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这首诗正契合孙大圣的奇妙本领。他将从妖怪那儿得来的真宝贝藏在袖中,暗自欣喜道:“这妖怪费尽心机抓我,简直就是水中捞月;老孙我若要擒住他,就如同火上弄冰,轻而易举。” 他怀揣着葫芦,小心翼翼地溜出洞门,显出本相,厉声高喊道:“妖怪,快开门!” 旁边的小妖被吓了一跳,问道:“你又是何人,竟敢在此大声叫嚷?” 行者答道:“快去通报你家那老妖怪,我乃行者孙是也。”

小妖急忙跑进洞里报告:“大王,门外有个叫行者孙的来了。” 老魔大惊失色道:“贤弟,不好了!这下把他们一伙人都引来了!幌金绳正拴着孙行者,葫芦里还装着者行孙,怎么又冒出个行者孙?想必是他的几个兄弟都来了。” 二魔却镇定自若地说:“兄长莫慌,我这葫芦能装下一千人呢。才装了一个者行孙,还怕什么行者孙!待我出去瞧瞧,一并把他装进来。” 老魔叮嘱道:“兄弟,可要小心行事。”

你瞧那二魔拿着个假葫芦,如同上次一般,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门,高声喝道:“你是哪里人,竟敢在此吆喝?” 行者说道:“你竟不认得我?我家在花果山,祖居水帘洞。只因大闹天宫,许久才平息争斗。如今有幸脱离灾祸,放弃魔道,皈依佛门。遵奉教义前往雷音寺,求取真经以归正道。却在此遇见你们这些野蛮妖怪,还施展神通。快还我大唐圣僧,让我们西行参拜佛祖。咱们两家就此罢手,各走各的平安路。休要惹得老孙发怒,否则叫你性命不保!”

那妖怪说:“你且过来。我不与你打斗,但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行者笑道:“你叫我,我就答应。我若叫你,你敢答应吗?” 妖怪说:“我叫你,是因为我有个宝贝葫芦,可以装人。你叫我,又有什么东西?” 行者道:“我也有个葫芦。” 妖怪说:“既然有,拿出来让我瞧瞧。” 行者从袖中取出葫芦,晃了晃,又赶紧藏回袖中,生怕妖怪来抢。

妖怪见了,大为震惊,心想:“他的葫芦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和我的一模一样?…… 就算是一根藤上结的,也该有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怎么会这般毫无差别?” 于是,他正色问道:“行者孙,你那葫芦是从哪里来的?” 行者其实并不清楚葫芦的来历,灵机一动,反问道:“你那葫芦是从哪里来的?” 妖怪以为行者说的是实话,便将葫芦的来历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开、天地辟裂之时,有一位太上老祖,化身为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人间世界。补到乾宫夬地时,在昆仑山脚下,见到一缕仙藤,上面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这便是老君留下,一直流传到如今的。” 大圣听了,顺着他的话说道:“我的葫芦,也是从那里来的。” 妖怪问:“何以见得?” 大圣说:“自天地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化身为女娲,补全天缺,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上结有两个葫芦。我得到的是雄的,你那个是雌的。” 妖怪说:“别说什么雌雄,只要能装人的,就是好宝贝。” 大圣道:“你说得也对,我就让你先装。”

妖怪十分高兴,急忙纵身跳到空中,拿着葫芦,大喊一声:“行者孙。” 大圣听了,一口气连着应了**声,可葫芦却怎么也装不了他。妖怪落下来,气得直跺脚、捶胸口,说道:“天啊!都说世情不变,没想到这宝贝也怕‘老公’,雌的见了雄的,就不敢装了!” 行者笑道:“你先收起来,轮到老孙叫你了。” 说着,他纵筋斗跳起来,将葫芦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对着妖怪,喊道:“银角大王。” 那妖怪不敢不应,只得答应了一声,瞬间就被装了进去。行者赶忙贴上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 的帖子,心中暗喜:“我的好宝贝,今天也让你尝尝新!”

