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有诗说道:

独霸梁山却心怀可羞之志,嫉恨贤能、傲慢对待士人,缺少宽容与柔和。

只把富贵当作自身所有,却将英雄视为寇仇。

花竹环绕的水亭弥漫着杀气,鹭鸥栖息的沙渚上落下颗颗人头。

其规模狭小实在可笑,最终性命也将毁于一旦。

话说当下何观察领了知府的命令走下公堂,马上来到机密房与众人商议。众多捕快说道:“要说这石碣村的湖荡,紧靠着梁山泊,到处都是广阔无边的芦苇丛和水港。要是没有大队的官军,配备舟船人马,谁敢去那里抓捕贼人。” 何涛听完,说道:“你们说得在理。” 他又回到公堂,向府尹禀报道:“原来这石碣村的湖泊,紧挨着梁山水泊,周围全是深深的港汊和水湾,还有大片的芦苇荡。平日里这里就时常有人被劫,更何况如今又多了那伙强人在里面。要是不调集大队人马,根本不敢去那里抓捕贼人。” 府尹说:“既然如此,再派一员能干的捕盗巡检,拨给他五百官兵,和你一同前去缉捕。” 何观察领了命令,又回到机密房,召集众多捕快,挑选了五百多人,让他们各自去准备各种物品和器械。第二天,捕盗巡检领了济州府的公文,和何观察一起点齐五百军兵,带着众多捕快,一同朝着石碣村进发。

且说晁盖、公孙胜自从放火烧了庄院,带着十几个庄客来到石碣村,半路上碰到阮氏三兄弟,他们各自拿着器械,前来接应晁盖等人回家。七个人都聚集在阮小五的庄上。当时,阮小五已经把家小搬到了湖泊里。七人正商量着要去投奔梁山泊的事情,吴用说:“如今在李家道口,有个叫旱地忽律朱贵的人在那里开酒店,专门接待四方好汉。但凡想要入伙的,都得先去投奔他。我们现在准备好船只,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到船上,再送些人情给他,让他引荐我们。” 大家正在商议投奔梁山泊的事,这时,几个打鱼的跑来报告:“官军大队人马朝着村里飞奔过来了!” 晁盖立刻起身喊道:“这些家伙追来了,我们不能跑!” 阮小二说:“别怕,我来对付他们!让他们大半死在水里,小半被我们刺死。” 公孙胜说:“别慌,且看我的本事。” 晁盖对刘唐和吴用说:“刘唐兄弟,你和学究先生先把财物和家小装载到船上,直接撑到李家道口左侧等着。我们看看形势,随后就到。” 阮小二选了两只摇橹的船,把母亲和家小,以及家中的财物都装到船上;吴用、刘唐各自押着一只船,叫七八个随从摇着船,先往李家道口去等候。晁盖又吩咐阮小五、阮小七,让他们撑着小船,按计划迎敌。两人各自划船离开了。

且说何涛和捕盗巡检带领官兵,渐渐靠近石碣村。他们看到河岸边有船,便把船全部抢夺过来,让会水的官兵先上船进发。岸上的人马和船上的人马相互呼应,水陆并进。他们来到阮小二家,一起呐喊着,人马齐发,冲了进去,却发现是一所空房子,里面只有一些粗重的家具。何涛说:“先去抓几个附近的渔户问问。” 一问才知道,阮小二的两个兄弟阮小五、阮小七都住在湖泊里,没有船根本去不了。何涛和巡检商议道:“这湖泊里港汊众多,路径复杂,而且水荡坡塘,深浅不明。要是分散开来去抓捕,又怕中了贼人的奸计。我们把马匹都让人看守在村里,所有人都上船。” 当时,捕盗巡检和何观察以及一众捕快,都上了船。他们抓到的船不止百十只,有的是撑的,有的是摇的,一起朝着阮小五打鱼的庄子驶去。船行驶了不到五六里水面,只听到芦苇丛中有人唱歌。众人停下船来听,那歌是这样唱的:

“一生都在蓼儿洼打鱼,不种青苗也不种麻。

酷吏赃官全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家官家。”

何观察和众人听了,都吃了一惊。只见远远地有一个人,独自摇着一只小船唱着歌过来。有认识的人指着说:“这个人就是阮小五!” 何涛一招手,众人齐心协力向前,各自拿着器械,挺着身子迎了上去。只见阮小五大笑,骂道:“你们这些虐害百姓的赃官!竟然如此大胆,敢来招惹老爷,这不是来捋老虎的胡须吗!” 何涛背后有会射箭的,搭上箭,拉满弓,一起放箭。阮小五见箭射来,拿着划船的木楸,一个筋斗翻进水里。众人赶到跟前,扑了个空。

船又行驶了不到两条港汊,只听到芦花荡里有人吹口哨。众人把船摆开,只见前面有两个人,摇着一只船过来。船头上站着一个人,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手里拿着条笔管枪,嘴里也唱着:

“老爷我生长在石碣村,生性就爱杀人。

先斩了何涛巡检的脑袋,送到京师献给赵王君!”

