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吴主孙休听说司马炎篡夺了魏国政权,料想他必定会讨伐吴国,忧虑成疾,卧床不起。他召丞相濮阳兴入宫,让太子孙 出来拜见。孙休拉着濮阳兴的手臂,手指着孙 ,随后便去世了。濮阳兴出宫后,与群臣商议,打算拥立太子孙 为君主。左典军万彧说:“孙 年幼,无法独掌朝政,不如迎立乌程侯孙皓。”左将军张布也说:“孙皓才识卓越、明于决断,足以担当帝王之位。”丞相濮阳兴拿不定主意,进宫奏报朱太后。太后说:“我只是个寡妇,哪里懂得国家大事?你们斟酌着决定就好。”于是濮阳兴迎立孙皓为帝。

孙皓字元宗,是大帝孙权太子孙和的儿子。当年七月,孙皓登上皇帝位,改元为元兴元年,封太子孙 为豫章王,追谥父亲孙和为文皇帝,尊母亲何氏为太后,加封丁奉为右大司马,第二年改为甘露元年。孙皓日益凶残暴虐,极度沉溺于酒色,宠幸中常侍岑昏。濮阳兴、张布劝谏,孙皓大怒,斩杀二人,并灭其三族。从此朝廷大臣都紧闭嘴巴,不敢再进谏。后来又改元为宝鼎元年,任命陆凯、万彧为左右丞相。当时孙皓住在武昌,扬州百姓逆流而上供应物资,苦不堪言,而孙皓又奢侈无度,导致公私财物匮乏。陆凯上疏劝谏说:

如今没有灾祸,百姓却困苦不堪;没有重大举措,国家财富却已空虚,臣暗自痛心。从前汉室衰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如今曹魏、蜀汉失道,土地都被晋朝占有,这是眼前明摆着的教训。臣愚昧,只是为陛下的国家感到惋惜。武昌地势险要但土地贫瘠,并非适合王者建都之地。况且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足以表明民心和天意。如今国家没有一年的储备,有根基动摇的危险;官吏苛刻扰民,却无人抚恤百姓。大帝孙权时期,后宫女子不超过百人,景帝以来,竟多达千人,这是极其耗费钱财的。再者,陛下身边任用的都不是合适的人,他们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埋没贤才,这些都是败坏朝政、坑害百姓的行径。希望陛下减少各种劳役,废除苛刻扰民的政令,精简宫女,清明选拔百官,这样就能使上天喜悦,百姓归附,国家安宁。

奏疏呈上去后,孙皓很不高兴。他还大兴土木,建造昭明宫,命令文武百官进山采木。又召来术士尚广,让他用蓍草占卜夺取天下之事,尚广回答说:“陛下占得吉兆,庚子年,天子的车驾将进入洛阳。”孙皓大喜,对中书丞华核说:“先帝采纳你的建议,分派将领,在沿江一带驻扎数百座军营,由老将丁奉统领。朕想兼并蜀汉土地,为蜀主报仇,应当先夺取哪里呢?”华核劝谏说:“如今成都已失,蜀汉社稷崩塌,司马炎必定有吞并吴国之心。陛下应该修养德行,安抚吴国百姓,这才是上策。如果强行兴兵,就如同披着麻去救火,必然会引火烧身。希望陛下明察。”孙皓大怒道:“朕想趁机恢复祖宗旧业,你却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若不是看在你是旧臣的份上,定斩你首级示众!”喝令武士将华核推出殿门。华核出朝后叹息道:“可惜这锦绣江山,不久就要属于他人了!”于是隐居起来,不再出仕。之后孙皓命令镇东将军陆抗屯兵江口,图谋夺取襄阳。

