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话说孙大圣与八戒、沙僧告别陈老,来到河边。行者说道:“兄弟,你们俩商量一下,谁先下水。” 八戒赶忙说:“哥啊,我们俩的本事你也知道,还是得你先下水。” 行者坦言:“不瞒贤弟,要是山里的妖精,根本不用你们费力;可这水里的事儿,我就不行了。就算是下海过江,我也得捻着避水诀,或者变成鱼蟹的模样才能去;但要是那样捻诀,就抡不了铁棒,使不出神通,打不了妖怪了。我早就知道你们俩是惯于水性的,所以才让你们下去。” 沙僧说道:“哥啊,小弟虽说能下水,但不知道水底的情况如何。要不咱们一起去。哥哥你变成什么模样,或者我驮着你,分开水道,找到妖怪的巢穴,你先进去探探情况。要是师父没受伤,还在那儿,我们就全力征讨;要是不是这妖怪使坏,师父被淹杀或者被妖怪吃了,我们也不用苦苦寻找了,早点另寻他路,你看怎么样?” 行者说:“贤弟说得在理。你们谁驮我?” 八戒暗自高兴,心想:“这猴子以前不知道捉弄了我多少回,没想到他不会水。等老猪驮他,也捉弄他一回!” 呆子笑嘻嘻地喊道:“哥哥,我驮你。” 行者立刻明白他的心思,便将计就计说:“行,也好,你比悟净力气大些。” 八戒就背起了行者。

沙僧分开水路,弟兄们一同进入通天河内。在水底下走了一百多里远,那呆子开始捉弄行者。行者随即拔下一根毫毛,变成假身,伏在八戒背上,真身则变成一个猪虱子,紧紧贴在八戒耳朵里。八戒正走着,突然打了个踉跄,故意把行者往前一甩,“扑” 的一声,行者摔了一跤。其实那个假身本就是毫毛变的,便飘了起来,无影无踪。沙僧说道:“二哥,你怎么回事?不好好走路,就算跌在泥里也就罢了,可把大哥摔到哪儿去了!” 八戒说:“那猴子不经摔,一摔就摔没了。兄弟,别管他死活,我们先去找师父。” 沙僧说:“不行,还得等他来。他虽然不懂水性,但比我们机灵。要是没他来,我可不和你去。” 行者在八戒耳朵里,忍不住高声叫道:“悟净!老孙在这儿呢!” 沙僧一听,笑着说:“完了!这呆子死定了!你怎么敢捉弄他!现在弄得只闻声不见人,这可怎么办?” 八戒吓得跪在泥里磕头,说道:“哥哥,是我不对。等救了师父,上岸后我给你赔礼。你在哪儿说话呢?可吓死我了!你快现出原身吧。我驮着你,再也不敢冲撞你了。” 行者说:“行,还是你驮着我。我不捉弄你了。你快走!快走!” 那呆子唠唠叨叨,嘴里一直念着赔礼的话,爬起来和沙僧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百多里远,忽然抬头看见一座楼台,上面写着 “水鼋之第” 四个大字。沙僧说:“这里估计就是妖精的住处。我们俩不知道虚实,怎么敢上门挑战呢?” 行者说:“悟净,那门里外有水吗?” 沙僧回答:“没有水。” 行者说:“既然无水,你们就藏在左右,等老孙我去打听打听。”

好个大圣,从八戒耳朵里爬出来,摇身一变,变成个长脚虾婆,两三跳就跳到门里。睁眼一看,只见那妖怪坐在上面,众多水族排列两边,有个斑衣鳜婆坐在旁边,他们都在商议着要吃唐僧。行者留意观察,四处寻找,却不见唐僧的踪影。忽然看见一个大肚虾婆走过来,径直在西廊下站定。行者跳到她跟前,问道:“婆婆,大王和大家商议着要吃唐僧,唐僧现在在哪里呢?” 虾婆说:“唐僧被大王降雪结冰,昨天抓来放在宫后的石匣里。就等明天,他的徒弟们不来吵闹,就奏乐享用了。”

