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词曰:

神明洞察一切,却难以消除奸猾狡诈之人的心思。国法彰显威严,也无法杜绝凶顽之辈的恶行。

损人利己,终究不是长久的打算;害众成家,哪能是长远的计谋。

福运源于善行和吉庆,皆因高尚的德行而生;灾祸导致伤财,都是因为不仁不义而至。

知廉耻的人,不会遭受灾祸;举荐贤能的人,必有荣华富贵之地。

行慈尽孝,是后代昌盛繁荣的根基;心怀嫉妒和奸恶,是终身的祸患。

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狭路相逢难回避。

话说这段言语,是劝人多行善事,就会遇到善报,行恶事就会遭遇恶果。这里所说的,是张都监听了张团练的教唆和嘱托,为蒋门神报仇,贪图贿赂,设下这条毒计,想要陷害武松的性命。在武松被判决之后,张都监又派人买通了两个押送公人,还让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协助公人,打算在路上结果武松的性命。谁能想到,这四个人反倒都被武松杀死在飞云浦。当时武松站在桥上,沉思了许久,心中满是怨恨,怒不可遏:“不杀了张都监,如何能出这口恶气!” 于是,他在尸体旁边解下腰刀,挑了一把好的挂在腰间,又拿起一条好朴刀,再次径直返回孟州城里。

武松进入城中时,已是黄昏时分,只见家家户户都紧闭门户。但见:

十字街上灯火辉煌,九曜寺中香烟缭绕,钟声回荡。一轮明月高悬青天,几点稀疏的星星在碧空中闪烁。六军营内,呜呜的画角声频频吹响;五鼓楼头,点点铜壶的滴水声清晰可闻。四周弥漫着沉沉的夜雾,昏昏然笼罩着舞榭歌台;三市的寒烟,隐隐约约遮蔽了绿窗朱户。成双成对的佳人回到绣幕之中,双双士子掩上书房的帷幕。

当下,武松进入城中,径直来到张都监后花园的墙外,那里有一个马院。武松就在马院边上潜伏下来,听到马夫还在衙门里,没有出来。正看着,只见 “呀” 的一声,角门打开了,马夫提着灯笼走出来,随后便关上了角门。武松躲在黑影里,听着更鼓,此时已敲过一更四点。马夫给牲口上好草料,挂起灯笼,铺开被褥,脱掉衣裳,上床就睡。武松故意去推那门,弄出声响,马夫大声喝道:“老爷刚睡下,你要偷我的衣裳,也太早了点吧。” 武松把朴刀靠在门边,抽出腰刀拿在手里,又 “呀呀” 地推门。马夫实在忍不住,就赤条条地从床上跳起来,拿起搅草棍,拔开门栓,正要开门,被武松顺势一推,门开了,武松冲进去,一把揪住马夫的脑袋。马夫正要喊叫,在灯影下看到明晃晃的一把刀,顿时吓得软了八分,嘴里只喊了一声:“饶命!” 武松问道:“你认得我吗?” 马夫听出声音,才知道是武松,连忙叫道:“哥哥,这事与我无关,你饶了我吧!” 武松说:“你老老实实告诉我,张都监现在在哪里?” 马夫说:“今天他和张团练、蒋门神三人喝了一天酒,现在还在鸳鸯楼上喝着呢。” 武松问:“这话是真的吗?” 马夫说:“小人要是说谎,就长疔疮烂死。” 武松说:“既然如此,那可饶你不得!” 手起一刀,把马夫杀了,砍下他的头,一脚踢开尸体。

武松把刀插入刀鞘,借着灯影,从腰里解下施恩送的棉衣,拿出来,脱掉身上的旧衣裳,穿上那两件新棉衣,紧紧地系好,把腰刀和刀鞘挂在腰间。又用马夫的一床棉被包好散碎银两,装在缠袋里,挂在门边。然后把两扇门立在墙边,先吹灭了灯火,闪身出来,拿起朴刀,从门上一步步爬上墙去。

