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有诗这样说道:

一事参差百事难,一人辛苦众人安。

英雄天地彰名誉,鹰隼云霄振羽翰。

孔亮弟兄容易救,青州城郭等闲看。

牢笼又得呼延灼,联辔同归大将坛。

武松带着孔亮,向鲁智深和杨志诉说,恳请他们搭救孔明和孔宾。鲁智深一听,立刻就想聚集三山的人马,马上攻打青州。杨志却冷静地说:“要攻打青州,必须得有大队人马才行。我知道梁山泊的宋公明大名鼎鼎,江湖上都称他为及时雨宋江,而且呼延灼还是他的仇人。咱们弟兄和孔家弟兄的人马合在一起,等桃花山的人马到齐,就先去攻打青州。孔亮兄弟,你得连夜亲自去梁山泊,请宋公明来一起攻城,这才是上策。况且宋三郎和你交情深厚。你们觉得怎么样?” 鲁智深点头赞同:“没错。我听好多人都说宋三郎为人仗义,说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想必他确实是个顶天立地的好汉,才会天下闻名。之前我和花知寨在清风山的时候,就有心去和他见一面,等我去的时候,又听说他走了,一直没能见着。罢了,孔亮兄弟,你要是想救你哥哥,就赶紧亲自去梁山泊请他们。我和兄弟们先在这里和那些官兵厮杀。” 于是,孔亮把小喽啰托付给鲁智深,只带了一个随从,装扮成商人,星夜兼程赶往梁山泊。

再说鲁智深、杨志、武松三人回到山寨,叫来施恩、曹正,又带了一二百人下山增援。桃花山的李忠、周通得到消息,也把本山的人马全部带下山,只留下三五十个小喽啰看守山寨,其余的都来到青州城下会合,准备一起攻打城池,暂且按下不表。

孔亮离开青州后,一路辗转来到梁山泊边,走进催命判官李立开的酒店里,一边喝酒一边打听上山的路。李立见他们两人面生,便请他们坐下,问道:“二位客人从哪里来?” 孔亮回答:“从青州来。” 李立又问:“客人要去梁山泊找什么人?” 孔亮说:“有个相识在山上,特地来找他。” 李立说:“山上都是大王们住的地方,你怎么能去得了?” 孔亮说:“就是要找宋大王。” 李立一听,说道:“既然是来找宋头领的,我们有招待的规矩。” 说完,便让伙计赶紧准备按规矩招待的酒食。孔亮有些疑惑:“我们素不相识,怎么能劳您这般款待?” 李立解释道:“客官有所不知,但凡来寻山寨头领的,必定是江湖上的朋友,我们岂敢怠慢。我这就去通报。” 孔亮说:“小人就是白虎山前的庄户孔亮。” 李立一听,连忙说道:“曾听宋公明哥哥说起过您的大名,今天就请上山。” 二人喝完按规矩招待的酒,李立随即打开窗户,在水亭上放了一支响箭。只见对面港湾芦苇深处,很快就有小喽啰划着船过来,到了水亭下。李立请孔亮上了船,一起摇到金沙滩上岸,然后前往山寨。孔亮看到三关雄伟壮观,枪刀剑戟密密麻麻,心中不禁感叹:“早就听说梁山泊兴旺发达,没想到竟有如此大的声势!” 早有小喽啰先去通报,宋江急忙下来迎接。孔亮见到宋江,连忙下拜。宋江问道:“贤弟为何来到这里?” 孔亮拜完,忍不住放声大哭。宋江安慰道:“贤弟有什么危难之事,尽管说来,我一定不避艰险,全力帮你解决。贤弟先起来。” 孔亮说道:“自从师父离开后,老父亲也去世了。哥哥孔明和本乡的大户起了争执,一气之下杀了他全家。官府追捕得紧,无奈之下只好反上白虎山,聚集了五七百人,靠打家劫舍为生。青州城里有我们的叔父孔宾,被慕容知府抓了,戴上重枷关在狱中。所以我和哥哥想去攻打城池,救叔父出来。没想到到了城下,正好碰上使双鞭的呼延灼,哥哥和他交战,结果被他活捉,押到青州关在了牢里,生死未卜。小弟也被他追杀了一阵。第二天,正好遇到武松,说起师父的大名,得知您在梁山泊做头领。他便带我去拜见了花和尚鲁智深和青面兽杨志。他们二人很仗义,立刻商量救我哥哥的事。他们说:‘我们请鲁、杨二位头领和桃花山的李忠、周通,聚集三山人马攻打青州。你赶紧连夜去梁山泊,找你师父宋公明来救你叔叔和哥哥。’所以我今天就赶到了这里。希望师父看在先父的份上,救救他们的性命,我定当感恩不尽。” 宋江说:“这不是什么难事,你放心。先去拜见晁头领,我们一起商量。”

