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话说尤二姐听了王熙凤的安排,心里感激不已,只好跟着她一同前往。尤氏那边自然也不能不过来,少不得跟着王熙凤去回禀,这才符合大礼。王熙凤笑着对尤氏说:“你只管别说话,等我来说。” 尤氏应道:“那自然。但要是出了什么差错,可都得往你身上推。” 说着,众人先来到贾母房中。

此时贾母正和园中的姊妹们说笑解闷,忽然看见王熙凤带着一个标致的小媳妇进来,赶忙眯着眼瞧,说道:“这是谁家的孩子!看着真可怜。” 王熙凤上前笑着说:“老祖宗您仔细瞧瞧,这姑娘长得好不好?” 说着,急忙拉过尤二姐说:“这是您的孙媳妇,快给太婆婆磕头。” 尤二姐连忙行了大礼,拜完起身。王熙凤又指着众姊妹介绍说:“这是某某,你先认识一下,等太太看过了再正式行礼。” 尤二姐听了,又一一重新特意询问,然后低着头站在一旁。贾母上下打量了尤二姐一番,接着笑着问道:“你姓什么?今年多大了?” 王熙凤赶忙又笑着说:“老祖宗先别急着问,您就说她比我长得俊不俊。” 贾母戴上眼镜,吩咐鸳鸯和琥珀:“把那孩子拉过来,我瞧瞧她的模样。” 众人都抿嘴偷笑,只得把尤二姐推到贾母跟前。贾母仔细端详了一遍,又让琥珀:“把她的手伸出来我看看。” 鸳鸯接着掀起尤二姐的裙子。贾母看完,摘下眼镜,笑着说:“这孩子长得真周正,我看比你还俊些。”

王熙凤听了,笑着连忙跪下,把尤氏那边编好的话,一五一十详细地说了一遍,说道:“还得老祖宗发慈悲,先允许她进来,住一年后再正式圆房。” 贾母听了说:“这有什么不妥。既然你这么贤良,很好。只是一年之后才能圆房。” 王熙凤叩了头起身,又请求贾母派两个女人带尤二姐去见太太们,就说是老祖宗的主意。贾母答应了,于是派了两人带尤二姐去见邢夫人等人。王夫人因为尤二姐的事传出去名声不好,正为此忧虑,见王熙凤这样安排,哪有不高兴的道理。于是尤二姐从此得以见人,搬到厢房居住。

王熙凤一面暗中派人去教唆张华,让他只要原配妻子,还说这里不仅会有很多陪嫁,还会给他银子安家过日子。张华原本就没胆子、也不想告贾家,后来又见贾蓉派人来应对官司,那人说:“张华早就退了亲。我们都是亲戚,把人接到家里住着是真的,可没有娶嫁这回事。都是因为张华拖欠了我们的债务,追讨不给,才诬陷我的主人。” 都察院和贾家、王家都有关系,又收了贿赂,就说张华是无赖,想靠贫穷来讹诈,状子也不收,还把张华打了一顿赶了出去。庆儿在外面替张华打点,也没让他受太重的伤。庆儿又教唆张华:“亲事原本就是你家定的,你只要坚持要亲事,官府肯定会判还给你。” 于是张华又去告状。王信那边又给都察院透了消息,都察院便批示:“张华所欠贾宅的银子,限他在期限内如数交还;他原先定的亲事,等他有能力时再娶回。” 还把张华的父亲传来当堂批准。他父亲也是庆儿事先说明白了,觉得这样能得到人又能得到钱,便去贾家领人。

王熙凤得知后,连忙装作害怕的样子来向贾母回禀,说事情是这样的,“都是珍大嫂子办事不明白,没和那家彻底退亲,才惹得人家告状,官府都这么判了。” 贾母听了,急忙把尤氏叫来,说她做事不妥当,“既然你妹妹从小就与人指腹为婚,又没退干净,才让人告了状。” 尤氏听了,只能说:“她连银子都收了,怎么会没退干净。” 王熙凤在一旁又说:“张华的口供上说没见过银子,也没见有人去退亲。他父亲说:‘亲家母是提过一次,但没答应。亲家母死了,你们就把人接进去做二房。’这样没有证据的话,只能由着他乱说。幸好琏二爷不在家,还没圆房,这还算好。只是人已经来了,怎么好送回去,这多丢脸。” 贾母说:“又没圆房,总不能强占人家有丈夫的人,名声也不好,不如送回去算了。哪里找不到好人家。” 尤二姐听了,又向贾母回禀说:“我母亲确实在某年某月某日给了他十两银子退亲了。他因为穷急了才告状,现在又反悔了。我姐姐原本没做错。” 贾母听了,便说:“可见刁民难缠。既然这样,凤丫头你去处理一下。” 王熙凤没办法,只能答应。回来后只让人去找贾蓉。

