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回 赏州侯苏护反商

古典白话合集 第二回 赏州侯苏护反商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丞相在金銮殿直言劝谏君王,这般忠肝义胆,又有谁能与之相比?只可惜,即便他苦心劝谏,也未能阻止后续的风波,恰似侯伯们前来朝觐,空费了那一片赤诚之心。

话说纣王听完费仲的奏请,满心欢喜,当即返回宫中。一夜过去,次日早朝,两班文武齐聚朝堂,朝贺仪式结束后,纣王便问当驾官:“即刻传朕旨意,颁布给四镇诸侯。命他们每一镇在各自属地,挑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要容貌端庄秀丽,性情温和婉约,举止优雅大方,礼仪娴淑,选来充实后宫,供朕差遣。” 天子旨意尚未传完,只见左班中一人应声出列,跪地启奏道:“老臣商容启奏陛下!有道之君治国,只需以身作则,万民便能安居乐业,无需过多政令,百姓也会主动追随。况且陛下后宫美女不下千人,从嫔御往上,还有后妃。如今陛下骤然要挑选美女,恐怕会让百姓失望!臣听闻:‘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当下水旱灾害频繁,此时却沉迷女色,实在不是陛下该做之事。故而尧舜与百姓同享欢乐,用仁德教化天下,不动干戈,不行杀伐。那时景星闪耀天空,甘露从天而降,凤凰栖息于宫廷,灵芝生长在郊野,百姓富足,物产丰盛,行人相互让路,犬不吠叫,夜雨昼晴,稻生双穗,这便是有道之君治理下国家兴隆的景象。如今陛下若只图眼前享乐,沉迷于美色,耳听靡靡之音,沉溺于酒色,流连于苑囿,狩猎于山林,这便是无道之君导致国家败亡的征兆。老臣身为首相,位列朝纲,侍奉陛下三代,不得不向陛下进言!臣希望陛下任用贤能,远离不肖之徒,修行仁义,通晓道德,如此一来,和气便能遍布天下,自然会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和谐,与百姓共享无穷福祉。况且如今北海战事未息,陛下正应修养德行,关爱百姓,珍惜财用,重视政令,即便尧舜在世,也不过如此,又何必非要挑选美女,才觉得快乐呢?臣愚昧,不懂忌讳,望陛下接纳臣言!” 纣王沉思许久,说道:“爱卿所言甚是,朕即刻取消此事!” 言罢,群臣退朝,纣王也返回宫中,暂且不表。

岂料纣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诸侯前往商朝朝觐。这四镇诸侯分别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天下诸侯齐聚朝歌。此时太师闻仲不在都城,纣王宠信费仲、尤浑,众诸侯都知道这二人把持朝政,擅作威福,无奈之下,少不得先送礼贿赂他们,以拉拢关系。正所谓:“未去朝见天子,先来拜见相公。” 其中有位诸侯,是冀州侯苏护。这人性格刚烈,刚正不阿,哪里懂得钻营攀附之事?平日里只要见到稍有不公不法的事情,便会依法处置,毫不留情,因此未曾给费仲、尤浑二人送礼。也是机缘巧合,那日费仲、尤浑查看天下诸侯的礼单,发现唯有苏护没有送礼,心中顿时大怒,怀恨在心,暂且按下不表。

到了元旦佳节,天子早朝,两班文武齐聚。众官拜贺完毕,黄门官启奏道:“陛下,今年是诸侯朝贺之年,天下诸侯都在午门外朝贺,听候陛下圣旨发落。” 纣王询问首相商容,商容说:“陛下只需宣四镇诸侯首领面见,询问民风民俗、社会风气以及国家治理情况,其余诸侯在午门外朝贺即可。” 天子听了,十分高兴,说:“爱卿所言极是。” 随即命黄门官传旨:“宣四镇诸侯见驾,其余诸侯在午门外朝贺。”

话说四镇诸侯身着整齐朝服,玉佩轻摇,进入午门,走过九龙桥,来到丹墀之下,行三跪九叩大礼,朝拜完毕,俯身伏地。纣王慰劳道:“爱卿等为朕出谋划策,辅助教化,安抚百姓,镇守边疆,威服远方,安定近处,多有辛劳,这都是爱卿等的功劳!朕心中十分喜悦!” 东伯侯上奏说:“臣等承蒙圣恩,官居总镇之位。自执掌一方以来,日夜兢兢业业,常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辜负圣心。即便有些许功劳,也不过是臣子分内之事,哪里足以报答陛下恩情的万分之一!又何须陛下费心挂念?臣等感激不尽!” 天子龙颜大悦,命首相商容、亚相比干在显庆殿设宴款待四镇诸侯。四臣叩头谢恩,离开丹墀,前往显庆殿赴宴,暂且不表。