宋江带着孔亮拜见了晁盖、吴用、公孙胜以及众头领,详细讲述了呼延灼逃到青州,投奔慕容知府,如今又捉了孔明,所以孔亮前来求救的事。晁盖说:“既然他们两处的好汉都能仗义救叔叔,如今三郎和他们交情深厚,我们怎么能不去帮忙!三郎贤弟,你已经多次下山了,这次就留在山寨,愚兄替你走一趟。” 宋江推辞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能轻易出动。这是我的事,既然他们远道而来,哥哥亲自去,恐怕他们心里不安。我愿意带几位弟兄走一趟。” 话还没说完,厅上厅下的众头领齐声说道:“我们愿意效犬马之劳,跟随哥哥一同前往。” 宋江十分高兴。有诗为证:孔明行事太匆忙,轻引喽啰犯犬羊。

赖有宋江豪侠在,便将军马救危亡。

当天,山寨设筵席招待孔亮。酒席间,宋江让铁面孔目裴宣安排下山的人数,分作五军出发。前军派花荣、秦明、燕顺、王矮虎开路,担任先锋;第二队派穆弘、杨雄、解珍、解宝;中军由主将宋江、吴用,以及吕方、郭盛组成;第四队是朱仝、柴进、李俊、张横;后军则派孙立、杨林、欧鹏、凌振负责催促军阵。梁山泊点起五军,总共二十位头领,马步军兵三千人。其余头领则和晁盖一起守着山寨。当下,宋江告别晁盖,和孔亮一同下山。梁山人马分作五军,浩浩荡荡出发了。真是:

初离水泊,浑如海内纵蛟龙;乍出梁山,却似风中奔虎豹。五军并进,前后列二十辈英雄;一阵同行,首尾分三千名士卒。绣彩旗如云似雾,朴刀枪灿雪铺霜。鸾铃响,战马奔驰;画鼓振,征夫踊跃。卷地黄尘霭霭,漫天土雨蒙蒙。宝纛旗中,簇拥着多智足谋吴学究;碧油幢下,端坐定替天行道宋公明。过去鬼神皆拱手,回来民庶尽歌谣。

宋江带领梁山泊的二十位头领,三千人马,分作五军前进,一路上平安无事,所过州县,秋毫无犯。很快就到了青州,孔亮先到鲁智深等人的军中报信,众好汉连忙准备迎接。宋江的中军到了,武松带着鲁智深、杨志、李忠、周通、施恩、曹正前来相见。宋江请鲁智深上座,鲁智深说道:“久闻阿哥大名,一直没机会见面,今天终于能结识阿哥,实在太高兴了。” 宋江谦逊地回答:“我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人,江湖上的义士都称赞师父的高尚品德,今天能见到您,真是我平生的荣幸!” 杨志也起身再次行礼说道:“杨志以前经过梁山泊时,承蒙山寨诚心挽留,只是我愚笨糊涂,没有留下。今天有幸看到义士壮大了山寨,这真是天下第一等的好事!” 宋江说:“制使威名远扬,只恨我与您相见太晚!” 鲁智深让左右摆酒款待众人,大家相互见过面。

第二天,宋江询问攻打青州的战况。杨志说:“自从孔亮走后,我们和官军前后交锋了三五次,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现在青州主要靠呼延灼一个人支撑,要是能抓住他,拿下青州城就易如反掌了。” 吴学究笑着说:“此人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宋江问道:“用什么计谋可以抓住他?” 吴学究说:“只能如此这般……” 宋江听了,十分高兴:“这个计策太妙了!” 当天就分拨好人马,第二天一早,大军开到青州城下,将城池团团围住,擂鼓摇旗,大声叫阵。城里的慕容知府得到报告,急忙请来呼延灼商量:“这次那些贼寇又去请了梁山泊的宋江来,这可怎么办?” 呼延灼自信满满地说:“恩相放心。这些贼寇来了,首先就失去了地利。他们只敢在水泊里嚣张,如今擅自离开巢穴,来一个,我就捉一个,他们能有什么作为?请知府上城观看我如何厮杀。”

