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话说八大金刚护送圣僧回东土的事情暂且按下不表。在那二层门下,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以及护教伽蓝一众神明,来到观音菩萨面前,恭敬地禀报道:“弟子们承蒙菩萨法旨,一直暗中保护圣僧。如今圣僧功德圆满,菩萨也缴还了佛祖的金旨,我们恳请菩萨批准我们缴还法旨。” 观音菩萨听了,也十分欣喜,说道:“准你们缴还,准你们缴还。” 接着又问道:“那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修行的心志如何?” 诸神回答道:“他们确实心诚志坚,想来也逃不过菩萨的明察。只是唐僧所受的苦难,实在是难以言表。他一路上经历的种种灾厄患难,弟子们都已详细记录在此,这便是他的灾难簿子。” 菩萨接过簿子,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这上面清楚地记载着:

“蒙差揭谛皈依旨,谨记唐僧难数清。

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

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出城逢虎第五难,折从落坑第六难。

双叉岭上第七难,两界山头第八难。

陡涧换马第九难,失却袈裟第十难。

夜被火烧十一难,收降八戒十二难。

黄风怪阻十三难,请求灵吉十四难。

流沙难渡十五难,收得沙僧十六难。

四圣显化十七难,不识人参十八难。

五庄观中十九难,贬退心猿二十难。

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

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

山压大圣二十五难,洞中高悬二十六难。

盗宝更名二十七难,乌鸡国救主二十八难。

被魔化身二十九难,号山逢怪三十难。

风摄圣僧三十一难,心猿遭害三十二难。

请圣降妖三十三难,搬运车迟三十四难。

大赌输赢三十五难,祛道兴僧三十六难。

路逢大水三十七难,身落天河三十八难。

鱼篮现身三十九难,金山逢怪四十难。

天神难伏四十一难,问佛根源四十二难。

吃水遭愆四十三难,女国留婚四十四难。

琵琶洞受苦四十五难,再贬心猿四十六难。

识得猕猴四十七难,火焰山高四十八难。

求取芭蕉扇四十九难,收缚魔王五十难。

赛城扫塔五十一难,取宝救僧五十二难。

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大困天神五十四难。

朱紫国行医五十五难,拯救疲癃五十六难。

降妖取后五十七难,七情迷没五十八难。

多目遭伤五十九难,路阻狮驼六十难。

怪分三色六十一难,城里遇灾六十二难。

请佛收魔六十三难,比丘救子六十四难。

辨认真邪六十五难,凤仙国求雨六十六难。

救女怪卧僧房六十七难,无底洞遭困六十八难。

稀柿拜秽六十九难,花豹迷人七十难。

棘林吟咏七十一难,黑河沉没七十二难。

灭法国难行七十三难,元夜观灯七十四难。

赶捉犀牛七十五难,失落兵器七十六难。

会庆钉钯七十七难,天竺招婚七十八难。

夺帛酬恩七十九难,脱胎凌云八十难。

路逢十万八千里,圣僧历难簿分明。”

菩萨将难簿逐目看过一遍后,急忙传下话来:“佛门讲究九九归真。圣僧已经历了八十难,还少一难,无法圆满此数。” 随即命令揭谛:“立刻赶上金刚,给他们再生一难。” 揭谛领命,驾着飞云向东赶来。只用了一昼夜,就追上了八大金刚,在他们耳边低声说道:“如此这般…… 务必谨遵菩萨法旨,不可有误。” 八大金刚听了这话,“刷” 的一下把风势按下,将唐僧师徒四人连同马匹和经书,一同坠落在地。唉!这正是:

九九归真,修行之路艰难无比,需坚定信念,坚守玄关。

必须刻苦修炼,方能击退邪魔,定要潜心修持,才可回归正法。

莫把真经当作寻常之物,圣僧想要通过,实在是困难重重。

自古以来,修行契合《参同契》之妙理,稍有偏差,便难以结丹。

三藏脚踏在凡间土地上,顿时心中一惊。八戒却呵呵大笑道:“好!好!好!这可真是想要快,结果却慢了。” 沙僧也说道:“好!好!好!想必是我们走得太快了,所以让我们在这里歇息一下。” 大圣则说:“俗话说:‘十日滩头坐,一日行九滩。’” 三藏说道:“你们三个先别斗嘴。看看方向,瞧瞧这是什么地方。” 沙僧转头四处张望,说道:“是这里!是这里!师父,你听听这水响。” 行者说:“水响,难道是到你的老家了?” 八戒说:“他老家是流沙河。” 沙僧连忙说道:“不是,不是。这里是通天河。” 三藏说:“徒弟啊,仔细看看在河的哪一岸?” 行者纵身一跃,跳了起来,用手搭起凉篷,仔细查看后,落下来说道:“师父,这里是通天河西岸。” 三藏回忆道:“我想起来了。东岸边原本有个陈家庄。那年我们到这里,多亏你救了他儿女,他们对我们感恩戴德,还想造船送我们,幸好有白鼋驮渡。我记得西岸上荒无人烟,这下可怎么办?” 八戒抱怨道:“都说凡人会作弊,没想到这佛面前的金刚也会作弊。他们奉佛旨送我们东回,怎么走到半路上就把我们丢下了?如今我们进退两难,可怎么过河啊!” 沙僧劝道:“二哥别抱怨了,我们师父已经得道。之前在凌云渡已经脱了凡胎,这次肯定不会落水。让师兄和你我一起施展摄法,把师父驾过河去。” 行者暗暗偷笑,说道:“驾不过去!驾不过去!” 你道他为何说驾不过去?若他肯使出神通,讲出飞升的奥妙,师徒们就算遇到一千条河也能过去。只是他心里清楚,知道唐僧的九九之数还未圆满,还该有这一难,所以才故意在此停留。师徒们一边嘴里纷纷议论着,一边脚下慢慢前行,一直走到了水边。忽然听到有人喊道:“唐圣僧,唐圣僧!这里来,这里来!” 师徒四人都吃了一惊,抬头观看,却不见有人影,也没有舟船,只有一只大白赖头鼋,在岸边探着头叫道:“老师父,我等了你这几年,你终于回来了?” 行者笑着说:“老鼋,往年多亏你帮忙,今年又能相逢。” 三藏和八戒、沙僧都十分欢喜。行者说:“老鼋,你要是真有接待我们的心意,就上岸来。” 那鼋纵身一跃,爬上了河岸。行者叫大家把马牵到它身上,八戒蹲在马尾后面,唐僧站在马颈左边,沙僧站在右边。行者一只脚踏着老鼋的脖子,一只脚踏着老鼋的头,喊道:“老鼋,你可要稳稳地走啊。” 那老鼋蹬开四足,踏在水面上如同走在平地上一般,驮着师徒四人以及马匹,径直向东岸游去。这真是:

不二的法门,佛法奥妙玄奇,战胜了诸魔,方能识得人天。

本来的面目,如今方才得见,一体的缘由,至此才得周全。

秉持三乘佛法,随意出入自在,丹成九转之功,任凭周旋无碍。

挑包飞杖之事,暂且不必多讲,幸喜还元之际,得遇老鼋相助。

老鼋驮着他们,劈波踏浪,走了多半日,眼看天色将晚,快要靠近东岸时,老鼋忽然问道:“老师父,我当年曾拜托你到西方见到我佛如来时,替我问问我何时能够修成正果,还有多少年寿,你可曾问了?” 原来,长老自从到了西天玉真观沐浴,在凌云渡脱胎,踏上灵山后,一心只想着拜佛以及参拜诸佛菩萨圣僧等众,心思都在取经这件事上,其他的事一概不理,所以根本没问老鼋的年寿。此时无言以对,又不敢说谎欺骗,只好沉吟了半晌,没有回答。老鼋立刻就知道他没帮忙问,于是将身子一摇晃,“唿喇” 一声,沉入了水底,把师徒四人连同马匹和经书,全都掀翻在水中。唉!幸好唐僧已经脱了凡胎,成了道果,要是像之前那样,肯定已经沉入河底。又幸亏白马是龙,八戒、沙僧会水,行者则笑嘻嘻地施展大神通,把唐僧扶出水面,登上了东岸。只是经包、衣服、鞍辔全都湿透了。

师徒们刚刚登岸整理,忽然又刮起一阵狂风,天色变得昏暗,雷声轰鸣,闪电交加,飞沙走石。只见:

一阵狂风,搅得乾坤动荡;一声惊雷,震动了山川大地。一道闪电,如钻云飞火般耀眼;漫天大雾,将大地遮得严严实实。风声呼啸,雷声震耳欲聋。闪电如红绡般闪烁,大雾遮蔽了星月。风扬起的沙尘扑面而来,雷吓得虎豹藏起身形,闪电惊得飞禽鸣叫噪乱,大雾弥漫得树木都没了踪影。那风搅得通天河波浪汹涌,那雷震得通天河鱼龙胆战心惊,那闪照得通天河清澈见底,那雾把通天河岸崖笼罩得昏暗凄惨。好一阵风!吹得山峦崩裂,松竹倒地。好一声雷!惊蛰之时,伤人威势浩大。好一道闪!如金蛇般在天地间游走。好一片雾!茫茫然遮蔽了九霄云天。