何观察和众人听了,又吃了一惊。一起看过去,前面那个人拿着枪唱着歌,后面那个人摇着橹。有认识的人说:“这个正是阮小七!” 何涛大喝:“大家齐心协力向前,先抓住这个贼,别让他跑了!” 阮小七听了,笑着骂道:“你们这些贼寇!” 便把枪轻轻一点,那船就转了方向,朝着小港汊里驶去。众人呐喊着,追了上去。阮小七和摇船的人,飞快地摇着橹,嘴里吹着口哨,在小港汊里穿梭着只顾跑。众官兵追来追去,发现水港越来越窄,何涛说:“先停下!把船都靠岸停好。” 众人上岸一看,只见四周茫茫一片都是芦苇,根本不见一条旱路。何涛心里疑惑,拿不定主意,便问当地居住的人。那人说:“我们虽然在这里住,但也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地方。” 何涛便让划着两只小船,每只船上带三两个捕快,去前面探路。这几个人去了两个多时辰,都没有回来报告。何涛说:“这些家伙真没用!” 又派了五个捕快,再划两只船去探路。这几个捕快划着两只船,又去了一个多时辰,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何涛说:“这几个都是老捕快了,机灵得很,怎么也这么不懂事,怎么连一只船都不回来报信?没想到带来的这些官兵,也都稀里糊涂的。天色又渐渐晚了,在这里毫无头绪,这可怎么办?我得亲自去走一趟。” 他挑了一只轻快的小船,选了几个经验丰富的老捕快,各自拿了器械,划起五六把桨,何涛坐在船头上,朝着芦苇港里划去。这时太阳已经西沉,船划了出去,大约行驶了五六里水面,看见侧边岸上有一个人提着锄头走过来。何涛问道:“你这个汉子,是什么人?这里是什么地方?” 那人回答:“我是村里的庄稼汉。这里叫断头沟,没路可走了。” 何涛问:“你有没有看见两只船经过?” 那人说:“是不是来抓阮小五的船?” 何涛问:“你怎么知道是来抓阮小五的?” 那人说:“他们就在前面的乌林里打斗呢。” 何涛问:“离这里还有多远?” 那人说:“就在前面,能望见的地方。” 何涛听了,便叫船靠过去接应,派了两个捕快,拿着叉上了岸。只见那汉子提起锄头,手起锄落,一锄头一个,把这两个捕快都打下水里去了。何涛见了大吃一惊,急忙跳起身来,正准备往岸上跑,只见那只船突然一歪,从水底下钻出一个人来,一把扯住何涛的两腿,扑通一声,何涛倒栽进水里。那几只船上的人正准备逃走,提锄头的人跳上船来,一锄头一个,挨个打过去,把他们的脑浆都打了出来。何涛被水底下的人倒拖上岸,那人解下何涛的搭膊,把他捆了起来。原来水底下这个人是阮小七,岸上提锄头的汉子是阮小二。兄弟俩看着何涛骂道:“老爷我们兄弟三个,向来就爱杀人放火,你这种人算什么东西!你怎么敢这么大胆,特地带着官兵来抓我们?” 何涛哀求道:“好汉,小人是奉命行事,身不由己啊。小人哪敢大胆来抓好汉!求好汉可怜可怜我,我家里有个八十岁的老娘,无人赡养,饶我一命吧!” 阮家兄弟说:“先把他捆成个粽子,扔到船舱里。” 说完,把那几个官兵的尸体都扔到水里。两人吹了一声口哨,芦苇丛中钻出四五个打鱼的人,都上了船。阮小二、阮小七各自驾着一只船离开了。

且说捕盗巡检领着官兵,都在船上,说道:“何观察说捕快们办事不力,自己去探路,也去了好长时间都没回来。” 这时正是初更左右,星光满天,众人都在船上乘凉。忽然,一阵怪风刮来,这风:

飞沙走石,卷起水波,摇动天空。黑沉沉地堆起乌云,昏暗暗地催来急雨。满川的荷叶,在半空中翠盖交错;遍水的芦花,绕着湖面像白旗一样纷乱。吹断了昆仑山顶的大树,唤醒了东海的老龙君。

这一阵怪风从背后吹来,吹得众人掩面大惊,叫苦不迭,把拴船的绳索都刮断了。众人正不知所措,只听到后面传来口哨声。迎着风看过去,只见芦花旁边射出一片火光。众人叫道:“这下可完了!” 那四五十只官船,挤成一团,港汊又狭窄,根本没有躲避的地方。那十几只头等大船,被火船推着,钻进大船队里燃烧起来。水底下原来还有人推着船烧过来,烧得大船上的官兵都跳上岸逃命。没想到四周都是芦苇野港,没有旱路,只见岸上的芦苇也呼呼地烧了起来,捕盗官兵两头都没处可逃。风又大,火又猛,众官兵只得往烂泥里钻,站在泥地里。火光中,只见一只小快船,船尾上一个人摇着船,船头上坐着一个道士,手里明晃晃地拿着一口宝剑,口里喝道:“一个也别想跑!” 众官兵都陷在烂泥里,只能忍气吞声。话还没说完,只见芦苇东岸,两个人带着四五个打鱼的,手里都拿着明晃晃的刀枪走过来;芦苇西岸,又是两个人,也带着四五个打鱼的,手里拿着明晃晃的飞鱼钩走过来。东西两岸的四个好汉和这伙人一起动手,挨个刺过去,不一会儿,就把许多官兵都刺死在烂泥里。

东岸这两个人,正是晁盖与阮小五;西岸的两人,则是阮小二和阮小七;而那船上坐着的道士,便是曾经祭风的公孙胜。这五位好汉带着十多个打鱼的村民,将这伙官兵全都刺死在芦苇荡中。最后,单单只剩下一个何观察,被捆得像个粽子似的,丢在船舱里。阮小二把他提上船,指着他骂道:“你这家伙是济州城里专门欺诈、祸害百姓的蠢蛋!我本想把你碎尸万段,不过还是要让你回去,给济州府那些管事的贼驴带个话:俺们石碣村的阮氏三雄,还有东溪村的天王晁盖,都不是好惹的!我等不来你们城里借粮,他们也别来我们村子里找死!要是敢正眼瞧我们一下,别说你只是个小小的州尹,就算是蔡太师派干人来抓我们,哪怕蔡京亲自前来,我也能在他身上戳三二十个透明窟窿!我们放你回去,别再来了!传个话给你那鸟官人,叫他别来讨死!这里没有大路,我让兄弟送你到路口。” 当时,阮小七用一只小快船载着何涛,一直把他送到大路口,喝道:“从这里一直走,就能找到路了。其他人都被我们杀了,哪能就这么轻易放你走,让你那州尹贼驴笑话。且割下你两只耳朵当作凭证!” 阮小七从身边拔出尖刀,把何观察的两只耳朵割了下来,顿时鲜血淋漓。割完后,他插好刀,解下何涛的搭膊,将他放上岸去。何涛捡回一条性命,自己寻路回济州去了。且说晁盖、公孙胜和阮家三兄弟,以及那十多个打鱼的,一起驾着五七只小船,离开了石碣村的湖泊,径直朝着李家道口驶去。到了那里,找到了吴用、刘唐的船只,大家会合在一起。吴用询问抵抗官兵的情况,晁盖详细地说了一遍。吴用等人听了,十分高兴。众人整顿好船只,一同来到旱地忽律朱贵的酒店,打算投奔入伙。朱贵见来了这么多人,说是要投奔入伙,赶忙热情迎接。吴用把众人的来历如实地告诉了朱贵,朱贵听后非常高兴。大家一一相互见礼,随后请众人到厅上坐定,朱贵急忙吩咐酒保按照规矩安排酒菜,款待众人。紧接着,朱贵取出一张皮靶弓,搭上一支响箭,朝着对面港汊的芦苇丛中射去。响箭射出之处,很快就有小喽啰摇着一只船出来。朱贵赶忙写了一封书信,详细说明了众豪杰前来入伙的缘由,先交给小喽啰,让他送到山寨里报信,同时又杀羊款待各位好汉。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朱贵叫来一只大船,请众多好汉上船,连同晁盖等人带来的船只,一起朝着山寨驶去。行了许久,早早来到一处水口,只听见岸上鼓声阵阵、锣声齐鸣。晁盖一看,只见七八个小喽啰划出四只哨船前来,看到朱贵,都纷纷行礼,然后照旧先离开了。

