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358章 过江

幸好遇见神 第358章 过江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太子拓跋晃随黄门侍郎赵单来到式乾殿。

面对上首父皇,拓跋晃行君臣叩拜之礼后,并不立即起身,而是再次叩首道:“父皇南征归来,儿臣未出城迎接,实在有罪。请父皇责罚。”

拓跋焘笑道:“唉,朕此次南征,乃一时兴起之举。回来时没有通知太子你,你何罪之有?起来吧,别再提这事。”

他这次吃了个大亏,心里郁闷,不愿多提此事。

拓跋晃这才起身。

皇帝命赵单给太子搬张凳子,然后挥挥手。

赵单示意小太监、宫女,随自己一齐退下。

拓跋晃谢座后落座。

拓跋焘:“南郊园子石碑之事,太子听说了吗?”

拓跋晃:“回父皇,儿臣听说了。”

拓跋焘:“太子怎么看?”

拓跋晃:“回父皇,儿臣以为,崔司徒行事,一向特立独行。然其所作所为,屡屡于国家利多于弊。这次辟园立碑、刻史录注,也符合他的一贯作风。至于利弊权衡,还得看看风评如何,尤其要照顾皇族老臣们的想法。因为事关皇族声誉。儿臣想到的,暂时是这些。”

拓跋焘点头,道:“太子想法不错。”

顿了顿,皇帝肃色道:“朕下令绝佛之后,道教借势扩张,本也无可厚非。然崔浩却不懂见好就收,反而日益膨胀。皇族和其它几族已经对此深恶痛绝了。太子觉得当如何看待道教?”

拓跋晃笃信佛教,这点他对父皇从不避讳。即便皇帝下令灭佛,太子也未改主张。

此时父皇问他对道教看法,他便直抒己见:“回父皇,儿臣以为,儒重理,治民所需;道重术,治身所需;佛重心,治欲所需。世间千人千面,不妨各取所需。”

拓跋焘听了,明白他的立场,还是站在佛教一方。于是笑道:“如今咱们魏国境内,道教正在成长,但还没成大气候,不是收割时机。天师寇谦之是道教旗帜,他的去留取舍,留给皇儿你将来作决定。崔浩呢,寇谦之之臂膀,道教之朝廷靠山。他家族根深叶茂,本人身居高位已久,父皇担心留着他,将来会对你不利。这次国史之争,他露出了破绽,算是撞在枪口。父皇就以碑林史记为借口,把他办了吧。拿崔浩开刀,顺便警示道教信徒:咱们国家是世俗皇权国家,不是神权国家。佛教也好,道教也罢,都得认清身份,适可而止。太子觉得如何?”

拓跋晃起身,抱拳躬身道:“父皇英明。儿臣完全赞同父皇意思。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拓跋焘笑眯眯问。

拓跋晃:“只不过…儿臣听说,不避祖讳、刻史于碑这些事,主要是崔司徒与其手下闵湛、郗标几人的主张,高侍郎那里是有不同看法的…儿臣恳请父皇网开一面,赦免高侍郎这回。”

“哼!”拓跋焘鼻子里哼了一声,道:“刻史于碑,高允心里也许不赞成,却也没反对。至于不避祖讳,高允想法,恐怕未必与崔浩不同。当然,朕也亲口谕示过:务从实录、无需忌讳。这样算的话,朕也有责呢。好了,高允那里,到时看他态度吧。”

“儿臣代高侍郎多谢父皇!”拓跋晃赶紧敲定边鼓。

拓跋焘摆手,忽然道:“朕听说,你手下仇尼道盛、任城几人,仗着有你撑腰,在外面伸手过长。太子你将来是要掌握国家的主子,挑选门下人务必谨慎。在外败坏你名头之流,趁早疏远些。”

拓跋晃浑身一紧,赶忙再次抱拳躬身,道:“儿臣谨遵父皇训示。儿臣…回头定当严查,剔除败类。”

“还有,朕的作风是,不动则已,动则雷霆万钧。”拓跋焘盯着下首脑门冒汗的青年道:“这次既然选择了崔浩,他那些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也得查查。这些事,就由太子府牵头吧。”

拓跋晃听了,心里再次震惊。他稳住心神,沉声道:“儿臣遵命!”

“去吧。”拓跋焘最后道。

拓跋晃如蒙大赦,恭敬行礼,然后告退。

出了式乾殿,拓跋晃没有骑马,而是让侍卫找来一辆骖车,爬进车厢里开始琢磨。

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这三家都是崔家姻亲。

东宫府招揽的人中,这几家才俊也不少。

主要是因为,这三家不但是汉人里的读书世家,同时也是财阀世家。

他们有的经营粮食,有的开了绸缎庄,有的垄断茶叶、陶器…

东宫的几处生意铺子,没少与他们往来。

回去后要赶紧找大管家过问一下、叮嘱他立即切断与他们的联系…

欸,不对呀!

