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353章 阴泉奖励

幸好遇见神 第353章 阴泉奖励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拓跋焘待太子坐下后,没有立即开口,而是沉思起来。

拓跋晃识趣,不会打扰父皇思绪。

这二人就是魏国的话事人,尤其是作为皇帝的拓跋焘,本应该一言九鼎,对国事能作出独断决策。

事实是并没这么简单。

魏国的权力体系,来自于鲜卑族部落制。

部落制时代,那时的鲜卑人过着游牧生活,大首领与各部首领共同商议,决定鲜卑族的战争对手。

其它事情,各部落实行长老会议表决制。

当然,部落首领在长老会里有绝对份量。

但进入国家形态后,魏国权力结构有了巨大变化。

最大变化是中央决策层引进了汉人。

因为鲜卑人对“国家”这玩意,实在有些陌生。

让归附于鲜卑人的汉族大儒来搞国家体制设计,方便、轻松得多。

对拓跋焘爷爷拓跋珪、父亲拓跋嗣时代的鲜卑人来说,结束游牧、开始定居生活,确立首都,搭建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管理框架,任命大小官员…这些事情,都是摸索着来搞。

慢慢地,他们发现捷径:找汉族大儒起草,照搬晋国、宋国体制。

鲜卑贵族权臣对汉儒提出的草案稍加讨论,即批准执行。

从拓跋珪到拓跋嗣,再到现在拓跋焘,其实是一路建设,一路整改,前后变化也不小。

目前,魏国的政权结构是:

1.皇帝高高在上,统率群臣;

太子在东宫有一套模拟皇帝宫廷的体系。作为备用。

2.皇帝之下,置三公、太宰、尚书、仆射、侍中。

这些官员加上皇帝、太子,组成决策机构。

在拓跋焘坚持下,这些官位里都吸纳了汉人。

3.地方分州、郡、县三级管理。与南朝宋差不多。

现任皇帝拓跋焘经过多次实践,深知一点:魏国要统一北方、与南朝宋抗衡,朝廷必须吸纳更多汉人为官,赋予他们更高职位。

因为,对付其它民族政权,尤其是汉族政权,还是汉人的计策最好使。

所以,现在的魏国朝廷里,汉人崔浩位居太傅,成为三公中的第一人、朝廷最高官员。

汉人太傅崔浩、侍中张黎,与鲜卑人中书监穆寿、侍中古弼,这四人组成太子东宫府四大辅臣。

但是,魏国朝廷与其它朝廷一样,并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平静,反而是内部权臣斗争不断。

不但有鲜卑势力与汉人势力的明争暗斗,就是鲜卑族权臣之间,也有诸多冲突。

皇宫与东宫的臣子间也是如此。

比如,皇帝拓跋焘身边的宠臣、太监宗爱,与太子身边宠臣、给事中仇尼道盛之间,就结下了很深的梁子。

一想到这些,拓跋焘就头疼。

他看着正襟危坐的太子,换个话题,平静问道:“太子,朕命崔太傅组织人写咱们鲜卑族建国史,进展如何?”

拓跋晃没想到老爹突然提起这档子事。

他稍作沉吟,答道:“回父皇,崔太傅对此事非常上心。儿臣听说他殚精竭虑,常常熬夜,还提醒过他几次。据崔太傅自己说,再检索、补充一些内容,就可结稿了。”

“好、好。”拓跋焘道:“咱们鲜卑人过去骑马游牧,居无定所。得先祖庇佑,如今历经数代人艰苦卓绝奋斗,总算建立了稳固江山。这段历史就该详细记下来,让后世子孙万代铭记,也让其它族人知道。”

他顿了一会,接着道:“修史这件事,是大事。太子请记得叮嘱崔太傅,一定要如实记录咱们的过去,不要学司马迁,据个人好恶避重就轻、胡编乱造。咱们也把这规矩代代薪火相传。这样坚持下去,迟早咱们鲜卑文明能与汉族文明比肩。”

见拓跋晃不停点头,拓跋焘最后道:“朕一想到朕做的每件事,将来都会记在历史书上,朕就不免心生惶恐,做任何决策时就会慎重一些。历史书的最大价值,就是秉笔直书啊!”

拓跋晃一边点头,一边收起心中的一个念头。

因为他刚才想说的是:听说崔太傅在提及拓跋家族先祖时,将父子不失睦、兄弟相残、父纳儿媳、侄收婶娘这样的恶史都详实记下来了。

这种事,在游牧民族中司空见惯,根本不算啥。

但鲜卑族已经脱离游牧习惯,确立了新的文明标准。仍然把那种糗事记录在史书中,是不是不太妥?

