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 观音现像伏妖王

话说那赛太岁把前后门户紧紧关闭,全力搜寻行者,一直闹到黄昏时分,也没发现行者的踪迹。他坐在剥皮亭上,召集群妖,发号施令,让各个门岗的妖怪提铃喝号,击鼓敲梆,个个都把弓上弦,刀出鞘,轮流值夜。原来孙大圣变成一只痴苍蝇,钉在门旁。他见前面防备森严,便抖动翅膀,飞入后宫门口查看,只见金圣娘娘伏在御案上,眼泪簌簌地流,隐隐发出悲声。行者飞进门内,轻轻落在她那散开的发髻上,听她在哭诉些什么。过了一会儿,娘娘忽然失声说道:“主公啊!我和你:

前生像是烧了断头香,今世才会遭遇这泼怪魔王。

夫妻被拆散三年,何时才能重逢?鸳鸯分在两处,让我悲伤不已。

好不容易有长老来传信,却又因意外坏了好事,几乎丢了性命。

只因为那金铃难以破解,我的相思之情比从前更浓烈了。”

行者听了,立刻移身到她耳根后,轻声说道:“圣宫娘娘,您别害怕。我还是您国家请来的神僧孙长老,并没有丧命。只是我性子太急,靠近妆台偷了金铃。在您和妖王喝酒的时候,我就脱身偷偷出了前亭,忍不住打开看看。没想到扯动了塞在铃口的棉花,那铃一响,就迸出烟火黄沙。我慌了手脚,把金铃丢了,现出原形,用铁棒苦战却无法脱身。担心遭了毒手,所以变成一只苍蝇,钉在门枢上,一直躲到现在。那妖王防备得更紧了,不肯开门。您能不能再用夫妻之礼,哄他进来安睡,我好趁机脱身行事,再想办法救您出去。”

娘娘一听这话,吓得头发都竖了起来,心像被杵撞击一样砰砰直跳,泪汪汪地问道:“你现在是人还是鬼?” 行者说:“我既不是人,也不是鬼,现在变成一只苍蝇在这儿。您别怕,快去请那妖王来吧。” 娘娘不信,低声抽泣着说:“你可别吓唬我。” 行者说:“我怎么敢吓唬您呢?您要是不信,张开手,让我跳下来给您看看。” 娘娘真的张开左手,行者轻轻飞下,落在她的玉掌之间,就好像:

菡萏花蕊上钉着黑豆,牡丹花朵上停歇着游蜂;

绣球中心落下葡萄,百合枝边黑点浓重。

金圣宫高高举起玉掌,轻声叫道:“神僧。” 行者发出 “嘤嘤” 的声音回应道:“我是神僧变的。” 娘娘这才相信了,悄悄问道:“我去请那妖王来的时候,你打算怎么做?” 行者说:“古人说:‘断送一生惟有酒。’又说:‘破除万事无过酒。’酒的用处可多了。您就以喝酒为借口。把您贴身的侍婢叫一个进来,指给我看,我就变成她的模样,在旁边服侍,这样就好下手了。”

娘娘真的照做了,马上喊道:“春娇在哪里?” 屏风后面转出一个玉面狐狸,跪在地上说:“娘娘叫春娇有什么吩咐?” 娘娘说:“你去让他们点上纱灯,焚烧脑麝,扶我到前庭,请大王安睡。” 春娇马上转到前面,叫了七八个鹿妖狐怪,打着两对灯笼,提着一对香炉,分列左右。娘娘欠身叉手,大圣早已飞走。好个行者,展开翅膀,径直飞到玉面狐狸的头上,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喊道:“变!” 变成一个瞌睡虫,轻轻放在她脸上。原来瞌睡虫一到人脸上,就往鼻孔里钻,钻进去后,人就会打瞌睡。那春娇果然渐渐觉得困倦,站都站不稳,摇摇晃晃地打起盹来,急忙找到原来睡觉的地方,倒头就呼呼大睡起来。行者跳下来,摇身一变,变成春娇的模样,转到屏风后面,和众人站在一起,暂且不表。