他按落云头,拿着葫芦,一心只想着救师父,便又朝着莲花洞口走去。山上道路崎岖不平,而且他又是个罗圈腿,一拐一拐地走着,晃得葫芦里 “漷漷索索” 直响。你道为何会有响声?原来孙大圣的身体经过锤炼,一时半会儿难以被化掉;而那妖怪虽说也能腾云驾雾,但不过是些法术,终究是凡胎未脱,进了宝贝里很快就被化了。行者还以为妖怪没那么快化掉,笑道:“我那宝贝儿子,不知道是在里面撒尿呢,还是在漱口,这都是老孙我以前干过的事儿。不到七八日,化成稀汁,我也不揭开盖子看。—— 急什么呢?有什么要紧的?想想我出来得这么容易,就该千年不看才好!” 他一边拿着葫芦,一边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洞口,又摇了摇葫芦,响声更大了。他说:“这声音就像算卦用的竹筒响,倒正好可以用来算卦。老孙我来算一卦,看看师父什么时候才能出洞。” 只见他手里不停地摇着葫芦,嘴里不停地念叨:“周易文王、孔子圣人、桃花女先生、鬼谷子先生……”洞里的小妖看到这一幕,赶忙报告:“大王,不好了!行者孙把二大王爷爷装在葫芦里算卦呢!” 老魔听了,吓得魂飞魄散,浑身瘫软,“扑” 的一声跌倒在地,放声大哭道:“贤弟啊!我和你私自离开上界,下凡来到尘世,本指望能共享荣华,永远做这山洞的主人,怎料到因为这和尚,害了你的性命,断了我手足之情!” 满洞的群妖也跟着一起痛哭起来。

猪八戒吊在梁上,听到他们一家子都在哭,忍不住喊道:“妖怪,你们先别哭,听老猪给你们讲讲。先来的孙行者,接着来的者行孙,后来的行者孙,这三个名字反复变化,其实都是我师兄一人。他有七十二般变化,施展法术进来,偷走了宝贝,还把你们二大王装了进去。你们二大王已经死了,别这么哭丧了,赶紧刷净锅灶,准备些香蕈、蘑菇、茶芽、竹笋、豆腐、面筋、木耳、蔬菜,把我们师徒请下来,给你们二大王念一卷《受生经》。” 老魔听了,心中大怒道:“都说猪八戒老实,原来这么不老实!他居然还拿我们寻开心!” 于是,他吩咐小妖:“先别哭了!把猪八戒解下来,蒸熟了,等我吃饱了,再去捉拿孙行者报仇。” 沙僧埋怨八戒道:“看吧!我让你别多嘴,多嘴的要先被蒸着吃了!” 八戒听了,也有些害怕。这时,一个小妖说:“大王,猪八戒不好蒸。” 八戒连忙道:“阿弥陀佛!是哪位兄弟积德呀?确实不好蒸。” 另一个小妖说:“把他的皮剥了,就好蒸了。” 八戒吓得连忙改口:“好蒸!好蒸!皮骨虽然粗糙,可汤一滚就烂。行!行!”

正在吵闹时,只见前门外一个小妖跑进来报告:“行者孙又在门口叫骂了!” 老魔又大惊道:“这小子也太目中无人了!” 他下令:“小的们,先把猪八戒照旧吊起来,查查咱们还有几件宝贝。” 管家的小妖说:“洞里还有三件宝贝。” 老魔问:“是哪三件?” 管家的回答:“还有七星剑、芭蕉扇和净瓶。” 老魔说:“那瓶子没用,本来是叫人,人应了就能装,结果口诀被孙行者学去了,反倒把自家兄弟装了进去。别用它了,放在家里。快把剑和扇子拿来。” 管家的立刻将两件宝贝献给老魔。老魔把芭蕉扇插在后衣领上,提着七星剑,又点齐大小群妖三百多名,让他们一个个手持枪棒,准备厮杀。老魔自己则戴上头盔,穿上铠甲,披上一件赤焰焰的丝袍。群妖列好阵势,准备捉拿孙大圣。而孙大圣早已知道二魔被化在了葫芦里,他把葫芦紧紧拴好,系在腰间,手持金箍棒,严阵以待。只见那老妖举着红旗,威风凛凛地跳出门来。他是怎么打扮的呢?

