在各处昭玄寺名下的田契、庄子、铺面,以及…人口,这次也遭了殃。”

拓跋晃看向古弼。

因为太子自己以佛教名义置办的财产,是由后者打理。

古弼站起身,冷汗涔涔。

他跪下道:“回殿下,微臣该死。微臣考虑不周,将大部分财产寄办在几大寺院名下。这次全部遭劫了!”

拓跋晃起身,走下台阶,扶起古弼,道:“爱卿莫要自责。这次的事情,本宫一早得到父皇提示,却没作出相应部署。不是不能,实乃不愿。由它去吧!身外之物而已。”

他回到上首坐下,接着道:“几位爱卿,这件事就这样吧。不要再考虑那些财产了。摩大统领这里,与南朝同教务必保持联系。将来……,若有机会,再接他们回来。”

下首三人相互对望几眼,脸色放松下来,露出笑意。

太子口里的“将来机会”,自然是他执掌帝印之时。

有太子这句话,将来什么仇不能得报?什么损失追不回?

三人一齐起身,先后抱拳道:“微臣谨遵太子吩咐。”

三人行礼后告辞。

拓跋晃起身相送。

待他们走后,他犹自坐那,沉思良久。

……

隔几天,皇宫里一位太监来东宫传太子:皇上召见。

拓跋晃随那太监入宫去见皇上。

行了臣子大礼后,拓跋晃稍微直起身,等到皇帝发话。

拓跋焘对身后太监道:“梵奴,给太子拿张凳子吧。”

名为“梵奴”的太监赶紧搬来一张胡凳,放在太子身后。

拓跋晃长身一揖:“儿臣多谢父皇赐座。”然后从容坐下,望着上首龙椅中的父皇。

拓跋晃今年18岁。

先皇拓跋嗣崩驾时,年仅33岁,那时拓跋焘才15岁。

拓跋焘着急忙慌登上皇位,一路走来,经历无数磨难。

拓跋焘吸取先帝教训,在拓跋晃四岁时就立其为太子,派得力大臣、宜都王穆寿教导、辅佐他。

拓跋晃11岁时,皇帝出征西凉,他被任命为录尚书事,在穆寿辅佐下总理朝政。

一直以来,拓跋焘对这位太子寄予厚望。对其表现也颇为满意。

父子间最大的分歧,就是对佛教的态度。

皇帝拓跋焘由原先的佛教徒转变为道教徒,暗中布局灭佛。

而太子则坚持对佛教保持虔诚信仰,对皇帝有关佛教政策的指令,采取虚与委蛇的做法。

就拿这次全国大规模灭佛来说,皇帝拓跋焘指挥军队,在每个角落扫荡佛教余孽。

而太子拓跋晃则暗地里组织许多佛教骨干、信徒,向南朝宋转移、避难。

对太子的想法、做法,皇帝其实洞若观火。

不说是了如指掌,至少知道十之**。

此刻,望着一脸镇定的太子,拓跋焘脸上露出了笑意。

皇帝:“太子,你来说说,朕如此残忍收拾佛教,是因为什么、又是为了什么?”

拓跋晃听了,脸色微变。

他站起身,拱手道:“儿臣愚钝,不敢妄言。”

拓跋焘压压手,示意对方坐下,笑道:“太子不必紧张。”

待对方落坐后,拓跋焘接着道:“朕记得,先帝当年清剿道教时,朕利用手中太子府力量,保护、转移了大批道教徒。就像太子前阵子保护佛教徒一样。”

拓跋晃一听,头顶仿佛炸了雷。

他再次起身,抱拳低头躬身:“请父皇明鉴,儿臣确实…确实…”

“好了、好了。”拓跋焘道:“为父说了,太子无需紧张。这里没有外人,快坐下说话。”

拓跋晃只得再次归坐。

不过,这次他背后全是冷汗。只坐了半个屁股。拓跋焘也不管他,接着道:“太子保护佛教徒,与朕当年保护道教徒一样,无可厚非。”

顿了一会,皇帝继续:“朕今天召你来,就是要告诉你两件事:因为何事要灭佛?灭佛是为了得到什么?”

见拓跋晃抬头认真听着,皇帝笑笑,道:“因为何事要灭佛?因为他们势力太大、太有钱了!”

拓跋晃脸上露出思索神色。

拓跋焘:“当年先帝对我说:道教势力越来越大,如果他们起异心,对付起来就困难了。必须防患于未然;何况,他们那么肥硕,不能不让人垂涎欲滴啊。”

拓跋晃睁大眼睛,有些不明白:就因为这个,佛教就得灭掉?

拓跋焘看出了太子心中疑惑,意味深长道:“太子,你是一国之储君。做任何事,出发点只能是一个:维护皇权。道教也好,佛教也罢,他们都只是韭菜。先帝割道教韭菜,让佛教成长,留给朕。朕现在割佛教韭菜,让道教扩张,留它给你。这一割一留之间,皇家得到了权威、死忠将士和巨大利益。太子可千万不要因妇人之仁迷失了自我!”

说到这,拓跋焘以犀利眼神盯着下方青年,想看透他的思想。

拓跋晃出身帝王之家,遗传基因优秀,本就极其聪明;自幼又得到本族贵族熏陶、汉族大儒教导,心思玲珑剔透,一点即明。

他瞬间懂了父皇意思。

望着上首那人,他坚毅道:“父皇意思是说,让佛、道两家争锋,轮流做大,咱们一拉一打、次第收割它们就行了?”

拓跋焘长舒一口气,笑着点头道:“太子聪明透顶。朕心甚慰!”

拓跋晃也点头:“儿臣谨记父皇今日教诲。”

接着,他起身抱拳躬身:“儿臣多谢父皇点醒。”

拓跋焘笑着点头,示意他就坐。

拓跋晃知道,父皇还有下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