行者听了,在那儿转了一会儿,径直找到宫后,果然看到一个石匣,看起来像人间槽房里的猪槽,又像一口石棺材,量了量,足足有六尺长。行者伏在上面听了一会儿,只听见三藏在里面低声哭泣。行者没有出声,侧耳再听,就听见师父咬着牙,恨恨地说道:

“自恨我江流儿命不好,生来就遭了许多水灾。

一出娘胎就在波浪里折腾,去西天拜佛又掉进深渊。

之前在黑河就遭遇劫难,如今又因冰破命丧黄泉。

不知道徒弟们能不能来救我,还能不能取得真经回故园?”

行者忍不住叫道:“师父,别埋怨水灾了。《经》上说:‘土是五行之母,水是五行之源。没有土就无法生长,没有水就无法滋养。’老孙来了!” 三藏听到后,说道:“徒弟啊,快救我!” 行者说:“你先放心,等我们擒住妖精,一定能救你脱离困境。” 三藏说:“快动手!再晚一天,我可就被闷死了!” 行者说:“没事!没事!我这就去!” 急忙回头,跳了出去,到门外变回原身,喊道:“八戒!” 那呆子和沙僧走近,问道:“哥哥,怎么样?” 行者说:“就是这个妖怪骗了师父。师父没受伤,被怪物盖在石匣下面。你们俩赶紧去挑战,让老孙我先出水面。你们要是能擒住他就擒;要是擒不住,就假装战败,引他出水,等我来打他。” 沙僧说:“哥哥放心先去,我们会见机行事。” 行者捻着避水诀,钻出水面,站在岸边等候。你看那猪八戒气势汹汹,冲到门前,大声叫嚷:“泼怪物!快把我师父送出来!” 吓得门里的小妖赶忙跑去报告:“大王,门外有人来要师父了!” 妖怪说:“肯定是那泼和尚来了。” 接着吩咐:“快把披挂兵器拿来!” 众小妖连忙取来。妖怪穿戴整齐,手持兵器,立刻命令开门,走了出来。八戒和沙僧一左一右站定,看着妖邪的披挂。好个怪物!你瞧他:

头戴金盔,金光闪耀,身披金甲,好似霓虹。

腰间围着宝带,镶嵌着珍珠翡翠,脚下穿着烟黄色的靴子,模样奇特。

鼻梁高挺,如同峻岭耸立,天庭宽阔,仿佛龙的仪态。

眼睛闪烁,又圆又暴,牙齿像钢刀般锋利整齐。

短发蓬松,好似火焰飘动,长须潇洒,如同金锥挺立。

嘴里咬着一枝青嫩的水藻,手中拿着九瓣赤铜锤。

门 “咿呀” 一声打开,声响如同三春惊蛰的雷声。

这般模样世间少见,真不愧是号称灵感大王的威风。

妖邪走出门来,后面跟着百十个小妖,一个个抡枪舞剑,分成两排,对着八戒问道:“你是哪个寺里的和尚?为什么到这儿来吵闹?” 八戒大声喝道:“你这打不死的泼物!前夜你还跟我顶嘴,今天怎么假装不知道来问我?我本是东土大唐圣僧的徒弟,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你弄玄虚,假冒什么灵感大王,专门在陈家庄要吃童男童女。我本是陈清家的一秤金,你不认得我了?” 那妖邪说:“你这和尚,太没道理!你变成一秤金,这是冒名顶替的罪过。我还没吃你,反倒被你伤了手背。我都已经放过你了,你怎么又找上门来?” 八戒说:“你既然放过我,为什么又弄冷风、下大雪,冻结坚冰,害我师父?快把我师父送出来,万事皆休!要是你敢说半个‘不’字,你看看我手中的钯,绝不饶你!” 妖邪听了,冷冷一笑,说道:“你这和尚,就会耍嘴皮子,还敢夸下海口。没错,就是我施法术下冷雪冻住河面,抓走了你师父。你现在找上门来,想把师父要回去,只怕这一回可不像上一回了。那时我因为去赴会,没带兵器,才被你打伤。你现在先别跑,我跟你大战三合。三合之内你能敌得过我,就还你师父;要是敌不过,连你一起吃了。”