吓得三藏紧紧按住经包,沙僧用力压住经担,八戒赶忙牵住白马,行者则双手抡起铁棒,在左右护持。原来,这风、雾、雷、闪都是些阴魔在兴风作浪,想要抢夺他们取来的真经。折腾了一夜,直到天亮,才渐渐平息。长老浑身湿透,战战兢兢地问道:“悟空,这是怎么回事?” 行者气呼呼地说:“师父,你不明白其中缘由。我们保护你取得这部真经,这可是夺天地造化的大功,能够与乾坤同寿,与日月同辉,寿命长久,法身不朽。正因如此,才为天地所不容,鬼神所忌,所以他们才来暗中抢夺。一来这经被水湿透了;二来是你的正法身压住了,雷轰不动,电照不透,雾也迷不住;再加上老孙我抡着铁棒,以纯阳之性护持着。等到天亮,阳气转盛,所以他们才没能夺去真经。”

三藏、八戒、沙僧这才恍然大悟,纷纷对行者表示感谢。过了一会儿,太阳高高升起,他们便把经书搬到高崖上,打开包裹晾晒。直到现在,那里晒经的石头还留存着。他们又把衣服和鞋子都晒在崖边,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跳来跳去。真是:

一体纯阳,欣喜向着阳光,阴魔不敢再逞强。

要知水虽能浸湿真经,却也无法阻挡。不怕风雷闪雾的光芒。

从此清平,回归正觉,从今安泰,迈向仙乡。

晒经石上,留下了踪迹,千古以来,再无妖魔敢来此方。

唐僧师徒四人仔细检查经本,将一本本经书铺开晾晒。这时,几个打鱼人路过河边,抬头看见了他们。其中有个认得师徒四人的渔夫说道:“老师父,你们是不是前年从这条河去往西天取经的那几位啊?” 八戒应道:“正是,正是。你们是哪里人?怎么会认得我们?” 渔夫回答:“我们是陈家庄的人。” 八戒又问:“陈家庄离这儿有多远?” 渔夫说:“过了这条河往南走二十里,就到了。” 八戒转头对三藏说:“师父,我们把经书搬到陈家庄去晒吧。那儿有住的地方,还有吃的,还能让他们帮我们洗洗浆浆衣服,多好啊。” 三藏却拒绝道:“不去了。在这儿晒干了,就收拾收拾找路回东土吧。” 那几个渔夫走过河南边,恰好碰上了陈澄,便喊道:“二老官,前年在你家替祭儿子的师父们回来了。” 陈澄问道:“你们在哪儿看见的?” 渔夫回头指着说:“都在那边石头上晒经呢。”陈澄赶忙带着几个佃户,走过河来。远远望见师徒四人,便跑上前,跪在地上说道:“老爷们取经回来,功成行满,怎么不来我家,却在这儿折腾呢?快请,快请到我家去。” 行者说:“等经书晒干了,就跟你去。” 陈澄又问:“老爷们的这些经典、衣物,怎么都湿了呢?” 三藏解释道:“当年多亏白鼋把我们驮到河西,今年又承蒙它把我们驮到河东。眼看快到岸边了,它问我当年托我向佛祖询问它寿命的事儿,我压根儿没问,它一生气,就把我们掀到水里了,所以都湿了。” 接着又把前后发生的事儿详细说了一遍。陈澄诚恳地再三拜请。三藏没办法,只好收拾经卷。没想到,石头把《佛本行经》的几卷给沾住了,揭的时候,把经尾给弄破了。所以直到现在,《佛本行经》都不完整,晒经石上还留着字迹。三藏懊悔地说:“都怪我们疏忽了,没照顾好经书!” 行者却笑着安慰道:“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天地本就不完美。这经原本是完整无缺的,如今沾破了,正应了这不完美的奥妙,岂是人力能左右的呢!” 师徒们收拾好后,便跟着陈澄前往陈家庄。

