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禅静九灵

话说孙大圣和八戒、沙僧出了城头,迎面就看到一群妖精,全是些杂毛狮子。黄狮精在前面领路,狻猊狮在左边,白泽狮、伏狸狮在右边,猱狮、雪狮、抟象狮在后面,正中间是一头威风凛凛的九头狮子。那个青脸儿妖怪举着一面锦绣团花宝幢,紧紧跟在九头狮子身旁;刁钻古怪儿和古怪刁钻儿则举着两面红旗,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坎宫的位置。

八戒莽撞地走上前,破口大骂:“偷宝贝的贼怪!你跑哪儿去了,还找来这几个毛团想干什么?” 黄狮精咬着牙骂道:“你这凶狠的秃驴!昨天你们三个打我一个,我败走也就算了;你怎么如此狠毒,烧了我的洞府,毁了我的山场,伤了我的族人!我和你仇深似海!别跑!吃你老爷一铲!” 好个八戒,举起钉钯就迎了上去。两人刚一交手,胜负还未分晓,猱狮精便抡起一根铁蒺藜,雪狮精挥动一条镵楞简,直朝着八戒扑打过来。八戒大喊一声:“来得好!” 只见他横冲直撞,与群妖战在一处。这边,沙和尚急忙抽出降妖杖,上前相助。又见狻猊精、白泽精与抟象、伏狸二精,一拥而上。此时,孙大圣挥动金箍棒,挡住了这群妖精的进攻。狻猊使的是闷棍,白泽用的是铜锤,抟象拿着钢枪,伏狸舞着钺斧。这七个狮子精,与三个勇猛的和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棍、锤、枪、斧、镵楞简,铁蒺藜、骨朵、四明铲。

七头狮子的兵器寒光闪烁,围攻三个和尚,喊声震天。

大圣的金箍铁棒威风凛凛,沙僧的宝杖世间罕见。

八戒气势汹汹,钉钯闪耀着惨淡的光芒。

他们前遮后挡,各自施展本领,左架右迎,都无比勇敢。

城头上的王子们擂鼓筛锣,助威呐喊,壮大声势。

你来我往,各显神通,直杀得天地昏暗,乾坤颠倒!

那一群妖精与大圣三人,激战了半天,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八戒口吐黏涎,渐渐脚步发软,虚晃一钯,败下阵来。雪狮、猱狮二精大喝:“往哪儿跑!吃打!” 呆子躲闪不及,被雪狮精照着脊梁打了一简,摔倒在地,直喊:“完了!完了!” 两个妖精揪住八戒的鬃毛,拖着他的尾巴,扛着去见九头狮子,报告说:“祖爷,我们抓了一个回来了!”

话还没说完,沙僧、行者也都战败了。众妖精一起追来,行者拔下一把毫毛,嚼碎后喷出去,大喊一声:“变!” 立刻变成了百十个小行者,将白泽、狻猊、抟象、伏狸以及金毛狮怪团团围住。沙僧、行者则又上前,与小行者们一起围攻妖精。到了晚上,抓住了狻猊、白泽,伏狸、抟象却逃走了。金毛狮怪赶忙回去向老妖报告,老妖得知丢了两只狮子,吩咐道:“把猪八戒捆起来,千万别伤他性命。等他们归还我的两只狮子,就把八戒还给他们。要是他们不识好歹,伤了我那两只狮子,就立刻把八戒杀了抵命!” 当晚,群妖就在城外安歇,暂且不表。

却说孙大圣把两个狮子精抬到城边,老王见了,立即传令打开城门,派二三十个校尉,拿着绳杠出门,把狮精绑了,扛进城里。孙大圣收起法毛,带着沙僧径直来到城楼上,见到了唐僧。唐僧忧心忡忡地说:“这场战斗太激烈了!悟能的性命,不知道有没有危险?” 行者说:“没事!我们抓住了这两个妖精,他们绝不敢伤害八戒。先把这两个妖精牢牢捆绑起来,明天一早用他们去换回八戒。” 三个小王子向行者叩头问道:“师父,先前您和妖精打斗时,只有一个身子。后来假装战败回来,怎么一下子就变出了百十位师父?等到抓住妖精,靠近城边时又变回了一个身子,这是什么法力呀?” 行者笑着说:“我身上有八万四千根毫毛,能够以一化十,以十化百,变出千千万万个分身,这都是身外化身的法术。” 王子们听了,一个个虔诚地顶礼膜拜。这时,斋饭已经摆好,他们就在城楼上吃了起来。城墙上的各个垛口都点起了灯笼,竖起了旗帜,梆铃、锣鼓声不断,士兵们轮流值更、传箭,还时不时放炮呐喊,以防妖精再次来袭。