头上的盔缨光芒闪耀,腰间的带子五彩斑斓。身上穿着龙鳞般的铠甲,外面罩着一件红袍,如同烈火燃烧。圆溜溜的眼睛闪烁着电光,钢针般的胡须随风飘动,好似浓烟。手中轻轻提着七星宝剑,芭蕉扇半遮着肩膀。行动起来如同流云离开海岳,声音如同霹雳震撼山川。威风凛凛,气势压过天将,愤怒地率领群妖出洞。

老魔急忙命令小妖摆开阵势,骂道:“你这猴子,太无礼了!害我兄弟,伤我手足,实在可恨!” 行者骂道:“你这找死的怪物!你一个妖精的性命舍不得,可我师父、师弟,连马四个生灵,平白无故地被吊在洞里,我怎么能忍心?情理又怎能说得过去!快快把他们放出来还我,再多给些盘缠,欢欢喜喜地送老孙上路,我还饶你这老妖一条狗命!” 那妖怪哪里肯听,举起宝剑,当头就砍。大圣挥舞铁棒,举棒相迎。这一场在洞门外的厮杀,真是精彩!

金箍棒与七星剑相互碰撞,霞光如同闪电般耀眼。悠悠的冷气袭人,令人胆寒,荡荡的昏云遮蔽山岭。那妖怪因为手足之情,毫不留情;大圣则为了取经的师父,丝毫不让。两家各怀仇恨,每一次交锋都充满怒火。只杀得天昏地暗,鬼神震惊,日色黯淡,烟雾浓重,龙虎争斗。大圣咬牙切齿,眼中好似要喷出火来;妖怪也怒目圆睁,射出金光。一来一往,两人尽显英雄本色,不停地挥舞着棒与剑。

老魔与大圣战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老魔将剑梢一指,喊道:“小妖们,一起上!” 那三百多个妖精一拥而上,把行者围在中间。好大圣,毫无惧色,挥舞着金箍棒,左冲右突,前挡后遮。那些小妖也都有些手段,越打越勇,如同绵絮缠身一般,搂腰扯腿,不肯后退。大圣有些慌张,急忙使出身外身法,从左胁下拔了一把毫毛,嚼碎后喷出去,大喝一声:“变!” 一根根毫毛都变成了行者。你看,高的使棒,矮的抡拳,最小的没地方下手,就抱着妖怪的腿啃筋。把那些小妖打得四散奔逃,他们齐声喊道:“大王啊,大事不妙!太难了!满山遍野都是孙行者啊!” 这身外法把群妖打得节节败退,只剩下老魔被困在中间,被赶得东奔西跑,找不到出路。老魔见势不妙,心中慌乱,左手紧握着宝剑,右手伸到颈后,取出芭蕉扇。他对着东南方向的丙丁火位,正对着离宫,猛地一扇,只听 “唿喇” 一声,地面上顿时火光冲天。原来这宝贝厉害之处就在于,凭空一扇,便能生出熊熊烈火。这妖怪毫不留情,一连扇了七八下,整个天地都被炽热的火焰笼罩,火势汹涌,飞腾而起。那火异常猛烈:

这火并非天上的神火,不是炉中的炭火,也不是山头的野火,更不是灶底的烟火,而是从五行之中自然孕育出的一点灵光之火。这扇子也非凡间寻常物件,不是人工打造而成,而是自混沌初开以来就诞生的珍宝。用这扇子扇出的火,光芒耀眼,如同闪电划过红色的丝绸;火光灼灼,又似晚霞映照出绛红色的绮罗。燃烧之处,不见一丝青烟,只有满山遍野的赤焰。大火将岭上的松树烧得好似火树,崖前的柏树也变成了燃烧的灯笼。山洞中的走兽为了逃命,四处奔逃;林内的飞禽爱惜羽毛,纷纷高飞远去。这场神火在空中肆意蔓延,烧得石头破碎,溪水干涸,大地一片通红!