消息很快传到洛阳,近臣奏报晋主司马炎。司马炎听说陆抗侵犯襄阳,与众官商议对策。贾充出班奏道:“臣听说吴国孙皓不修养德政,专行无道之事。陛下可下诏令都督羊祜率兵抵御,等他们国内发生变故,我们乘势攻取,东吴轻而易举就能拿下。”司马炎大喜,立即降诏派使者前往襄阳,宣谕羊祜。羊祜接到诏书,整顿军马,准备迎敌。从此羊祜镇守襄阳,深得军民之心,有投降过来却又想离开的吴国人,羊祜都听任他们离去。他还减少戍边巡逻的士兵,让他们去开垦八百多顷农田。他刚到襄阳时,军队储备不足百日之粮,到了末年,军中有了十年的储备。羊祜在军中,常常穿着轻暖的皮裘,系着宽大的衣带,不披铠甲,帐前的侍卫不过十几人。

一天,部将进帐向羊祜禀报:“侦察兵来报,吴兵都很懈怠,可以趁他们没有防备发动袭击,必定能大获全胜。”羊祜笑着说:“你们众人小看陆抗了吧?此人足智多谋,之前吴主命令他攻克西陵,斩杀了步阐及其将士数十人,我想救援都来不及。这个人担任将领,我们只可坚守,等他们内部发生变故,才可图谋进取。如果不审时度势就轻易进攻,这是自取失败之道。”众将都信服他的论断,只是坚守疆界。

一天,羊祜率领众将打猎,正好陆抗也出来打猎。羊祜下令:“我军不许越过边界。”众将接到命令,只在晋地围猎,不侵犯吴境。陆抗远远望见,感叹道:“羊将军军纪严明,不可侵犯。”傍晚,双方各自收兵。羊祜回到军中,检查所猎得的禽兽,凡是被吴人先射伤的,都送还给对方。吴人都很高兴,前来报告陆抗。陆抗召由来人,问道:“你们主帅能喝酒吗?”来人回答:“如果有美酒,他就会喝。”陆抗笑着说:“我有一斗好酒,珍藏很久了。现在交给你带回去,代我拜上都督,这酒是我陆某亲自酿造自己饮用的,特意奉上一勺,以表昨日出猎的情谊。”来人领命,带着酒离开了。左右问陆抗:“将军把酒送给对方,有什么用意呢?”陆抗说:“他既然对我们施德,我怎能不有所回报?”众人都感到十分惊讶。来人回去见到羊祜,将陆抗的询问以及送酒之事一一陈告。羊祜笑着说:“他也知道我能喝酒啊!”于是命人打开酒壶取酒来饮。部将陈元说:“这酒里恐怕有诈,都督还是慢慢喝为好。”羊祜笑着说:“陆抗不是下毒害人的人,不必疑虑。”竟然将整壶酒一饮而尽。此后双方派人互通问候,常相往来。一天,陆抗派人探望羊祜。羊祜问道:“陆将军安好吗?”来人说:“主帅卧病数日,没有出门。”羊祜说:“我料想他的病与我相同。我这里已经配好成药,可以送给他服用。”来人拿着药回去见陆抗。众将说:“羊祜是我们的敌人,这药肯定不是什么好药。”陆抗说:“怎么会有下毒害人的羊叔子呢!你们众人不要怀疑。”于是服用了药物。第二天病就好了,众将都前来拜贺。陆抗说:“他专门施行德政,我却一味施行暴政,这样他将不战而使我军归服。如今我们应该各自保住疆界,不要贪图小利。”众将领命。

忽然报告说吴主派使者来了,陆抗迎接使者并询问来意。使者说:“天子传谕将军,火速进兵,不要让晋人抢先。”陆抗说:“你先回去,我随后有奏疏上奏。”使者离去后,陆抗立即起草奏疏派人送到建业。近臣呈给孙皓,孙皓拆开观看,奏疏中详细陈述了晋国不可讨伐的情况,并且劝谏吴主修养德行、谨慎刑罚,以安定国内为首要考虑,不应当穷兵黩武。孙皓看完后,大怒道:“朕听说陆抗在边境与敌人互通往来,如今果然如此!”于是派使者罢免陆抗的兵权,降为司马,让左将军孙冀代替他统领军队。群臣都不敢进谏。

