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话说秦业父子一直等着贾家派人来送上学选日子的消息。原来宝玉一心急着和秦钟见面,别的都顾不上了,于是选定了后天去上学。还特意派人传信说:“后天一早,请秦相公到我这里,咱们会合了,一起去学堂。”

到了那天一大早,宝玉起床时,袭人早就把书本、笔墨、文具等收拾好了,整整齐齐地包成一包,坐在床边发呆。见宝玉醒了,只能服侍他洗漱。宝玉看袭人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笑着问道:“好姐姐,你怎么又不高兴啦?难道是怪我去上学,把你们丢下,让你们觉得冷清了?” 袭人笑着说:“瞧你说的。读书可是大好事,不然就得潦倒一辈子,以后可怎么办呢。不过有一件事,你念书的时候就专心想着书,不念书的时候就多想想家里。别跟那些人一起瞎闹,要是碰到老爷,可就麻烦了。虽说要奋发图强,可功课也别贪多,一来贪多嚼不烂,二来也要保重身体。这就是我的想法,你可得体谅我的苦心。” 袭人说一句,宝玉就应一句。袭人又说:“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给小厮们了。学堂里冷,你可记得添衣服,可不像在家里有人照顾你。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得盯着他们添。那帮偷懒的家伙,你不说,他们才懒得动,可别冻坏了你。” 宝玉说:“你放心,在外面我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也别总闷在这屋里,多跟林妹妹一起出去玩玩才好。” 说着,宝玉已经穿戴整齐,袭人催他去拜见贾母、贾政和王夫人。宝玉又去叮嘱了晴雯、麝月等人几句,才出来见贾母。贾母免不了也嘱咐了他几句。然后去见王夫人,接着又到书房去见贾政。

偏偏这一天贾政回家比较早,正在书房里和清客相公们闲聊。忽然看见宝玉进来请安,说要去上学,贾政冷笑着说:“你要是再提‘上学’这两个字,我都觉得害臊。依我的意思,你还不如去玩呢,这才是正理。小心站脏了我的地,靠脏了我的门!” 清客相公们都赶紧起身笑着说:“老世翁何必这样呢。今日世兄这一去,三两年就能显身成名了,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小孩子气了。眼看也快到吃饭的时候了,世兄赶紧去吧。” 说着,就有两个年长的清客拉着宝玉出去了。

贾政问道:“跟着宝玉的是谁?” 只听外面有人答应了两声,马上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贾政一看,认得是宝玉奶妈的儿子,名叫李贵。就对他说:“你们成天跟着他上学,他到底读了些什么书!肚子里尽是些流言蜚语,还学会了些刁钻古怪的淘气事儿。等我有空了,先扒了你的皮,再跟那个不成器的算账!” 吓得李贵赶紧双膝跪地,摘下帽子,磕头磕得砰砰响,连声答应 “是”,又回话说:“哥儿已经读到第三本《诗经》了,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 这话引得满座的人哄堂大笑,贾政也忍不住笑了。接着说:“哪怕再读三十本《诗经》,也不过是掩耳盗铃,糊弄人罢了。你去给学堂里的太爷请安,就说我说的:什么《诗经》、古文,都不用走那些虚头巴脑的形式,先把《四书》彻彻底底弄明白,背熟了,这才是最要紧的。” 李贵连忙答应 “是”,见贾政没别的话了,才退出去。

这时宝玉一个人站在院外,屏声静气地等着,等他们出来了,就急忙走了。李贵一边掸着衣服,一边说:“哥儿,你听见了吧?老爷可先要扒我们的皮呢!别人家的奴才跟着主子能挣些好脸面,我们这些奴才却只能白白陪着挨打挨骂。以后可得可怜可怜我们才好。” 宝玉笑着说:“好哥哥,你别委屈,明天我请你。” 李贵说:“小祖宗,谁敢指望你请客呀,只求你能听进去一句半句话就行了。” 说着,他们又来到贾母这边,秦钟早就来等着了,贾母正和他说着话呢。于是宝玉和秦钟见了面,向贾母辞行。宝玉突然想起还没跟黛玉告别,就又急忙跑到黛玉房里去。当时黛玉正在窗边对着镜子梳妆,听到宝玉说要去上学,笑着说:“好呀,这一去,肯定是要去‘蟾宫折桂’啦。我就不送你了。” 宝玉说:“好妹妹,等我下学了再一起吃饭。还有胭脂膏子,也等我回来再做。” 唠叨了半天,才转身离开。黛玉连忙又叫住他问:“你怎么不去跟你宝姐姐告别呢?” 宝玉笑了笑,没回答,就和秦钟一起上学去了。