很快,天亮了。老妖把黄狮精叫来,定下计策:“你们今天一定要全力抓住行者和沙僧,我则偷偷飞到城上,抓住他们的师父和老王父子,先回到九曲盘桓洞,等你们得胜回来。” 黄狮精领命,带着猱狮、雪狮、抟象、伏狸,各自拿着兵器来到城边,卷起狂风,带着浓雾,叫阵挑战。这边,行者和沙僧跳出城头,厉声骂道:“贼妖怪!快把我师弟八戒还给我,饶你们性命!不然,让你们全都粉身碎骨!” 妖精们哪肯听他们分说,一拥而上。大圣和沙僧各施计谋,挡住了五个狮子精的进攻。这场战斗比昨天更加激烈:

呼呼的狂风刮得地动山摇,黑暗的浓雾遮天蔽日。飞沙走石,让神鬼都胆战心惊,推倒树林,连虎狼都惊恐不已。钢枪闪烁着寒光,钺斧明晃晃的,棍、铲、铜锤,都带着致命的杀气。妖精们恨不得一口吞下行者,活捉小沙僧。大圣的如意金箍棒,挥舞起来收放自如,灵活无比。沙僧的降妖杖,在灵霄殿外都颇有名声。这一次,他们大展神通,在西域奋力除妖,扫荡群魔。五个杂毛狮子精与行者、沙僧正杀得难解难分之时,老妖驾着黑云,径直飞到城楼上。他摇了摇头,吓得城上文武官员和守城的士兵们,全都滚下城去。老妖冲进楼中,张开大口,一口一个,将三藏、老王父子全都叼了出去;又来到坎宫地下,把八戒也叼走了。原来,他九个头就有九张嘴,一张嘴叼着唐僧,一张嘴叼着八戒,一张嘴叼着老王,一张嘴叼着大王子,一张嘴叼着二王子,一张嘴叼着三王子。六张嘴巴叼着六个人,还空着三张嘴巴,他大声喊道:“我先撤了!” 五个小狮精见祖爷爷得胜,一个个更加逞能,全力厮杀。

行者听到城上人们的呼喊声,知道中了老妖的计谋,急忙提醒沙僧小心。他把臂膊上的毫毛全都拔下来,放进嘴里嚼碎后喷出去,变成了千百个小行者,一拥而上。当场就放倒了猱狮,活捉了雪狮,抓住了抟象狮,掀翻了伏狸狮,还把黄狮精打死了。他们喧闹着来到州城之下,却让青脸儿与刁钻古怪、古怪刁钻儿两个妖怪逃脱了。城上的官员见状,立刻打开城门,用绳子把五个狮精又捆了起来,抬进城去。还没等处置,只见王妃哭哭啼啼地向行者行礼说:“神师啊,我家殿下父子和你师父,性命堪忧啊!这孤城可怎么办呀?” 大圣收起法毛,对王妃回礼道:“贤后不必忧愁。因为我抓住了他们七个狮精,那老妖施展法术,把我师父和殿下父子抓走了,不过他们应该不会有性命之忧。明天一大早,我和师弟就去山中,保证抓住老妖,把四个王子还给你。” 王妃和一群女眷听了这话,都向行者下拜说:“希望殿下父子平安无事,皇图永固!” 拜完之后,一个个含着泪回宫去了。行者吩咐各位官员:“把打死的黄狮精剥了皮;六个活的狮精,牢牢锁住。再拿些斋饭来,我们吃了好睡觉。大家放心,保证你们平安无事。”

到了第二天,大圣带着沙僧驾起祥云,没多久就来到了竹节山头。他们按下云头,仔细观看,好一座雄伟的高山!只见:

山峰高耸突兀,山岭险峻崎岖。深涧中水流潺潺,陡峭的崖前繁花似锦,香气扑鼻。山峦重叠环绕,古道蜿蜒曲折。仙鹤飞来,松树仿佛有了伴侣,白云飘去,石头显得格外孤寂。玄猿在明媚的阳光下寻找果实,麋鹿在温暖的日子里欢快地寻觅花朵。青鸾叫声清脆悦耳,黄鸟啼鸣婉转缠绵。春天,桃花李花争奇斗艳;夏天,柳树槐树郁郁葱葱;秋天,菊花金黄如锦;冬天,白雪纷飞似绵。一年四季景色宜人,丝毫不亚于仙境瀛洲的景象。

他们两个正在山头上欣赏景色,忽然看见青脸儿手拿一条短棍,从崖谷中跑了出来。行者大喝一声:“哪里跑!老孙来也!” 吓得那小妖连滚带爬地跑下崖谷。行者和沙僧一路追赶,却不见小妖的踪影。又向前走了几步,看到一座洞府。两扇花斑石门紧闭着,门楣上横嵌着一块石板,上面工整地刻着十个大字:“万灵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原来那小妖跑进洞后,立刻把洞门关上,来到中间对老妖说:“爷爷,外面又有两个和尚来了。” 老妖问:“你大王和猱狮、雪狮、抟象、伏狸,回来了吗?” 小妖说:“没见!没见!只有两个和尚,在山峰高处张望。我一看见他们就往回跑,他们追了过来,我就赶紧把洞门关上了。” 老妖听了,低头沉思,半晌,突然落下泪来,哭喊道:“苦啊!我的黄狮孙死了!猱狮孙等又都被和尚捉进城里去了!这仇怎么报啊!” 八戒被捆在旁边,和王父子、唐僧挤在一起,正惶恐地受苦,听到老妖说 “众孙被和尚捉进城去”,心里暗暗高兴,想道:“师父别怕,殿下别愁。我师兄已经得胜,捉住了众妖,找到这里来救我们了。” 正想着,又听到老妖喊道:“小的们,好好在这里看守,等我出去把那两个和尚抓进来,一起惩治。”