再说圣宫娘娘向前走去,有小妖看见了,马上报告赛太岁:“大王,娘娘来了。” 妖王急忙走出剥皮亭迎接。娘娘说:“大王啊,烟火已经熄灭,贼也没了踪影。深夜了,特请大王安歇。” 妖王满心欢喜地说:“娘娘费心了。刚才那贼是孙悟空。他打败了我的先锋,打死了我的小校,变化进来,骗了我们。我们这么仔细搜查,他却无影无踪,所以我心里不安。” 娘娘说:“那家伙想必是逃走了。大王放心,别再忧虑,赶紧去安睡吧。” 妖精见娘娘恭敬地站着邀请,不好推辞,只好吩咐群妖,要小心火烛,谨防盗贼,然后和娘娘一起往后宫走去。行者假扮的春娇,跟着两班侍婢进了后宫。娘娘说:“准备酒来,给大王解解乏。” 妖王笑着说:“没错,没错。快拿酒来,我要和娘娘压压惊。” 假春娇和众妖怪一起摆好果品,准备了些荤腥肉食,调好桌椅。娘娘举起酒杯,妖王也回敬一杯,二人交换了酒杯。假春娇在旁边拿着酒壶说:“大王和娘娘今晚才交杯换盏,不如各饮一杯,讨个双喜的彩头。” 于是又斟上酒,二人一饮而尽。假春娇又说:“大王娘娘难得相聚,众侍婢中会唱歌的唱歌,善跳舞的跳舞。”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一阵歌声响起,音律和谐,有的唱,有的跳。他们又喝了很多酒,娘娘让歌舞停下来。众侍婢分班,到屏风外站好,只有假春娇拿着酒壶,在旁边上下斟酒。娘娘和妖王说的都是夫妻间的话。你看那娘娘柔情似水,哄得妖王浑身酥软,可惜没那个福气,始终无法亲近娘娘。真是可怜,就像 “猫咬尿泡空欢喜”!聊了一会儿,笑了一会儿,娘娘问道:“大王,宝贝没受损吧?” 妖王道:“这宝贝是先天铸就的,怎么会受损!只是被那贼扯开塞口的棉花,烧坏了豹皮包袱。” 娘娘说:“那怎么收拾呢?” 妖王道:“不用收拾,我带在腰间呢。” 假春娇听到这话,马上拔下一把毫毛,嚼得粉碎,悄悄靠近妖王,把毫毛放在他身上,吹了三口仙气,暗暗叫道:“变!” 那些碎毫毛立刻变成三种讨厌的东西,虱子、跳蚤、臭虫,钻进妖王身体里,挨着皮肤乱咬。妖王痒得受不了,伸手到怀里乱摸乱挠,用指头捏出几个虱子,拿到灯前查看。娘娘见了,心中暗自思忖道:“大王,想必是衬衣太久没浆洗,所以生了这些东西。” 妖王有些惭愧地说:“我从来没生过这些东西,偏偏今晚出丑了。” 娘娘笑着说:“大王怎么能说出丑呢?俗话说‘皇帝身上也有三个御虱’呢。把衣服脱下来,我帮您捉捉。” 妖王真的解带脱衣。

假春娇在一旁,留意着妖王身上,只见衣服层层都有跳蚤在跳,件件都爬满了大臭虫,虱子密密麻麻,就像蝼蚁出窝一样。不知不觉,妖王脱到第三层,露出肉来,金铃上也爬满了这些东西。假春娇说:“大王,把铃儿拿来,我也帮您捉捉虱子。” 妖王一则羞愧,二则慌乱,也分不清真假,就把三个铃儿递给假春娇。假春娇接在手中,摆弄了好一会儿,见妖王低着头抖衣服,就把金铃藏起来,拔下一根毫毛,变成三个一模一样的铃儿,拿到灯前翻看;又故意扭扭捏捏,抖了一抖,把虱子、臭虫、跳蚤都收回到自己身上,把假金铃递给妖王。妖王接过假铃,越发迷糊,根本分不清真假,双手捧着铃儿,递给娘娘说:“这次你可要收好。一定要小心,别再像前一次那样。” 娘娘接过来,轻轻打开衣箱,把假铃放进去,用黄金锁锁好,又和妖王喝了几杯酒,吩咐侍婢:“把牙床打扫干净,展开锦被,我要和大王同睡。” 妖王连连说道:“没福!没福!不敢陪睡。我还是带个宫女到西宫去睡。娘娘请自便。” 于是各自回房休息,暂且不表。