原来贾家的义学离这儿不远,也就一里路左右,是贾家始祖创办的,担心族里有贫穷请不起老师的子弟,就让他们到这里来读书。凡是族里有官爵的人,都要按俸禄的多少出些银子,作为学堂的费用。还特意推举了一位年高有德的人当塾掌,专门教导子弟。现在宝玉和秦钟来了,和大家一一互相拜见,然后就开始读书。从那以后,他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同坐同起,关系越来越亲密。再加上贾母爱惜秦钟,也经常留他住个三天五天的,就像疼爱自己的重孙一样。见秦钟家境不太宽裕,还送给他一些衣服鞋子之类的东西。不到一个月,秦钟就和荣府的人都混熟了。宝玉本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向来随心所欲,于是又有了新想法,他悄悄对秦钟说:“咱们俩年纪一样大,又在一个学堂读书,以后就别论叔侄了,只论兄弟朋友吧。” 一开始秦钟不肯,可经不住宝玉不依不饶,一直叫他 “兄弟”,或者叫他的表字 “鲸卿”,秦钟也只好跟着乱叫起来。这学堂里虽然都是贾家本族的子弟和一些亲戚家的孩子,可俗话说得好:“一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人多了,难免就鱼龙混杂,有品行不端的人在里面。自从宝玉和秦钟来了以后,他俩都长得像花朵一样好看,而且秦钟腼腆温柔,还没说话脸就先红了,羞羞怯怯的,有女孩子的气质;宝玉又天生擅长低声下气、体贴入微,说话温柔,所以两人关系越发亲密。这也难怪那些同窗起了疑心,背地里你一言我一语,说些闲言碎语,这些话传遍了整个书房。

原来薛蟠自从到王夫人这儿住下后,就知道有这么个家学,里面有很多年轻子弟,他不免动了些歪心思,于是也假装来上学读书,其实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白白送些束修礼物给贾代儒,却一点学问都没长进,只是想结交些关系亲密的小兄弟。谁知道这学堂里有好几个小学生,贪图薛蟠的银钱吃穿,被他哄得团团转,这些事也不用多说。还有两个多情的小学生,也不知道是哪一房的亲戚,也没去考证他们的真实姓名,因为长得妩媚风流,整个学堂的人都给他们俩起了外号,一个叫 “香怜”,一个叫 “玉爱”。大家虽然都对他们有好感,可因为惧怕薛蟠的威势,都不敢去招惹。现在宝玉和秦钟来了,见到这两个人,也不禁心生爱慕之情,不过因为知道他们和薛蟠的关系,所以也没敢轻举妄动。香怜和玉爱心里,对宝玉和秦钟也有同样的情意。所以这四个人虽然心里有情意,却一直没表露出来。每天一到学堂,就各自找地方坐下,可眼神却总是交汇在一起,或者借着说话、写诗来暗通心意,表面上还得装作避开别人的耳目。没想到偏偏有几个狡猾的家伙看出了他们的心思,都在背后挤眉弄眼,有的还故意咳嗽几声,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天。

正巧这一天贾代儒有事,早早回家去了,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让学生们对出下联,明天再来上课;还把学堂里的事,暂时交给贾瑞管理。好在薛蟠最近不怎么来学堂应付点名了,于是秦钟趁机和香怜挤眉弄眼,递暗号,两人假装要去上厕所,走到后院说起了悄悄话。秦钟先问他:“你家里大人管你交朋友的事吗?”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背后咳嗽了一声。两人吓了一跳,急忙回头一看,原来是同窗金荣。香怜性子比较急,又羞又怒,质问他:“你咳嗽什么?难道不许我们俩说话吗?” 金荣笑着说:“你们能说话,我就不能咳嗽了?我就问问你们,有话不好好说,这么鬼鬼祟祟的,搞什么名堂?我可都看见了,还想抵赖!先得让我得点好处,咱们就都别吭声,不然大家就闹起来。” 秦钟和香怜急得满脸通红,问道:“你看见什么了?” 金荣笑着说:“我确实看见了,这还能有假。” 说着,又拍着手笑着叫嚷:“贴的好烧饼!你们都不买个尝尝?” 秦钟和香怜又气又急,连忙进去向贾瑞告状,说金荣无缘无故欺负他们俩。