此时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武松从墙头上一跃而下,跳进墙内,先去打开角门,搬开了门扇,又翻身进去,轻轻地掩上角门,把门栓都提了进去。武松朝着有灯光的地方看去,发现那里正是厨房。只见两个丫鬟正在汤罐边抱怨,说道:“伺候了一天,他们还不肯去睡,只是要茶喝!那两个客人也不知羞耻,都醉成那样了,还不肯下楼去歇息,说个没完没了。” 两个丫鬟正小声地嘟囔着,武松把朴刀靠在一旁,抽出腰里那把带血的刀,用力一推门,“呀” 的一声,门开了,武松冲进去,先揪住一个丫鬟的发髻,一刀就把她杀了。另一个丫鬟刚要跑,两只脚却像钉住了一样,想要喊叫,嘴里却像哑巴了似的,完全被吓呆了。别说这两个丫鬟,就是旁人见了,也会惊得说不出话来。武松手起一刀,也把这个丫鬟杀了,然后把两具尸体拖到灶前,熄灭了厨下的灯火,借着窗外的月光,一步步摸索着进入堂屋。

武松以前在衙门里进出惯了,对这里的路很熟悉,径直来到鸳鸯楼的楼梯边。他蹑手蹑脚地摸上楼,早听到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人在说话。武松在楼梯口听着,只听到蒋门神不停地夸赞,说:“多亏了相公帮小人报了冤仇。日后一定重重报答恩相。” 张都监说:“要不是看在我兄弟张团练的面子上,谁肯干这种事!你虽然花了些钱财,却也把那家伙安排得妥妥当当。这会儿他们多半已经得手了,那家伙想必已经死了。只吩咐他们在飞云浦结果了他。等明天早上那四个人回来,就见分晓了。” 张团练说:“这一夜四个人对付他一个,有什么搞不定的!再来几个性命也得丢了。” 蒋门神说:“小人也吩咐徒弟了,让他们就在那里下手,完事了赶紧回来回报。” 正是:暗室中的恶行从来不可欺瞒,古往今来的奸恶之人都将被诛灭。

金风还未吹动,蝉却已先察觉,暗中送来无常,让人死都不知道。

武松听了,心头那股无名怒火直冲三千丈,仿佛要冲破青天。他右手持刀,左手叉开五指,冲进楼中。只见楼里点着三五支画烛,明亮耀眼,一两处月光透进来,使得楼上十分明朗,面前的酒器都还没收拾。蒋门神坐在交椅上,一看见是武松,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心肝五脏都好像提到了九霄云外。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刚要挣扎,武松早一刀砍下去,劈在他脸上,连人带交椅都被砍翻了。武松转身回过刀来,这时张都监才刚能动弹一下脚,被武松当时一刀,从耳根连脖子砍下去,“扑” 的一声倒在楼板上。两个人都在挣扎着活命。张团练毕竟是武官出身,虽然喝醉了,还有些力气,见两个人被砍倒,知道跑不掉了,便提起一把交椅砸过来。武松早伸手接住,顺势一推,别说张团练喝醉了,就算他清醒的时候,也敌不过武松的神力,“扑” 的一声向后倒去。武松赶上去,一刀先剁下他的头。蒋门神力气大,挣扎着想要站起来,武松左脚飞起,一脚把他踢得翻了个筋斗,按住他也割下了头。武松转身,又把张都监的头也割了下来。