八戒说:“好你个乖儿子!就该这么说!看我的钯!” 妖邪说:“你原来是半路上出家的和尚。” 八戒说:“我的儿,你还真有点本事,怎么就知道我是半路出家的?” 妖邪说:“你会使钯,想必是在哪个菜园子里干活,把人家的钉钯偷来了吧。” 八戒说:“儿子,我这钯,可不是用来筑地的。你瞧:

巨大的齿刃铸就,如同龙爪一般,外表镀上黄金,好似蟒蛇的形状。

一旦遇上敌人,寒风凛冽,若是彼此相持,火焰顿生。

能为圣僧除掉怪物,在西方路上捉拿妖精。

舞动起来,烟云遮蔽日月,使开之时,霞彩明亮照人。

筑倒泰山,千虎害怕,掀翻大海,万龙震惊。

就算你威风有手段,一筑也得让你身上多出九个窟窿!”

那个妖邪哪里肯信,举起铜锤,劈头就打。八戒用钉钯架住,说道:“你这泼物,原来也是半路上成精的邪魔!” 那怪问:“你怎么知道我是半路上成精的?” 八戒说:“你会使铜锤,想必是在哪个银匠铺里帮忙拉风箱,趁机偷了这铜锤跑出来的吧。” 妖邪说:“这可不是打银用的锤子。你看:

九瓣锤身攒成花骨朵的模样,锤柄是空心的万年青材质。

这可不是凡间普通的东西,它的出处来自仙苑。

在瑶池的绿房紫菂中生长,在碧绿的沼池里散发着清香。

因为我用心锤炼,它坚硬如钢,且通灵性。

枪刀剑戟都难以与它相比,钺斧戈矛见了都不敢靠近。

就算你的钯锋利无比,碰到我的锤,也得让你的钉迸折!”

沙和尚见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忍不住走上前,高声喊道:“那怪物!休要废话!古人说:‘口说无凭,做出便见。’别跑!吃我一杖!” 妖邪用锤杆架住,说道:“你也是半路上出家的和尚。” 沙僧问:“你怎么知道?” 妖邪说:“看你这模样,像是磨房里的师傅出身。” 沙僧问:“你怎么知道我像个磨房师傅?” 妖邪说:“你要不是磨房师傅,怎么会使擀面杖?” 沙僧骂道:“你这孽障,真是孤陋寡闻!

我这兵器世间少有,所以你才不知道它叫宝杖。

它出自月宫那无影之处,由梭罗仙木琢磨而成。

外面镶嵌着宝石,霞光闪耀,内里钻着金饰,瑞气凝聚。

以前也曾陪伴参加御宴,如今秉持正义保护唐僧。

西方路上无人知晓它,可在上界宫中有响亮的大名。

它叫做降妖真宝杖,一杖下去,管教你天灵盖碎裂!”

那妖邪不容分说,三方立刻变脸,在水底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铜锤、宝杖与钉钯相互交锋,悟能、悟净大战妖邪。一个是天蓬元帅降临人间,一个是卷帘大将来到天涯。他二人夹攻水怪,施展威武,这一个独战神僧,气势可嘉。有缘有分才能修成大道,相生相克遵循恒沙法则。土克水,水干见底;水生木,木旺开花。参修禅法归于一体,修炼还丹降伏三方。土是母,生出金芽,金生神水,孕育婴娃;水为本,润泽木华,木生辉煌,燃起烈火与霞。聚集五行各有不同,所以才变脸相争。看那铜锤九瓣,光芒闪耀,宝杖千丝,彩绣精美。钉钯按照阴阳分为九曜,不懂其中奥秘,就会乱如麻。他们为了唐僧,舍生忘死,为了释迦牟尼,不惜性命。