原来这贾瑞是个最喜欢占小便宜、品行不端的人,在学堂里经常假公济私,勒索学生们请他吃饭;后来又帮着薛蟠捞些银钱酒肉,任由薛蟠在学堂里横行霸道,他不但不管,还帮着薛蟠干坏事讨好他。偏偏薛蟠这个人朝三暮四,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最近又交了新朋友,就把香怜和玉爱丢到一边了。就连金荣,当初也是他的好朋友,自从有了香怜和玉爱,就把金荣抛弃了。最近连香怜和玉爱也被他冷落了。所以贾瑞也没了能提携他、帮衬他的人,他不怪薛蟠喜新厌旧,反倒埋怨香怜和玉爱没在薛蟠面前帮衬他,因此贾瑞、金荣等一帮人,都在嫉妒香怜和玉爱。现在看到秦钟和香怜来告金荣的状,贾瑞心里就更不痛快了,虽然不好呵斥秦钟,却拿香怜出气,反倒说他多事,狠狠地数落了他几句。香怜讨了个没趣,连秦钟也觉得尴尬,各自回到座位上。金荣这下更得意了,摇头晃脑的,嘴里还说个不停。玉爱听了心里不服气,两个人隔着座位就小声争吵起来。金荣一口咬定说:“刚才我明明看见他们俩在后院里亲昵互动,还在那儿用草根儿抽长短,谁长谁就先做。” 金荣只顾着得意地乱说,却没注意还有别人。谁知道又惹恼了一个人。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原来这个人叫贾蔷,也是宁府的正派玄孙,父母早亡,从小跟着贾珍生活,现在十六岁了,长得比贾蓉还风流俊俏。他和贾蓉关系特别好,经常在一起。宁府里人多嘴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最爱造谣诽谤主人,因此不知道又传出了什么难听的话。贾珍大概也听到了一些不好的风声,为了避嫌,就给贾蔷分了房舍,让他搬出宁府,自己独立生活去了。

贾蔷外表英俊,内心聪慧,虽说名义上是来上学,实则只是做做样子。平日里依旧热衷于斗鸡遛狗、游赏玩乐。仗着上面有贾珍的宠爱,下面有贾蓉的帮助,族里没人敢招惹他。他和贾蓉关系最为要好,如今见有人欺负秦钟,哪能容忍?可他心里琢磨着:“金荣、贾瑞这些人,都是薛蟠的朋友,之前我和薛蟠关系也不错,要是我直接出面,他们告诉了薛蟠,我们之间岂不是伤了和气?但要是不管,这些谣言传得大家都难堪。不如想个办法制住他们,既能平息谣言,又能顾全大家的脸面。” 思索一番后,他装作要去上厕所,走到外面,悄悄把宝玉的书童茗烟叫到身边,如此这般地教唆了他几句。茗烟是宝玉最得力的书童,而且年轻不懂世事。如今听贾蔷说金荣这般欺负秦钟,连自家少爷宝玉都被牵连,要是不给他点厉害瞧瞧,下次他肯定更嚣张,难以管束。茗烟平时就爱欺负人,现在得了这个消息,又有贾蔷在背后撑腰,立刻冲进学堂找金荣,连 “金相公” 都不叫了,张口就骂:“姓金的,你算什么东西!” 贾蔷跺了跺靴子,故意整理了一下衣服,看了看日影,说:“时间差不多了。” 便先跟贾瑞说有事要提前离开。贾瑞不敢阻拦,只能由他去了。这边茗烟一把揪住金荣,质问道:“我们之间的事儿,关你什么事,总没去招惹你爹吧!你要是有种,就出来动动你茗大爷!” 这一闹,把满屋的学生都惊得目瞪口呆。贾瑞赶忙大声呵斥:“茗烟,不许撒野!” 金荣气得脸色发黄,说道:“反了!一个奴才小子都敢这样,我去找你主子说理!” 说着就要挣脱茗烟,去抓打宝玉和秦钟。还没等他动手,突然从脑后 “嗖” 的一声,一块砚台飞了过来,也不知道是谁扔的,好在没砸到金荣,却砸在了旁边人的座位上,那座位上坐着贾兰和贾菌。

贾菌也是荣国府近支的重孙,他母亲早年守寡,独自抚养他。贾菌和贾兰关系很好,所以两人同桌而坐。贾菌年纪虽小,却志气不凡,十分顽皮,天不怕地不怕。他坐在座位上冷眼旁观,看到金荣的朋友暗中帮金荣,扔砚台砸茗烟,结果没砸到茗烟,却落在了自己桌上,把一个瓷砚水壶砸得粉碎,溅了一桌子黑水。贾菌怎能咽下这口气,破口大骂:“好啊,你们这是要动手了是吧!” 一边骂着,一边抓起砚台就要砸回去。贾兰是个懂事的,赶忙按住砚台,极力劝阻道:“好兄弟,这事和咱们不相干。” 可贾菌哪忍得住,双手抱起书匣子,朝着那边砸了过去。无奈他人小力薄,书匣子没能砸到对方,刚飞到宝玉和秦钟的桌案上就落了下来。只听 “哗啦” 一声,砸在桌上,书本、纸片、笔砚等东西撒了一桌,还把宝玉的一碗茶也砸得碗碎茶洒。贾菌跳起来,要去揪打那个扔砚台的人。

