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话说三藏被妖精送出洞外,沙和尚赶忙上前问道:“师父出来了,师兄在哪里?” 八戒说:“他自有算计,肯定是用什么法子把师父换出来了。” 三藏伸手一指妖精,说道:“你师兄在她肚子里呢。” 八戒笑着说:“哎呀,真恶心!在肚子里干什么呀!快出来吧!” 行者在妖精肚子里喊道:“张开嘴,让我出来!” 那妖精还真的把嘴张开了。行者变成小小的模样,待在妖精咽喉处,正准备出来,又怕她突然使坏咬自己,于是取出铁棒,吹了口仙气,喊道:“变!” 铁棒瞬间变成枣核钉儿,撑住了妖精的上腭,行者纵身一跃,跳出口外,顺手把铁棒带了出来,然后挺直腰杆,恢复原本的法像,举起铁棒就朝妖精打去。那妖精也迅速取出两口宝剑,叮当一声架住了攻击。两人在山头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妖精舞动双剑,迎面抵挡,行者举起金箍棒,朝着妖精头部砸去。一个是天生的猴属,心猿之体,一个是地上的精灵,化作姹女之身。他们俩心中充满仇恨,欢喜瞬间化为仇怨,在此激烈交锋。妖精想要夺取元阳,成就配偶,行者则要战胜纯阴,结成圣胎。金箍棒挥舞起来,寒雾弥漫天空,宝剑迎击之下,黑尘洒落满地。因为唐僧要去拜见如来,他们为了完成使命,才这般苦苦相争,尽显神通。水火不相容,阴阳难调和,双方各不相让。两人争斗了许久,直打得地动山摇,树木折断。

八戒看着他们争斗,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反而埋怨起行者来,转身对沙僧说:“兄弟,师兄真是瞎折腾!刚才在她肚子里的时候,抡起拳头,把她打得肚破肠流,然后扒开肚皮钻出来,不就完事了?怎么又从她嘴里出来,还跟她争斗,让她这么嚣张!” 沙僧说:“话虽如此,但师兄毕竟从深洞中救出了师父,现在又和妖精战斗。咱们先让师父在这里坐着,我和你拿着兵器,去帮大哥一把,把妖精打倒。” 八戒摆摆手说:“不行,不行,不行!他神通广大,我们去了也帮不上忙。” 沙僧说:“别这么说!大家都是为了完成取经大业。虽说我们本事不如他,但多少也能帮衬点。”

那呆子一时来了兴致,抽出铁钯,喊道:“走!” 他和沙僧两人不顾师父,一起驾着风追了上去。举起钉钯,舞动宝杖,朝着妖精一阵乱打。那妖精和行者一个人战斗都已经难以招架,现在又多了两人,更是无法抵挡,急忙转身,抽身就跑。行者大喝一声:“兄弟们,追!” 那妖精见他们追得紧,立刻把右脚上的花鞋脱下来,吹了口仙气,念了个咒语,喊道:“变!” 花鞋瞬间变成她自己的模样,拿着两口剑舞动着冲了过来,而她的真身则化作一阵清风,径直跑回了洞里。原本以为她只是打不过,逃命回去了,谁知道又使出这一招!这也是三藏的灾星还未退去:她跑到洞门前的牌楼下,看到唐僧一个人坐在那里,立刻冲上前去,一把抱住唐僧,抢走了行李,咬断缰绳,连人带马,又把他们摄进了洞里。

再说八戒瞅准机会,一钯把那假妖精打落在地,原来是一只花鞋。行者看到后,说道:“你们这两个呆子!守着师父就行了,谁让你们来帮忙的!” 八戒说:“沙和尚,你看看!我说别来,这猴子脑子有点糊涂。我们帮他降妖,反而落得他埋怨!” 行者说:“哪里降妖了!那妖怪昨天和我战斗的时候,就用了个遗鞋计骗我们。你们走了之后,也不知道师父怎么样了,我们赶紧回去看看!”