贾蓉深知王熙凤的心思,要是让张华把尤二姐领回去,成何体统,便回禀了贾珍,暗中派人去跟张华说:“你现在已经有了不少银子,何必非要原来的妻子。要是你坚持己见,难道不怕爷们发怒,找个由头,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你有了银子,回家什么样的好人找不到。你要是离开,还赏你些路费。” 张华听了,心里想了想,觉得这倒是个好主意,和父亲商量好后,总共大概得了一百两银子,父子俩第二天一大早便回原籍去了。贾蓉打听到确实如此,回来告诉贾母和王熙凤,说:“张华父子诬告不实,害怕治罪逃走了,官府也知道情况,不再追究,大事已经完结。” 王熙凤听了,心里一想:要是一定让张华把尤二姐带回去,只怕贾琏回来后又要花几个钱把尤二姐占住,不怕张华不答应。倒不如尤二姐不回去,自己陪着她还稳妥些,以后再做打算。只是张华这一去不知道去了哪里,他要是把这事告诉别人,或者日后再翻案,那岂不是自己害了自己。当初真不该把把柄交给外人。因此后悔不已,又想出一个主意,悄悄让旺儿派人找到张华,要么诬陷他是贼,和他打官司把他治死,要么暗中派人算计,一定要把张华治死,才能斩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声。

旺儿领命出去,回家后仔细一想:人都走了,事情也结束了,何必搞得这么大,人命关天,可不是小事,我先糊弄过去,再做打算。于是在外面躲了几天,回来告诉王熙凤,只说张华身上带着几两银子,逃走第三天在京口地界,大半夜被拦路的人打闷棍打死了。他父亲也吓死在店房里,已经在那里验尸掩埋了。王熙凤听了不信,说:“你要是撒谎,我再派人打听出来,敲掉你的牙!” 从这以后,王熙凤才不再追究。王熙凤和尤二姐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和睦,比亲姐妹还要亲上十倍。

贾琏办完事情回来,先到了新房,发现已经被悄悄封锁,只有一个看房子的老头儿。贾琏问他原因,老头儿详细说了事情经过,贾琏听了在马上气得直跺脚。没办法,贾琏只能来见贾赦和邢夫人,把事情办完的情况回禀了。贾赦十分高兴,说他办事得力,赏了他一百两银子,又把房中一个十七岁的丫鬟秋桐赏给他做妾。贾琏叩头谢恩,高兴得不得了。见过贾母和家里其他人后,贾琏回来见王熙凤,脸上不免有些愧疚之色。谁知王熙凤不像往日那样,反而和尤二姐一起出来迎接,嘘寒问暖。贾琏把秋桐的事说了,脸上不免露出得意和骄傲的神情。王熙凤听了,连忙让两个媳妇坐车去把秋桐接了过来。王熙凤心里一根刺还没拔掉,又凭空多了一根刺,没办法,只能忍气吞声,装出一副好脸色来遮掩。一面又吩咐摆酒为贾琏接风,一面带着秋桐去见贾母和王夫人等人。贾琏心里也暗暗感到奇怪。

那天是腊月十二日,贾珍要起身,先去祭拜了宗祠,然后过来向贾母等人辞行。族里的人一直把他送到洒泪亭才回去,只有贾琏和贾蓉两人送了三天三夜才回来。一路上贾珍叮嘱他们要好好收心,治理家事等,两人嘴上答应着,说着些场面话,这里就不赘述了。