金荣这时随手抄起一根毛竹大板,学堂里地方狭窄,人又多,他这大板根本施展不开。茗烟先挨了一下,大声叫嚷:“你们还不上来动手!” 宝玉还有三个小厮,分别叫锄药、扫红、墨雨。这三个小厮向来顽皮,一起叫嚷:“小混蛋!都动家伙了!” 墨雨抄起一根门闩,扫红和锄药手里拿着马鞭子,一窝蜂地冲了上去。贾瑞急得这边拦一下,那边劝一下,可谁都不听他的,场面彻底失控,乱作一团。那些顽童,有的趁机跟着起哄,帮着打太平拳凑热闹;有的胆小,躲在一旁;还有的站在桌上拍着手大笑,喊着加油助威。一时间,学堂里喧闹声震天。

外面的李贵等几个大仆人听到里面闹得不可开交,赶忙进来,齐声喝止。询问发生了什么事,众人各执一词,说法不一。李贵先把茗烟等四个小厮喝骂了一顿,赶了出去。秦钟的头被金荣的板子撞了一下,起了一层油皮,宝玉正用褂襟帮他揉着。见众人被喝住了,宝玉便吩咐:“李贵,收拾书!把马牵来,我要去回禀太爷!我们被人欺负了,不敢说别的,守着规矩来告诉瑞大爷,瑞大爷反倒指责我们不对,任由别人骂我们,还教唆他们打我们。茗烟见有人欺负我,他自然要帮我;可他们却一起打了茗烟,连秦钟的头都打破了。还在这里读什么书!茗烟也是因为有人欺负我才这样。不如散伙算了。” 李贵劝道:“哥儿,别着急。太爷有事回家了,这时候因为这点事去打扰他老人家,反倒显得咱们没理。依我看,哪儿出的事就在哪儿解决,何必惊动他老人家呢。这都是瑞大爷的不对,太爷不在这儿,您就是学堂的头儿,大家都看着您办事呢。大家有了错,该打就打,该罚就罚,怎么能闹到这个地步还不管呢?” 贾瑞说:“我喊了,他们都不听。” 李贵笑着说:“不怕您生气,平日里您做事确实不太正派,所以这些兄弟才不听您的。就是闹到太爷那儿,您也脱不了干系。还不赶紧想办法把这事解决了。” 宝玉说:“解决什么?我一定要回去!” 秦钟哭着说:“有金荣在,我就不在这儿念书了。” 宝玉说:“这是为什么?难道别人能来,我们反倒不能来?我一定要跟大家说清楚,把金荣撵出去。” 又问李贵:“金荣是哪一房的亲戚?” 李贵想了想,说:“不用问了。要是问起他是哪一房的亲戚,更伤了兄弟们的和气。”

茗烟在窗外说:“他是东胡同里璜大奶奶的侄儿。他能有什么厉害的靠山,也敢来吓唬我们。璜大奶奶是他姑姑。他那姑姑就会围着我们琏二奶奶打转,跪着借当东西。我打心眼里就瞧不起他那样的主子奶奶!” 李贵赶忙大声喝止,说:“就你这小混蛋知道得多,净在这儿胡说八道!” 宝玉冷笑道:“我还当是谁的亲戚,原来是璜嫂子的侄儿,我这就去问问他!” 说着就要走,叫茗烟进来收拾书。茗烟一边收拾书,一边得意地说:“爷不用亲自去,等我到他家,就说老太太有话问他,雇辆车把他拉进来,当着老太太的面问他,多省事。” 李贵赶忙呵斥:“你找死啊!小心回去我先揍你一顿,然后再回禀老爷太太,就说宝玉都是被你教唆的。我好不容易才劝住一半,你又想出新花样。你闹了学堂,不想着怎么平息,反倒要把事情闹大!” 茗烟这才不敢吭声了。

这时贾瑞也怕事情闹得太大,自己也脱不了干系,只能委曲求全,来央求秦钟,又去求宝玉。一开始他俩都不答应。后来宝玉说:“不回去也行,让金荣赔个不是就算了。” 金荣一开始不肯,后来经不住贾瑞再三逼迫他去赔不是,李贵等人也只好好言相劝金荣:“这事本来就是你挑起的,你不这样,怎么收场?” 金荣没办法,只得向秦钟作揖道歉。宝玉还不依不饶,非要金荣磕头。贾瑞只想赶紧把这事平息下来,又悄悄劝金荣:“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既然惹出了事,就得服个软,磕个头就算了。” 金荣无奈,只得走上前给秦钟磕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