大圣见此熊熊烈火,也不禁心惊胆战,暗自思忖:“不好了!我自身倒还能抵挡,可那些毫毛却承受不住,一旦落入这火中,就如同燎毛一般容易被烧毁。” 想到这儿,他将身子一抖,把毫毛全部收回到身上,只用一根毫毛变成假身子,用来躲避火灾。而他的真身则捻着避火诀,纵筋斗云高高跃起,迅速脱离了大火,径直朝着莲花洞飞去,一心想着要救师父。

大圣很快来到洞前,按下云头,却瞧见洞门外有百十来个小妖,个个破头折脚,皮开肉绽。原来这些都是被他之前施展分身法打伤的,此刻他们正疼得直叫唤,强忍着疼痛站在那里。大圣见状,心中的凶性再也按捺不住,抡起铁棒,一路朝着洞内打去。可怜这些小妖,苦心修炼得来的人身就此毁于一旦,又变回了原本的兽类模样。

大圣杀光了小妖,闯进洞里,正要解救师父,却发现洞内火光闪烁,吓得他手忙脚乱,心想:“完了!完了!这火从后门口烧起来,老孙我恐怕难以救出师父了!” 正惊慌失措时,他仔细一看,呀!原来那不是火光,而是一道金光。大圣定了定神,朝里望去,只见羊脂玉净瓶正散发着光芒,他心中顿时欢喜起来:“好宝贝啊!这瓶子之前被那小妖拿到山上时就曾放光,老孙我得到过,没想到又被那妖怪搜了回去,今日竟藏在这里,还在放光。” 于是,大圣偷偷拿了瓶子,满心欢喜,也顾不上救师父了,急忙抽身往洞外跑去。

刚出洞门,就看见那妖魔提着宝剑,拿着扇子,从南面走了过来。孙大圣躲避不及,被老魔大声喝住:“往哪里跑!” 说着,举剑就朝大圣劈头砍去。大圣赶忙纵筋斗云,跳了起来,转眼间便无影无踪,逃走了。

再说那妖怪来到洞门口,只见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他手下的群妖尸体,顿时大惊失色,仰天长叹,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太惨了!太痛了!” 有诗为证:可恨那猴子乖巧,马儿顽劣,灵胎转世降临凡尘。只因一念之差离开天阙,致使忘乎所以落入此山。如同鸿雁失群般悲伤,妖兵灭绝,泪水潺潺。何时罪孽消尽解开枷锁,返本归原回到天庭?

老魔满心惭愧,一步一叹,哭着走进洞里。只见洞里的什物、家火都还在,却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人影,心中越发悲痛凄惨。他独自坐在洞中,趴在石案上,把宝剑斜靠在案边,将扇子插在肩后,不知不觉昏昏沉沉地睡着了。这正是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

话说孙大圣拨转筋斗云,站在山前,一心想着救师父。他把净瓶儿牢牢系在腰间,来到洞口打探情况。只见洞门半开着,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动静。大圣随即轻轻迈步,悄悄潜入洞中。只见那妖魔斜靠在石案上,呼呼大睡,芭蕉扇从肩衣滑落,半盖着脑后,七星剑仍斜靠在案边。大圣见状,轻轻走上前去,拔起扇子,然后急转身,“呼” 的一声跑了出去。原来扇柄刮到了妖怪的头发,一下子把他惊醒了。妖怪抬头一看,发现是孙行者偷走了扇子,急忙拿起宝剑追了出去。

大圣早已跳到洞前,把扇子塞到腰间,双手抡起铁棒,与妖魔对峙起来。这一场恶战就此展开:

恼怒的妖怪气得怒发冲冠,心中的恨意难以消解,恨不得将大圣一口吞下去,才能解心头之恨。他恶狠狠地骂道:“你这可恶的猢狲!竟敢如此戏耍我!伤了我这么多手下,还来偷我的宝贝。今日这场争斗,我绝饶不了你,定要与你拼个你死我活!” 大圣也大声呵斥道:“你这妖怪好不识趣!就凭你也想跟老孙较量,简直是以卵击石!” 宝剑挥舞,铁棒迎击,双方都毫不留情。你来我往,为了输赢而争斗;转来转去,各自施展武艺。这一切都是因为要保护取经的唐僧,前往灵山参拜佛位,才导致金火相克,五行紊乱,伤了和气。双方都在扬威耀武,尽显神通,一时间飞沙走石,场面十分壮观。激战渐渐到了傍晚,魔头体力不支,率先败退。老魔与大圣大战了三四十回合,天色渐晚,实在抵挡不住,败下阵来,朝着西南方向,逃向压龙洞去了。

