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有诗这样说道:

人生切莫恃英雄,术业精粗自不同。

猛虎尚然逢恶兽,毒蛇犹自怕蜈蚣。

七擒孟获奇诸葛,两困云长羡吕蒙。

珍重宋江真智士,呼延顷刻入囊中。

话说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与众头领齐聚聚义厅,邀请徐宁传授钩镰枪法。众人看向徐宁,只见他果然仪表堂堂:身高六尺五六,一张圆圆的白净脸庞,三缕细细的黑胡须,腰肢纤细,肩膀宽阔。曾有一首《西江月》专门描述徐宁的模样: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常随宝驾侍丹墀,神手徐宁无对。

当下,徐宁挑选好士兵后,便走下聚义厅,拿起一把钩镰枪,独自演练了一番。众人看后,纷纷高声喝彩。徐宁接着教导众军:“但凡在马上使用这种兵器,要从腰胯发力,移步上前。这套枪法分上中七路,有三钩四拨、一搠一分,总共九个变法。若是在步行时使用钩镰枪,也极为实用。先是八步四拨,打开进攻的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身,包含分钩、镰、搠、缴等招式;二十四步时,上下配合,钩东拨西;三十六步则全身防护,能在激烈对抗中夺取优势。这就是钩镰枪的正宗用法。” 徐宁一路演示,让众头领仔细观看。众军汉看到徐宁使钩镰枪,都十分喜爱。从当日起,挑选出的精锐强壮之士,日夜练习。徐宁还教导步军如何在树林草丛中隐藏,用钩镰枪钩马蹄、拽马腿,以及下面三路的隐秘战法。不到半个月,山寨中就有五七百人学会了钩镰枪法。宋江与众头领看后,十分欣喜,准备以此破敌。有诗为证:

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

二十四步那前后,一十六翻大转围。

破锐摧坚如拉朽,搴旗斩将有神威。

闻风已落高俅胆,此法今无古亦稀。

再说呼延灼,自从折损了彭玘、凌振后,每天都带着马军到水边挑战。山寨中则让水军头领牢牢守住各处滩头,在水底钉下暗桩。呼延灼虽然在山西、山北两路巡逻侦察,却始终无法靠近山寨。而梁山泊这边,让凌振制造了各种火炮,全部准备妥当,定下日期下山迎敌。学习钩镰枪的军士也都掌握了本领。宋江说道:“我有个浅见,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吴用说:“愿闻其详。” 宋江道:“明日出战,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以步战迎敌。孙吴兵法中提到,在山林沼泽之地,步战更为有利。我们让步军下山,分成十队引诱敌军。一旦敌军冲过来,就往芦苇荆棘林中跑。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那里,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搭配十个挠钩手。只要马军一到,用钩镰枪将马钩翻,挠钩手就用挠钩把人搭住捉了。在平川窄路也如此设伏。这个办法怎么样?” 吴学究说:“正应该这样隐藏兵力,捉拿敌将。” 徐宁也说:“钩镰枪和挠钩配合,正是这个打法。”

宋江当日便分拨十队步军人马:刘唐、杜迁带领一队,穆弘、穆春带领一队,杨雄、陶宗旺带领一队,朱仝、邓飞带领一队,解珍、解宝带领一队,邹渊、邹润带领一队,一丈青、王矮虎带领一队,薛永、马麟带领一队,燕顺、郑天寿带领一队,杨林、李云带领一队。这十队步军先行下山,引诱敌军。又派李俊、张横、张顺、阮氏三兄弟、童威、童猛、孟康九个水军头领,乘坐战船接应。再让花荣、秦明、李应、柴进、孙立、欧鹏六个头领,骑马领军,只在山边挑战。凌振、杜兴专门施放号炮。还让徐宁、汤隆统一指挥使用钩镰枪的军士。中军由宋江、吴用、公孙胜、戴宗、吕方、郭盛统领,负责指挥全局,调度号令。其余头领则各自坚守山寨。宋江安排妥当后,当夜三更,先将使钩镰枪的军士运送过河,在四面分头埋伏好。四更时,再将十队步军运送过去。凌振、杜兴将风火炮架运到高坡处,竖起炮架,安放好火炮。徐宁、汤隆各自拿着信号旗渡水。天刚破晓,宋江带领中军人马,在隔水处擂鼓呐喊,挥舞旗帜。