再说这一行人来到金沙滩上岸,便留下家小、船只以及打鱼的人在此等候。又有数十个小喽啰下山来,将众人接引到寨门关口。王伦领着一班头领出关迎接。晁盖等人赶忙施礼,王伦还礼道:“在下王伦,久闻晁天王大名,如雷贯耳。今日有幸晁天王光临草寨。” 晁盖说:“我晁盖是个没读过书的粗人,行事鲁莽。今日实在是无处可去,甘愿在头领帐下做个小卒,若蒙不弃,那可真是太幸运了。” 王伦说:“千万别这么说,先请到小寨再作商议。” 一行随从都跟着两位头领上山。到了大寨的聚义厅下,王伦再三谦让,让晁盖一行人上台阶。晁盖等七人在右边一字排开站定,王伦与众头领在左边一字排开站定。众人一一相互行礼完毕,便分宾主相对而坐。王伦让阶下的众小头目行礼后,山寨中随即奏响鼓乐。王伦先让小头目去山下款待跟随来的人,在关下另有客馆安排他们歇息。有诗为证:

四处奔走投诚却无人接纳,无奈命运捉弄英雄。

身着破旧长袍、怀揣长剑的漂泊之人,特意来投奔这水泊之中。

且说山寨宰了两头黄牛、十只羊、五头猪,大摆筵席,鼓乐齐鸣。众头领饮酒之际,晁盖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从头到尾都告诉了王伦等众位。王伦听完,惊愕了好一会儿,心里犹豫不决,一时说不出话来。他暗自思量,只是虚与委蛇地应付着筵席。到了晚上,筵席散去,众头领送晁盖等人到关下客馆歇息,自有前来伺候的人照料。晁盖心中欢喜,对吴用等六人说道:“我们犯下这等弥天大罪,本无处安身!若不是王头领如此厚爱,我们都将无处容身,这份恩情不能不报!” 吴用却只是冷笑。晁盖问:“先生为何只是冷笑?有什么事不妨直说。” 吴用说:“兄长性格直爽,只是太过勇猛。你觉得王伦会收留我们吗?兄长你没看透他的心思,只看他的神色举止便能知晓。” 晁盖问:“看他神色又如何?” 吴用说:“兄长没注意到,今天早上筵席上,王伦与兄长说话时,倒像是有些交情。可后来兄长说起杀了许多官兵、捕盗巡检,放走了何涛,还提及阮氏三雄这般豪杰,他脸色就变了。虽说口中还在应答,但从他的举止来看,心里很是不情愿。他若有心收留我们,早上就会议定座位。杜迁、宋万这两人,本就是粗人,哪里懂得待客之道。只有林冲,他原是京师禁军教头,见过大世面,什么事都明白,如今不得已才屈居第四位。早上我见林冲看王伦应答兄长的样子,他自己就有些不平之气,还不时地用眼睛瞪王伦,心里肯定在盘算着什么。我看这人倒是有扶持我们的心思,只是身不由己。我只需略施小计,就能让他们山寨内部自相争斗。” 晁盖说:“全靠先生的妙计良策,好让我们有容身之所。” 当夜,七人便安歇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就有人来通报:“林教头前来拜访。” 吴用马上对晁盖说:“这人来探访,正中我们的计策。” 七个人赶忙起身迎接,把林冲请进客馆。吴用走上前致谢道:“昨晚承蒙林教头厚待,打扰了,实在过意不去。” 林冲说:“是我礼数不周,虽然有心款待各位,无奈不在当家之位,还请各位恕罪。” 吴用说道:“我们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也并非草木之人,怎会看不出林教头的厚爱与关照之意,心中感激不尽。” 晁盖再三礼让林冲坐上座,林冲怎么也不肯。最后推让晁盖坐在首位,林冲便在下手坐定。吴用等六人依次挨着坐下。晁盖说:“早就听闻教头大名,没想到今日能够相见。” 林冲说:“我以前在东京的时候,和朋友交往,礼数从不敢有差错。虽然今日有幸能见到各位尊容,却未能尽到心意,所以特地前来赔礼。” 晁盖称谢道:“多谢您的深厚情意。” 吴用趁机问道:“我早就听说林教头在东京时,为人十分豪杰,不知为何会与高俅不和,以至于遭到陷害?后来又听说在沧州,大军草料场被烧,也是高俅的奸计。之后不知是谁推荐教头上山的呢?” 林冲说:“一说起高俅那贼子的陷害,我就气得毛发直立,这仇我一定要报!我能来这里安身,都是柴大官人举荐的。” 吴用问:“柴大官人,是不是江湖上人称小旋风的柴进?” 林冲说:“正是他。” 晁盖说:“我常听人说,柴大官人仗义疏财,广交四方豪杰,还是大周皇帝的嫡派子孙,要是能和他见上一面就好了。” 吴用又对林冲说:“以柴大官人那闻名天下的声誉,林教头若不是武艺超群,他怎么会举荐您上山呢?不是我过分夸赞,王伦理应把第一把交椅让给林教头。这是天下公认的道理,也不辜负柴大官人的举荐书信。” 林冲说:“承蒙先生高见。只因我犯下大罪,去投奔柴大官人,不是他不肯收留我,而是怕连累他,所以我自愿上山。没想到如今在这里进退两难,倒不是因为位次低微。只是王伦这人,心术不正,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实在难以与他相处。” 吴用说:“王头领待人接物一团和气,怎么心地如此狭隘呢?” 林冲说:“今日山寨有幸迎来众多豪杰相助,本是锦上添花、如旱苗得雨的好事。可王伦却心怀妒贤嫉能之心,就怕各位豪杰的势力超过他。昨晚听兄长说起各位杀死官兵的事,他就表现出不满,有不肯收留的意思,所以才把各位豪杰安排到关下安歇。” 吴用接着说:“既然王头领有这样的心思,我们也不必等他打发,直接另寻去处就是了。” 林冲说:“各位豪杰千万别见外,我心里自有打算。我只是担心各位豪杰会有退去的想法,所以特意早早来告知。今日且看他如何对待我们,如果他言语合理,不像昨天那样,那就万事皆休;要是他今天有半句话不对劲,我林冲自有办法。” 晁盖说:“林教头如此厚爱,我们兄弟都感激不尽。” 吴用说:“为了我们兄弟,倒让林教头与旧兄弟产生嫌隙。如果能容得下我们,就留下;要是容不下,我们马上告辞。” 林冲说:“先生这话说错了!古人说: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王伦这样的卑鄙小人,能有什么作为!各位豪杰尽管放宽心。” 林冲起身告别众人,说:“一会儿再相见。” 众人把他送出来,林冲便上山去了。这正是:英雄豪杰向来相互爱惜,谈笑间相逢眼神更为亲切。