庄上的人,一个传十个,十个传百个,百个传千个,不论老少,都跑来看热闹。陈清听说后,马上摆好香案,在门前迎接,还吩咐鼓乐齐鸣。不一会儿,师徒们到了,被迎进庄里。陈清带着全家人,都出来拜见,感谢当年救女儿的恩情,接着便吩咐上茶摆斋。三藏自从吃了佛祖那儿的仙品、仙肴,又脱了凡胎成了佛,根本不想吃凡间的食物。陈澄兄弟苦苦相劝,三藏没办法,才勉强吃了一点,算是领了他们的心意。孙大圣向来不吃人间烟火,也说:“够了。” 沙僧也没吃多少。八戒也不像以前那样狼吞虎咽,很快就放下了碗。行者打趣道:“呆子,不吃了?” 八戒说:“不知道怎么回事,脾胃一下子变弱了。” 于是撤下斋筵,众人又问起取经的事儿。三藏便把先到玉真观沐浴,在凌云渡脱胎,到雷音寺参拜如来,在珍楼享用御宴,宝阁传经,一开始被两位尊者索要礼物没给,所以传了无字真经,后来又再次拜告如来,才得到一藏真经,以及白鼋掀翻他们入水,阴魔暗中抢夺真经的事儿,一五一十详细地讲了一遍,讲完便打算告辞。

陈澄兄弟一家怎么肯放他们走,说道:“承蒙老爷们救了我家儿女,这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我们已经建了一座寺院,名叫救生寺,专门供奉老爷们的香火,永远不断。” 接着又把当年替祭的儿女陈关保、一秤金叫出来叩谢,还请师徒们到寺里参观。三藏把经包放在陈家堂前,为他们念了一卷《宝常经》。之后到了寺里,只见陈家又在这里摆好了饭菜。还没坐下,又有人来请;还没动筷子,又有人来请。来请的人络绎不绝,让人应接不暇。三藏都不敢推辞,只能每处都稍微吃一点,表表心意。只见那座寺建得十分齐整:

山门涂着红粉,显得十分精致,多亏了施主们的功劳。一座楼台拔地而起,两廊的房宇也崭新矗立。朱红的隔扇,镶嵌着七宝,显得玲珑剔透。香气飘向云霄,清光洒满太空。几株嫩绿的柏树还在浇水养护,数棵高大的松树尚未长成丛林。活水从寺前流过,一波接一波,翻涌着波浪;寺后倚靠着高崖,山脉连绵,与地龙相接。

三藏参观完,才登上高楼。楼上果然塑着他们师徒四人的像。八戒看到后,拉着行者说:“兄长的塑像很像啊。” 沙僧也说:“二哥,你的塑像也特别像。只是师父的塑像太俊了些。” 三藏说道:“这样正好!这样正好!” 于是下了楼。前殿后廊,还有摆着斋饭等候他们的人家。行者便问:“以前的大王庙怎么样了?” 众人回答:“那庙当年就拆了。老爷,自从建了这座寺,年年庄稼丰收,都是老爷们的福气庇佑啊。” 行者笑着说:“这是上天的恩赐,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不过从我们离开后,保你们这一庄上的人家,子孙兴旺,六畜平安,年年风调雨顺。” 众人听了,都叩头拜谢。

只见前前后后,还有数不清的人家来献果献斋。八戒苦笑着说:“我可真倒霉!以前能吃的时候,没人家请;今天吃不下了,却一家接着一家请。” 尽管肚子已经很饱了,八戒还是忍不住又吃了**盘素食;就算胃有些不舒服了,又吃了二三十个馒头。吃得实在饱得不能再饱了,还有人来邀请。三藏说:“弟子何德何能,承蒙大家厚爱!希望今晚先停一停,明早再招待我们吧。”

这时已经深夜。三藏守着真经,不敢有片刻离开,便在楼下打坐看守。快到三更的时候,三藏悄悄对行者说:“悟空,这儿的人都知道我们取经的事儿办成了。俗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我们在这儿待久了,恐怕会误了大事。” 行者说:“师父说得有道理。我们趁着这夜深人静,大家都熟睡的时候,悄悄离开吧。” 八戒也察觉到了,沙僧心里也明白,白马似乎也领会了他们的意思。于是他们站起身,轻轻地把驮垛抬上白马,挑起担子,从走廊运出来。到了山门,发现门上有锁。行者施展解锁法,打开了二门和大门,找路向东走去。只听到半空中八大金刚喊道:“想逃走的,跟我来!” 长老只觉得香风阵阵,身体飘了起来。这正是:修炼成道,识得本来面目,体魄强健,虔诚拜谢主人。毕竟不知道他们见到唐王后会发生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