吴主孙皓从改元建衡,到凤凰元年,肆意妄为,穷兵黩武,屯兵戍边,举国上下无不嗟叹怨恨。丞相万彧、将军留平、大司农楼玄三人见孙皓无道,直言苦苦劝谏,都被杀害。前后十几年间,孙皓杀害忠臣四十多人。孙皓出入常常带着五万铁骑,群臣惊恐畏惧,无可奈何。

羊祜听说陆抗被罢兵,孙皓德行有失,认为吴国出现了可乘之机,于是上表派人前往洛阳请求讨伐吴国。奏表大致内容是:

时机命运虽然是上天授予的,但功业必定要靠人来成就。如今长江、淮河的天险,比不上剑阁;孙皓的残暴,超过刘禅;吴人的困苦,甚于巴蜀百姓;而大晋的兵力,比以往更为强盛。不在此时平定四海,却继续拥兵对峙,让天下百姓困于征战戍守,历经盛衰,这是难以长久的。

司马炎看了奏表非常高兴,便下令兴兵。贾充、荀勖、冯紞三人极力进言,认为不可,司马炎因此没有行动。羊祜听说皇上不批准他的请求,叹息道:“天下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如今上天赐予的机会却不把握,岂不可惜!”到了咸宁四年,羊祜入朝,奏请辞官回乡养病。司马炎问道:“爱卿有什么安邦之策,可以教导朕呢?”羊祜说:“孙皓暴虐到了极点,如今可以不战而胜。如果孙皓不幸去世,吴国再立贤君,那么吴国就不是陛下所能轻易夺取的了。”司马炎恍然大悟,说:“爱卿如今就带兵前往讨伐,怎么样?”羊祜说:“臣年老多病,不堪担当此任,陛下可另选智勇之士。”于是辞别司马炎回乡。这年十一月,羊祜病危,司马炎亲自乘车前往他家探望。司马炎来到卧榻前,羊祜落泪说:“臣即使万死也不能报答陛下的恩情!”司马炎也哭着说:“朕深感遗憾,没能采用爱卿讨伐吴国的计策。如今谁可以继承爱卿的志向呢?”羊祜含泪说道:“臣就要死了,不敢不竭尽愚忠。右将军杜预可以任用,如果讨伐吴国,一定要用他。”司马炎说:“举荐贤才是好事,爱卿为什么在朝中举荐了人,却烧掉奏稿,不让别人知道呢?”羊祜说:“在朝堂上任命官职,却在私下接受别人的谢恩,这是臣所不赞同的。”说完就去世了。司马炎大哭着回宫,下令追赠羊祜为太傅、巨平侯。南州百姓听说羊祜去世,停止集市交易痛哭哀悼,江南守边将士也都痛哭流涕。襄阳人怀念羊祜在世时,常去岘山游玩,于是在那里建庙立碑,四季祭祀。往来的人看到碑文,无不落泪,因此这座碑被称为“堕泪碑”。后人写诗感叹道: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松间残露频频滴,疑是当年堕泪人。

晋主司马炎采纳羊祜的建议,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杜预为人成熟稳重、阅历丰富,而且好学不倦,尤其喜爱读左丘明的《春秋传》,不管是坐着还是躺着,常常随身携带着,每次出门或回家,必定让随从在马前捧着《左传》,当时的人都称他有“左传癖”。杜预接受晋主的任命后,在襄阳安抚百姓、训练军队,准备讨伐吴国。

此时,吴国的丁奉、陆抗都已去世。吴主孙皓每次宴请群臣,都要把大家灌得酩酊大醉,还设置了十名黄门郎作为纠弹官。宴会结束后,这些纠弹官就各自上奏群臣的过失,有犯错的人,有的被剥去脸皮,有的被挖掉眼睛,因此吴国人都十分恐惧。晋益州刺史王濬上疏请求讨伐吴国,奏疏中说:孙皓荒淫无道、凶狠叛逆,应当尽快出兵征伐。如果有朝一日孙皓死去,吴国再立一位贤明的君主,那吴国就会成为难以对付的强敌。臣造船已经七年,船只每天都有腐朽损坏的。臣年已七十,时日无多。这三个方面一旦出现变化,想要谋取吴国就难了。希望陛下不要错失良机。