武松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接连喝了三四杯。然后从尸体上割下一片衣襟,蘸着血,在白粉墙上写下八个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他把桌子上的银酒器皿踩扁了,揣了几件在怀里。正要下楼,只听到楼下夫人的声音喊道:“楼上的官人们都醉了,快派两个人上去搀扶。” 话还没说完,就有两个人上楼来了。武松闪到楼梯边一看,原来是张都监的两个亲随,就是前几天捉拿武松的人。武松在黑暗中让他们过去,却拦住了他们的退路。两个人走进楼中,看到三具尸体横在血泊里,惊得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就好像头顶的天灵盖被劈开,倒下半桶冰雪水一样。他们刚要转身,武松跟在后面,手起刀落,早砍倒了一个。另一个立刻跪下求饶,武松说:“饶你不得。” 揪住他,也砍了头。这一番厮杀,血溅画楼,尸体横陈在灯影之下。武松说:“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一百个,也不过是一死。” 提着刀下了楼。

夫人问道:“楼上怎么这么大惊小怪的?” 武松抢到房前,夫人看见一条大汉进来,还问道:“是谁?” 武松的刀早已飞起,劈在夫人的面门上,夫人倒在房前呻吟。武松按住她,正要割头,却发现刀砍不进去。武松心中疑惑,借着月光看那刀,已经砍出了许多缺口。武松说:“难怪割不下头来。” 便抽身到后门外去拿朴刀,丢掉那把缺了口的刀,再次翻身进入楼中。只见灯亮着,之前那个唱曲的养娘玉兰,带着两个小丫鬟,拿着灯看到夫人被杀死在地下,才叫了一声:“苦也!” 武松握着朴刀,朝着玉兰的心窝刺去。两个小丫鬟也被武松用朴刀刺死,一人一刀,结果了性命。武松走出中堂,把门栓拴好前门,又进去找到两三个妇女,也都在房里把她们刺死了。武松说:“这下我才心满意足了。” 有诗为证:

都监贪婪的行径实在可耻,胡乱施展奸计结下深仇。

岂知天道能够明察秋毫,让他血溅横尸在画楼之上。

武松说:“赶紧走吧。” 他扔掉刀鞘,提着朴刀,来到角门外。在马院里解下缠袋,把怀里踩扁的银酒器都装在里面,系在腰上,迈开大步,倒提着朴刀就走。到了城边,武松寻思道:“要是等城门开,肯定会被抓住,不如连夜越城逃走。” 于是,他从城边爬上城墙。这孟州城是个小地方,城墙并不太高。武松在女墙边,先把朴刀虚按一下,刀尖朝上,棒梢向下,猛地一跳,用朴刀一撑,就站在了城濠边。在月光下看水,只有一二尺深。此时正是十月中旬,各处的水泉都干涸了。武松在城濠边脱掉鞋袜,解下腿上的绑腿和护膝,把衣服扎好,从城濠里走到了对岸。他想起施恩送来的包裹里有两双八搭麻鞋,便拿出来穿上。听城里的更点,已经敲过四更三点。武松说:“这口恶气今天总算出痛快了。这地方虽然好,但不是久留之地,还是赶紧离开吧。” 他提着朴刀,朝着东边的小路走去,一口气走了一整夜。天色朦朦胧胧,还没有完全亮起来。

武松奔波了一整夜,身体疲惫不堪,棒疮发作,疼痛难忍,实在支撑不住了。远远望见树林中有一座小古庙,他赶忙跑进去,把朴刀靠在一旁,用包裹当作枕头,翻身就睡。刚要闭眼,突然看见庙外伸进两把挠钩,一下就把他钩住了。紧接着,两个人冲进来,将武松死死按住,用绳索捆绑起来。那四个男女说道:“这汉子长得挺壮实,正好送给大哥。” 武松拼命挣扎,却怎么也挣脱不开,被这四个人抢走了包裹和朴刀,像牵羊似的,连拖带拽地把他带到了村里。这四个人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看这汉子浑身是血,从哪儿来的?莫不是做贼被人打伤了?” 武松默不作声,由着他们议论。没走三五里路,就到了一所草屋前,他们把武松推进屋里。在旁边一个小门里,点着一盏灯,四个男女把武松的衣服扒掉,绑在亭柱上。武松一看,灶边的梁上竟然挂着两条人腿,心里暗自叫苦:“我这是撞上杀人越货的强盗了,死得不明不白!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去孟州府自首,就算被砍头,好歹还能留个清白名声。”