可恨王伦心胸狭隘,最终只能魂归地府。

当天没过多久,只见小喽啰前来邀请,说道:“今日山寨里的头领,请各位好汉到山南水寨亭上赴宴。” 晁盖说:“回复头领,我们一会儿就到。” 小喽啰走了。晁盖问吴用:“先生,这次宴会会怎样呢?” 吴用笑着说:“兄长放心,这次宴会,兄长说不定能成为山寨之主。今日林教头必定有火并王伦的打算,即便他稍有犹豫,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也能让他下定决心。兄长和各位身边都藏好暗器,只看我用手拈胡须为信号,兄长便出手相助。” 晁盖等人心中暗自欢喜。辰时过后,三四拨人前来催促。晁盖和众头领各自暗藏器械在身上,收拾整齐,前去赴宴。只见宋万亲自骑马又来邀请。小喽啰抬来七乘山轿,七个人都上了轿子,一路前往南山水寨。到了山南一看,景色果然非同一般。一直来到寨后水亭子前下轿,王伦、杜迁、林冲、朱贵都出来迎接,把众人请到水亭子上,分宾主坐定。看那水亭周围的景致:

四面水帘高高卷起,四周繁花压着朱红色的栏杆。满目都是香气扑鼻的微风,万朵芙蓉绽放在绿水之上;映入眼帘的是翠绿的颜色,千枝荷叶环绕着芬芳的池塘。画檐外柳影摇曳,琐窗前松声细细。一行野鹭站立在滩头,数点沙鸥漂浮在水面。盆中浸泡的,无非是沉李浮瓜;壶内散发着香气,盛着琼浆玉液。江山的灵秀之气汇聚在亭台之间,明月清风自然是无价之宝。

当下,王伦与杜迁、宋万、林冲、朱贵四个头领坐在左边主位,晁盖与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六个好汉坐在右边客席。阶下小喽啰轮流斟酒。酒过数巡,上了两轮食物,晁盖和王伦交谈,只要一提到聚义之事,王伦就用闲话岔开。吴用看向林冲,只见林冲侧身坐在交椅上,眼睛盯着王伦。