且说王熙凤在家,表面上对尤二姐很好,可心里却另有打算。没人的时候,王熙凤只对尤二姐说:“妹妹,你的名声不太好听,连老太太、太太们都知道了,说妹妹你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就行为不检点,还和姐夫有些不清不楚的,说‘没人要的你捡了来,还不休了再找个好的’。我听到这话,气得都快晕过去了,去查是谁说的,又查不出来。长此以往,在这些奴才们面前,我都没法抬头做人了。我反倒给自己找了个麻烦事。” 说了两遍,王熙凤自己还气得生了病,茶饭不思。除了平儿,其他丫头媳妇们都在背后议论纷纷,指桑骂槐,暗暗讥讽尤二姐。

秋桐自认为是贾赦赏赐的,没人能和她攀比,连王熙凤和平儿都不放在眼里,怎么会容忍尤二姐。她开口就骂:“先和人通奸,后被娶进来,没男人要的娼妇,还敢来和我争宠。” 王熙凤听了暗自高兴,尤二姐听了又羞愧又恼怒又生气。王熙凤装病后,就不和尤二姐一起吃饭了。每天只让人把饭菜端到尤二姐房里,那些饭菜都是些粗陋难以下咽的东西。平儿看不下去,自己掏钱买菜给尤二姐吃,有时候就说和她到园子里玩,在园中的厨房另外做些好吃的给她,也没人敢告诉王熙凤。只有秋桐偶尔撞见了,就去搬弄是非,告诉王熙凤说:“奶奶的名声,全是被平儿弄坏的。这么好的菜饭不吃,却跑到园子里偷吃。” 王熙凤听了,骂平儿说:“人家养猫是抓耗子,我的猫却反过来咬鸡。” 平儿不敢多说话,从这以后也只能远远地躲开。平儿心里又暗暗恨秋桐,却又不好说出来。

园中的姊妹们,像李纨、迎春、惜春等人,都以为王熙凤是好意,然而宝玉、黛玉等人却暗暗为尤二姐担心。虽然大家都不方便多管闲事,但见尤二姐可怜,经常来看看她,都很同情她。平日里没人的时候,尤二姐就会流泪,却又不敢抱怨。王熙凤也没有露出一点不好的样子。

贾琏回家后,见王熙凤如此贤良,也就没有多留意。况且一直以来,贾赦的姬妾丫鬟众多,贾琏早就心怀不轨,只是没敢下手。像秋桐这些人,都嫌弃老爷年迈糊涂,贪多嚼不烂,留着这么多人有什么用,因此除了几个知礼有耻的,其他人有的和二门上的小厮们打闹嬉笑,甚至还有和贾琏眉来眼去、暗中约会的,只是害怕贾赦的威严,没有得逞。这秋桐和贾琏早就有旧情,只是一直没机会。如今机缘巧合,贾赦把她赏给了贾琏,两人就像一对烈火干柴,如胶似漆,新婚燕尔,连日都难解难分。贾琏对尤二姐的心思也渐渐淡了,眼里只有秋桐。王熙凤虽然恨秋桐,但也高兴能借她先除掉尤二姐,自己先抽身,用 “借剑杀人” 的办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对付秋桐。主意已定,没人的时候,王熙凤常常私下劝秋桐说:“你年轻不懂事。她现在是二房奶奶,是你爷心里看重的人,我都让她三分,你去和她硬碰硬,岂不是自寻死路?” 秋桐听了这话,越发恼怒,天天破口大骂:“奶奶您太软弱,那么贤惠,我可做不到。奶奶您往日的威风都哪去了。奶奶您宽宏大量,我可眼里揉不得沙子。我得和她这淫妇斗一斗,让她知道我的厉害。” 王熙凤在屋里,只装作不敢出声。尤二姐气得在房里哭泣,饭也不吃,又不敢告诉贾琏。第二天,贾母见她眼睛红肿,问她怎么回事,她也不敢说。

秋桐正想着怎么讨好贾母等人,便悄悄对贾母和王夫人说:“尤二姐就爱寻死觅活的,整天哭哭啼啼,背地里还咒二奶奶和我早点死,好让她能和二爷一心一意地过日子。” 贾母听了,说道:“这人心眼儿太坏,长得娇俏,可这嫉妒心也太重了。凤丫头好心待她,她却这般争风吃醋,真是个贱骨头。” 从这以后,贾母对尤二姐的态度渐渐冷淡下来。众人见贾母不喜欢尤二姐,也跟着落井下石,尤二姐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想死不能,想活也难。好在平儿时常背着王熙凤,看尤二姐这般可怜,就安慰安慰她。