三人急忙往回赶,果然发现师父不见了,连行李和白马也都没了踪影。这下可把八戒急得两头乱跑,沙僧也前后寻找,孙大圣更是心急如焚。正在四处寻觅的时候,只见路边斜着半截缰绳。行者一把捡起,忍不住眼中落泪,放声大哭道:“师父啊!我离开的时候,人和马都还在,回来却只剩下这些绳子!” 真是 “见鞍思骏马,滴泪想亲人”。八戒见他落泪,忍不住仰天大笑。行者骂道:“你这个蠢货!又想散伙了是不是!” 八戒又笑着说:“哥啊,不是这个意思。师父肯定又被妖精摄进洞里了。俗话说:‘事不过三。’你已经进洞两回了,再进去一次,肯定能把师父救出来。” 行者擦了擦眼泪,说道:“也罢,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我再进去一趟。你们两个担心行李和马匹,就在这里好好把守洞口。”

好个大圣,转身跳入洞里,也不施展变化,就以本身法相进去了。只见他:

模样古怪,腮帮子突出,内心刚强,从小就力大无穷。

脸庞高低不平,像马鞍一样,眼睛闪烁着金光,如同火焰般明亮。

浑身的毛硬得像钢针,虎皮裙上的花纹鲜艳,走起路来沙沙作响。

一飞上天,能撞散万朵飞云,一下海,能搅起千层波浪。

曾经凭借神力,与天王对战,挡住了十万八千天兵天将。被封为齐天大圣,美猴王,手中惯使金箍棒。

今日在西方尽显神通,再次来到洞内解救三藏。

你看他停住云光,径直来到妖精的住处,只见门楼紧闭。行者也不管那么多,抡起铁棒,一下就把门打开,闯了进去。里面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东廊下没有唐僧的身影,亭子里的桌椅和各处的器具,一件都不见了。原来这洞周围有三百多里,妖精的巢穴众多。前一次把唐僧摄到这里,被行者找到了,这次摄了人后,怕行者再来寻找,就搬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这可把行者气得捶胸顿足,放声大叫道:“师父啊!你真是个晦气缠身的唐三藏,灾殃不断的取经僧!唉!这条路都走熟了,怎么人就不在了呢?老孙该去哪里找你啊!” 正在他烦躁地大声叫嚷的时候,忽然闻到一阵香烟扑鼻而来。他回过神来,心想:“这香烟是从后面飘过来的,师父可能在后面。” 于是迈开步子,提着铁棒,朝里面走去,却也没发现什么动静。只见有三间倒坐的屋子,靠近后壁摆放着一张龙吞口雕漆供桌,桌上有一个大流金香炉,炉内香烟袅袅,香气浓郁。上面供奉着一个大金字牌,牌上写着 “尊父李天王位”,稍微小一点的字写着 “尊兄哪吒三太子位”。行者看到后,满心欢喜,也不去搜寻妖怪,找唐僧了,把铁棒变成绣花针,藏在耳朵里,然后伸手把牌子和香炉拿起来,驾着云光,径直出了洞。到了洞口,他嘻嘻哈哈,笑声不断。

八戒和沙僧听到笑声,赶忙来到洞口,迎着行者问道:“哥哥这么高兴,是不是救出师父了?” 行者笑着说:“不用我们救,只要拿着这个牌子去要人就行了。” 八戒说:“哥啊,这牌子又不是妖精,也不会说话,怎么问它要人呢?” 行者把牌子放在地上,说:“你们看!” 沙僧上前一看,上面写着 “尊父李天王位”“尊兄哪吒三太子位”。沙僧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行者说:“这是那妖精家里供奉的。我闯进她的住处,发现人和东西都没了,只有这个牌子。我想这妖精应该是李天王的女儿,三太子的妹妹,思凡下界,假扮妖邪,把我师父摄走了。不找他们要人,还能找谁?你们两个就在这里把守,等老孙拿着这个牌位,直接到天庭玉帝面前告御状,让天王父子把师父还给我们。” 八戒说:“哥啊,俗话说:‘告人死罪,自己也可能获死罪。’必须有理有据,才能这么做。况且御状可不是那么好告的。你先跟我说说,怎么告他们?” 行者笑着说:“我自有主张。我把这牌位、香炉当作证据,另外再准备一份状纸。” 八戒说:“状纸上写什么?你先念给我听听。” 行者说道:

“告状人孙悟空,年龄等信息在牒文之中,是东土唐朝前往西天取经的僧人唐三藏的徒弟。状告有人假冒妖精,摄走人口之事。有托塔天王李靖和他的儿子哪吒太子,家教不严,致使亲生女儿私自下凡,在下方陷空山无底洞变化成妖邪,害了无数人命。如今又把我的师父摄到幽深之处,渺无踪迹。如果不告状,实在觉得他们父子不仁,纵容女儿成精害人。恳请怜悯批准,将他们拘传到案,收服妖精,救出师父,并依法惩处他们的罪行,那就感激不尽了。特此上告。”

八戒和沙僧听了,十分高兴,说道:“哥啊,告得有理,肯定能胜诉。你一定要早点回来,稍微晚一点,恐怕妖精就会伤害师父的性命。” 行者说:“我很快!很快!饭煮熟、茶烧开的功夫我就回来了。”

好个大圣,拿着牌位和香炉,纵身一跃,驾着祥云,直往南天门外飞去。守天门的大力天丁和护国天王看到行者,一个个都恭敬地弯腰行礼,不敢阻拦,让他进去了。行者一直来到通明殿下,张、葛、许、丘四大天师迎面行礼,问道:“大圣来此有何事?” 行者说:“我有状纸,要告两个人。” 天师们惊讶地说:“这个泼皮,不知道要告谁。” 没办法,只好把他引进灵霄殿下启奏,玉帝下旨宣他进殿。行者把牌位、香炉放下,向玉帝行礼完毕,呈上状纸。葛仙翁接过状纸,铺在御案上。玉帝从头看了一遍,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将原状批作圣旨,宣西方长庚太白金星领旨,到云楼宫宣托塔李天王见驾。行者上前奏道:“希望天主好好惩治他们。不然,又会生出其他事端。” 玉帝又吩咐道:“原告也一起去。” 行者说:“老孙我也去?” 四天师说:“万岁已经下了旨意,你就和金星一起去吧。”