呼延灼正在中军帐内,听到探子来报,立即传令先锋韩滔先出去侦察,随后给连环甲马套上装备。呼延灼全身披挂,骑着踢雪乌骓马,手持双鞭,率领大军向梁山泊杀来。隔水望见宋江带着许多军马,呼延灼下令摆开马军阵势。先锋韩滔前来与呼延灼商议:“正南方向有一队步军,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呼延灼说:“别管他们是哪里的军队,只管让连环甲马冲过去。” 韩滔带领五百马军飞速冲了出去。又看到东南方向有一队军兵出现,正准备分兵侦察,只见西南方向又竖起一队旗号,众人呐喊助威。韩滔带领军队回来,对呼延灼说:“南边有三队贼兵,都是梁山泊的旗号。” 呼延灼说:“这些家伙这么久不出来厮杀,肯定有阴谋。” 话还没说完,只听到北边一声炮响。呼延灼骂道:“这炮肯定是凌振投靠了贼人,让他放的。” 众人往南望去,只见北边又涌出三队旗号。呼延灼说:“这肯定是贼人的奸计。我和你把人马分成两路,我去攻打北边的人马,你去攻打南边的人马。” 正要分兵的时候,只见西边又有四路人马出现,呼延灼心中慌乱。又听到正北方连珠炮响,一直延伸到土坡上;那母炮周围连接着四十九个子炮,叫做子母炮,炮响之处,狂风大作。呼延灼的军兵不战自乱,他急忙和韩滔各自带领马步军兵,向四下突围。这十队步军,东边赶就往东跑,西边赶就往西跑,呼延灼见状大怒,带兵向北冲来。宋江的军兵全都往芦苇丛中跑去,呼延灼驱使连环甲马,铺天盖地地追来。那些甲马一起奔跑,收不住脚,全都冲进了败苇折芦、枯草荒林之中。只听里面哨声响起,钩镰枪一齐伸出,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顿时咆哮起来。挠钩手军士一齐用挠钩搭住,在芦苇丛中只管捆绑敌人。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之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追赶韩滔。这时,背后风火炮迎面打来。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韩滔、呼延灼带领的连环甲马,乱糟糟地都冲进了荒草芦苇之中,全都被捉了。两位将领知道中了计策,纵马四处寻找马军,想要夺路逃走。可是,那几条路上像麻林一样插着梁山泊的旗号,他们不敢从那些路走,只好一直往西北方向逃去。没走五六里路,突然涌出一队强人,为首的两个好汉拦住去路,一个是没遮拦穆弘,一个是小遮拦穆春,两人手持朴刀,大声喝道:“败将休走!” 呼延灼愤怒不已,挥舞双鞭,纵马直取穆弘、穆春。双方刚斗了四五回合,穆春便转身逃走,呼延灼担心又中了计,不敢追赶,朝着正北大路逃去。山坡下又转出一队强人,为首的两个好汉拦住去路,一个是两头蛇解珍,一个是双尾蝎解宝,各持钢叉,直扑过来。呼延灼挥舞双鞭,与二人交战。斗了不到五七回合,解珍、解宝转身就跑,呼延灼追出不到半里多路,两边突然钻出二十四把钩镰枪,贴着地面卷了过来。呼延灼无心恋战,拨转马头,朝着东北方向的大路逃去,又撞上了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拦住去路。呼延灼见道路崎岖不平,四下又有荆棘阻挡,便拍马舞鞭,杀开一条血路冲了过去。王矮虎、一丈青追了一阵,没追上,便回山听令。呼延灼独自朝东北方向逃去,此次战斗他大败亏输,军队如雨点般零散。有诗为证:十路军兵振地来,将军难免剥床灾。