这时,那四个男女提着包裹,大声喊道:“大哥、大嫂,快起来,我们抓到一个好货!” 只听见前面有人回应:“来了!你们别动手,我自己来处理。” 不一会儿,一男一女走进屋后。武松仔细一看,前面的妇人竟是母夜叉孙二娘,后面的大汉正是菜园子张青。这四个男女吓了一跳,赶紧解开绳索,把衣服还给武松。武松的头巾已经被扯碎了,他们便找了个毡笠子给他戴上。之后,把武松请到前面的客席,行礼之后,张青十分惊讶,连忙问道:“贤弟,你怎么变成这副模样?”

武松长叹一口气,说道:“一言难尽啊。自从和你分别后,我到了牢城营,多亏施管营的儿子金眼彪施恩,他对我一见如故,每天好酒好肉招待我。原来,他在城东快活林有一家生意兴隆的酒肉店,却被张团练带来的蒋门神仗着权势强行霸占了。施恩向我哭诉,我路见不平,醉打了蒋门神,帮他夺回了快活林。因此,施恩对我敬重有加。后来,张团练买通张都监,设计陷害我,让我做他的亲随,实际上是为蒋门神报仇。八月十五夜里,他们谎称有贼,把我骗进府里,事先把银酒器皿放进我的箱笼,诬陷我是贼,把我押送到孟州府。我被迫招供,关进了牢里。幸好施恩上下打点,我才没受太多苦。还有当案的叶孔目为人仗义疏财,不愿陷害无辜。牢里的康节级和施恩关系很好,他们两人全力帮我,六十日期满后,我被脊杖二十,发配恩州。昨晚出城后,没想到张都监指使蒋门神派两个徒弟和押送的公人,打算在路上杀了我。在飞云浦的僻静处,他们正要动手,我先一脚把两个公人踢进水里,又追上那两个家伙,用朴刀把他们都杀了,扔在水里。我越想越气,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就又回到孟州城。夜里一更四点,我先在马院里杀了一个养马的,翻墙进府,在厨房里杀了两个丫鬟,然后直奔鸳鸯楼,把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都杀了,还砍了两个亲随。下楼后,又把他的老婆、儿女、养娘都杀了。之后,我连夜逃走,翻墙出城,走了一整夜。实在太累了,棒疮又疼得厉害,走不动了,就到一个小庙里休息,结果被这四个人绑了来。”

那四个年轻人一听,连忙跪在地上说:“我们四个都是张大哥的手下,因为最近赌钱输了,就到林子里找点外快。看到哥哥从小路来,身上全是血,在土地庙里休息,我们不知道你是谁。幸好张大哥之前吩咐过,要捉活的。要是没这吩咐,我们就把哥哥害了。所以我们只拿了挠钩和套索出来。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犯了哥哥,还请恕罪!” 张青夫妻笑着说:“我们一直惦记着武松兄弟,这段时间就叮嘱他们要捉活的。他们四个哪里知道我心里的想法。要是我这兄弟没这么困乏,别说你们四个,再来四十个也近不了他的身。所以我让你们等我自己来。” 武松说:“既然这样,他们没钱去赌,我给你们点。” 说着,打开包裹,拿出十两银子给他们四个分。张青见状,也拿出两三两银子赏给他们。