但父皇刚才肯定地说:史书的价值在于秉笔直书。

拓跋晃便打消了让崔太傅把那几处改一改的念头。

拓跋晃是这样心思,父子俩便接着闲聊一阵,结束了谈话。

*****

萧西风接到肖师姐通知,随她一起去河套以北的大阴山,在那里的阴泉旁修炼一个月。

这是日游将、卒参与魏国灭佛行动后,阴卒司下拨给日游所的奖励。

萧西风依然表露出淬魂五层的修为。

之前没有对肖师姐说实话,他索性将错就错,隐瞒下去。看看她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秘密。尽管他以淬魂五层修为,单独御风或驾云,穿越阴阳两间已经不成问题。

但肖师姐还是要他与她一起,以淬魂八层修为的速度赶路。

萧西风最近接触的阴修多了些,加上自己的修为也进步很大,他对低阶阴修的直觉也敏感了许多。

他强烈预感到:肖师姐已经达到淬魂八层圆满,只需一点契机,就该突破淬魂九层了。

这次到大阴山,有灵力充沛的高级阴泉助力,肖师姐的突破应该是水到渠成。

二鬼驾云赶路,自然是以魂体状态在云层上面穿梭。

这样的穿行速度,长安城到大阴山,只用几盏茶功夫就抵达 。

大阴山,就是位于黄河以北、大漠之南的那条东西走向的大山系。

它的南边,就是黄河“几”字形区域的前套平原、后套平原、西套平原、河南地。

前套平原即后世以鄂尔多斯为中心的土默川平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敕勒川;

后套平原就是巴彦淖尔平原;

西套平原即以银川为中心的宁夏平原。

南北朝时期的河南地,即鄂尔多斯高原。与后世的河南省不是一码事。

秦始皇时期修建的着名“秦直道”,就是由长安城北的甘泉宫出发,一路向正北直行,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经甘泉县、康巴什,到达包头市。

大阴山之北,就是茫茫大沙漠。即后世的蒙古高原。

几千年来,这里总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争夺资源的主战场。

大阴山南北的每一寸土地,都被人类、牲畜鲜血浸透过无数次。

人死魂不灭,魂魄由阴卒司鬼卒、鬼将收走,交判官司判决。

然后,有的下油锅、有的投入忘川湮海沉沦。

绝大多数被轮回司打入轮回,或者重新做人、或者堕入畜牲道。

而人死后还有两样物资:肉身和精血。

精血为人之阳气所凝。人死后被高阶阴修收走,用来炼丹。

肉身为人之阴气所载。人死后肉身与土壤、草木、河川混为一体。

因此,葬尸之地,阴气则重。尸体越多,阴气越盛。

阴山山脉之阴气,在整个蓝星球,少有出其右者。

阴间大修士在这里布置了强大阵法,在阴山山脉之北坡凿通许多阴泉,将浓郁阴气保存在这些泉眼里。

是以这里成为阴修修炼宝地。

非常巧合的是,北魏六大军事重镇,全部设在阴山之北。

它们自东向西排列,分别是:怀荒镇、柔玄镇、抚冥镇、武川镇、怀朔镇、沃野镇。

这里是典型的阴阳交汇区域。

萧西风从肖师姐的闲聊中得知:他和肖师姐等这批阴卒司受奖修士,来阴山之北阴泉修炼的同时,轮回司也来了一批鬼帅、鬼将。

他们来修炼的同时,还担负着一项任务:为特殊魂魄挑选投胎目标。

也就是找特殊孕妇、让特殊魂魄投胎。

这是源于轮回司的一项试验:他们精心挑选、改造了一批魂魄。然后计划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将他们陆续投放在合适的胎体中。

轮回司的目的,是看看这些特殊魂魄在人世间的行为量能。

轮回司挑选的投魂地正是阴山之北的六镇。

因此,这批被轮回司打上特殊烙印的魂魄,将于今后几十年中在六镇出世为人。

萧西风和肖师姐所不知道的是:这批人将是未来改变华夏历史的风云人物。

他们的名字,在后来的很长历史时段里,个个都如雷贯耳:尔朱荣、高欢、宇文泰、贺拔岳、独孤信、侯景、杨忠、李虎、……等等,就在这批魂魄里。

熟悉中华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些人正是隋唐盛世的开拓者、中原后世文明的奠基人。

这批人中还有一位,名字叫郦道元。他是历史人物中的另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