行者真的跟着金星,驾起云头,很快就来到了云楼宫。原来这云楼宫是托塔天王李靖的住所。金星看到宫门有个童子在一旁侍立。那童子认得金星,马上跑进去通报说:“太白金星老爷来了。” 天王于是出来迎接,又看到金星捧着玉帝的旨意,立刻吩咐焚香。等他转身,瞧见行者也跟了进来,天王顿时又恼怒起来。你知道他为什么发怒吗?当年行者大闹天宫的时候,玉帝曾封天王为降魔大元帅,封哪吒太子为三坛海会大神,率领天兵去收降行者,可多次交战都没能取胜。五百年前那次战败的仇怨,天王心里一直有些恼恨行者,所以才发怒。他忍不住问道:“老长庚,你带来的是什么旨意?” 金星说:“是孙大圣告你的状子。” 天王本来就心烦,听到 “告” 字,更是怒火中烧,大声说道:“他告我什么?” 金星回答:“告你纵容假妖摄陷人口之事。你点上香,自己打开旨意看看吧。” 天王气呼呼地设好香案,对着天空谢恩。拜完之后,展开旨意一看,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如此这般,气得他用手拍着香案说:“这个猴头!他告错人了!” 金星说:“先别生气。现在御前有牌位、香炉作证,说是你的亲生女儿呢。” 天王说:“我只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叫君吒,在如来身边做前部护法。二儿子叫木叉,在南海跟随观世音菩萨做徒弟。三儿子就是哪吒,在我身边,早晚跟着我上朝护驾。女儿才七岁,叫贞英,还不懂人事,怎么可能去做妖精!不信,我把她抱出来给你看。这猴头太无礼了!别说我是天上的元勋,有先斩后奏的职权,就算是下界的普通百姓,也不能随便诬告。律法上说:‘诬告要罪加三等。’” 说完,他对手下喊道:“拿缚妖索把这猴头捆了!” 庭下的巨灵神、鱼肚将、药叉雄帅等一众天兵,立刻一拥而上,把行者捆了起来。金星连忙说:“李天王,别闯祸啊!我是和他一起在御前领了旨意来宣你的。你那索子太厉害,要是一时把他捆坏了,可就麻烦了。” 天王说:“金星啊,像他这样胡乱诬告,怎么能容他!你先坐下,等我拿砍妖刀砍了这个猴头,再和你一起去见驾回旨!” 金星见他要拿刀,吓得心惊胆战,对行者说:“你做事太莽撞了。御状哪能这么轻易就告的?你也没调查清楚,就这么乱来,要是伤了性命,可怎么办?” 行者却一点儿也不害怕,笑嘻嘻地说:“老官儿,放心,不会有事的。老孙我做事,向来是先输后赢。”话还没说完,天王抡起刀,朝着行者的头就砍了下去。这时,三太子哪吒赶忙上前,用斩妖剑挡住了刀,喊道:“父王,消消气。” 天王顿时大惊失色。咦!父亲看到儿子用剑架住自己的刀,一般来说应该喝退儿子,为什么天王反而大惊失色呢?原来天王生下这个儿子的时候,他左手掌上有个 “哪” 字,右手掌上有个 “吒” 字,所以取名哪吒。这太子出生第三天就下海净身,结果闯了大祸,踏倒了水晶宫,还捉住蛟龙要抽它的筋做绦子。天王知道后,担心留下后患,就想杀了他。哪吒又气又愤,拿刀割下自己的肉还给母亲,剔出骨头还给父亲;还了父母的精血后,他的一缕灵魂直接跑到西方极乐世界向佛祖求救。当时佛祖正在和众菩萨讲经,突然听到有人在宝盖幢幡下喊 “救命”。佛祖慧眼一看,知道是哪吒的灵魂,就用碧藕做他的骨头,荷叶做他的衣服,念动起死回生的真言,哪吒这才重新获得了性命。之后哪吒运用神力,降服了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哪吒要找天王报仇,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没办法,只好向佛祖如来求助。如来以和为贵,赐给天王一座玲珑剔透的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都有佛像,光芒耀眼。如来让哪吒把佛当作父亲,这才化解了冤仇。所以大家都称天王为托塔李天王,就是这个原因。今天天王因为在家闲着,没有托着那座塔,担心哪吒趁机报仇,所以才吓得大惊失色。他赶紧回手,从塔座上拿起黄金宝塔,托在手中,问哪吒:“孩儿,你用剑架住我的刀,有什么话要说?” 哪吒扔掉剑,叩头说道:“父王,我们在下界确实有个女儿。” 天王说:“孩儿,我只生了你们兄妹四个,哪里又冒出个女儿来?” 哪吒说:“父王忘了?那个女儿原本是个妖精,三百年前成了精,在灵山偷吃了如来的香花宝烛,如来派我们父子率领天兵去捉拿她。抓住她的时候,本应该把她打死,可如来吩咐说:‘积水养鱼是为了不钓鱼,深山喂鹿是希望它们能长生。’当时就饶了她的性命。因为这份恩情,她拜父王为父,拜我为兄,在下方供奉牌位,祭祀香火。没想到她又成了精,陷害唐僧,被孙行者找到了她的巢穴,把牌位拿了去,就用这个作为证据告了御状。她是结拜的恩女,不是我们同胞的亲妹妹。”

天王听了,惊讶不已,说道:“孩儿,我真的忘了。她叫什么名字?” 太子说:“她有三个名字:她原本的出身,叫金鼻白毛老鼠精;因为偷了香花宝烛,改名叫半截观音;如今她到了下界,又改名叫地涌夫人。” 天王这才恍然大悟,放下宝塔,亲自去给行者解绑。行者却趁机刁难说:“谁敢解我!要么连绳子一起把我抬去见驾,老孙我的官司才能赢!” 这可把天王吓得手软,太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众家将都尴尬地退了下去。

