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369章 拜将台

幸好遇见神 第369章 拜将台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镜头倒带到十几天前。

拓跋焘驻扎枋头之后,除了派步六孤真去滑台城传讯、侦查,也派出了大量斥候查探四周军情。

斥候传回来的一个情报,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宋军有一支楼船军停驻在滑台~虎牢关之间的河面上。有一百多艘战舰。

是战舰!不是一般运输船。

战舰这玩意,鲜卑人以前听都没听说过。

与南朝交战多了,才知道这档子事。

覆灭后燕时,高凉王拓跋那在战利品清单上,发现了两艘战舰。

从此这两艘战舰就由拓跋那掌握着,放在渤海湾里。

可是研究了这么多年,恁是仿制不出来。

现在,拓跋焘听说黄河里飘着100多艘战舰,他的眼睛里放出来绿光。

这次要是捉住了这支舰队,他日与南主刘义隆国书往来、耍嘴皮子功夫时,一言不合,直接率舰队水师杀到建康城门口去!

那得是多么爽!

哪里还需现在这么麻烦:夏天要得躲着那个死胖子,忍受他的讥讽。要等到冬天来了,才能带金戈铁马南下,还以颜色。

拓跋焘查看地图后,几乎要屏住呼吸:只要在滑台城将这支舰队堵住,再派人看着虎牢关附近济水入口,这支舰队就是自己的了。

他命人传来随行殿中尚书长孙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对方,并命令他率5千人,在滑台城下游悄悄渡江,潜伏在南岸滑台城附近。

长孙真领命而去。

魏国战舰稀缺,但这些年建了大小船只无数,主要就是为了渡黄河。

现在是两国交战时期,几千人乘船过江,也不打眼。

不久,步六孤真回来了。

他出发时带着48名壮士、一匹马乘3艘船过江。

过江后留十二人看船,自己骑马带36人潜行攻入滑台城。

完成任务后,他将36名随从留给独孤寒吖将军,帮他抗敌。

自己只身骑马出城突围,找到12名魏**士和船只,过河又回到枋头。

期间,他还顺便斩杀了一名宋国将军。不过他没带回头颅。

这种难度极大的事,对他好像家常便饭。

拓跋焘听步六孤真讲一路经过,也不禁感叹、称奇。

听他说斩杀一位宋军将领,可能是将军,却没带回首级,又替他可惜。

因为没有首级,即便是皇帝拓跋焘,也无法为他表功。

步六孤真咧嘴笑笑,表示不在意。

拓跋焘:“阿真,你需不需要歇息几天?”

拓跋焘这样问,步六孤真就知道皇帝有重要事情交代,于是挺胸答:“回皇上,俺精神着咧,不需歇息。”

拓跋焘点头,道:“咱们的大军还在路上,以现有两万人与围攻滑台城的宋军硬拼,牺牲会太大,不合算。”

拓跋焘停住、思考,步六孤真也不插话,杵在那里、直勾勾盯着皇帝。

两人间经常这样,即便皇帝自言自语,后者也不开口。

开始时有人谏奏步六孤真无礼。被皇帝驳回后,没人再理这茬子事。

拓跋焘最后道:“阿真,你去找广陵侯,传达我的意思:让他和程天祚各领一千人,多带些号角和战鼓,埋伏在黄河北岸大堤后面,战场尽量拉长。如果宋军攻打滑台城,要他们吹起进攻号角、擂响战鼓。以此干扰宋军军心、拖垮敌军士气。到时本皇看情况,再决定是否渡河进攻。”