大圣这才按下云头,闯进莲花洞,解开了唐僧、八戒和沙和尚身上的绳索。三人脱离了危险,连忙向行者道谢,随后问道:“妖魔跑到哪里去了?” 行者说道:“二魔已经被装在葫芦里了,这会儿估计已经化成脓水了。大魔刚刚战败,往西南方向的压龙山逃去了。这洞里的小妖,被老孙用分身法打死了一半,剩下那些逃回去的,也被老孙全部杀光了,这才得以进到这里,解救你们。” 唐僧感激不已,说道:“徒弟啊,多亏你辛苦了!” 行者笑着说:“确实辛苦。你们只是被吊着受些疼痛,我老孙可是一刻都没停歇,比那急递铺的铺兵还忙,里里外外反复奔波。幸好偷了他们的宝贝,才能打败妖魔。” 猪八戒说:“师兄,快把那葫芦拿出来给我们看看,说不定二魔已经化了。” 大圣先把净瓶解下来,又拿出金绳和扇子,最后才把葫芦拿在手上,说道:“别看!别看!这葫芦之前装过老孙,老孙我用漱口的办法,哄得他揭开盖子,才得以逃脱。我们可千万别揭开盖子,只怕他也会耍花招逃走。” 师徒四人满心欢喜,在洞里找出米面菜蔬,刷干净锅灶,做了些素斋吃。吃饱喝足后,便在洞中安睡,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天刚破晓。

却说那老魔逃到压龙山,召集了大小女怪,详细讲述了母亲被打死、兄弟被装、妖兵被灭、宝贝被盗的事情。众女怪听后,顿时哭声一片。哭了许久,老魔说道:“大家先别难过。我身边还有这口七星剑,打算集合你们这些女兵,去压龙山后,向娘家亲戚借兵,一定要抓住那孙行者报仇。” 话还没说完,门外小妖进来报告:“大王,山后老舅爷率领着不少兵卒来了。” 老魔一听,急忙换上白色的孝服,恭恭敬敬地出去迎接。原来老舅爷是他母亲的弟弟,名叫狐阿七大王。他听哨山的妖兵报告说,姐姐被孙行者打死,还被假扮成姐姐的模样,盗走了外甥的宝贝,这些天一直在平顶山与他们对抗。于是,他率领本洞二百多名妖兵,特地赶来助阵,所以先到姐姐家打听消息。刚进门,看到老魔穿着孝服,两人抱头痛哭。哭了好一会儿,老魔行了大礼,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狐阿七听后,勃然大怒,立刻让老魔换下孝服,拿起宝剑,点齐所有女妖,合兵一处,驾着风云,朝着东北方向而来。

这边大圣吩咐沙僧准备好早饭,吃完后便要上路。忽然听到风声,他走出洞门一看,只见一伙妖兵从西南方向赶来。行者大惊,急忙转身,对八戒喊道:“兄弟,妖精又请救兵来了。” 三藏听了,吓得脸色苍白,问道:“徒弟,这可如何是好?” 行者笑着说:“放心!放心!把他们的宝贝都交给我。” 大圣把葫芦、净瓶系在腰间,金绳藏在袖内,芭蕉扇插在肩后,双手挥舞着铁棒,让沙僧留在洞中保护师父,让八戒拿着钉耙,一起出洞迎战。

妖怪们摆开阵势,只见为首的是阿七大王。他面容如玉,长着胡须,眉毛如钢,耳朵似刀,头戴金炼盔,身穿锁子甲,手持方天戟,高声骂道:“你这大胆的泼猴!竟敢如此欺负人!偷了宝贝,伤害了我的族人,杀了我的妖兵,还敢霸占洞府!趁早一个个伸长脖子受死,好为我姐姐报仇!” 行者也毫不示弱,骂道:“你们这群找死的毛团,也不看看你孙外公的手段!别跑!吃我一棒!” 那怪物侧身躲开,举起方天戟迎面还击。两人在山头上你来我往,战了三四个回合,那怪物渐渐体力不支,败下阵来,转身就跑。行者紧追不舍,却被老魔拦住,又大战了三个回合。这时,狐阿七又转身回来进攻。这边八戒见状,急忙举起九齿钉耙挡住。双方你来我往,斗了许久,不分胜负。老魔大喝一声,众妖兵一拥而上,将他们团团围住。

话说三藏坐在莲花洞里,听到外面喊杀声震天,便对沙僧说道:“沙和尚,你出去瞧瞧,你师兄那边战况如何,胜负怎样。” 沙僧立刻扛起降妖杖,大步走出洞去。他大喝一声,如同猛虎出山般冲入敌阵,奋力拼杀,竟然将那群妖兵打得节节败退。