大圣在地上打滚耍赖,非要天王去见驾。天王实在没办法,只好哀求金星帮忙说情。金星说:“古人说:‘万事都要留有余地。’你做事太急躁了,把他捆了不说,还要杀他。这猴子可是出了名的难缠,你现在让我怎么办!就像你儿子说的,虽然是恩女,不是亲女,但毕竟有这么一段情义,不管怎么辩解,你都脱不了干系。” 天王说:“老星,你快想想办法,让我能摆脱罪名。” 金星说:“我也想帮你们和解,可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天王笑着说:“你把当年招安他、给他授官衔的事说一说,他或许就会罢休。” 于是金星走上前,摸着行者说:“大圣,看在我的面子上,解了绳子去见驾吧。” 行者说:“老官儿,不用解。我会滚法,一路滚着就能到。” 金星笑着说:“你这猴子太绝情了!我以前也对你有过一些恩情,这么点小事,你都不依我?” 行者问:“你对我有什么恩情?” 金星说:“你当年在花果山为妖,降伏虎龙,强行消去生死簿上的名字,带领群妖在大地上肆意妄为,上天想要捉拿你,是我极力上奏,玉帝才降旨招安,把你宣上天堂,封你做弼马温。后来你吃了玉帝的仙酒,再次招安,也是我极力上奏,封你做齐天大圣。你又不安分,偷桃盗酒,还偷了老君的仙丹,如此种种,才有了现在无灾无祸的你。要不是我,你哪能有今天?” 行者说:“古人说得好:‘死了都别和老头儿葬在一起,他们太会翻旧账了!’我也就是做个弼马温,闹了闹天宫,没什么大不了的。算了,算了,看在你老人家的面子上,还是让他自己来解吧。” 天王这才敢上前,解开绳子,请行者穿上衣服,坐到上位,一一上前施礼。

行者朝着金星说:“老官儿,怎么样?我说了先输后赢,做事就得这样。快催他去见驾,别耽误了救我师父。” 金星说:“别急。折腾了这么一会儿,也喝杯茶再走吧。” 行者说:“你喝他的茶,收了他的好处,放跑犯人,轻视圣旨,你这是什么罪过?” 金星说:“不喝茶!不喝茶!连我都被你赖上了!李天王,快走!快走!” 天王哪里敢去,怕行者无中生有,耍赖胡言乱语,自己没法和他辩解。没办法,又央求金星帮忙说情。金星说:“我有句话,你能听我的吗?” 行者说:“刚才被绳捆刀砍的事,我都看在你的面子上算了,还有什么话?你说!你说!说得好我就听,说得不好可别怪我。” 金星说:“‘一场官司要打十天。’你告了御状,说妖精是天王的女儿,天王说不是,你们两个在御前反复争辩,要知道天上一日,下界就是一年。这一年时间,那妖精把你师父困在洞里,别说成亲了,要是真有了孩子,都能生个小和尚了,那岂不是误了大事?” 行者低头想了想,说:“对啊!我离开八戒、沙僧的时候,说很快就回,现在都折腾这么久了,不会晚了吧?…… 老官儿,既然听你的,那这旨意怎么回缴?” 金星说:“让李天王点兵,和你一起下去降妖,我去回旨。” 行者问:“你怎么回旨?” 金星说:“我就说原告脱逃,被告免提。” 行者笑着说:“好啊!我看在你的面子上算了,你倒说我脱逃!让他在南天门外点好兵等我,我才和你回旨缴状。” 天王担心地说:“他这一去,要是乱说,我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行者说:“你把老孙我当成什么人了?我也是个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怎么会说污蔑你的话?”天王连忙向行者道谢,然后行者和金星回去复旨。天王点起本部天兵,直接出了南天门外。金星和行者回到玉帝面前,奏道:“陷害唐僧的,是金鼻白毛老鼠精,她假托天王父子的牌位。天王知道后,已经点兵去收妖了。希望天尊赦免他的罪过。” 玉帝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降下天恩,免去追究。行者立刻驾着云光,来到南天门外,看到天王、太子率领天兵在等候。嘿!那些神将,风滚滚,雾腾腾,迎接着大圣,一起落下云头,很快就到了陷空山上。