张青对武松说:“贤弟,你不知道我的心思。自从你走后,我一直担心你出意外,早晚会回来。所以我吩咐这几个兄弟,但凡抓到人,只要活的。那些好对付的,就活捉;要是打不过,就只能杀了。所以没让他们带刀,只给了挠钩和套索。刚才一听他们说,我就起了疑心,赶紧让他们等我来看,没想到真是贤弟。我一直没收到你的消息,还以为你在孟州过得挺好,没事也不寄封信来,没想到你受了这么多苦。” 孙二娘说:“只听说叔叔打了蒋门神,还是喝醉了赢的,凡是从快活林来的人,听到这事都很惊讶。在快活林做买卖的客商,只说到这里,后面的事就不知道了。叔叔累了,先去客房休息,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张青带着武松去客房休息,夫妻二人则去厨房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武松。不一会儿,饭菜就准备好了,就等武松醒来叙旧。

再说孟州城里张都监的衙门,也有没被武松杀掉的人,一直躲到五更天,才敢出来。众人叫醒里面的亲随和外面当值的军牢,一起查看情况,顿时一片哗然。街坊邻居们,谁敢出来啊。一直挨到天亮,才有人去孟州府告状。知府听了,大惊失色,立刻派人下去查验,统计被杀人数,查看凶手进出的路线,绘制了详细的图样和表格,回府向知府禀报:“凶手先是从马院进入,杀了养马的一个人,留下两件旧衣服。接着到厨房,在灶下杀了两个丫鬟,后门边还遗落了一把有缺口的行凶刀。楼上杀死张都监和他的两个亲随,另外还有请来的客人张团练和蒋门神。白粉墙上,凶手用衣襟蘸血,写了八个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楼下还捅死了张都监的夫人。外面又捅死了玉兰和奶娘,还有三个儿女。总共杀死了十五个人,抢走了六件金银酒器。” 知府看完,立刻派人守住孟州的四个城门,调集军兵、官员和缉捕人员,在城里挨家挨户地搜查凶手武松。第二天,飞云浦的地保等人来告状:“在飞云浦发现四个人被杀,桥上有杀人的血迹,尸体都在水里。” 知府接过状子,立刻派本县县尉下去,一面派人打捞起四具尸体,进行检验。其中两个是本府的公人,另外两个也找到了苦主,各自准备了棺木,将尸体装殓起来,都来告状,催促官府捉拿凶手偿命。城里戒严了三天,挨家挨户地仔细搜查。实行五家一连,十家一保的制度,到处都在搜寻。显然,施管营暗中花钱打点,凶手不在城里,根本抓不到。知府只好签发文书,委派官员到各个乡村、保甲、都村,挨家挨户地搜查,缉捕凶手。还写下了武松的籍贯、年龄、相貌特征,绘制了画像,悬赏三千贯。如果有人知道武松的下落,到州府报告,立即给予奖赏;如果有人藏匿犯人,在家留宿或提供食物,一旦被发现,与犯人同罪。这份文书还发到了邻近的州府,一起进行缉捕。

话说武松在张青家里调养了三五天,打听到官府对他的搜捕愈发紧迫,局势闹得沸沸扬扬。有公差出城到各个乡村进行缉捕。张青得知后,无奈地对武松说:“二哥,不是我怕事不留你安身。如今官司搜捕得这么急,挨家挨户排查,我担心明天要是出了什么纰漏,你肯定会埋怨我夫妻二人。我倒是知道一个好地方能让你安身,之前也跟你提过,只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 武松说:“这几天我也琢磨了,这事迟早会暴露,我在这里怎么能安稳待下去呢?我唯一的哥哥,又被嫂嫂狠心害死了。好不容易来到这里,又遭人这般陷害,家里的亲戚也都没了。如今哥哥要是有这么个好去处让我去,我怎么会不愿意呢?只是不知道是哪里?” 张青说:“是青州管辖下的一座二龙山宝珠寺,花和尚鲁智深和青面兽杨志在那里占山为王,打家劫舍。青州的官军抓捕盗贼,都不敢正眼看他们。贤弟你只有去那里安身立命,才能躲过这桩罪行。要是去别的地方,终究还是会被抓住。他们那里经常来信邀我入伙,我因为舍不得离开故土,一直没去。我写封信,详细说说二哥你的本事,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们肯定会让你入伙。在那里做个头领,谁敢来抓你!” 武松说:“大哥说得在理。我也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没等到合适的时机,机缘不巧。如今既然杀了人,事情败露,没地方藏身,去那里再好不过了。大哥,你就赶紧给我写信,我今天就出发。”