阿七大王见形势不妙,知道自己这边讨不了好,转身就想逃跑。八戒眼疾手快,哪里肯放过他,立刻追了上去。追到近前,八戒抡起九齿钉耙,狠狠地朝着阿七的后背砸去。只听 “噗” 的一声,阿七后背顿时鲜血四溅,九个血洞往外冒着鲜红的血。可怜他这一灵真性,就此消散,奔赴黄泉路了。八戒急忙把阿七的尸体拖过来,扒下他的衣服一看,原来这阿七也是个狐狸精变的。

老魔见自己的老舅被打死,也顾不上和行者纠缠了,提着宝剑,恶狠狠地朝着八戒劈过去。八戒赶忙举起钉耙抵挡,两人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正打得激烈的时候,沙僧瞅准时机,冲了过来,举起降妖杖就朝着老魔打去。老魔一个人抵挡不住两人的进攻,知道自己不是对手,连忙驾起风云,往南方逃窜。八戒和沙僧哪里肯放过他,在后面紧紧追赶。大圣在一旁看得真切,急忙纵身跳到空中,解下腰间的净瓶,对着老魔罩了下去,大声喊道:“金角大王。” 老魔正慌不择路地逃跑,以为是自家那些败下阵来的小妖在呼喊他,想都没想就回头应了一声。这一答应可坏了事,只听 “嗖” 的一声,他就被吸进了净瓶里。行者眼疾手快,立刻在瓶口贴上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 的帖子。这时,只见老魔手中的七星剑 “当啷” 一声,掉落尘埃,也归了行者所有。

八戒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对着行者说道:“哥哥,宝剑你拿到了,那妖怪呢?” 行者笑着回答:“搞定啦!已经被我装在这瓶儿里了。” 沙僧听到这话,和八戒都高兴得不得了。

三人齐心协力,把所有的妖怪都清扫干净,然后回到洞里,向三藏报喜:“师父,这山上的妖怪都被我们除掉啦,您可以上马赶路了。” 三藏一听,喜出望外,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师徒四人吃完早斋,收拾好行李,牵出马匹,继续向西赶路。

他们正走着,突然看见路旁有个盲人,快步走上前来,一把拉住三藏的马缰绳,说道:“和尚,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快把我的宝贝还给我!” 八戒吓了一跳,喊道:“完了!这肯定是那老妖来要宝贝了!” 行者定睛一看,发现竟然是太上李老君,赶忙走上前去,恭敬地施礼道:“老官儿,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老君一听,立刻升到半空,端坐在玉局宝座上,高声喊道:“孙行者,快把我的宝贝还给我。” 大圣也跳到空中,问道:“什么宝贝呀?” 老君说:“葫芦是我用来装仙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用的,宝剑是我用来降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炼丹的,绳子是我勒袍用的腰带。那两个妖怪,一个是我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我看银炉的童子。他们偷了我的宝贝,跑到下界为非作歹,我正到处找他们呢,没想到被你给抓住了,你也算立了大功。”

大圣一听,有些生气地说:“你这老官儿,太不像话了。纵容自己的手下变成妖怪为祸人间,应该治你个管束不严的罪名!” 老君连忙解释道:“这可不能怪我,你可别冤枉好人。这是海上菩萨向我借了三次,把他们送到这里来变成妖魔,试探你们师徒有没有真心往西去取经的决心。” 大圣听了,心里暗自嘀咕:“这菩萨也太不地道了!当初让我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我说路途艰难,她还答应我到了危急时刻会亲自来帮忙,结果现在反倒派妖怪来为难我们。说话不算数,活该她一辈子嫁不出去!—— 要不是老官儿你亲自来,我绝对不会把宝贝还回去。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就拿去吧。”

老君收回了五件宝贝,揭开葫芦和净瓶的瓶盖,倒出两股仙气,用手轻轻一指,仙气瞬间又化作金、银二童子,跟在老君身边。一时间,只见霞光万道,光芒耀眼。老君带着童子,飘飘然地回到兜率院,逍遥自在地升入大罗天。这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孙大圣又将如何保护唐僧,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到达西天,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