你看那老妖,身上没有披挂铠甲,手里也没拿兵器,大踏步走到前面,只听见孙行者在大声吆喝。老妖猛地打开洞门,二话不说,径直朝行者扑去。行者用铁棒当头挡住,沙僧抡起宝杖就打。那老妖把头摇了一摇,左右八个头,一齐张开大口,轻轻地把行者、沙僧衔进洞内,吩咐道:“拿绳索来!” 刁钻古怪、古怪刁钻和青脸儿是昨夜侥幸逃生回来的,立刻拿来两条绳子,把行者和沙僧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老妖问道:“你这泼猴,把我那七个儿孙捉了,我现在抓住你们师徒四个,王子四个,也足以抵得上我儿孙的性命!小的们,找些荆条柳棍来,先狠狠打这猴头一顿,为我的黄狮孙报仇!” 三个小妖各自拿起柳棍,专门抽打行者。行者本就身经百战,身体如同钢铁一般,这些柳棍打在他身上,就像挠痒痒一样,他连哼都不哼一声。任凭他们怎么抽打,行者都毫不在意。八戒、唐僧和王子们见了,一个个吓得毛骨悚然。不一会儿,柳棍都打折了,一直打到天黑,也不知道打了多少下。沙僧见行者被打得太惨,心里很过意不去,说道:“我替他挨百十下吧。” 老妖说:“你先别急,明天就轮到你了。一个个按顺序打过来。” 八戒着急地说:“后日就该打到我老猪了!” 又打了一会儿,天渐渐黑了。老妖喊道:“小的们,先停手,点起灯火来,你们吃些东西,我到锦云窝去睡一会儿。你们三个都吃过他们的亏,要用心看守,明天早上再接着打。” 三个小妖把灯移过来,又拿起柳棍抽打行者的脑袋,就像敲梆子一样,“剔剔托,托托剔”,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夜深了,三个小妖都打起盹来。行者施展遁法,将身体缩小,从绳索中脱身而出。他抖了抖身上的毫毛,整理好衣服,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晃了一晃,金箍棒瞬间变得有吊桶粗细,二丈长短。他朝着三个小妖说道:“你们这些孽畜,竟敢用棍子打了老爷我这么多下,老爷我还是毫发无损。现在老爷我也用这棍子稍微教训你们一下,看看滋味如何!” 说着,行者轻轻挥动金箍棒,朝着三个小妖扫去,只一下,就把他们打成了三个肉饼。随后,行者又把灯剔亮,去解救沙僧。八戒被捆得难受,忍不住大声喊道:“哥哥!我的手脚都被捆肿了,怎么不先来解救我呀!” 呆子这一喊,立刻惊动了老妖。老妖一骨碌爬起来,问道:“是谁在解救他们?” 行者听到老妖的声音,一口气吹灭了灯,也顾不上沙僧等人,挥舞着铁棒打破几道门,逃了出去。老妖来到中堂,喊道:“小的们,怎么没了灯光?千万别让人跑了!” 叫了一声,没人回应;又喊了一声,还是没人答应。等到取来灯火一看,只见地下有三块血淋淋的肉饼,老王父子、唐僧和八戒都还在,唯独不见了行者和沙僧。老妖点着火,里里外外寻找,忽然看见沙僧还背靠着廊下站着,一把将他抓住摔倒在地,照旧捆了起来。老妖又去找寻行者,只见几层门都被打破,心知是行者打破门逃走了,也不再去追赶,只是让人把破门修补好,遮挡起来,一心守护好自己的家业,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孙大圣出了九曲盘桓洞,驾着祥云,径直回到玉华州。只见城头上各方厢的土地神只和城隍之神都在空中迎接礼拜。行者问道:“你们怎么到今夜才出现?” 城隍回答道:“小神等知道大圣降临玉华州,因为有贤王热情款待,所以不敢贸然前来拜见。如今得知王等遭遇妖怪,大圣前去降魔,特来叩见迎接。” 行者正在嗔怪之时,又见金头揭谛、六甲六丁神将押着一位土地,跪在面前说道:“大圣,我们抓住了这个土地鬼。” 行者喝道:“你们不在竹节山保护我师父,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丁甲神道:“大圣,那妖精在你逃走之后,又抓住了卷帘大将,照旧把他捆了起来。我们见那妖精法力高强,就把竹节山的土地押解到这里。他知道那妖精的来历,恳请大圣向他询问一番,这样便好处置,以解救圣僧和贤王的苦难。” 行者听了,心中十分欢喜。那土地战战兢兢地叩头说道:“那老妖前年降临竹节山。那九曲盘桓洞原本是六只狮子的巢穴。自从老妖来到这里,那六个狮子都拜他为祖翁。祖翁是一头九头狮子,号称九灵元圣。若要降伏他,必须到东极妙岩宫,请他的主人前来,否则其他人休想擒住他。” 行者听了,沉思半晌,说道:“东极妙岩宫,那是太乙救苦天尊所在之处,他坐下的正是九头狮子。这么说来……” 于是吩咐道:“揭谛、金甲,你们还是和土地一起回去,暗中保护我师父、师弟以及王父子。本处的城隍负责守护城池。各自行动去吧。” 众神各自领命,遵令而去。

大圣纵筋斗云,连夜赶路,大约在寅时,来到了东天门外,正好碰上广目天王和天丁、力士一行人。众人纷纷停下,拱手相迎,问道:“大圣这是要去哪里?” 行者向众人行礼完毕,说道:“前去妙岩宫走一趟。” 天王问道:“西天路不走,怎么又跑到东天来了?” 行者说:“从西天路到玉华州,州王热情款待,还派他的三个儿子拜我们兄弟为师,学习武艺。没想到遇到了一群狮怪。如今得知妙岩宫的太乙救苦天尊是那妖怪的主人,想去请他为我降怪救师。” 天王说:“这都是因为你想要收徒,所以才引出了这一窝狮子啊。” 行者笑着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众天丁、力士一个个拱手,为行者让路。大圣进了东天门,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妙岩宫前。只见这里:

彩云层层叠叠,紫气郁郁葱葱。琉璃瓦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宫门旁排列着威严的玉兽。宫阙前繁花似锦,红霞环绕,日光映照下,骞林笼罩在翠雾之中。果然是万真环绕,千圣兴盛之地。殿阁层层锦绣,窗轩处处相通。苍龙盘护,祥光霭霭,黄道光辉,瑞气浓郁。这里便是青华长乐界,东极妙岩宫。

宫门口站着一个身穿霓帔的仙童,忽然看见孙大圣,立刻入宫禀报:“爷爷,外面是曾经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来了。” 太乙救苦天尊听了,立即吩咐侍卫众仙前去迎接。将行者迎至宫中,只见天尊高坐在九色莲花座上,周身散发着百亿瑞光。天尊见到行者,走下座来与他相见。行者上前施礼,天尊还礼道:“大圣,这几年不见,之前听说你弃道归佛,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想必功行已经圆满了吧。” 行者说:“功行尚未完成,但也快了。只是如今因为保护唐僧到了玉华州,承蒙王子派他的三个儿子拜我等为师,学习武艺,还依照我们的三件神兵,打造了一样的兵器。没想到夜里被贼偷走了。等到天亮寻找,原来是城北豹头山虎口洞的一个金毛狮子成精偷走了。老孙我用计取回,那妖精就纠集了一些狮精与我大闹一场。其中有一个九头狮子,神通广大,把我师父、八戒以及王父子四人都叼走了,带到了竹节山九曲盘桓洞。第二天,老孙我和沙僧前去追寻,也被叼了去。老孙我被他们捆绑毒打了无数次,幸好施展法术逃脱了,他们还在那里受苦。询问当地的土地,才知道天尊是那妖怪的主人,所以特来恳请天尊前去收降妖怪,解救他们。”天尊听了,立即命令仙将到狮子房把狮奴叫出来问话。那狮奴睡得正香,被众将推摇了好一会儿才醒来,被揪到中厅来见天尊。天尊问道:“狮兽在哪里?” 那狮奴流着泪叩头,只是求饶:“饶命!饶命!” 天尊说:“孙大圣在这里,暂且不打你。你快说为什么不小心,让九头狮子跑了。” 狮奴说:“爷爷,我前几天在大千甘露殿中看到一瓶酒,忍不住偷喝了,不知不觉就沉醉睡着了,忘记了拴锁,所以狮子跑了。” 天尊说:“那酒是太上老君送的,叫做‘轮回琼液’,喝了会醉三天不醒。那狮兽跑了几天了?” 大圣说:“据土地说,他前年降临凡间,到现在已经两三年了。” 天尊笑道:“是了!是了!天宫里一日,在凡间就是一年。” 又对狮奴说:“你先起来,饶你死罪,跟我和大圣下凡去把它收回来。你们众仙都回去,不用跟随。”

天尊于是和大圣、狮奴,踏着云径直来到竹节山。只见五方揭谛、六丁六甲、本山土地都前来跪地迎接。行者问道:“你们保护得怎么样,我师父有没有受伤?” 众神说:“妖精发了一阵脾气后就睡着了,还没对他们用什么刑罚。” 天尊说:“我那元圣儿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它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轻易伤人。孙大圣,你去它洞门口挑战,把它引出来,我好收服它。”

行者听了,果然抽出金箍棒,跳到洞口,高声骂道:“泼妖精,快把我的人还回来!泼妖精,快把我的人还回来!” 连叫了好几声。那老妖正在睡觉,没人回应。行者着急起来,抡起铁棒,往洞里打进去,口中不停地叫骂。那老妖这才惊醒,心中大怒,爬起来,大喝一声:“迎战!” 它摇摇头,便张开大口来咬行者。行者回头跳出洞外。妖精追到洞外,骂道:“贼猴!往哪里跑!” 行者站在高崖上笑着说:“你还敢如此大胆无礼!你连自己的死活都不知道了!你看,你老爷的主公不是在这里吗?” 那妖精追到崖前,早被天尊念动咒语,喝道:“元圣儿!我来了!” 那妖认得是主人,不敢挣扎,四只脚伏在地上,只是不停地磕头。旁边的狮奴跑过去,一把揪住它的项毛,用拳头在它脖子上打了百十下,口里骂道:“你这畜生,怎么偷偷跑了,害得我受罪!” 那狮兽闭着嘴,不敢吭声,也不敢动弹。狮奴打得手都累了,才停了下来,随即把锦韂安在它身上。天尊骑了上去,喝令它走,它就纵身驾起彩云,径直返回妙岩宫去了。