眼看着酒喝到午后,王伦回头叫小喽啰:“把东西拿来。” 三四个人去了没多久,只见一人捧着一个大盘子,里面放着五锭大银。王伦起身敬酒,对晁盖说:“承蒙各位豪杰前来聚义,只可惜我这小小山寨,不过是一洼浅水,怎能容纳得下众多真龙。略备薄礼,还望各位笑纳。麻烦各位到别处大寨安身,我会派人亲自前去归降。” 晁盖说:“我早就听说贵山招贤纳士,所以特地前来投奔入伙。要是不能相容,我们自行告退。您赏赐的白金,我绝不敢领。不是我自夸富有,我还有些盘缠可用。请您马上收回厚礼,我们就此告别。” 王伦说:“何必推辞呢?不是我这山寨不接纳各位豪杰,实在是因为粮食少、房屋稀,恐怕日后耽误了各位,大家面子上不好看,所以不敢相留。”

话还没说完,只见林冲双眉竖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我上次上山的时候,你就借口粮少房稀。今日晁兄和各位豪杰来到山寨,你又说出这种话。这是什么道理?” 吴用连忙说:“林教头息怒!是我们来得不是,反倒坏了山寨的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送我们下山,还送盘缠,又没有强行驱赶。请林教头息怒,我们自行离开就是了。” 林冲说:“王伦这是笑里藏刀、口是心非的人!我今天实在忍不了他!” 王伦喝道:“你这畜生!又没喝醉,却用言语来冒犯我,这不是以下犯上吗!” 林冲大怒道:“你不过是个落第的腐儒,胸中没有半点学问,怎么能做山寨之主!” 吴用说:“晁兄,都怪我们上山投奔,反倒让林教头与王头领产生矛盾。我们这就备好船只,马上告辞。” 晁盖等七人起身要下亭子,王伦挽留道:“先吃完酒席再走吧。” 林冲一脚把桌子踢到一边,站起身来,从衣襟底下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刀,满脸怒容。吴用用手一摸胡须,晁盖、刘唐立刻走上亭子,假装拦住王伦,喊道:“别火并!” 吴用一手拉住林冲,说:“林教头不可冲动!” 公孙胜假意劝道:“别因为我们坏了大义!” 阮小二上前帮着杜迁,阮小五帮着宋万,阮小七帮着朱贵,吓得小喽啰们目瞪口呆。林冲抓住王伦,骂道:“你不过是个村野穷儒,多亏了杜迁才到这里。柴大官人如此资助你,给你盘缠,和你结交,还举荐我来,你尚且诸多推托。今日众豪杰特地来相聚,你又要打发他们下山。这梁山泊难道是你一个人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你留着有什么用!你也没有大度量,根本做不了山寨之主!” 杜迁、宋万、朱贵本想上前劝阻,却被这几个人紧紧拦住,动弹不得。王伦这时也想找机会逃走,却被晁盖、刘唐两人拦住。王伦见形势不妙,喊道:“我的心腹都在哪里?” 虽然有几个他的心腹,本想来救他,但看到林冲如此凶猛的样子,谁也不敢上前。林冲抓住王伦,骂了一顿,朝着他的心窝狠狠一刀,“肐察” 一声,将王伦捅倒在亭上。可怜王伦做了半辈子强人,今日却死在林冲手里,正应了古人的话: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晁盖见杀了王伦,也都拔出刀来。林冲迅速割下王伦的首级,提在手里,吓得杜迁、宋万、朱贵都跪下说:“我们愿意追随哥哥,鞍前马后!” 晁盖等人赶忙扶起三人。吴用从血泊中拖过头把交椅,让林冲坐下,喊道:“如有不服的,就以王伦为例!今日推举林教头为山寨之主。” 林冲大声叫道:“先生错了!我今日只为了众豪杰的义气,才火并了这个不仁不义的贼子,实在无心谋取寨主之位。今日吴兄却把这第一位让给我,岂不让天下英雄耻笑!如果非要逼我,我宁死也不坐这个位子。我有一番话,不知各位肯不肯听?” 众人说:“林教头所言,谁敢不听。愿闻其详。”

林冲话还没说完,便引出一段大事。聚义厅上,即将排列三十六员天上星辰;断金亭前,即将摆下七十二位世间豪杰。正是:替天行道的人即将到来,仗义疏财的好汉就要现身。究竟林冲对吴用说了什么话,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