致使铜锤不停地挥舞,左边遮挡宝杖,右边抵挡钉钯。

三人在水底下大战了两个时辰,难分胜负。猪八戒估计赢不了他,给沙僧使了个眼色,二人假装战败,拖着兵器,扭头就跑。那怪物喊道:“小的们,守在这里,等我追上这两个家伙,捉回来给你们当食物。” 哎呀!你看他如同风吹败叶,又像雨打残花,把八戒和沙僧赶出了水面。

孙大圣站在东岸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河边的水势。忽然,只见波浪汹涌翻腾,传来阵阵喊杀声,八戒率先跳上岸,喊道:“来了!来了!” 沙僧也来到岸边,说道:“来了!来了!” 那妖邪在后面紧追不舍,大叫:“哪里逃!” 刚一露出头,就被行者大喝一声:“看棍!” 妖邪赶忙闪身躲避,举起铜锤急忙招架还击。一个在河边掀起波浪,一个在岸上施展威风。双方交手还不到三个回合,那妖邪就抵挡不住,虚晃一招,又钻进水里,顿时风平浪息。

行者回到高崖之上,说道:“兄弟们,辛苦了!” 沙僧说:“哥啊,这妖精在岸上好像不怎么厉害,可在水底却十分厉害呢!我和二哥左右夹攻,也只能和他战个平手,这可怎么救师父呢?” 行者说:“别犹豫了,恐怕他会伤害师父。” 八戒说:“哥哥,我再去把他引出来。你别出声,就在半空中等着。等他一露头,你就使个捣蒜打,照着他的顶门狠狠来一下!就算打不死他,也能让他疼得头晕,到时候老猪我再赶上去一钯,保管结果了他!” 行者说:“好!好!这就叫‘里应外合’,肯定能成事。” 于是,八戒和沙僧再次潜入水中。

再说那妖邪战败后,逃回老巢。众妖把他迎接到宫中,鳜婆上前问道:“大王,追那两个和尚追到哪里去了?” 妖邪说:“那和尚原来还有个帮手。他们两个跳上岸,那帮手抡起一条铁棍就打我,我闪过之后和他对峙。也不知道他那棍子有多重,我的铜锤根本架不住。没打三个回合,我就败回来了。” 鳜婆问:“大王,还记得那帮手长什么样吗?” 妖邪说:“是个毛脸雷公嘴,耳朵尖尖的,鼻梁塌陷,长着火眼金睛的和尚。” 鳜婆听了,打了个冷战,说道:“大王啊!幸亏你机灵,逃了性命!要是再打几个回合,肯定性命不保!那个和尚我认识。” 妖邪问:“你认识他是谁?” 鳜婆说:“我当年在东洋大海里,曾听老龙王说起过他的名声。他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是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美猴王齐天大圣。如今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改名叫孙悟空行者。他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大王,你怎么招惹他了!以后可千万别再和他交战了。”

话还没说完,只见门里的小妖来报告:“大王,那两个和尚又来门前挑战了!” 妖精说:“贤妹说得对,我不再出去了,看看他们能怎么样。” 急忙传令,让小妖们把门关紧,还说:“就像俗话说的‘任君门外叫,只是不开门’。让他们纠缠几天,等他们没了耐性回去,我们就能舒舒服服地享用唐僧了。” 于是,小妖们一起搬来石头,塞住泥块,把门关得死死的。八戒和沙僧在外面连喊了几声,都没人回应,呆子心急,就用钉钯去砸门。可那门已经紧紧关闭,根本砸不开。他砸了七八下,总算把门扇砸破了,却发现里面用泥土石块层层叠叠地堵得严严实实。沙僧见状,说道:“二哥,这怪物怕得厉害,闭门不出。我们先回到河崖上,再和大哥商量办法吧。” 八戒听从了,径直回到东岸。