呼延灼急忙披挂整齐,上马出城。城门打开,放下吊桥,他带领一千人马,在城外摆开阵势。宋江阵中一员大将纵马而出,手持狼牙棍,厉声大骂知府:“你这个滥官,残害百姓的贼徒!把我全家杀害,今天正好来报仇雪恨!” 慕容知府认出是秦明,也骂道:“你这小子本是朝廷命官,国家又没有亏待你,为什么要造反?要是抓住你,定将你碎尸万段!先把这个贼子拿下!” 呼延灼听了,舞动双鞭,纵马直取秦明。秦明也挥舞着狼牙大棍,上前迎战呼延灼。两位大将一交手,果然棋逢对手。有《西江月》为证:

鞭舞两条龙尾,棍横一串狼牙。三军看得眼睛花,二将纵横交马。 使棍的闻名寰海,使鞭的声播天涯。龙驹虎将乱交加,这厮杀堪描堪画。

秦明和呼延灼打得难解难分,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慕容知府见两人斗了这么久,担心呼延灼有闪失,急忙鸣金收兵,呼延灼只好退回城中。秦明也不追赶,回到本阵。宋江让众头领军校先退十五里下寨。

呼延灼回到城中,下马去见慕容知府,说道:“小将正准备拿下秦明,恩相为什么收兵?” 知府说:“我见你斗了这么久,怕你劳累,所以先收兵休息。秦明那家伙,原本是我这里的统制,和花荣一起背叛朝廷,他也不可轻视。” 呼延灼说:“恩相放心,小将一定要拿下这个背义之贼。刚才和他打斗时,我看他棍法已经乱了。明天让恩相看我斩杀此贼。” 知府说:“既然将军如此英勇,明天临敌的时候,你杀开一条路,送三个人出去。一个让他去东京求救,两个让他去邻近府州会合兵马,一起围剿贼寇。” 呼延灼说:“恩相高见。” 当天,知府写好了求救文书,选了三个军官,安排妥当。

呼延灼回到住处,卸下衣甲,暂时休息。天还没亮,就有军校前来报告:“城北门外的土坡上,有三个人骑着马,偷偷在那儿观察城池。中间一个穿着红袍,骑着白马;两边的,只认得右边的是小李广花荣,左边那个穿着道袍。” 呼延灼一听,说道:“那个穿红袍的,一看就是宋江,穿道袍的想必是军师吴用。你们先别惊动他们,立刻点齐一百名马军,跟我去捉拿这三个人。” 呼延灼赶忙披挂上马,拿起双鞭,带领一百多名马军,悄悄地打开北门,放下吊桥,朝着土坡追去。此时,宋江、吴用、花荣三人正全神贯注地望着城池。呼延灼拍马冲上土坡,三人这才勒转马头,不紧不慢地离去。呼延灼奋力追赶,追到前面几株枯树旁时,宋江、吴用、花荣三人同时勒住了马。呼延灼刚追到枯树边,只听一声呐喊,他的战马正好踩中陷坑,人和马一同跌了进去。两边立刻冲出五六十个挠钩手,先把呼延灼从陷坑里钩了上来,捆绑起来带走,后面还牵着他的马。那些赶来的马军,被花荣拈弓搭箭,射倒了前面五七个,后面的吓得连忙勒转马头,一哄而散。