大圣望着天空,向天尊称谢,然后进入洞中。他先解开了玉华王身上的绳索,接着解开了唐三藏,又解开了八戒、沙僧以及三位王子的绳索。众人一起在洞里搜寻了一番,然后不慌不忙地把大家带出洞外。八戒找了一些枯柴,在洞的前后堆起来,放起火来,把九曲盘桓洞烧成了一个乌焦破瓦的窑洞!大圣又打发众神回去,还让土地在这里镇守。然后让八戒、沙僧各自施展法术,把王父子背驮回州城。他则搀扶着唐僧。没过多久,他们就到了州城,这时天色渐渐晚了。王妃、官员们都前来接见。大家摆上斋筵,一起享用。长老师徒还是在暴纱亭安歇,王子们回到宫中各自休息。一夜无话。

第二天,王又传下旨意,大开素宴。合府大小官员都前来谢恩。行者又叫来屠夫,把那六只活狮子杀了,连同之前打死的黄狮子,都剥了皮,将肉收拾好准备享用。殿下十分高兴,立刻下令宰杀,把一只狮子肉留在本府,供府内府外的人食用,一只分给王府的长使等官员;把剩下的五只都剁成一二两重的肉块,派校尉分发给州城内外的军民人等,让大家都尝一尝:一来尝尝滋味,二来压压惊恐。那些家家户户,无不敬仰。

这时,铁匠们打造好了三件兵器,向行者磕头说道:“爷爷,小的们的活儿都干完了。” 行者问道:“这些兵器各有多少斤两?” 铁匠说:“金箍棒有千斤,九齿钯和降妖杖各有八百斤。” 行者说:“也罢。” 便叫请三位王子出来,让他们各自拿起兵器。三位王子对老王说:“父王,今日兵器打造完成了。” 老王说:“为了这些兵器,几乎丢了我父子的性命。” 小王子说:“幸亏有神师施展法术,救出我们,又扫荡了妖邪,除去了后患。这真是海晏河清,太平的世界啊!” 当时老王父子赏赐犒劳了铁匠,又来到暴纱亭拜谢师恩。

三藏又催促大圣等人赶快传授武艺,不要耽误了行程。于是他们三人就在王府院中,各自挥舞兵器,一一传授武艺。没过几天,三个王子就都操练得精熟,无论是进攻退守的方法,还是快慢的节奏,各有七十二般变化,无不通晓。一来是各位王子心意坚定,二来是多亏孙大圣先传授了神力,所以他们对于那千斤重的金箍棒,八百斤重的钯杖,都能举得起来,运用自如。和最初他们自己练习的武艺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有诗为证:

缘因善庆遇神师,习武何期动怪狮。

扫荡群邪安社稷,皈依一体定边夷。

九灵数合元阳理,四面精通道果之。

授受心明遗万古,玉华永乐太平时。

王子又大开筵宴,感谢师父的教导,还拿出一大盘金银,以表心意。行者笑着说:“快拿进去!快拿进去!我们出家人,要这些有什么用?” 八戒在一旁说:“金银我们实在不敢接受。只是我的这件衣服被那些狮子精扯破了,能不能给我们换件衣服,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关爱了。” 那王子随即命令裁缝,依照原来的颜色样式,取来青锦、红锦、茶褐锦各几匹,为三位各做了一件。三人欣然接受,各自穿上锦布直裰,收拾好行装准备启程。只见城里城外,大大小小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他们是罗汉临凡,活佛下界。鼓乐喧天,旌旗飘扬,盈街塞道。家家户户在门外焚烧香火,处处门前献上彩灯。众人一直把他们送到很远的地方才回去。他们师徒四人这才离开城西去。这一去,摆脱了诸多烦恼,一心向佛,追求正果。正所谓: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毕竟不知道到灵山还有多少路程,何时才能功德圆满,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