“禀皇上,就这?”步六孤真问。

“就这!”皇帝盯着他道。

“遵命。”步六孤真回答、行礼后,转身出去找人。

步六孤真的爵位是关内侯,皇帝说的广陵侯名鲁秀,二人是皇帝身边最得力的两名亲卫。

这鲁秀来历也很不简单。

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国前荆州刺史鲁轨。

鲁轨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亲手斩杀过刘虔之、徐逵之,成为刘宋集团的头号仇人。

刘虔之、徐逵之都是随刘裕京口起兵的元勋。

刘虔之是刘康祖之父,生前任江夏太守。

徐逵之就是刘裕长女婿、会稽长公主丈夫、徐湛之之父。

刘裕篡晋前,与司马家族最残酷的决战,发生在太尉刘裕与荆州刺史司马休之之间。

鲁轨之父鲁宗之是东晋雍州刺史,站队司马休之一边。

鲁轨那时担任竟陵太守。

刘裕先是派檀道济、朱超时、刘虔之攻打鲁轨。

那一战,刘虔之被鲁轨斩杀。

刘裕为给刘虔之报仇,派遣徐逵之、蒯恩、王允之、沈渊子进攻江夏。

那一战,徐逵之被鲁轨斩杀。

至此,鲁轨成为刘裕集团头号仇人。

有如此大仇,刘裕登基后,鲁宗之自觉一家人不容于刘宋朝廷,于是先投后秦,后投北魏。

可能是家族身体遗传基因的缘故,鲁家几代人,个个天赋异禀、战力超群:爷爷鲁宗之,父亲鲁轨,三兄弟鲁爽、鲁秀、鲁瑜都是如此。

鲁轨已死,长子鲁爽后来接任荆州刺史职位。

荆州现在被宋军完整控制着,鲁爽这个荆州刺史只是虚衔。他如今镇守长社,距离洛阳不远。至于皇帝提到的程天祚,就是拓跋焘春天攻打悬觚城时,刘宋国三皇子刘骏率刘泰之、程天祚驰援,拓跋仁斩杀了刘泰之、活捉的那位就是程天祚。

程天祚还有一重身份:他是这时代最杰出的针灸专家。

他因此被皇帝拓跋焘奉为上宾,总是带在身边。

自然,皇帝也给他封了爵位、官职。

步六孤真找到鲁秀和程天祚,传达了皇帝指令。

二人立即去张罗、准备。

这就是王玄谟大军总攻时,黄河北岸号角大作、战鼓声震天的经过。

*****

王玄谟被黄河北岸的动静吓破了胆。

他下令立即撤军:五部军队,三部乘船、两部由陆路,向碻磝方向撤走。

王玄谟带着赵成之部,先行登船启航,崔勋之、申坦二部也次第登船。

刚出发没多久就发现,滑台下游10里处河面上,全是魏军战船、军士。

原来,拓跋焘接到斥候回报:围困滑台的宋军,正在分水、陆两路撤退。

拓跋焘要的就是这个局面。

他立即下令全军在滑台城下游10里渡河,拦截、攻打宋军。

到这地步,王玄谟没得选择,不想战也不行。

于是,双方爆发大战。

结局不言而喻:王玄谟的队伍一心想逃,哪来斗志?只是被动挨打。

在河面水战并不是魏军强项,但士兵气焰嚣张,弥补了短板。

于是,宋军两万多军士被杀得只有2千多人逃出包围圈。

王玄谟就在这2千人的包围圈里。

宋军另一路:由于大船主要由江夏王的后勤运输队掌控,用来运送粮草辎重,刘武之、庞秀之两部没船了,只能由陆路向东撤。

早就埋伏在河南的魏军长孙真部,一直盯着滑台城动静,此时忽然冒出来,对宋军展开堵拦截杀。

独孤寒吖哪会错过这种机会,下令倾巢而出,对宋军衔尾追击。

他的人马这几个月被宋军堵在城内,早就无比憋屈。此时得以释放,个个以一当几,争先恐后。

宋军逃跑队伍遭到前后夹击,结果可想而知。

二部死伤无数。

刘武之、庞秀之在卫士拼死掩护下,才得以脱身,逃回碻磝。

拓跋焘搞定王玄谟部后,登陆南岸,进驻滑台城。

……

见王玄谟领着2千残兵逃回碻磝,萧斌大怒。

他取出江夏王交他代管的皇帝符节,下令立斩王玄谟。

辅国将军府长史沈庆之拉住了他。

当着王玄谟面,沈庆之劝道:“王将军乃皇上钦定的先锋军指挥,大人手上的符节虽是真的,可毕竟不是皇帝赐给大人的!凭这个,恐怕不能阵斩王将军啊!”

萧斌听出他话里有话,于是收起符节,命王玄谟暂任原职,收拢残军、整编安置、正常训练。

王玄谟走后,萧斌望着沈庆之。

沈庆之拱手道:“大人,属下寻思,我军拿不下滑台城,魏主拓跋焘必定渡江进驻那里,重新将河南地盘打通、连成一片。那这次北伐就…大概是泡汤了。”

萧斌:“继续。”

“是,大人。”沈庆之再次拱手,道:“这次北伐,皇上琢磨了二十年,也可说准备了二十年。无论是规模、开支、动用的底蕴,都比到、檀那次大多了。劳师动众、无功而返,必定要人顶包啊!”

“沈长史的意思是…?”萧斌问。

“江夏王是总都督,由他承担后果?属下觉得不妥。武陵王是东线大将军,他也不愿背锅吧?大人您是东路军前线统帅啊,就算您将王玄谟、崔勋之等人全斩了,又有什么用?既然王将军是皇上钦定的先锋军主帅,而滑台战役失利原因,大半确实是他的责任。那么…”

萧斌摆摆手:“长史不必再说了。老夫明白了。老夫不怕担责,但为王玄谟这等草包顶缸,实在不值。那就留着他吧。他虽担不起全责,但主责他是跑不了。责任不责任,是次要的。头等大事,还是北伐大业!唉,咱们怎么这么倒楣,遇上这么个怂货?”