再说假春娇得手后,把宝贝系在腰间,现出本相,抖了抖身子,收去那个瞌睡虫,径直往前走。只听到梆铃齐响,已经是三更天了。好个行者,捏着诀,念动真言,施展隐身法,一直来到门边。又见门上拴锁得很严实,就取出金箍棒,朝门一指,使出解锁的法术,门就轻轻开了。他急忙跨出门,站在外面,高声叫道:“赛太岁!快还我金圣娘娘!” 连叫了两三遍,惊动了大小群妖,他们急忙查看,发现前门开了,马上掌灯找锁,又把门重新锁上,派几个小妖跑进去报告:“大王!有人在大门外喊您的尊号,要金圣娘娘呢!” 里面的侍婢走出宫门,悄悄传话:“别大声嚷嚷,大王才睡着。” 行者又在门前高声叫喊,小妖们不敢去惊动大王。这样反复了三四次,都没人敢去通报。大圣在外面吵吵嚷嚷,一直闹到天亮,忍不住了,抡起铁棒,上前打门。吓得大小群妖,有的顶住门,有的跑去报信。妖王刚睡醒,只听到外面乱哄哄的,起身穿好衣服,走出罗帐,问道:“吵什么?” 众侍婢连忙跪下说:“爷爷,不知道是什么人在洞外叫骂了半夜,现在又来打门。”

妖王走出宫门,只见那几个报信的小妖,慌慌张张地磕头说:“外面有人叫骂,要金圣宫娘娘呢!只要说半个‘不’字,他就会说出一堆难听的话。见天亮了大王还不出去,就逼得打门了。” 妖王说:“先别开门。你去问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回来报告。” 小妖急忙出去,隔着门问道:“打门的是谁?” 行者说:“我是朱紫国拜请来的外公,来接圣宫娘娘回国的!” 小妖听了,马上把这话回报给妖王。妖王随后到后宫,查问这件事的来历。这时娘娘才起床,还没梳洗,就见侍婢来报:“爷爷来了。” 娘娘急忙整理衣服,散开的头发随便挽了一下,出宫迎接。刚坐下,还没来得及问,又听到小妖来报:“那个自称外公的人,已经把门打破了。” 妖王笑着问:“娘娘,你们朝**有多少将帅?” 娘娘说:“朝中设有四十八卫人马,良将千员;各个边关的元帅总兵,更是不计其数。” 妖王问:“有没有姓外的?” 娘娘说:“我在宫中,只负责辅助君王,早晚教导妃嫔,外面的事情太多,我怎么记得住人名和姓氏!” 妖王说:“这个来的人自称‘外公’,我想着《百家姓》里,根本没有姓外的。娘娘聪明伶俐,出身高贵,住在皇宫里,一定博览群书。您记得哪本书里有这个姓吗?” 娘娘说:“只有《千字文》里有一句‘外受傅训’,想必就是这个了。”

妖王一听,兴奋地说道:“肯定是他!肯定是他!” 随即起身向娘娘告辞,来到剥皮亭上,穿戴整齐,点齐妖兵,打开洞门,一直来到洞外,手中握着一柄宣花钺斧,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哪个是从朱紫国来的‘外公’?” 行者右手握住金箍棒,用左手一指,说道:“贤甥,叫我有何事啊?” 妖王见了,心中顿时大怒,骂道:“你这怪物:长相像猴子,嘴脸似猢狲。

七分像恶鬼,胆子大得敢欺人!”