晋主看了奏疏,便与群臣商议说:“王公的主张,与羊都督的想法不谋而合。朕心意已决。”侍中王浑上奏说:“臣听说孙皓打算北上,军队已经整顿完备,声势正盛,此时很难与他们正面交锋。不如再推迟一年,等他们疲惫了,我们才能成功。”晋主听从了他的奏请,于是降诏停止进兵,自己退入后宫,与秘书丞张华下围棋消遣。这时近臣奏报说边境有奏表送到。晋主打开一看,是杜预的表章,表章大致内容是:

从前,羊祜没有与朝臣广泛商议,而是私下与陛下谋划,所以让朝臣们有很多不同意见。凡事都应当权衡利害,衡量这次行动,有利的方面占十之**,而不利的方面顶多就是无功而返。从秋天以来,我们讨伐吴国的意图已经有所显露,如今如果中途停止,孙皓就会感到恐惧,把都城迁到武昌,修缮江南各城,迁徙那里的百姓,这样城攻不下,野外也掠夺不到物资,那么明年再想讨伐就来不及了。

晋主刚看完表章,张华突然站起身,推开棋盘,拱手奏道:“陛下圣明英武,国家富强,百姓富足;吴主荒淫暴虐,百姓忧愁,国家衰败。如今讨伐吴国,可以不费多大力气就能平定,希望陛下不要疑虑。”晋主说:“你这番话把利害关系看得透彻,朕还有什么可怀疑的。”随即起身来到前殿,任命镇南大将军杜预为大都督,率领十万大军从江陵出发;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从涂中出兵,安东大将军王浑从横江出兵,建威将军王戎从武昌出兵,平南将军胡奋从夏口出兵,各率领五万大军,都听从杜预的调遣。又派遣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率领水军顺江东下,水陆兵力共二十多万,战船数万艘。还命令冠军将军杨济出兵驻扎在襄阳,指挥各路军马。

消息很快传到东吴。吴主孙皓大惊失色,急忙召来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滕循,商议退兵的策略。张悌上奏说:“可以任命车骑将军伍延为都督,进军江陵,迎战杜预;骠骑将军孙歆进军抵御夏口等地的晋军。臣愿担任军师,率领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领兵十万,出兵牛渚,接应各路军马。”孙皓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命令张悌领兵出发。孙皓退入后宫,满脸忧虑。宠臣中常侍岑昏询问原因,孙皓说:“晋兵大举进犯,各路已经派兵迎敌。无奈王濬率领数万士兵,战船齐发,顺流而下,锋芒十分锐利,朕因此忧虑。”岑昏说:“臣有一计,可让王濬的战船都化为齑粉。”孙皓十分高兴,便询问计策。岑昏上奏说:“江南铁多,可以打造一百多条连环铁索,每条长数百丈,每个铁环重二三十斤,在沿江的紧要地段横截江面。再铸造数万根铁锥,长一丈多,放置在水中。如果晋船乘风而来,碰到铁锥就会被撞破,怎么能渡江呢?”孙皓大喜,传令让工匠在江边连夜打造铁索、铁锥,并安置妥当。