尤二姐本就心思单纯,身体娇弱,哪经得起这般折磨。才一个月的时间,就被暗气憋出了病,变得四肢乏力,茶饭不思,人也日渐消瘦。夜里,尤二姐刚合上眼,就看见妹妹尤三姐手捧着鸳鸯宝剑前来,说:“姐姐,你一辈子心慈手软,最终吃了大亏。别信那妒妇的花言巧语,她表面贤良,实则内心奸诈,一心要置你于死地才罢休。要是我还在世,绝不让你进这贾府,即便进来,也不会容她这般欺负你。这也是命中注定,咱们生前行为不检点,做出伤风败俗之事,才有此报应。你听我的,用这宝剑杀了那妒妇,咱们一起到警幻仙姑案下,听候发落。不然,你白白丢了性命,还没人可怜你。” 尤二姐哭着说:“妹妹,我一生品行有亏,如今遭此报应也是活该,何必再生出杀戮的冤孽。我还是忍着吧。要是老天怜悯,让我的病好起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小妹笑着说:“姐姐,你终究是个糊涂人。自古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你虽想悔过自新,可已经让人家父子兄弟陷入**的境地,老天怎会容你安稳度日。” 尤二姐哭着说:“既然不能安生,也是理所应当,我也无怨言。” 小妹听了,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尤二姐猛地惊醒,才发现是一场梦。等贾琏来看她时,屋里没人,尤二姐便哭着说:“我这病怕是好不了了。我来这里半年,腹中已有身孕,只是不知是男是女。要是老天可怜,孩子能平安生下来还好,不然,我这条命怕是保不住了,更别说孩子了。” 贾琏也哭着说:“你放心,我这就请有名的大夫来给你医治。” 说完,贾琏赶忙出去请医生。

谁知王太医去军前效力了,想回来后能讨个荫封。小厮们跑去,请来一位姓胡的太医,名叫君荣。胡太医进来给尤二姐诊脉,说是月经不调,需要大补。贾琏说:“已经三个月没来月经了,还时常恶心呕吐,怕是有了身孕。” 胡君荣听了,又让婆子们把尤二姐的手伸出来,再仔细看看。尤二姐没办法,只好从帐子里伸出手。胡君荣又诊了半天脉,说:“要是胎气,肝脉应该洪大。但木盛生火,月经不调也可能是肝木导致的。医生得大胆些,还请奶奶把脸露一露,让我看看气色,才敢下药。” 贾琏无奈,只好让人把帐子掀起一条缝,尤二姐露出脸来。胡君荣一见,顿时魂不守舍,浑身酥麻,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一会儿,帐子放下,贾琏陪着胡太医出来,询问病情。胡太医说:“不是胎气,是瘀血凝结。现在当务之急是活血化瘀,疏通经脉。” 于是开了药方,告辞离去。贾琏让人送了药礼,抓了药来,给尤二姐服下。结果到了半夜,尤二姐腹痛难忍,竟然把一个已经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紧接着,她就血流不止,昏迷过去。贾琏得知后,大骂胡君荣。一边再派人去请别的医生来救治,一边让人去告发胡君荣。胡君荣听说后,早就收拾包袱逃走了。

后来请来的太医说:“尤二姐本就气血不足,怀孕以来,想必是受了些气恼,郁结在心中。那位先生乱用虎狼之药,如今大人的元气已经损伤了**成,一时半会儿很难痊愈。煎药和丸药一起用,还得让她远离闲言碎语,才有望康复。” 说完便离开了。贾琏气得要查是谁请了姓胡的太医,一查出来,就把那人打得半死。