行者笑着说:“你这个欺骗君主的泼怪,真是有眼无珠!想当年我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时候,九天神将见到我,没有一个不恭恭敬敬喊我‘老’字的;你叫我一声‘外公’,哪里委屈了你!” 妖王大声喝道:“快说出你的姓名,有什么本事,竟敢到我这里来撒野!” 行者说:“你要是不问我姓名也就罢了,要是非要我说出姓名,只怕你吓得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你站稳了,听我讲:

我的生身父母是天地,吸收日月精华孕育了圣胎。

仙石中孕育我不知过了多少岁月,这灵根孕育的过程奇妙非凡。

当年我诞生时三阳开泰,如今归真后万缘会合。

曾聚集众妖成为帅首,能让众怪在丹崖下拜服。

玉皇大帝传下旨意,太白金星捧着诏书前来。

请我上天担任官职,封我为‘弼马温’,可我并不开心。

起初我造反回到花果山,又大胆兴兵大闹天宫。

托塔天王和哪吒太子与我交锋,结果一败涂地。

太白金星再次向玉皇大帝复命,又降下招安的敕旨。

封我为齐天大圣,那时才算是有了栋梁之材的名号。

后来因为搅乱蟠桃会,借着酒劲偷了仙丹,惹下大祸。

太上老君亲自上奏,西池王母也前往瑶台。

他们知道我触犯了天条王法,马上点派天兵,发放火牌。

十万凶星恶曜,拿着刀枪剑戟,密密麻麻地排列开来。

天罗地网布满山野,一起举着兵器,在战场上大会战。

我们恶斗一场,难分胜负,观音菩萨推荐二郎神前来。

我们两家各显神通,他还有梅山兄弟相助。

各自施展英雄本领,变化无穷,连天门三圣都拨开云层观看。

太上老君扔下金刚套,众神这才把我擒拿到金阶。

不用详细审讯供状,就判我凌迟处死的大罪。

斧剁锤敲伤不了我的性命,刀砍剑劈也伤不了我的身体。

火烧雷打对我都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摧毁我的长寿之胎。

被押到太清兜率院,放进八卦炉中煅炼。

到了日子打开炉子,我从当中跳了出来。

手持这条如意金箍棒,翻身打上玉龙台。

各个星宿都吓得躲藏起来,我在天宫里大闹一场。

巡视灵官赶忙请来佛祖,释迦牟尼与我比试才能。

我在他手心里翻筋斗,游遍周天又回来。

佛祖使用计谋把我哄骗,将我压在五行山下。

到如今已经五百多年了,我解脱出来又开始闯荡。

特意保护唐僧前往西域,我就是孙悟空行者,世人皆知。

在西方路上降妖除怪,哪个妖邪不怕我!”

妖王听他说出自己是悟空行者,便说道:“你原来是大闹天宫的那家伙。你既然脱身去保护唐僧西行了,走你的路就好了,为什么要多管闲事,给朱紫国当奴才,还跑到我这里来送死!” 行者大声喝道:“你这贼泼怪!说话太无知了!我受朱紫国的拜请之礼,又承蒙他们尊敬款待的恩情,我老孙的地位比那国王还高千倍,他们敬我如父母,待我如神明,你怎么能说出‘为奴’二字!你这个欺骗君主的妖怪!哪里逃!吃外公一棒!” 妖王顿时慌了手脚,连忙闪身躲开,举起宣花斧迎面抵挡。这一场恶战真是精彩!你看:

金箍如意棒挥舞起来虎虎生风,风刃宣花斧劈砍下去气势汹汹。一个咬牙切齿,凶狠无比;一个怒目圆睁,威风凛凛。这个是齐天大圣降临凡间,那个是作怪妖王来到尘世。两人喷云吐雾,仿佛要把天宫都笼罩,又似走石扬沙,遮蔽了斗府。来来往往,使出各种招数,翻翻滚滚,金光不断闪烁。他们都把本事尽情施展,各自比拼神通。一个要救娘娘回到国都,一个想和皇后在这山中长相厮守。这场争斗都是因那朱紫国国王而起,双方都为了他舍生忘死。

他们两人战了五十多个回合,依旧不分胜负。妖王见行者手段高强,料想自己难以取胜,便用斧架住行者的铁棒,说道:“孙行者,你先停一停。我今天还没吃早饭,等我吃了饭,再来和你一决雌雄。” 行者心里明白他是想回去拿铃铛,便收起铁棒,说道:“好汉子不追疲惫的兔子。你去吧!吃饱点,好来送死!”