张青马上拿了纸,详细地写了一封信交给武松,还准备了酒食为他送行。这时,母夜叉孙二娘指着张青说:“你怎么能就这么让叔叔去呢?他肯定会被人抓住的!” 武松问:“阿嫂,你说说我怎么就去不得了?怎么就会被抓住呢?” 孙二娘说:“阿叔,如今官府到处都张贴了文书,悬赏三千贯,还画了你的画像,写明了你的籍贯、年龄,四处张贴。阿叔你脸上现在明明白白地有两行金印,走到前面,肯定瞒不住。” 张青说:“在脸上贴两个膏药就行了。” 孙二娘笑着说:“就你聪明,你这说的什么傻话!这怎么能瞒得过公差呢。我倒是有个办法,就怕叔叔你不愿意。” 武松说:“我既然要逃灾避难,有什么不愿意的?” 孙二娘大笑道:“我说出来,阿叔你可别生气。” 武松说:“阿嫂,只要是合理的,我都听你的。” 孙二娘说:“两年前,有个头陀从这里路过,被我放倒了,尸体做了几天馒头馅。我留下了他的一个铁戒箍、一身衣服、一件黑色布直裰、一条杂色短繐绦、一本度牒、一串一百零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还有一个沙鱼皮鞘子,里面插着两把雪花镔铁打造的戒刀。这刀常常在半夜里发出鸣啸声。叔叔你既然要逃难,除非把头发剪了,扮成行者,这样能遮住额头上的金印,还有这本度牒可以当护身符。上头登记的年龄、相貌和叔叔你差不多,这不是前世注定的缘分嘛。阿叔你就用他的名字,往前走,谁敢来盘问你。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张青拍手叫好:“二嫂说得对,我都忘了这一茬。” 正是:

缉捕的形势紧迫如同星火,处境危险好似风波。

若想免除灾祸,不妨扮做一个头陀。

张青问:“二哥,你觉得怎么样?” 武松说:“这个办法行,只是我怕自己扮不出家人不像。” 张青说:“我先给你打扮打扮看看。” 孙二娘去房间里拿出包袱打开,取出许多衣裳,让武松里里外外穿上。武松自己一看,说道:“这就像是给我量身做的一样!” 穿上黑色直裰,系好绦带,把毡笠儿摘下来,解开头发,折叠起来,戴上戒箍,挂上数珠。张青和孙二娘看了,齐声喝彩:“这简直就是前生注定的!” 武松找了面镜子照了照,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张青问:“二哥,你为什么大笑?” 武松说:“我照镜子看自己,觉得好笑,没想到我也能扮成行者!大哥,你就给我把头发剪了吧。” 张青拿起剪刀,帮武松把前后的头发都剪了。武松见事情愈发紧急,便收拾包裹准备出发。张青又说:“二哥,你听我说。不是我贪图便宜,你把从张都监家里拿的酒器留在这里,我给你换些零碎银两,你路上当盘缠,这样万无一失。” 武松说:“大哥想得周到。” 于是把那些酒器都给了张青,换了一包散碎金银,都装在缠袋里,系在腰上。武松饱饱地吃了一顿酒饭,拜别了张青夫妻二人,腰里挎上两口戒刀,当晚就把一切都收拾妥当。孙二娘拿出那本度牒,给他缝了个锦袋装好,让武松挂在贴身胸前。武松拜谢了他们夫妻二人。临行前,张青又叮嘱道:“二哥,一路上要小心谨慎,凡事不要逞强。酒要少喝,别和人争吵,做出点出家人的样子。做什么事都不要急躁,免得被人看破。到了二龙山,记得写封回信寄来。我夫妻二人在这里也不是长久之计,说不定过段时间收拾好家当也上山入伙。二哥,保重啊!千万代我向鲁、杨二位头领问好。”武松告辞出门,把双手插在袖子里,大摇大摆地走了。张青夫妻看着,称赞道:“果然是个像样的行者!” 只见武松:

前面的头发齐眉,后面的头发参差不齐地垂到脖颈。黑色直裰好似乌云笼罩身体,杂色绦带如同花蟒缠在腰间。额头上的戒箍闪闪发光,仿佛是火眼金睛;身上的布衲袄色彩斑斓,好像铜筋铁骨。两口戒刀,举起来杀气腾腾;一串人顶骨数珠,念起来仿佛悲风满路。神通广大,远超能起死回生的佛图澄;相貌威严,好似伏虎降龙的卢六祖。就算是揭帝见了也会归心,便是金刚也要拱手。

当晚,武行者告别了张青夫妻二人,离开了大树十字坡,踏上了路途。当时是十月,白天短,转眼间天就黑了。大约走了不到五十里路,远远望见一座高岭。武行者借着月光,一步步往岭上走去,估计此时才初更天。武行者站在岭头上望去,只见月亮从东边升起,照得岭上草木都闪烁着光辉。看那座岭,果然是一座巍峨的高岭。但见:

高山峻岭,峭壁悬崖。石头的棱角高耸,仿佛要碰到北斗星的斗柄;树梢仿佛连接着云霄。烟雾缭绕之中,不时能听到幽鸟悠闲地啼叫;绿树成荫的地方,常常能听到哀猿孤独地长啸。兴风作浪的山鬼,在溪边欺负樵夫;摆动尾巴的野狐,在岩下惊吓猎户。就好像是在峨嵋山顶走过,又如同在大庾岭头前行。

当下武行者正在岭上看着月光,翻过岭来,只听到前面林子里传来阵阵笑声。武行者心想:“又出怪事了!这么一座寂静的高岭,怎么会有人在笑语?” 他走到林子那边一看,只见松树林中,依山有一座坟庵,大概有十几间草屋,两扇小窗敞开着,一个道士正搂着一个妇人,在窗前赏月嬉笑。武行者见了,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心想:“这可是山间林下的出家人,竟然做出这种勾当!” 于是伸手到腰里,抽出两口如同烂银般的戒刀,在月光下看了看,自言自语道:“这刀倒是好刀,到我手里还没派上用场,就先用这个道士试试刀!” 他把一把刀悬在手腕上,把另一把刀插回鞘中,把两只直裰袖子系在背上,径直走到庵前敲门。那道士听到敲门声,连忙把后窗关上。武行者拿起一块石头,砸向门。只听 “呀” 的一声,旁边的门开了,走出一个道童,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怎么敢在半夜三更,大惊小怪地敲门!” 武行者瞪圆了眼睛,大喝一声:“先拿你这小道童祭刀!” 话还没说完,手起刀落,“铮” 的一声,道童的头便落在一边,倒在了地上。庵里的道士见状,大声喊道:“谁敢杀我的道童!” 一下子跳了出来。那道士手里挥舞着两口宝剑,径直朝武行者扑来。武松大笑道:“我的本事正愁没处施展,你这可真是挠到我的痒处了!” 说着,又从鞘里拔出那口戒刀,挥舞着双戒刀,迎向道士。两个人在月光下,你来我往,剑的寒光闪闪,戒刀的冷气森森。斗了许久,就像飞凤迎接鸾鸟;战了没一会儿,好似角鹰抓捕野兔。两人斗了十几个回合,只听山岭旁边传来一声巨响,两个人中有一个倒在了地上。但见:月光之下,鲜血飞溅,弥漫着一股腥味;杀气之中,一颗人头滚落地上。正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究竟这两人厮杀,倒下的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