王熙凤比贾琏还要着急十倍,嘴里说着:“咱们命中没儿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又碰上这么没本事的大夫。” 于是在天地前烧香礼拜,自己默默祷告说:“我要是有病,只求尤氏妹子身体快点好起来,能再怀胎生个儿子,我愿意吃长斋念佛。” 贾琏和众人见了,无不称赞她。贾琏和秋桐在一起时,王熙凤又让人做汤做菜,送给尤二姐。还骂平儿没福气,说:“你和我一样。我因为多病,你却没病也不见有身孕。如今二奶奶这样,都是因为咱们没福,或许是犯了什么忌讳,冲撞了她。” 接着又让人出去算命打卦。偏偏算命的回来说:“是属兔的阴人冲撞了。” 大家一算,只有秋桐属兔,都说是她冲撞的。秋桐最近见贾琏为尤二姐请医治病,又是打人又是骂狗,十分尽心,心里早就醋意大发。如今又听说是她冲撞了尤二姐,王熙凤还劝她:“你先到别处躲几个月再回来。” 秋桐气得又哭又骂:“管那些胡说八道的人干什么!我和她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撞她了!好个宝贝疙瘩,在外面什么人没见过,偏到了这里就有人冲撞。平白无故的,哪来的孩子?她不过是想哄咱们家那个耳根子软的爷罢了。就算有孩子,也不知道是谁的种。奶奶稀罕那杂种,我可不稀罕!谁还不会生孩子!一年半载生一个,那才是纯种的呢!” 骂得众人想笑又不敢笑。

正巧邢夫人过来请安,秋桐就哭着向邢夫人告状:“二爷和奶奶要把我撵回去,我都没地方安身了,太太您可得给我做主。” 邢夫人听了,急忙数落王熙凤一顿,又骂贾琏:“你这没出息的东西,不管她好不好,那也是你父亲给的。就因为一个外头来的女人,你就要撵她,眼里还有你老子吗?你要撵她,还不如回你父亲那儿去。” 说完,气呼呼地走了。秋桐更得意了,索性跑到尤二姐的窗户底下,大哭大骂起来。尤二姐听了,心里更加烦闷。

晚上,贾琏在秋桐房里歇息,王熙凤也睡了,平儿过来探望尤二姐,悄悄劝她:“你好好养病,别理那个不讲理的人。” 尤二姐拉着平儿哭道:“姐姐,我自从到了这里,多亏姐姐照应。为了我,姐姐也受了不少委屈。我要是能逃过这一劫,一定报答姐姐的恩情;只怕我没这个命,也只能等来生了。” 平儿也忍不住落泪,说:“想来都是我害了你。我本是一片好心,什么话都没瞒过她。既然听说你在外面,哪有不告诉她的道理。谁知道会生出这么多事来。” 尤二姐连忙说:“姐姐这话错了。就算姐姐不告诉她,她也能打听出来,不过是姐姐先说了而已。况且我一心想进贾府,才弄成现在这样,和姐姐有什么关系。” 两人哭了一会儿,平儿又嘱咐了几句,看看天色已晚,才回去休息。

尤二姐心里暗自思忖:“我的病已经没救了,在这里不但得不到调养,还整天受气,肯定好不了。况且孩子也没了,没什么可牵挂的,何必再受这些窝囊气,倒不如一死了之,还落得干净。常听人说,生金子能让人吞下去噎死,这可比上吊自刎干净多了。” 想到这儿,她挣扎着起身,打开箱子,找出一块生金,也不知道有多重,一咬牙,含着泪就吞了下去。她几次拼命伸长脖子,才把生金咽进肚里。然后赶忙穿戴好衣服首饰,躺到炕上。这一切,没人察觉。

到了第二天早上,丫鬟媳妇们见尤二姐没叫人,正乐得自己去梳洗。王熙凤和秋桐也都出门了。平儿看不过去,对丫头们说:“你们只配被没良心的人打骂着使唤也就罢了,人家是个病人,你们也不知道可怜可怜。她脾气好,你们也得有点分寸,别太过分了,别墙倒众人推。” 丫鬟们听了,急忙推开房门进去查看,只见尤二姐穿戴得整整齐齐,已经死在了炕上。众人这才慌了神,大声喊叫起来。平儿进来一看,忍不住放声大哭。众人虽然平日里惧怕王熙凤,但想到尤二姐为人温和,对下人也好,比王熙凤强多了,如今她死了,谁不伤心落泪,只是不敢让王熙凤看见。