妖王急忙转身冲进洞里,对娘娘说:“快把宝贝拿来!” 娘娘问道:“要宝贝做什么?” 妖王道:“今天早上来叫阵的,是取经和尚的徒弟,叫孙悟空行者,还假称自己是‘外公’。我和他打到现在,不分胜负。等我拿了宝贝出去,放些烟火,烧死这猴头。” 娘娘听了,心里十分纠结:要是不拿出铃儿,恐怕妖王起疑;要是拿出铃儿,又怕伤了孙行者的性命。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妖王又催促道:“快拿出来!” 娘娘实在没办法,只好用锁钥打开箱子,把三个铃儿递给妖王。妖王拿了铃儿,就走出洞去。娘娘坐在宫中,泪如雨下,心里想着行者不知道能不能逃脱性命。两人都不知道这铃儿已经被调包成假的了。妖王出了洞,就站在上风处,喊道:“孙行者,别跑!看我摇摇铃儿!” 行者笑着说:“你有铃,我就没铃?你会摇,我就不会摇?” 妖王道:“你有什么铃儿,拿出来给我看看。” 行者把铁棒变成绣花针,藏在耳朵里,然后从腰间解下三个真宝贝,对妖王说:“这难道不是我的紫金铃儿?” 妖王见了,心里一惊,想道:“奇怪!奇怪!他的铃儿怎么和我的铃儿一模一样!就算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打磨的时候也该有些差别,要么多几个疤,要么少个蒂,怎么会一点不差呢?” 于是又问道:“你那铃儿是从哪里来的?” 行者反问:“贤甥,你那铃儿又是从哪里来的?” 妖王为人老实,就说道:“我这铃儿是:

太清仙君道源深厚,在八卦炉中久经锤炼。

铸就这铃儿成为至宝,是老君留下,流传到如今。”

行者笑着说:“老孙的铃儿,也是那个时候来的。” 妖王道:“是怎么来的?” 行者道:“我这铃儿是:

道祖在兜率宫烧丹,金铃在炉中熔炼而成。

二三相乘得六,循环变化,我的是雌铃,你的是雄铃。”

妖王道:“铃儿是金丹之宝,又不是飞禽走兽,怎么能分出雌雄?只要能摇出宝贝来,就是好的!” 行者道:“光说没用,得做出来才知道。先让你摇。” 妖王真的把第一个铃儿晃了三晃,却不见火冒出来;又晃了第二个铃儿三晃,也不见烟冒出来;再晃第三个铃儿三晃,还是不见沙冒出来。妖王顿时慌了手脚,说道:“怪了!怪了!这世道变了!这铃儿怕是怕老婆,雄的见了雌的,所以不出来了。” 行者道:“贤甥,别摇了,让我也摇摇给你看看。” 好个猴子,一把抓住三个铃儿,一起摇了起来。只见那红火、青烟、黄沙,一起滚滚而出,呼呼地烧起了树木,燃遍了山野!大圣嘴里又念起咒语,朝着巽地叫道:“风来!” 真的是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红通通一片,黑沉沉一片,满天都是烟火,遍地都是黄沙!把那赛太岁吓得魂飞魄散,走投无路,在那大火之中,怎么能逃得性命!