连环铁骑如烟散,喜得孤身出九垓。

话分两头。且说宋江鸣金收军回山,对众人论功行赏。三千连环甲马,有一半多被钩镰枪拨倒,马蹄受伤,他们剥下甲马的皮甲,把马当作菜马吃掉;剩下两成多的好马,则牵上山去喂养,作为坐骑。那些带甲的军士,都被生擒上山。五千步军,被三面紧紧围住,有往中军躲避的,都被钩镰枪拖翻捉住;有往水边逃命的,全被水军头领围堵上船,拉过滩头,押解上山。先前被敌人拿去的马匹和军士,也都被夺回山寨。他们把呼延灼的寨栅全部拆除,在水边泊内搭建小寨。又重新建造两处做眼的酒店及其他房屋,仍然让孙新、顾大嫂、石勇、时迁在两处开店。刘唐、杜迁捉住了韩滔,将他绑缚着押解到山寨。宋江见了,亲自为他解开绳索,请他上厅,以礼相待,摆下筵席,并让彭玘、凌振劝说他入伙。韩滔本就是七十二煞之一,自然与众人义气相投,便在梁山泊做了头领。宋江随即让人修书,派人前往陈州接取韩滔的家小到山寨团聚。宋江高兴地看到破了连环马,又得到许多军马、衣甲、盔刀补充实力,每天都摆下筵席庆祝,依旧调拨各路头领坚守岗位,提防官兵,这里暂且不表。

再说呼延灼,折损了许多官军人马,不敢回京,独自一人骑着踢雪乌骓马,把衣甲拴在马上,一路逃难。由于没有盘缠,他解下束腰的金带,卖了当作盘缠。在路上,他心中寻思:“没想到今日我竟落得有家难回,有国难投的境地。到底该去投奔谁呢?” 突然,他想起:“青州的慕容知府以前和我有过一面之缘,何不去那里投奔他,通过慕容贵妃的关系,日后再领军来报仇也不迟。”

呼延灼在逃亡路上走了两天,到了晚上,又饿又渴。他瞧见路旁有一家村酒店,便赶紧下马,把马拴在店门口的树上,走进店里。他将马鞭往桌上一放,找了个座位坐下,大声招呼酒保:“快拿些酒肉来给我吃。” 酒保回应道:“客官,小店只卖酒。要是想吃肉,村里刚刚宰了羊,您要是要的话,小的可以去买。” 呼延灼解下腰间装干粮的料袋,从中取出些用金带换来的碎银子,递给酒保,说道:“你去买一块羊肉回来给我煮了,再准备些草料喂我的马。今晚我就在你这儿住一晚,明天便前往青州府。” 酒保说道:“官人,在这儿住没问题,只是没有好的床帐。” 呼延灼说:“我是行军打仗的人,有个能歇脚的地方就行。” 酒保拿了银子,便去买羊肉了。

呼延灼把马背上驮着的衣甲取下来,松开马肚带,坐在店门口等待。等了好一会儿,只见酒保提着一块羊肉回来了。呼延灼赶忙让他煮肉,又要了三斤面做饼,还打了两角酒。酒保一边忙着煮肉、做饼,一边烧了洗脚水给呼延灼洗脚,随后把马牵到屋后的小屋里安顿好。酒保开始切草煮料,呼延灼则先喝了些热酒。不一会儿,肉煮熟了,呼延灼招呼酒保,也分了些酒肉给他吃,并叮嘱道:“我是朝廷军官,只因征讨梁山泊失利,打算前往青州投奔慕容知府。你可要好好喂养我的这匹马,这可是当今皇上御赐的,名叫踢雪乌骓马。明天我重重赏你。” 酒保说:“多谢相公。不过有件事得告知相公,离这儿不远处有座山,叫桃花山。山上有一伙强人,领头的是打虎将李忠,第二个是小霸王周通,他们聚集了五六百小喽啰,打家劫舍,时常来骚扰村子。官府多次派捕盗官军去围剿,都没能成功。相公夜里可得小心警醒些。” 呼延灼满不在乎地说:“我有万夫不当之勇,就算那伙人全来了,又能把我怎样!你只管给我把马喂好就行。”