很快,整个贾府都知道了这件事。贾琏进来,抱着尤二姐的尸体大哭不止。王熙凤也假装哭着说:“狠心的妹妹!你怎么就这么抛下我走了,辜负了我的一片心意!” 尤氏和贾蓉等人也来哭了一场,劝住了贾琏。贾琏向王夫人回禀,请求把尤二姐停灵在梨香院五天,之后再挪到铁槛寺去,王夫人同意了。贾琏赶忙让人打开梨香院的门,收拾出正房来停放尤二姐的灵柩。贾琏嫌从后门出灵不好看,就对着梨香院的正墙,在临街的一面新开了一个大门。两边搭起棚子,设了坛场,做起佛事。众人用软榻铺上锦缎被褥,把尤二姐抬到榻上,用衾单盖好。八个小厮和几个媳妇围在四周,从内子墙一带抬着尤二姐往梨香院走去。那里已经请好了天文生等着,天文生揭开衾单一看,只见尤二姐面色如生,比活着的时候还美貌。贾琏又抱着尸体大哭,嘴里直喊:“奶奶,你死得不明不白,都是我害了你!”

贾蓉赶忙上前劝慰:“叔叔节哀,我这个姨娘是没福气。” 说着,又向南指了指大观园的界墙,贾琏心领神会,只是悄悄跺脚说:“我疏忽了,这件事终究会水落石出,我一定替你报仇。” 天文生回禀说:“奶奶是在今日正卯时去世的,五天后出殡不合适,要么三天,要么七天才行。明天寅时入殓大吉。” 贾琏说:“三天绝对不行,就定七天。因为家叔和家兄都在外面,这是小丧,不敢久停,等他们回来,还要做五七,办一场大的道场才能掩灵。明年再把灵柩运到南方下葬。” 天文生答应下来,写了殃榜就离开了。宝玉早就过来痛哭了一场。贾府的族人们也都来了。贾琏急忙进去找王熙凤,要银子置办棺椁和丧礼。王熙凤见尤二姐已经被抬出去了,就借口自己有病,说:“老太太和太太说我病着,忌三房,不许我去。” 因此也不出来穿孝,反而往大观园走去。她绕过群山,来到北界墙根下,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动静,回来后又向贾母回禀了一番。贾母说:“别信那些胡话,谁家得痨病死的孩子不是烧了一撒了事,还真要大张旗鼓地开丧破土。既然是二房的媳妇,好歹也是夫妻一场,停五七日后抬出去,要么烧了,要么找个乱葬岗埋了就算了。” 王熙凤笑着说:“谁说不是呢。我也不敢劝他。”

正说着,丫鬟来请王熙凤,说:“二爷等着奶奶拿银子呢。” 王熙凤只好过去,问贾琏:“要什么银子?你不知道家里近来艰难吗?咱们的月钱,一个月比一个月少,都寅吃卯粮了。昨天我把两个金项圈当了三百银子,你还当是以前呢。这里还有二三十两银子,你要是要就拿去。” 说着,让平儿把银子拿出来,递给贾琏,还说贾母有话,然后就走了。贾琏气得说不出话来,只好打开尤二姐的箱柜,想拿自己的私房钱。可打开箱柜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些折断的簪子、破旧的花朵,还有几件半新不旧的绸绢衣裳,都是尤二姐平时穿的,贾琏不禁又伤心地哭了起来。他用包袱把这些东西包好,也不叫小厮丫鬟帮忙,自己提着去烧了。

平儿又是难过,又是觉得好笑,赶忙偷了二百两一包的碎银子,到厢房拉住贾琏,悄悄递给他,说:“你可别声张,要哭到外面去哭,跑这里来哭给谁看。” 贾琏听了,说:“你说得对。” 接过银子,又把一条裙子递给平儿,说:“这是她平时常穿的,你好好替我收着,留个念想。” 平儿只好收下,把银子藏好。贾琏拿着银子和衣服,让人先去买棺材板。好的太贵,差的他又看不上。贾琏只好自己骑马去挑选,到了晚上,终于抬回来一副好棺材板,价值五百两银子,先赊着,连夜赶制。一面安排人手穿孝守灵,晚上也不回房,就在这里守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