沈庆之已经把话说透,也就不再画蛇添足。

他听着东家发牢骚,沉着脸、陪着东家叹气。

……

拓跋焘进驻滑台城后,来不及安抚独孤寒吖等人。

第一件事,调兵遣将追击由陆路撤退的宋军。

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

拓跋焘让长孙真、鲁秀、程天祚等部追杀一阵,抢点财物、割点人头后,立即下令回撤。

全军出动,大范围搜寻船只,在黄河上布置铁索,封锁河面。

同时,皇帝分头派人传令到虎牢关、金墉城、洛阳城、长社城等地将领,要他们打通根据地,恢复原来管理秩序。

重点是虎牢关附近的济水入口处,务必堵死,不让宋国水师军舰进入济水。

布置好了这些,拓跋焘这才露面,对独孤寒吖以及滑台守军将士,表示慰问。

垣护之得知王玄谟已带着军队乘船逃走的消息时,已经是魏军大举渡河之后。这军事素质,真是的,不输才怪!垣护之边在心里暗骂王玄谟,边想道:你要往东逃,约上我不是一举几得的事吗?

既显示主帅格局,又获得水师护送,还顺便把皇帝的宝贝楼船军带回了东路军总部,另外,还卖了我一个好。

现在倒好,把老子孤零零扔在滑台战场里了。

垣护之接着想到:拓跋焘是军事大才,他一定发现并意识到了宋国水师军舰的宝贵之处,盯上了自己队伍。

拓跋焘也必定部署了活捉自己的方案。

垣护之用脚思考也知道:自己直接与拓跋焘打交道,入济水逃入泗水、再逃回彭城,是不可能的了。

因为,济水长而窄,拓跋焘认识到了军舰的重要性,他就算是命令士兵下水去拽,也要把这110艘战舰拽到手。

何况,魏军要在济水两边摆好弓箭、弩矢,自己也得立马认栽。

在济水里与魏军斗法,没有丝毫胜算。——垣护之得出结论。

垣护之也明白,拓跋焘一定会在滑台城附近全面封锁黄河,阻止自己舰队顺流东下。

王玄谟船队大军已溃败,拓跋焘应该已经动手布置了。

然而自己要突围,只能走这条路。

事不宜迟!

垣护之下令:水师战舰全体起锚,向下游开拔。

全体楼船兵进入一级战斗戒备,随时准备应战。

考虑到魏军极有可能用铁索拦河,垣护之将斧手排第一位,大刀手排第二位、铁锤手排第三…

一旦遇上铁索,立即斧砍、刀劈、锤砸…

弓弩手、弓箭手全部排立舰弦边,随时掩护。

垣护之对将士们大声喊道:务必破开血路,杀出重围。

否则,咱们这些习惯江南水乡的楼船兵,被魏军俘虏后,即便不死,也只能去沙漠、草原生活做牛做马。

一万军士听老板说,这次若不拼命杀出重围,就会被带去沙漠、草原做奴隶,个个气得七窍生烟。

麻麻比!老子们一出生就在江南水溪中摸鱼捉虾,谁踏马的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吃沙?

大伙嗷嗷叫唤,发誓死也不能被俘。

……

垣护之所料丝毫不差,舰队行进到滑台城附近,先头侦察舰打起旗语:前面河面船只密密麻麻,河上两边拉起几道铁索、横在河里。

垣护之让令旗官发令:“执行预定方案,誓死突围。

110艘战舰、一万多水师将士进入战斗状态。

……

拓跋焘让人在滑台城河边搭起一座高台,摆上椅子。

他坐在椅子上。

步六孤真执戟,斜站在他身后。

稍后一些,独孤寒吖、程天祚站在那里。

拓跋焘希望亲眼见证俘获宋**舰的过程。

同时,他打听清楚了:宋国水师将领名垣护之,是一名老将、悍将,世上最专业的楼船军统领。

拓跋焘最喜欢这样的人。即使是敌人也不影响他的感官。

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重视程天祚。

拓跋焘已经下令:对垣护之,只能活捉,不许斩杀。

他已在心中决定:如果捉住了垣护之,他不投降,也不杀他。带回去慢慢劝解。

如果他归顺自己,则自己屁股下面这座高台就是“拜将台”。

这是他暗自思考的方案。现在不好意思对人说。连步六孤真也没告诉。

他的计划是:拜垣护之为魏国水师大将军,封公爵位。

请注意,拓跋焘打算给垣护之的职位是“大将军”,一品将军。

拓跋焘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脸上荡起了笑意。

他不知道,此刻,正是垣护之下令拼死也要突围之时。

在这么一刹那,两人心中似乎都有所触动,视线遥遥交汇了一下。

垣护之的感觉是:老子竟然也有与魏国皇帝正面交手的机会!他陡然鸡血上头、非常兴奋。

拓跋焘的情绪则莫名颓丧了一下。

他是很相信直觉之人。这一丝颓丧之感,令他的期待情绪,顿时转向落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