宋江回到寨中,坐在营帐内,左右的刀斧手将呼延灼押了过来。宋江见了,急忙起身,喝令快解开绳索,亲自扶着呼延灼到营帐中坐下,然后向他行礼。呼延灼见状,慌忙跪下说:“义士为何如此?” 宋江说道:“我宋江怎敢背叛朝廷。只因官吏贪污**,逼迫太紧,误犯大罪,所以暂且在水泊梁山避难,只等朝廷赦免罪过,招安我们。没想到惊动了将军,让您劳神费力,实在是仰慕将军的虎威。今日冒犯了您,还请您恕罪。” 呼延灼说:“我呼延灼身为被擒之人,就是死一万次都不为过,义士为何还如此重礼相待?” 宋江说:“我宋江怎敢伤害将军性命,皇天可鉴我的一片真心。” 只是诚恳地哀求。呼延灼问道:“兄长的意思,莫非是让我去东京请求招安,到山寨来赦免你们的罪过?” 宋江说:“将军怎么能去呢!高太尉那家伙心胸狭隘,忘人大恩,记人小过。将军折损了那么多军马钱粮,他怎会不追究您的罪责?如今韩滔、彭玘、凌振都已在我们山寨入伙,倘若将军不嫌弃山寨简陋,我宋江情愿把寨主之位让给将军。等朝廷任用我们,接受招安后,那时再尽忠报国,也为时不晚。” 呼延灼沉思了许久,一来他本就是天罡星之数,与梁山众人自然义气相投;二来见宋江对他十分恭敬,不禁叹了口气,跪在地上说:“并非我呼延灼不忠于国家,实在是仰慕兄长义气过人,让我不得不从。我愿追随兄长,鞍前马后。事已至此,我也不会再回朝廷了。” 有诗为证:

亲受泥书讨不庭,虚张声势役生灵。

如何世禄英雄士,握手同归聚义厅?

宋江十分高兴,带着呼延灼与众头领相见,还让李忠、周通把那匹踢雪乌骓马还给呼延灼骑。众人接着商议解救孔明的计策,吴用说:“只有让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才能轻易拿下青州城,同时也能断了呼延灼回朝廷的念头。” 宋江听了,来跟呼延灼陪话说:“并非我宋江贪图攻打城池,实在是孔明叔侄被关在狱中,若不是将军赚开城门,实在无法救出他们。” 呼延灼回答道:“小将既然承蒙兄长收留,理当效力。”

当晚,点起秦明、花荣、孙立、燕顺、吕方、郭盛、解珍、解宝、欧鹏、王英十个头领,都扮作军士模样,跟着呼延灼,一共十一骑军马,来到青州城边,一直走到护城河前,大声喊道:“城上快开门!我逃得性命回来了!” 城上的人听出是呼延灼的声音,慌忙报告给慕容知府。此时,知府正为折损了呼延灼而烦闷,听到呼延灼逃回来了,心中大喜,连忙上马,奔到城上。远远望去,只见呼延灼带着十几骑马,看不清面容,只听得出呼延灼的声音。知府问道:“将军怎么逃回来的?” 呼延灼说:“我被那伙人用陷马坑捉了去,幸好有原来跟随我的头目,暗中偷了这匹马给我骑,我就带着他一起逃回来了。” 知府听呼延灼这么一说,便叫军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十个头领跟着呼延灼进到城门里,迎面碰上知府,秦明眼疾手快,一棍就把慕容知府打下马来。解珍、解宝立刻放起火来。欧鹏、王矮虎冲上城头,把守城的军士杀散。宋江见城上火起,率领大队人马一拥而入。宋江急忙传令,不许残害百姓,先去收缴仓库钱粮。他们在大牢里救出了孔明和他的叔叔孔宾一家老小,随后又让人扑灭了大火。接着,将慕容知府一家老小全部斩首,抄没其家产,分给众军。天亮后,统计城中被火烧的百姓,发放粮米救济。把府库中的金帛、仓库里的米粮,装了五六百车,还得了二百多匹好马。宋江在青州府里摆下庆喜筵席,请三山的头领一起回梁山泊大寨。有诗为证:

呼延逃难不胜羞,忘却君恩事寇仇。

因是天罡并地煞,故为乡导破青州。

李忠、周通派人回桃花山,把所有的人马、钱粮都收拾下山,放火烧毁了山寨。鲁智深也让施恩、曹正回二龙山,和张青、孙二娘收拾好人马、钱粮,同样烧了宝珠寺山寨。没过几天,三山的人马都已准备就绪。宋江带领大队人马,班师回山。先让花荣、秦明、呼延灼、朱仝四将开路,所经过的州县,秋毫无犯。乡村百姓们扶老携幼,烧香礼拜,迎接他们。几天后,队伍来到梁山泊边,众多水军头领备好船只迎接。晁盖带领山寨的马步头领,都在金沙滩迎接,一直把众人迎到大寨,在聚义厅上依次坐定。山寨里大排筵席,庆贺新到山寨的头领:呼延灼、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李忠、周通、孔明、孔亮,共十二位新上山的头领。席间,林冲说起感谢鲁智深相救之事,鲁智深便问道:“洒家自从和教头在沧州分别后,可曾知道阿嫂的消息?” 林冲回答说:“我自火并王伦之后,派人回家接老小,才知道拙妻被高太尉的逆子逼迫,已经上吊自杀;岳父也因忧虑染病去世了。” 杨志又提起以前在王伦手下上山相聚的事,众人都说:“这都是命中注定,并非偶然。” 晁盖说起黄泥冈劫取生辰纲一事,众人都大笑起来。第二天,众头领轮流摆筵席,热闹非凡,暂且不表。宋江见山寨又增添了许多人马,心里十分欢喜,便让汤隆担任铁匠总管,负责督造各种军器,以及铁叶连环甲等;让侯健担任旌旗袍服总管,添造三才、九曜、四斗、五方、二十八宿等旗帜,还有飞龙、飞虎、飞熊、飞豹旗,以及黄钺、白旄、朱缨、皂盖等;在山边四面筑起墩台;重新修缮西路、南路两处酒店,用来接待往来上山的好汉,同时打探飞报军情。山西路的酒店,让张青、孙二娘夫妻 —— 他们原本就是开酒家的 —— 前去看守;山南路酒店依旧由孙新、顾大嫂夫妻看守;山东路酒店还是朱贵、乐和负责;山北路酒店则由李立、时迁看守。三关的防御工事,也添造了寨栅,分派头领看守。各项事务安排妥当后,众人都要遵守,不得有误。有诗为证:

天将摧锋已受降,许多军马更精强。

凭陵欲作恢宏计,须仗公明作主张。

几个月后,有一天,花和尚鲁智深来对宋公明说:“智深有个相识,李忠兄弟也认识,叫九纹龙史进。他现在华州华阴县的少华山上,和神机军师朱武,还有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四个人在那里聚义。洒家时常思念他。昔日在瓦罐寺,他曾救助过洒家,这份恩情,洒家一直没忘。如今洒家想去那里探望他,顺便把他们四个一起请来入伙,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宋江说:“我也曾听说过史进的大名,若能有师父去请他来,那再好不过了。不过,师父不可独自前往,可让武松兄弟陪您走一趟。他是行者,同样是出家人,正好同行。” 武松应道:“我和师父一起去。” 当天,二人便收拾好腰包、行李,戴上斗笠,扮成出家人的模样,武松则装作鲁智深的随行行者。两人告别众头领,下山过了金沙滩,晓行夜宿,走了多日,来到华州华阴县地界,径直朝着少华山而去。

宋江自从鲁智深、武松下山后,虽然当时同意他们去,但心里一直放心不下,便叫来神行太保戴宗,让他随后跟上,打探消息。

鲁智深、武松二人来到少华山下,负责放哨的小喽啰出来拦住他们,问道:“你们两个出家人从哪里来?” 武松回答说:“这山上有史大官人吗?” 小喽啰说:“既然是来找史大王的,那就先在这儿稍等一会儿。我上山通报头领,他们马上就下来迎接。” 武松说:“你就说鲁智深前来探望。” 小喽啰去了没多久,只见神机军师朱武,带着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三人下山来迎接鲁智深和武松,却不见史进。鲁智深便问道:“史大官人在哪里?怎么不见他?” 朱武走上前,恭敬地说:“您莫非就是延安府的鲁提辖?” 鲁智深说:“洒家正是。这位行者就是景阳冈打虎的武松。” 三人急忙行礼说:“久仰二位大名!听说二位在二龙山扎寨,今日怎么来到这里了?” 鲁智深说:“我们现在已经不在二龙山了,投奔了梁山泊宋公明大寨入伙。今天特意来找史大官人。” 朱武说:“既然二位来了,那就先到山寨中,让我详细跟你们说。” 鲁智深说:“有话就快说,等什么等,洒家可没那闲工夫!” 武松也说:“师父是个性急的人,有话直说无妨。”