行者在半云半雾中,提着铁棒等待着。看见他二人上来,却没见妖怪,便按下云头,来到岸边,问道:“兄弟,那妖怪怎么没上来?” 沙僧说:“那怪物紧闭宅门,再也不出来露面。二哥打破门扇一看,里面都用泥土石块实实在在地堵满了。所以没办法和他交战,我们就来和哥哥商量,看看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师父。” 行者说:“像这样的话,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你们两个就在河岸上守着,别让他跑到别处去,我去去就来。” 八戒问:“哥哥,你要去哪儿?” 行者说:“我去普陀岩问问菩萨,看看这妖怪是什么来历,叫什么名字。找到他的老窝,抓住他的家人,收拾他的邻居,再来这里捉怪救师父。” 八戒笑着说:“哥啊,这么做太麻烦了,太耽误时间了。” 行者说:“你别管麻不麻烦,耽不耽误时间!我去去就回!”好个大圣,立刻驾起祥光,离开河口,直奔南海。不到半个时辰,就远远望见落伽山。他降下云头,径直来到普陀崖上。只见那二十四路诸天与守山大神、木叉行者、善财童子、捧珠龙女,一起上前迎接行礼,问道:“大圣来此有何事?” 行者说:“有事要见菩萨。” 众神说:“菩萨今早出洞,不许人跟随,独自进入竹林里赏玩。她知道大圣今天肯定会来,吩咐我们在这里等候迎接大圣,不让立刻见面。请大圣在翠岩前稍坐片刻,等菩萨出来,自然有办法。”

行者听从安排,还没坐下,又见善财童子上前施礼,说道:“孙大圣,之前承蒙您的好意,幸亏菩萨收留了我,我早晚都在她身边侍奉,在莲台之下,深受菩萨的慈悲关爱。” 行者知道他是红孩儿,笑着说:“你那时被魔业蒙蔽了心智,如今修成正果,才知道老孙我是好人了吧。”

行者等了许久,不见菩萨出来,心急地说:“各位帮我通报一下,再晚点,恐怕我师父性命不保。” 诸天神说:“不敢通报。菩萨吩咐了,只能等她自己出来。” 行者性子急,哪里等得住,纵身就往里面走。哎呀!

这个美猴王,性子急躁又莽撞。

诸天拦也拦不住,一心要往里面闯。

大步走进深林里,睁大眼睛偷偷望。

远远看见救苦的菩萨,盘坐在残箬之上。

懒散得不愿梳妆,容颜却依旧绰约。

头发随意挽成一窝丝,未曾佩戴缨络。

没穿素蓝袍,只穿着贴身小袄。

腰间束着锦裙,一双脚裸露在外。

肩上没有绣带,双臂光洁。

玉手拿着钢刀,正在削着竹皮。

行者见了,忍不住高声叫道:“菩萨,弟子孙悟空诚心前来拜见。” 菩萨说:“在外面等着。” 行者磕头说:“菩萨,我师父有难,特地来向您请教通天河妖怪的来历。” 菩萨说:“你先出去,等我出来。”

行者不敢强求,只得走出竹林,对众诸天神说:“菩萨今天又在忙家里的事呢。怎么不坐在莲台上,不梳妆打扮,也不高兴,在林子里削竹子做什么呢?” 诸天神说:“我们也不知道。今早菩萨出洞,没梳妆就进竹林了。又让我们在这里迎接大圣,肯定是因为大圣的事。” 行者没办法,只能继续等候。

没过多久,只见菩萨手提一个紫竹篮儿走出竹林,说:“悟空,我和你去救唐僧。” 行者急忙跪下说:“弟子不敢催促,还请菩萨穿上衣服,登上莲台。” 菩萨说:“不用穿衣服,就这样去吧。” 说完,菩萨撇下诸天神,驾着祥云腾空而去。孙大圣只能跟在后面。