就在这时,只听到半空中传来一声厉声高叫:“孙悟空!我来了!” 行者急忙回头向上望去,原来是观音菩萨,左手托着净瓶,右手拿着杨柳枝,洒下甘露来救火。行者赶忙把铃儿藏在腰间,合起双掌,倒身下拜。菩萨用柳枝连拂几下,洒下几点甘露,霎时间,烟火全都消失了,黄沙也无影无踪。行者叩头说道:“不知道大慈大悲的菩萨降临,有失回避。请问菩萨要去哪里?” 菩萨道:“我特地来收伏这个妖怪。”

行者问道:“这妖怪是什么来历,竟然劳驾菩萨亲自降临收伏它?” 菩萨道:“它是我骑的金毛犼。因为牧童打瞌睡,疏忽了看守,这孽畜咬断铁索跑了出来,却也给朱紫国王消了灾。” 行者听了,急忙欠身说道:“菩萨您这话可就说错了。它在这里欺负君主,欺骗皇后,伤风败俗,给国王带来灾祸,怎么能说是消灾呢?” 菩萨道:“你有所不知。当时朱紫国先王在位的时候,现在的国王还是东宫太子,尚未登基。他年幼时,特别喜欢打猎。有一次,他率领人马,带着鹰犬去打猎,来到落凤坡前。那里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的两个孩子,是一雄一雌两只雀雏,停在山坡下。这国王张弓搭箭,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着箭伤飞回西方。佛母忏悔之后,吩咐让国王夫妻分离三年,还要身患疾病。当时我骑着这金毛犼,也听到了这话。没想到这孽畜记在心里,所以跑来骗走了皇后,给国王消灾。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冤孽已满,幸好你来救治国王的病。我特地来收服这妖邪。” 行者道:“菩萨,虽然有这样的缘由,可它玷污了皇后,伤风败俗,破坏伦理纲常,实在是罪该万死。如今承蒙菩萨亲临,饶了它的死罪,可活罪也不能轻饶。让我打它二十棒,然后您再把它带走吧。” 菩萨道:“悟空,你既然知道我降临凡间,就该看在我的面子上,把它都饶了,也算是你降妖的功劳。要是你动了棍子,它也就死了。” 行者不敢违抗菩萨的话,只得下拜说道:“菩萨既然要把它带回南海,可千万不能再让它私自下凡,贻害人间!”

菩萨于是大喝一声:“孽畜!还不现出原形,更待何时!” 只见那怪打了个滚,现出了原身,抖了抖身上的毛,菩萨骑了上去。菩萨又朝它脖子下一看,不见了三个金铃。菩萨道:“悟空,把我的铃儿还来。” 行者道:“老孙我不知道。” 菩萨喝道:“你这贼猴!要不是你偷了这铃儿,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靠近它!快拿出来!” 行者笑着说:“真的没看见。” 菩萨道:“既然没看见,那我就念念《紧箍儿咒》。” 行者一听慌了,连忙叫道:“别念!别念!铃儿在这里呢!” 这正是:项上金铃谁能解开?解铃还须系铃人。菩萨把铃儿套在金毛犼的脖子下,飞身高坐。你看它四足之下莲花生出火焰,满身金缕闪烁着光芒。菩萨带着慈悲之心,返回南海,暂且不表。再说孙大圣整理好衣裙,挥舞着铁棒,打进獬豸洞去,把洞里的群妖众怪全部打死,剿除得干干净净。然后一直来到后宫,迎接圣宫娘娘回国。娘娘对行者感激不已,连连顶礼膜拜。行者把菩萨降妖以及国王夫妻分离的缘由详细说了一遍,找来一些软草,扎了一条草龙,对娘娘说:“娘娘请跨上,闭上眼睛,别怕,我带你回朝去见国王。” 娘娘谨遵行者的吩咐。

行者施展神通,只听见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仅仅半个时辰,就带着娘娘回到了城里。他按下云头,对娘娘说道:“娘娘,睁开眼睛吧。” 皇后睁开双眼一看,认出这正是凤阁龙楼,心中顿时欢喜不已。她离开草龙,与行者一同登上宝殿。国王见了,急忙从龙床上下来,就要去拉娘娘的玉手,想要倾诉离别之情,可刚一伸手,就猛地跌倒在地,嘴里直喊:“手疼!手疼!” 八戒在一旁哈哈大笑道:“瞧你这模样!真是没福气消受啊!刚一见面就被蜇得倒地了!” 行者说道:“呆子,你敢去拉她的手试试?” 八戒不服气地说:“拉她的手又怎么样?” 行者解释道:“娘娘身上生了毒刺,手上带着蜇阳之毒。自从到了麒麟山,和那赛太岁在一起的这三年,那妖怪都没能近身。只要一近身就浑身疼痛,一沾手就手疼难忍。” 众官员听了,纷纷问道:“像这样可怎么办才好呢?” 此时,外面的官员们满心忧虑,里面的妃嫔们也惊恐不安。旁边的玉圣、银圣二宫连忙将君王扶起。