朱武说道:“我们三个在这山寨,自从史大官人上山后,山寨十分兴旺。近日,史大官人下山,正好碰到一个画匠。这画匠是北京大名府人,叫王义,他之前许下愿,要到西岳华山金天圣帝庙内绘制影壁,这次是去还愿的,还带着女儿玉娇枝同行。谁知道,本州的贺太守,他是蔡太师的门人,为官贪婪无度,残害百姓。有一天,贺太守到庙里上香,一眼就看中了颇有姿色的玉娇枝,多次派人去说,要娶她为妾。王义不肯,太守就强行把他女儿抢去做妾,还把王义刺配到偏远险恶的军州。王义路过这里时,恰好遇到史大官人,便把这事告诉了他。史大官人把王义救到山上,还杀了那两个押送的公人。之后,史大官人直接去府里,打算刺杀贺太守,却被人发现,反倒被抓,如今还关在牢里。贺太守还扬言要集结军马,扫荡我们山寨。我们正陷入进退两难、无计可施的困境,实在是苦恼!” 有诗为证:

花颜云鬓玉娇枝,太守行香忽见之。

不畏宪章强夺取,黄童白叟亦相嗤。

鲁智深听后,气愤地说:“这可恶的家伙竟敢如此无礼,还这般嚣张。洒家去结果了那厮!” 朱武说:“二位先到寨里,咱们再从长计议。” 于是,一行五个头领回到少华山寨中坐下。朱武让王义过来,向鲁智深、武松详细诉说贺太守的贪婪残暴、欺压百姓,强占良家女子的恶行。朱武等人一面杀牛宰马,热情款待鲁智深和武松。在筵席上,鲁智深说道:“贺太守那家伙太不讲道理了!我明天就去州里,打死他!” 武松连忙劝阻:“哥哥,不可莽撞!我和你连夜回梁山泊,向宋公明报告此事,让他带领大队人马前来攻打华州,这样才能救得史大官人。” 鲁智深叫道:“等我们回山寨搬救兵,史家兄弟的性命恐怕早就没了!” 武松说:“就算杀了太守,又怎么能救史大官人呢?” 武松坚决不同意鲁智深独自去冒险。朱武也劝道:“师父暂且息怒!武都头说得有道理。” 鲁智深一下子焦躁起来,说道:“都是你们这般慢性子的人,才会害了俺史家兄弟!你们也别去梁山泊报信了,看洒家去如何解决!” 众人怎么劝都劝不住,当晚鲁智深依旧不听。第二天凌晨四更,他就起身,拿起禅杖,带上戒刀,径直朝着华州奔去。武松无奈地说:“不听我的话,这次去肯定会出事。” 朱武随即派了两个机灵的小喽啰,前去打探消息。鲁智深一路赶到华州城里,在路边向人打听州衙的位置,有人指着说:“过了州桥,往东走就是。” 鲁智深刚走到浮桥上,就听见人们说:“和尚,快躲开,太守相公过来了!” 鲁智深心想:“俺正想找他,这下可好,自己送上门来,那厮多半是命该如此!” 只见贺太守的仪仗队一对对排列着走来。太守乘坐的是暖轿,轿窗两边各有十个虞候簇拥着,每个人都手持鞭枪铁链,守护在两旁。鲁智深见状,心里琢磨:“这下不好动手打那家伙了。要是打不着,反倒让他笑话!” 贺太守在轿窗里也看到了鲁智深,见他一副想上前又犹豫的样子。过了渭桥,贺太守回到府中,下了轿,便吩咐两个虞候:“你们去把桥上那个胖大和尚请到府里来赴斋。” 虞候领命,来到桥上,对鲁智深说:“太守相公请您去赴斋。” 鲁智深暗自思忖:“这贼子正好死在洒家手里!俺刚才正想打他,怕打不着,才让他过去了。俺正想找他,他倒来请洒家!” 于是,鲁智深便跟着虞候径直来到府里。太守早已安排好了一切,一见到鲁智深走进厅前,就吩咐让他放下禅杖,解下戒刀,到后堂赴斋。鲁智深一开始不肯,众人劝道:“你是出家人,怎么这么不懂事!府堂深处,怎么能让你带着刀杖进去?” 鲁智深心想:“就凭俺这两个拳头,也能打碎那厮的脑袋!” 于是,他把禅杖和戒刀放在廊下,跟着虞候进入后堂。

贺太守正坐在后堂,见鲁智深进来,把手一挥,大喝一声:“拿下这个秃贼!” 两边的壁衣内瞬间冲出三四十个公差,一拥而上,将鲁智深横拖倒拽地抓住了。哪怕你是哪吒太子,也难逃出这地网天罗;就算是火首金刚,也难以挣脱这龙潭虎窟!真是:飞蛾投火身倾丧,蝙蝠遭竿命必伤。鲁智深被贺太守拿下,他的性命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