呼延灼吃了些酒、饼和肉后,酒保在店里为他搭了个床铺,安排他睡下。一来呼延灼连日心情郁闷,二来又多喝了几杯酒,便和衣而卧,一觉睡到了三更才醒。这时,他突然听到屋后酒保在大声叫屈。呼延灼赶忙跳起来,拿起双鞭,跑到屋后问道:“你为何叫屈?” 酒保说:“小的起来给马添草,发现篱笆被推倒了,相公的马被人偷走了。远远望去,三四里外火把还亮着,肯定是往那边去了。” 有诗为证:

舟横瀚海摧残舵,车入深山坏却辕。

不日呼延须入伙,降魔殿里有因缘。

呼延灼问道:“那里是什么地方?” 酒保回答:“看方向,肯定是桃花山的小喽啰偷走了马。” 呼延灼大吃一惊,连忙让酒保带路,在田埂上追了二三里路,火把渐渐看不见了,也不知道马被带到哪里去了。呼延灼心急如焚:“要是没了这御赐的马,可怎么办才好?” 酒保说:“相公明天得去州里报案,让官军来围剿,才能找回这匹马。” 呼延灼心情烦闷,一直坐到天亮,早早地让酒保挑着衣甲,径直前往青州。

到了城里,天色已晚,呼延灼不敢去拜见官府,便在客店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来到府衙大堂台阶下,参拜慕容知府。知府见了他,十分惊讶,问道:“听说将军去征讨梁山泊草寇,怎么会来到这里?” 呼延灼只好把之前的遭遇详细说了一遍。慕容知府听后,说道:“虽说将军折损了不少人马,但这并非你作战不力,而是中了贼人的奸计,也是无可奈何。我管辖的地方常被草寇侵扰,将军既然来了,可先去扫清桃花山,夺回那匹御赐的马,然后再收伏二龙山、白虎山也不迟。等全部剿灭了这些草寇,下官一定全力保奏,再让将军领军去报仇,如何?” 呼延灼再次下拜,说道:“多谢恩相关照!若能如此报仇,我定当效死报答您的恩德。” 慕容知府让呼延灼先去客房休息,准备好衣物和饮食。挑衣甲的酒保,则让他回去了。呼延灼在青州住了三天,急于找回那匹御赐的马,便又来向知府禀报,请求出兵。慕容知府传令调集马步军两千人,借给呼延灼,还另外给他一匹青鬃马。呼延灼谢过知府,披挂上马,带领军兵前往桃花山报仇。

且说桃花山上,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自从得到这匹踢雪乌骓马后,每天都在山上摆宴庆祝,饮酒作乐。这天,负责放哨的小喽啰来报:“青州的军马来了!” 小霸王周通立刻起身,说道:“哥哥守好山寨,兄弟我去退敌。” 于是,他点起一百名小喽啰,拿起长枪,上马下山迎战官军。

再说呼延灼带领两千军马,来到桃花山山前,摆开阵势。呼延灼一马当先,高声喊道:“强贼,还不快来受缚!” 小霸王周通将小喽啰一字排开,挺枪跃马而出。他是怎样的打扮呢?有诗为证:

身着团花宫锦服,手持走水绿沉枪。

面阔体强身似虎,尽道周通小霸王。

当下,呼延灼见了周通,便纵马向前与他交战,周通也催马迎战。两匹马交错,战了不到六七回合,周通就感觉气力不支,拨转马头往山上跑去。呼延灼追了一阵,担心有诈,便急忙下山扎好营寨,等待再次交战。