父皇刚才说:三家之事交由东宫查办!

那意思是…

近些年来,拓跋晃与崔浩并不对付,朝臣们大都心知肚明。父皇当然更清楚。

最近有几次人事任免,崔浩一点都没给太子面子。

但拓跋晃觉得:自己与崔浩间的嫌隙,属于小恩小怨,没到生死相搏的程度。

但这次不知怎么地,父皇忽然想通了,一改从前对崔浩言听计从的态度,要办了他…既然父皇下了决心,他就不会犹豫,很快就会出手。

父皇交代自己查处崔浩三家姻亲,那太子府也得迅速调整部署、采取行动…

父皇说办崔浩,那意味着他活不了。

如果是这样,自己这边不如下手也重些。

还有,反正与他们一向有生意往来,那就干脆点,加倍与他们交易一次,大量赊货,到时…

哈哈哈…拓跋晃想到这里,靠在马车厢里差点笑出声来。

他琢磨着琢磨着,似乎慢慢品出父皇意思了。

皇帝应该是打算夷灭四大汉人家族,顺便抄没他们巨额家产。

以拓跋晃对父亲的了解,应该错不了!

父皇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却是见钱眼开、为财拼命的主。

什么佛、道之争,什么崔浩污祖,甚至通敌卖国……这些都是借口。

那就往死里整!

拓跋晃咂摸出了皇帝意思,也就下定了决心。

办崔浩、整汉人大族,鲜卑贵族肯定极力赞成。

与他们有竞争关系的羌、氐羯等族,也会幸灾乐祸。

只有同为汉人的其他几家,比如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等,可能受到刺激,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对皇家离心、暗恨!

那也顾不了那么多。

拓跋晃一路想着,一路思索,定下了决策,不知不觉到了家。

下车后,他立即命人去请大管家过来,如此这般开始吩咐。

……

穆萨拉受肖灵指派,坐镇平城,重点监视崔浩动静。

作为淬魂八层阴修,又在平城驻扎多年,他对寇谦之、崔浩、拓跋焘、拓跋晃…等人一直盯着。

对他们最近的行踪言语,自然清清楚楚。

得知皇帝准备对崔家及其三家姻亲大族采取大动作,穆萨拉也感到有些意外。

在日游所的操作链条上,崔浩是关键一环。

日游所→五组组长→穆萨拉→寇谦之→崔浩→皇帝…

这就是影响力传输带。

皇帝拓跋焘也认识寇谦之。没了崔浩这个环节,似乎也不影响皇帝什么。

从前的那些往来也能衔接上。

但,崔浩被拔除,不仅是事关利益交换链条这么简单。

这说明皇帝对道教的态度也可能发生了逆转。

这个得往上汇报。

鬼将之间有传讯手段,穆萨拉便把平城的情况通知了肖灵组长。

后续如何行动,等组长指令。

*****

平城。

正阳大街,崔浩府邸。

主客厅。

崔浩坐主位。

右侧是中书侍郎高允。左侧是着作令史闵湛、郗标。

崔浩身材纤瘦,年逾七旬,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

他看看高允,又看看闵湛、郗标,波澜不惊地道:“高县子,闵令史,郗令史,《国史》之作,历经十年,如今告一段落了。老夫的《五经注》也同时完工。自此以后,老夫打算闭门谢客,一心潜修道法。天高海阔,三位今后也不必再受老夫约束。来来来,老夫以茶代酒,敬三位一杯,多谢三位这么多年鼎力相助。”

三人立即捧杯起身,朝上首微举,口颂谦虚之辞,然后轻抿一口,复又落座。

高允比崔浩小十岁,也有60了,爵位是汶阳县子。

闵湛、郗标二人年龄相若,比高允又小几岁。

今天是《国史》暨《五经注》公园对外开放之日,也是四人纂史小组解散之日。

崔浩年事既高、资格又老,就这么在自家客厅请几位同事喝杯茶,宣布小组散伙,表达一句感谢,也是不小礼数。

要知道,这个时代,人们平均寿命才三十多岁。

在座四人,仅凭年纪,就都是超脱尘俗的存在。

对世俗繁文缛节,基本可以不理会。

闵湛道:“唉,这些年在老师身边受教,获益良多。遽然散去,学生真有些不舍得呀。”

郗标不甘落后,立马接话道:“是啊,闵兄所言极是!老师您的道法,本就高深。今后闭关潜修,必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日出关,还请老师体恤吾等拳拳向学之心,召唤吾等聆教一二呀!”