八戒和沙僧眼巴巴地等在那里,满心焦急,忽然瞧见天兵簇拥着行者来了。呆子赶忙迎上前,对着天王恭敬施礼道:“真是辛苦你们了!太麻烦你们啦!” 天王说道:“天蓬元帅,你有所不知。只因我父子曾受她一炷香的供奉,才致使那妖精肆意妄为,困住了你师父。来得晚了,还请莫怪。这座山就是陷空山了吧?只是不知道她的洞门朝着哪个方向开?” 行者接口道:“这条路我可熟了。只是这洞叫无底洞,周围足有三百多里,妖精的巢穴多得很。前阵子我师父被困在那两滴水的门楼里,如今再看,静悄悄的,连个鬼影都没有,也不知她又搬到哪里去了。” 天王信心满满地说:“不管她设下多少计谋,终究逃不出天罗地网。到了洞门前,再做计较。” 于是众人一同前行。嘿,大约走了十几里路,就到了那块大石头旁。行者指着那缸口大小的门说道:“瞧,就是那儿。” 天王神色凝重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谁敢打头阵?” 行者毫不犹豫地说:“我来!” 三太子也不甘示弱:“我奉旨前来降妖,理应我打头阵。” 八戒那莽撞的性子一下子就上来了,扯着嗓子高声喊道:“打头阵还得看我老猪!” 天王连忙说道:“别吵吵,听我安排。孙大圣和太子带领兵将进洞,我们三人在洞口把守,来个里应外合,让那妖精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好叫她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 众人齐声应道:“是!”

你看那行者和三太子,率领着兵将,朝着洞里一溜烟儿地冲了进去,驾起云光,一闪一闪的。抬头望去,果然是个奇特的洞穴:

日月依旧,光芒洒下,照耀着这片山川。珍珠般的渊潭,美玉似的井泉,升腾着温暖的烟雾,更有许多令人称奇的景致。层层叠叠的朱楼画阁,高耸的赤壁,青青的田野。春天有嫩绿的杨柳,秋天有娇艳的莲花,这般洞天福地,世间罕见。

转眼间,他们停下云光,径直来到妖精的旧宅。众人挨门挨户地搜寻,吆喝声此起彼伏,一重又一重,一处又一处,把这三百里地的草都踏平了,却哪里见得着妖精的影子?又哪里找得到三藏的踪迹?大家纷纷议论:“这孽畜肯定早就出了这个洞,跑到老远的地方去了。” 可他们哪里知道,妖精正躲在东南方向的黑角落里。往下看,另有一个小洞。洞里有一扇小小的门,一间矮矮的屋子,盆栽着几种花卉,屋檐旁长着几竿翠竹,黑气弥漫,暗香扑鼻。原来老妖精把三藏摄到这里,逼迫他成亲,还以为行者再也找不到了呢。谁能料到,她命中注定该当休矣。那些小妖在里面叽叽喳喳,挤作一团。中间有个胆子稍大些的,伸长脖子,往洞外瞧了一眼,冷不丁一头撞上了一个天兵,顿时叫嚷起来:“在这里呢!” 行者顿时怒从心头起,握紧金箍棒,一下子冲了进去。里面空间狭小,窝着一群妖精。三太子指挥天兵一拥而上,那些妖精哪里还有地方可躲?

行者顺利找到了唐僧,还有那龙马和行李。老妖精见无路可逃,只得对着哪吒太子磕头求饶。太子严肃地说:“这是奉了玉帝旨意来捉拿你,可容不得小觑。我父子只因受了她一炷香,差点就惹出大祸!” 随即喝道:“天兵,取下缚妖索,把这些妖精都捆了!” 老妖精自然免不了要吃一番苦头。众人带着妖精,驾着云光,一同出了洞。行者嘴里乐呵呵的。天王打开洞口,迎向行者说道:“此番可算找到你师父了。” 行者连忙说道:“多谢了!多谢了!” 接着便带着三藏拜谢天王,随后又谢过太子。沙僧和八戒都嚷着要把老妖精碎尸万段,天王劝阻道:“她是奉玉帝旨意捉拿的,不可轻举妄动。我们还得去回旨呢。”

于是,一边天王同三太子领着天兵神将,押着妖精,前往天庭奏明情况,听候发落;另一边行者簇拥着唐僧,沙僧收拾行李,八戒牵过马,请唐僧上马,一同踏上大路。这正是:割断情丝出苦海,打开枷锁脱樊笼。毕竟不知他们接下来的旅程会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