就在众人都慌作一团的时候,忽然听到半空中有人喊道:“我来啦。” 行者抬头一看,只见:

一只仙鹤唳鸣着直冲云霄,飘飘然径直来到宫殿前。周身环绕着道道祥瑞之光,弥漫着翩翩的瑞气。此人穿着棕衣,身上仿佛散发着云烟,脚上踏着一双少见的芒鞋。手里拿着龙须蝇帚,腰间围着丝绦。他在天地间处处结下善缘,逍遥自在地游遍大地。原来这是大罗天上的紫云仙,今日下凡来解除魔咒。

行者赶忙上前迎接,问道:“张紫阳,你这是要去哪儿?” 紫阳真人一直走到殿前,恭敬地弯腰施礼道:“大圣,小仙张伯端向您行礼了。” 行者回礼问道:“你从哪里来呀?” 真人说:“三年前,小仙去参加佛会,路过这里的时候,预见朱紫国王会有夫妻分离的灾祸。我担心那妖怪会玷污皇后,做出违背人伦的事,日后国王和皇后就难以复合了。于是我把一件旧棕衣变成了一件崭新的霞裳,这霞裳光彩照人,五彩斑斓。我把它进献给妖王,让皇后穿上打扮一番。皇后穿上后,身上立刻生出了一身毒刺。其实这毒刺就是棕毛。如今得知大圣大功告成,我特地赶来解除这魔咒。” 行者说:“既然如此,辛苦你大老远跑一趟,那就赶紧解除魔咒吧。” 真人走上前,对着娘娘用手一指,娘娘身上的那件棕衣就脱了下来。此时,娘娘的身体恢复了原样。真人抖了抖棕衣,披在自己身上,对行者说:“大圣莫怪,小仙这就告辞了。” 行者说:“且慢,等国王向你致谢。” 真人笑着说:“不必了,不必了。” 于是作了个长揖,便腾空而去。这可把皇帝、皇后以及大小众臣惊得纷纷对着天空跪拜。

拜完之后,国王立刻下令大开东阁,酬谢唐僧师徒四人。国王带领众人跪拜,这才让夫妻二人得以重新团聚。正当大家欢宴之时,行者喊道:“师父,把那战书拿出来。” 长老从袖子里取出战书,递给行者。行者又把战书递给国王,说道:“这战书是那妖怪派小校送来的。那小校已经先被我打死了,我用他的尸体回来报功。后来我又到山中,变成小校的模样,进洞去回复妖怪。也正因如此,我见到了娘娘,还盗出了金铃,差点就被妖怪抓住了;之后我再次施展变化之术,又把金铃偷了出来,与那妖怪展开了一场恶战。幸好遇到观音菩萨把妖怪收走了,菩萨还跟我讲了国王夫妻分离的缘由……” 行者从头到尾,详细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整个国家的君臣内外,没有一个人不感激称赞的。唐僧说道:“这一方面是贤王的福气,另一方面也是我徒儿的功劳。如今承蒙如此盛大的宴会款待,已经足够了!足够了!我们就此拜别,不能耽误贫僧前往西方取经的行程了。” 国王再三挽留也留不住,只好更换了通关文牒,隆重地安排了銮驾。他请唐僧稳稳地坐在龙车里,国王、妃后等人都簇拥着车轮,一路相送,直至分别。正所谓:有缘洗净心中的忧愁疑虑,断绝杂念,心境自然安宁。这一路前去,后面还会遇到什么吉凶之事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