对二人这等肉麻言辞,这些年过来,高允已经有了抗体。

主要是崔浩的资格、成就、地位摆在那,他还不能不附和。

于是,他也顺着二人言语道:“不错。晚辈十分期待崔师出关,再聆清音。”

三人都知道崔浩并不好客,聊了一阵就告辞离开。

三人走后,崔浩抬了抬手。

一位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从旁边走出来,道:“老爷。”

崔浩:“阿根,备车,去天师府。”

叫阿根的管家点头,转身立即去后院招呼备车。

*****

萧西风随着莫严师兄一起,来到了瓜步山道观。

这里与刘宋国都城建康隔江相望。

来之前,肖师姐找个机会,对萧西风简单交代几句:阴卒司分日游所和夜游所,两所的功能有些微不同;日游所分十几个组,每组分管一片区域;过了长江,对面是日游所八组地头。肖师姐还说明:莫严和萧西风二位这次的任务有些特别,涉及到南北对峙的两国区域。因此,日游帅发话了,他们两位可以跨江行动。

最后,肖灵取出一道玉牌样子的魂印符交给他,告诉他:这魂印玉牌是传讯符。

驱动魂力、运转功法,就像炼化灵石那样炼化它。

然后以意念驱动它,即可收在识海里,也可取出来。

肖师姐在他那块玉牌上烙上自己的魂印,又取出自己的玉牌,让萧西风也烙上。

她说,在对方的玉牌上烙上魂印,驱动魂力就可传讯了。

肖师姐走后,萧西风找到莫师兄,互相也烙了印。

为了试试效果,莫严驱动魂力向萧西风发出一道意念。

萧西风这边立即有了感应。

……

萧西风如今真实修为是淬魂七层,属于鬼将范畴。

不过,他仍然以化凡术将境界表现为六层,身份还是鬼卒。

鬼卒的待遇比鬼将低一个大阶。但萧西风实在不想太高调,宁愿牺牲点待遇。

他的修为虽然不低了,可是他对于阴间的了解,依旧十分有限。

这次到瓜步山道观,他也不知是来做什么。

他也不问。心里打定主意:莫严师兄怎么说就怎么做。

在阴修眼里,瓜步山位置普通,没有阴气沉淀。

因为,历史上,这里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

山川、河流、土地如果没有经历巨量尸解,又怎会有阴气?

所以,日游所一般也不会派阴修专门驻扎在这种地方。

这里的道观级别也就不会高,规模也大不到哪里去。

瓜步山道观里只有四个道士、一个道长。

那个道长是个祭酒道士,没资格接触阴修。

莫严、萧西风自然也不会找他。

抵达瓜步山后,莫严对萧西风示意,各自分头找个避阳的背坡隐匿。

背坡阳气弱些,即使没有阴气,那里对阴修还是舒服些。

起码自身阴力消耗小点。

鬼修行走阳间,消耗的要么是灵石,要么是自己功力。

阴修遇到这种任务,只能以灵石维持消耗。

莫严、萧西风也没其它选择。

几天之后,莫严过来与萧西风碰头,告诉他一个消息:收到传讯,魏国皇帝下令抓捕、斩杀了朝廷次宰崔浩。同时被杀的官员、小吏128人。

而且,皇帝灭了清河崔氏五族。

同时遭殃的还有三家崔家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他们被灭三族。

卢氏是崔母家族,郭氏是崔浩兄弟妻子娘家,柳氏是崔浩姐夫家族。

被屠杀的人数总计三千多口。

他们的魂魄是由穆萨拉、钟袂、简稞冴三位收拢的。

据说,除了少数几道魂魄不吭声,其余三千多鬼魂,有的呼天抢地,有的骂骂咧咧,有的从头至尾高呼“冤枉”。

莫严说,成为日游所阴修以来,他最怕的就是遇到这样的人间杀戮场面。

莫严又说:魏国境内汉族四大家族被屠灭满门,引起北、南朝野人心惶惶,局势动荡。

肖灵组长传讯来了。根据日游所八组情报,南朝宋国应该会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组织第二次北伐。

八组派驻建康的头头名邱井冈,淬魂八层。

他希望莫、萧二位过江,与八组成员会合,商量协作事宜。

萧西风只是听着,偶尔点头。

反正莫师兄咋说就咋办。

莫严对他印象不错。

传达完消息后,莫严示意他跟着自己过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