转眼间,就到了通天河界。八戒和沙僧看见,说道:“师兄太性急了,也不知道在南海怎么大喊大叫的,把还没梳妆的菩萨都给逼来了。” 话还没说完,菩萨已经到了河岸。二人连忙下拜,说:“菩萨,我们擅自行动,有罪!有罪!” 菩萨解下一根束袄的丝绦,把篮儿拴好,提着丝绦,脚踏着半片云彩,把篮儿抛入河中,往上流头扯着,口中念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 念了七遍后,提起篮儿,只见篮里有一尾金鱼,亮闪闪的,还眨着眼睛,摆动着鳞片。菩萨说:“悟空,快下水救你师父。” 行者说:“还没抓住妖邪,怎么救师父呢?” 菩萨说:“这篮儿里的不就是吗?” 八戒和沙僧连忙下拜问道:“这鱼儿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本事?” 菩萨说:“它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天浮到水面听我讲经,修成了一些本领。那柄九瓣铜锤,其实是一枝还未开放的荷花,被它修炼成了兵器。不知道哪一天,海潮涨起,它就跑到了这里。我今早扶着栏杆看花,却没见它出来朝拜。我掐指一算,知道它在这里成精,害你师父,所以来不及梳妆,赶紧施展神功,编了个竹篮儿来捉它。”

行者说:“菩萨,既然这样,那就稍等片刻,我去叫陈家庄的信众们来,让他们看看菩萨的真容。一来留下菩萨的恩情,二来把收服妖怪的事告诉他们,好让凡人诚心供奉。” 菩萨说:“好吧,你快去叫来。” 八戒和沙僧立刻飞奔到庄前,高声呼喊:“都来看活观音菩萨!都来看活观音菩萨!” 一庄的老幼男女,都纷纷跑到河边,也不顾泥水,全都跪在地上磕头礼拜。其中有擅长绘画的,还把菩萨的模样画了下来,这就是鱼篮观音现身的由来。之后,菩萨就返回南海了。

八戒和沙僧分开水道,径直前往水鼋之第寻找师父。原来,里面的水怪鱼精都已经死得烂透了。他们进入后宫,揭开石匣,驮着唐僧,离开了水波,和众人相见。陈清兄弟连忙叩头称谢,说:“老爷们不听我们的劝阻,执意要走,才让你们受了这样的苦。” 行者说:“别说这些了。你们这里的人,明年不用再搞祭祀了。那妖怪已经被彻底铲除,不会再有伤害了。陈老儿,现在可真得麻烦你,赶紧找条船,送我们过河。” 陈清说:“有!有!有!” 马上吩咐人拆木板造船。众庄客听到这话,都纷纷乐意帮忙。这个说去买桅篷,那个说去准备篙桨。有的说提供绳索,有的说去雇水手。大家正在河边上吵吵嚷嚷的时候,忽然听到河中间有人高声喊道:“孙大圣,别造船了,别浪费人家的财物。我送你们师徒过河。” 众人听了,都吓得心惊胆战,胆小的跑回了家,胆大的也战战兢兢地盯着看。不一会儿,水里钻出一个怪物。你瞧它长什么样:

方方正正的脑袋,这神物可不是凡品,九条肋下的灵机让它号称水仙。

拖着尾巴能活千年,潜藏在百川深渊之中。

翻波跳浪冲击江岸,迎着日光和海风卧在海边。

养气含灵,真的是有道之物,原来是多年的粉盖赖头鼋。

老鼋又叫道:“大圣,别造船了,我送你们师徒过河。” 行者挥舞着铁棒说:“你这个孽畜!要是敢靠近,这一棒就打死你!” 老鼋说:“我感激大圣的恩情,真心实意地想送你们师徒过河,你怎么反倒要打我?” 行者问:“我对你有什么恩惠?” 老鼋说:“大圣,你不知道,这水底的水鼋之第,是我的住宅。从历代祖先传下来,一直到我这一代。我因为领悟了自己的根本,修炼出了灵气,在这里修行,还把祖居翻盖了一遍,建成了水鼋之第。那妖邪是九年前海啸波涌的时候,顺着潮头来到这里,仗着凶狠顽劣,和我争斗。他伤了我很多儿女,抢走了我很多眷属。我打不过他,巢穴就被他白白占了。如今承蒙大圣前来,请来观音菩萨扫平了妖氛,收走了怪物,把我的住宅还给了我。我现在能和家人团聚,再也不用在土里挣扎,又能住在旧宅里了。这份恩情重如泰山,深似大海。而且,不但我们一家蒙恩,就是这一庄的人,也不用年年祭祀,保全了多少人家的儿女!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大恩啊!我怎么敢不报答呢?”

行者听了老鼋的话,心中暗自高兴,收起铁棒问道:“你说的可都是真心话?” 老鼋回答:“大圣的恩德深厚,我怎敢说谎?” 行者说:“既然是真心话,你就朝天赌个咒。” 老鼋张开红红的大口,对着天空发誓道:“我若不是真心实意送唐僧师徒渡过通天河,就让我的身体化为血水!” 行者笑着说:“你过来,你过来。” 老鼋这才靠近岸边,身子用力一纵,爬上了河崖。众人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只见它有四丈围圆,背上是一个大大的白盖。行者对唐僧说:“师父,咱们就乘它的背过河吧。” 三藏担忧地说:“徒弟呀,那厚厚的冰层,我们走起来都困难,何况这鼋背呢?恐怕不稳当。” 老鼋赶忙说道:“师父放心。我这背比那冰层可要稳当多了。要是歪一下,就算我没本事!” 行者也劝道:“师父啊,凡是能说人话的众生,绝不会说谎。” 接着吩咐:“兄弟们,快把马牵过来。”

来到河边,陈家庄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一起来送行。行者让人把马牵到白鼋背上,又请唐僧站在马的颈项左边,沙僧站在右边,八戒站在马后,自己站在马前。他又怕老鼋不老实,解下虎筋绦子,穿过老鼋的鼻孔,扯起来就像一条缰绳。他一只脚踏在鼋盖上,一只脚蹬在鼋头上,一只手拿着铁棒,一只手扯着缰绳,喊道:“老鼋,慢慢走啊。要是歪一下,就照你的头来一下!” 老鼋连忙说:“不敢!不敢!” 随后它蹬开四条腿,踏在水面上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众人都在岸上焚香叩头,口中念着 “南无阿弥陀佛”。这真像是罗汉下凡,菩萨显灵。众人一直拜到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才回去,暂且不提。

再说师父师徒几人骑着白鼋,不到一天,就顺利走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平平安安地上了岸。三藏走上河岸,双手合十称谢道:“老鼋,辛苦你了。我没什么东西可以赠送,等我取了真经回来再感谢你吧。” 老鼋说:“不劳师父赏赐感谢。我听说西天的佛祖无生无灭,能知晓过去未来的事情。我在这里修行,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虽然寿命延长,身体也轻快了,还能说人话,可就是难以脱掉这副壳。还望老师父到了西天,帮我问问佛祖,看我什么时候才能脱掉这壳,修成个人身。” 三藏连忙答应道:“我问,我问。” 老鼋这才潜入水中离去。行者赶忙侍奉唐僧上马,八戒挑着行囊,沙僧跟在旁边。师徒们沿着大路,一直向西走去。正是:

圣僧奉旨去朝拜阿弥陀佛,路途遥远,山水阻隔,灾难重重。

他们意志坚定,诚心向佛,不惧生死,靠着白鼋驮渡过了通天河。

不知道此后他们还要走多少路程,又会遇到什么吉凶祸福,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