晋军都督杜预,从江陵出兵,命令牙将周旨率领八百水手,乘坐小船暗中渡过长江,趁夜袭击乐乡,在山林中多处插上军旗,白天放炮擂鼓,夜晚四处点火。周旨领命后,带领众人渡江,埋伏在巴山。第二天,杜预率领大军水陆并进。前哨报告说:“吴主派伍延从陆路出兵,陆景从水路出兵,孙歆担任先锋,分三路前来迎战。”杜预领兵前进,孙歆的战船很快就到了。两军刚一交战,杜预便佯装败退。孙歆领兵上岸,一路追击,没追出二十里,一声炮响,四面晋军蜂拥而至。吴兵急忙往回逃,杜预乘势掩杀,吴兵死伤无数。孙歆逃到城边,周旨的八百士兵混杂在其中,在城上点火。孙歆大惊道:“北方来的这些晋军难道是飞渡长江的吗?”他刚想撤退,就被周旨大喝一声,斩杀于马下。陆景在船上,望见江南岸上一片火光,巴山上飘出一面大旗,上面写着“晋镇南大将军杜预”。陆景大惊,想要上岸逃命,被晋将张尚赶到,一刀斩杀。伍延见各路军队都已战败,便弃城逃走,被伏兵捉住,捆绑着去见杜预。杜预说:“留着他也没用!”喝令武士将其斩首。于是晋军占领了江陵。接着,沅水、湘水一带,一直到广州各郡,当地的郡守、县令都望风而降,带着官印来归附。杜预派人持符节安抚,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随后,杜预进兵攻打武昌,武昌也投降了。杜预军威大振,于是召集众将,共同商议夺取建业的计策。胡奋说:“吴国作为我们百年来的敌人,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征服。如今春水上涨,我们难以长时间驻扎。可以等到来年春天,再大举进攻。”杜预说:“从前乐毅在济西一战就吞并了强大的齐国,如今我军兵威大振,势如破竹,劈开几节之后,后面的都会迎刃而解,再也没有阻碍了。”于是迅速传下檄文,与各路将领约定,一齐进兵,攻取建业。龙骧将军王濬率领水兵顺流而下。前哨报告说:“吴国人打造了铁索,沿江横截江面,还把铁锥放置在水中作为防备。”王濬大笑,于是制造了几十张大筏,上面绑着草人,给草人披上铠甲、手持兵器,排列在筏的四周,然后顺着江水放下去。吴兵看到后,以为是真人,吓得纷纷逃走。暗藏在水下的铁锥碰到木筏,都被筏子带走了。王濬又在筏子上制作大火炬,长十多丈,粗十多围,用麻油浇灌,只要遇到铁索,就点燃火炬焚烧,不一会儿铁索就都被烧断了。晋军从大江两路进发,所到之处,战无不胜。

东吴丞相张悌,命令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迎战晋兵。沈莹对诸葛靓说:“长江上游的各路军队没有防备,我料想晋军必定会打到这里,我们应当竭尽全力抵抗。如果有幸取胜,江南自然就会安定。如今渡江迎战,一旦不幸战败,那国家就完了。”诸葛靓说:“您说得对。”话还没说完,有人报告说晋兵顺流而下,势不可当。两人大惊,急忙去见张悌商议。诸葛靓对张悌说:“东吴危险了,我们为什么不逃走呢?”张悌流着泪说:“吴国即将灭亡,无论贤愚都知道。如今如果君臣都投降,没有一个人为国难而死,这不是耻辱吗!”诸葛靓也流着泪离开了。张悌与沈莹率兵抵抗,晋兵将他们团团围住,周旨率先杀入吴营。张悌独自奋力拼杀,最终死在乱军之中。沈莹被周旨所杀,吴兵四散败逃。后人写诗称赞张悌:杜预巴山见大旗,江东张悌死忠时。已拚王气南中尽,不忍偷生负所知。

晋兵攻克牛渚,深入吴境。王濬派人飞驰报捷,晋主司马炎得知后十分高兴。贾充上奏说:“我军长期在外征战,不服当地水土,必定会生病。应该召回军队,以后再作打算。”张华说:“如今大军已经攻入吴国的巢穴,吴人闻风丧胆,不出一个月,孙皓必定会被擒获。如果轻易召回军队,之前的功劳就全都白费了,实在可惜。”晋主还没来得及回应,贾充就大声斥责张华说:“你不懂得天时地利,妄图邀功,让士卒疲惫不堪,就算杀了你也不足以向天下谢罪!”司马炎说:“这是朕的意思,张华只是与朕想法相同而已,何必争辩!”这时忽然报告说杜预的加急表章到了。晋主看了表章,上面也说应该急速进兵。晋主于是不再犹豫,最终下达了继续进军的命令。王濬等人奉了晋主的命令,水陆并进,声势浩大,吴人纷纷望旗投降。吴主孙皓听说后,大惊失色。众臣禀报道:“北方的晋兵日益逼近,江南军民不战而降,我们该怎么办?”孙皓说:“为什么不战?”众人回答说:“今日的灾祸,都是岑昏的罪过,请陛下诛杀他。臣等出城决一死战。”孙皓说:“一个小小的宦官,怎么能误国?”众人大声喊道:“陛下难道没看到蜀国的黄皓吗!”于是不等吴主下令,众人一齐拥入宫中,将岑昏碎尸万段,还生吃了他的肉。陶濬上奏说:“臣统领的战船都很小,希望能带领两万士兵乘坐大船出战,自然足以破敌。”孙皓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调拨御林军等部队,让陶濬到上游迎敌。前将军张象,率领水兵到下游迎敌。两人领兵正行进间,没想到西北风大作,吴兵的旗帜都立不起来,在船中全都倒竖,士兵们不肯上船,四散奔逃,只有张象带领的几十名士兵还在等待御敌。