周通回到山寨,对李忠说:“呼延灼武艺高强,我抵挡不住,只能先退回山上。要是他追到山寨前,可怎么办?” 李忠说:“我听说二龙山宝珠寺,花和尚鲁智深在那里,手下有不少人,还有个青面兽杨志,新近又多了个行者武松,他们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如写封信,派小喽啰去那里求救。要是能解了咱们的危难,大不了以后投奔他们大寨,每月给他们送些财物。” 周通说:“小弟也知道那里有不少豪杰,就怕那和尚记恨当初的事,不肯来救。” 李忠笑着说:“他那时打了你,还拿了我们不少金银酒器,怎么会还记恨呢?他是个直性子的好人,派人去了,他肯定会亲自带兵来救援。” 周通说:“哥哥说得有道理。” 于是,他们写了一封信,派两个机灵的小喽啰,从后山绕下去,前往二龙山求救。小喽啰走了两天,终于到了二龙山山下,那里的小喽啰问明了来意。

且说宝珠寺大殿上,坐着三位头领:为首的是花和尚鲁智深,第二是青面兽杨志,第三是行者二郎武松。前面山门下,坐着四个小头领:一个是金眼彪施恩,他原本是孟州牢城施管营的儿子,因为武松杀了张都监一家,官府找他家追拿凶手,他只好连夜带着家人逃到江湖上;后来父母都去世了,听说武松在二龙山,便赶来入伙。一个是操刀鬼曹正,他原本和鲁智深、杨志一起夺了宝珠寺,杀了邓龙,之后入伙。一个是菜园子张青,还有一个是母夜叉孙二娘,他们是夫妻,原本在孟州道十字坡卖人肉馒头,后来也来投奔入伙。曹正听说桃花山有人送信来,先问明了详细情况,然后径直去大殿上向三位大头领禀报。

鲁智深说:“洒家当初离开五台山时,在一个桃花村投宿,狠狠地揍了那周通一顿。后来李忠那家伙来了,认出了洒家,还请洒家上山吃了一天酒,认洒家为兄长,想留俺做寨主。俺见他们小气,便拿了些金银器离开了。现在他们来求救,且听听他们怎么说。把那小喽啰叫进来。” 曹正去了没多久,就把小喽啰带到了大殿前。小喽啰行礼后说道:“青州慕容知府最近收了个征讨梁山泊失利的双鞭呼延灼,如今慕容知府先让他扫荡我们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这几座山寨,然后借兵给他去征讨梁山泊报仇。我们头领想请大头领下山救援,等事情过去了,愿意每月给贵寨送些财物。” 杨志说:“按道理,我们各守山寨,本不该去救援。但一来怕坏了江湖上的义气,二来担心那呼延灼得了桃花山,就会小瞧我们这里。可以留下张青、孙二娘、施恩、曹正看守山寨,我们三个亲自走一趟。” 于是,他们立刻点起五百名小喽啰,六十多骑军马,各自带上衣甲兵器,下山前往桃花山。

李忠得知二龙山的消息后,亲自带领三百名小喽啰下山接应。呼延灼听说后,急忙带领所部军马,在半路拦住,摆开阵势。他挥舞着双鞭,纵马而出,准备与李忠交锋。李忠是怎样的模样呢?有诗为证:

头尖骨脸似蛇形,枪棒林中独擅名。

打虎将军心胆大,李忠祖是霸陵生。

原来,李忠祖籍濠州定远,家中世代靠耍枪棒为生。人们见他身材壮实,便称他为打虎将。此时,他下山与呼延灼交战,哪里是呼延灼的对手,斗了十多个回合,见形势不妙,便拨转兵器逃走。呼延灼见他本事平平,便纵马追上山去。小霸王周通正在半山腰看见,连忙下令往下扔鹅卵石。呼延灼慌忙回马下山,这时,官军突然大声呼喊起来。呼延灼问道:“为何呼喊?” 后军回答:“远远看见一彪军马飞奔而来。” 呼延灼到后军一看,只见尘土飞扬处,领头的是一个胖大和尚,骑着一匹白马。此人正是:自从落发闹禅林,万里曾将壮士寻。臂负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鲁智深在马上大声喝道:“哪个是在梁山泊吃了败仗的家伙,敢来这里吓唬人?” 呼延灼说:“先杀了你这个秃驴,出出我心中的恶气!” 鲁智深挥动铁禅杖,呼延灼舞动双鞭,两匹马交错,两边士兵呐喊助威,两人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呼延灼暗自赞叹:“这个和尚还真有两下子!” 两边鸣金收兵,各自暂时休息。

过了一会儿,呼延灼再次纵马出阵,大喊:“贼和尚,再出来!咱们定个输赢!” 鲁智深正要出马,旁边另一位英雄按捺不住了,叫道:“大哥稍歇,看洒家去捉这厮。” 此人舞刀纵马而出,前来与呼延灼交战。他是谁呢?正是:

曾向京师为制使,花石纲累受艰难。虹霓气逼斗牛寒。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尘寰。虎体狼腰猿臂健,跨龙驹稳坐雕鞍。英雄声价满梁山。人称青面兽,杨志是军班。

当时,杨志出马与呼延灼交锋,两人斗了四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呼延灼见杨志武艺高强,心想:“这两个家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好生厉害,不像一般绿林好汉的手段。” 杨志也觉得呼延灼武艺不凡,便卖了个破绽,拨回马跑回本阵。呼延灼也勒转马头,不再追赶。两边各自收兵。鲁智深和杨志商议道:“我们刚到这里,不宜靠得太近扎营,先退后二十里,明天再来厮杀。” 于是,他们带领小喽啰,到附近的山岗下扎营去了。

呼延灼在营帐中满心烦闷,暗自思忖:“本指望来到此地,能势如破竹,一举拿下这伙草寇,怎料又遇上这般强劲的对手。我怎么就如此命苦!” 正在他无计可施之时,慕容知府派人前来传唤,说道:“知府大人请将军暂且领兵回城,保卫城中安全。如今白虎山的强人孔明、孔亮,带着人马到青州来借粮,大人担心府库有失,特地让我来请将军回城守备。” 呼延灼听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带领军马连夜返回青州。

第二天,鲁智深与杨志、武松又带着小喽啰,摇旗呐喊着来到山下。他们一看,山上一个官军的影子都没有,不禁吃了一惊。山上的李忠、周通带人下来,恭敬地邀请三位头领上山。到了山寨,众人杀牛宰马,摆下筵席热情款待,同时派人下山,打探前方的消息。

且说呼延灼率领军队回到城下,恰好看见一彪军马也正朝着城边赶来。为首的正是白虎山下孔太公的儿子,毛头星孔明和独火星孔亮。这兄弟俩因为和本乡的一个财主起了争执,一怒之下把财主一家老小全部杀了,随后聚集了五七百人,占据了白虎山,靠打家劫舍为生。因为青州城里有他们的叔叔孔宾,被慕容知府抓了起来,关在牢里,所以孔明、孔亮特意点齐山寨的小喽啰,前来攻打青州,想要救出叔叔孔宾。他们正好碰上了呼延灼的军马。双方一照面,立刻摆开阵势厮杀起来。呼延灼纵马来到阵前。慕容知府在城楼上远远观望,只见孔明手持长枪,一马当先冲了出来。孔明长得什么模样呢?有诗为证:

白虎山中间气生,学成武艺敢相争。

性刚智勇身形异,绰号毛头是孔明。

当时,孔明挺枪跃马,直取呼延灼。两匹马交错,战了二十多个回合。呼延灼一心想在知府面前展示自己的本事,而孔明武艺确实不够精湛,只能勉强招架。打到激烈处,呼延灼看准时机,在马上一把将孔明生擒过去。孔亮见势不妙,只得带着小喽啰转身逃走。慕容知府在敌楼上指着逃跑的孔亮,让呼延灼领军去追。官军乘胜追击,一下子活捉了百十来人。孔亮大败,众人四散奔逃,到了晚上,才找到一座古庙暂且安歇。