晋将王濬率领船队扬帆前进,经过三山时,水军将士说:“风浪太大,船无法前行,还是等风势稍弱再走吧。”王濬大怒,拔剑呵斥道:“我眼下就要攻取石头城,还说什么停留!”于是擂鼓催促大军继续前进。吴将张象带领随行的士兵前来请降,王濬说:“如果是真心投降,就作为前锋去立功。”张象回到自己船上,径直来到石头城下,叫开城门,迎接晋兵入城。

孙皓听说晋兵已经进城,想要自刎。中书令胡冲、光禄勋薛莹上奏说:“陛下为何不效仿安乐公刘禅呢?”孙皓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也让人拉着棺材,自己捆绑着,率领文武百官,到王濬的军营前投降。王濬解开他的绳索,焚烧了棺材,以对待王侯的礼节招待他。有唐人写诗感叹道: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旗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就这样,东吴的四个州、四十三个郡、三百一十三个县,共计五十二万三千户人口,三万二千官吏,二十三万士兵,男女老幼二百三十万,二百八十万斛米谷,五千多艘舟船,后宫五千多人,都归入了大晋版图。大局已定,王濬出榜安抚百姓,封存所有府库和粮仓。第二天,陶濬的军队不战自溃。琅琊王司马伷和王戎的大军也都赶到,看到王濬立下大功,心中十分欣喜。又过了一天,杜预也到了,他大规模犒赏三军,打开粮仓救济吴国百姓,吴国百姓得以安定生活。只有建平太守吾彦坚守城池不肯投降,听说吴国灭亡后才归降。王濬上表向朝廷报捷。朝廷得知吴国已被平定,君臣都来祝贺,为晋主司马炎献上寿礼。晋主拿着酒杯,流着泪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可惜他不能亲眼看到这一天!”骠骑将军孙秀退朝后,向南痛哭道:“当年讨逆将军孙策年轻时,凭借一个校尉的身份创立基业,如今孙皓却把整个江南都抛弃了!‘悠悠苍天,这究竟是为什么啊!’”王濬班师回朝,押着吴主孙皓前往洛阳面见晋帝。孙皓登上大殿,向晋帝磕头行礼。晋帝赐座,说道:“朕设这个座位等你很久了。”孙皓回答道:“臣在南方,也设了这样一个座位等待陛下。”晋帝大笑。贾充问孙皓:“听说你在南方,经常挖人眼睛、剥人面皮,这是什么刑罚呢?”孙皓说:“对于弑君以及奸邪不忠的臣子,就施加这种刑罚。”贾充听后沉默不语,面露愧色。晋帝封孙皓为归命侯,他的子孙被封为中郎,跟随孙皓投降的宰辅大臣都被封为列侯。丞相张悌阵亡,晋帝封赏了他的子孙。王濬被封为辅国大将军。其余人等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从此,三国归晋,晋帝司马炎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后来,蜀汉后主刘禅在晋泰始七年去世,魏主曹奂在太安元年去世,吴主孙皓在太康四年去世,他们都得以善终。后人作了一首古风来叙述这段历史: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奸雄皆鹰扬。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三国演义结!

水浒传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