呼延灼活捉了孔明,押解进城,来见慕容知府。知府十分高兴,下令把孔明戴上大枷,关进牢里,和孔宾关在一起。一面犒赏三军,一面设宴款待呼延灼,详细询问桃花山的战况。呼延灼说:“本来这就像瓮中捉鳖,手到擒来,没想到又冒出一伙强人来救援。其中有一个和尚,一个青脸大汉,两次交手,双方都没分出胜负。这两人武艺非同一般,绝非普通绿林好汉可比,所以才没能把他们拿下。” 慕容知府说:“这个和尚就是延安府老种经略帐前的军官提辖鲁达,如今落发为僧,法号花和尚鲁智深。那个青脸大汉,也是东京殿帅府的制使官,叫青面兽杨志。还有一个行者,叫武松,原本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武艺同样高强。这三个人占据二龙山,打家劫舍,多次抵抗官军,还杀了三五个捕盗官,直到现在都没能将他们捉拿归案。” 呼延灼说:“我看他们武艺娴熟,原来竟是杨制使和鲁提辖,果然名不虚传。恩相放心,我已经见识过他们的本事了,不出多久,我一定把他们一个个活捉,解送到官府。” 知府听了,非常高兴,设宴招待完毕,便请呼延灼到客房休息,暂且不表。再说孔亮带着残兵败将,正往前走着,突然,树林中杀出一彪军马,领头的是一位好汉。这位好汉是怎样的打扮呢?有《西江月》为证:

直裰冷披黑雾,戒箍光射秋霜。额前剪发拂眉长,脑后护头齐项。 顶骨数珠灿白,杂绒绦结微黄。钢刀两口迸寒光,行者武松形像。

孔亮一看是武松,连忙滚鞍下马,上前拜见,说道:“壮士安好!” 武松赶忙还礼,扶起孔亮,问道:“听说足下弟兄们占据白虎山聚义,我好几次都想来拜访,一来没能下山,二来路途不顺,所以一直没能相见。今日为何来到这里?” 孔亮便把叔叔孔宾被抓,兄长孔明被俘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武松。武松说:“足下别慌。我有六七个弟兄,现在二龙山聚义。如今桃花山的李忠、周通被青州官军打得厉害,来我们山寨求救。鲁、杨二位头领带着兄弟们先去和呼延灼交战,和他打了一整天,呼延灼夜里退走了。山寨中留我们三个喝酒,还把那匹御赐的马送给了我们。现在我带领前队人马回山,他们二位随后就到。我让他们去攻打青州,救你叔叔和兄长,你看怎么样?” 孔亮连忙向武松道谢。等了一会儿,只见鲁智深、杨志两人并马而来。武松带着孔亮拜见二人,详细说道:“那时我和宋江在他庄上相遇,多有打扰。如今我们应该以义气为重,聚集三山的人马,攻打青州,杀了慕容知府,擒获呼延灼,夺取府库钱粮,用作山寨的物资,你们觉得如何?” 鲁智深说:“洒家也是这么想的。那就派人去桃花山通知李忠、周通,让他们带着兄弟们过来,我们三处一起攻打青州。” 杨志却说道:“青州城池坚固,兵马强壮,又有呼延灼那家伙勇猛无比。不是我自己灭自己威风,要是想攻打青州,除非依我一个办法,才能在短时间内成功。” 武松说:“哥哥,愿闻其详。”

杨志只说了几句话,却意义非凡,这一番话,注定要让青州百姓家家不得安宁,房倒屋塌;也让水浒英雄们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他们即将齐心协力,一同归向山寨,在水泊之滨相聚。那么,杨志到底对武松说了怎样攻打青州的计策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