天子退朝后,来到便殿,宣费仲、尤浑二人前来,问道:“之前爱卿奏请朕,让天下四镇大诸侯进献美女,朕本想颁布旨意,却被商容谏阻。如今四镇诸侯在此,明日一早将他们召入,当面颁布旨意。等四人回国后,便着手挑选美女进献,如此还能免去使臣往返奔波,二位爱卿意下如何?” 费仲跪地奏道:“首相谏阻陛下采选美女,陛下当日接纳谏言,停止此事,这是陛下的美德,臣下和百姓都知晓,天下人都敬仰陛下。如今一旦重新施行,陛下恐怕难以取信于臣民,臣以为不可。臣近日查访得知,冀州侯苏护有一女儿,天生丽质,性情娴静。若选入宫中,侍奉陛下左右,必定能胜任。况且只选一人之女,既不会惊扰天下百姓,也不会引人注意。” 纣王听了,不禁大喜,说:“爱卿所言极是!” 当即命随侍官传旨,宣苏护进宫。使者来到馆驿,传旨道:“宣冀州侯苏护进宫,商议国政。” 苏护随即跟随使者来到龙德殿,行朝见之礼后,俯身听命。纣王说:“朕听闻爱卿有一女儿,品性娴静,举止得体。朕想选她入宫侍奉,爱卿日后便是国戚,享受朝廷俸禄,位居显要之位,永远镇守冀州,坐享安康,名扬四海,天下人无不羡慕!爱卿意下如何?” 苏护听了,神色严肃地奏道:“陛下宫中,上有后妃,下至嫔御,人数不下数千,个个容貌娇美,难道不足以取悦陛下?陛下却听信左右谄媚之言,陷入不义之地。况且臣女资质平庸,向来不懂礼仪,德容皆无过人之处。恳请陛下关注国家根本,严惩进谗言的小人,让天下后世知晓陛下正心修身,善于纳谏,并非好色之君,如此岂不美哉!” 纣王大笑道:“爱卿所言太不识大体,从古至今,谁不希望女儿成为家族荣耀?况且女儿成为后妃,尊贵无比,爱卿成为皇亲国戚,显赫荣耀,还有什么能比得上?爱卿不要糊涂,应当慎重考虑!”

苏护听了,不禁厉声说道:“臣听闻:‘君主修养德行,勤于政务,万民便会心悦诚服,四海都会归附,上天的福泽也会长久。’昔日夏朝失政,君王沉迷酒色。而我商朝祖宗,不近声色,不聚敛财物,任用贤能,论功行赏,宽厚仁爱,这才能够取代夏朝,取信于民,国运昌盛,永保天命。如今陛下不效法祖宗,却效仿那夏王,这是自取败亡之道!况且君主沉迷女色,必定会颠覆社稷;卿大夫沉迷女色,必定会绝灭宗庙;士庶人沉迷女色,必定会伤害自身。而且君主是臣子的表率,若君主不向善道,臣下便会效仿,结党营私,天下之事还怎么能说得下去?臣担心商朝六百余年的基业,必定会因陛下而毁于一旦!”

纣王听了苏护这番话,勃然大怒,说:“‘君主召见,臣子不等车马备好就要前往。君主赐死,臣子不敢违抗。’更何况只是选你女儿为后妃?你竟敢用这愚直之言忤逆朕,当面斥责朕,将朕比作亡国之君,这是大不敬之罪,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吗?来人,将苏护拿下,押出午门,送交法司审讯,依法处置。” 左右侍卫随即上前,将苏护拿下。这时,费仲、尤浑二人走上殿,跪地奏道:“苏护忤逆圣旨,本该审讯。但陛下因选他女儿之事而治他得罪,若让天下人知晓,会说陛下轻视贤能,看重美色,阻塞言路。不如赦免他,让他回国。他感激皇上不杀之恩,自然会将女儿进贡入宫,侍奉陛下。如此一来,百姓便知陛下宽仁大度,从善如流,还能保全有功之臣,这是一举两得之事,望陛下准臣所奏。” 纣王听了,脸色稍有缓和,说:“依爱卿所奏,即刻降赦旨,让他回国,不得在朝歌久留。”

话说圣旨一下,如烈火般迅速,催逼苏护出城,不容停留。苏护辞朝后,回到驿亭,众家将上前迎接,关切地问:“圣上召将军进宫,商议何事?” 苏护大怒,骂道:“无道昏君,不考虑祖宗留下的基业,却听信谗言,想要选我女儿进宫为妃。这必定是费仲、尤浑用酒色迷惑君心,企图专擅朝政。我听旨后,忍不住直言劝谏,昏君竟说我忤逆圣旨,要将我拿送法司。那两个贼子又在昏君面前进言,赦免我回国,还以为我会感激昏君不杀之恩,就会把女儿送进朝歌,好让他们的奸计得逞。我想闻太师远征在外,这两个贼子弄权,眼见昏君必定会沉迷酒色,扰乱朝政,天下必将陷入混乱,百姓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怜成汤创立的江山社稷,就要化为乌有!我暗自思量,若不送女儿进宫,昏君必定会兴兵问罪;若送女儿进宫,日后昏君失德,天下人定会耻笑我不明智。诸位将军可有良策教我?” 众将听了,齐声说:“我们听说,君主无道,臣子便可以投奔他国。如今主上轻视贤能,看重美色,眼见就要昏庸无道,不如反出朝歌,守住自己的领地。这样一来,上可以保全宗庙,下可以保全身家。” 此时苏护正在盛怒之下,一听这话,顿时性起,也没仔细思考,便说:“大丈夫不可做糊涂事!” 他叫左右取来文房四宝,在午门墙上题诗,表明自己永不朝商的决心。诗中写道: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苏护题完诗,便带着家将径直离开朝歌,朝着自己的封国赶去。再说纣王,因苏护当面顶撞,自己的意愿没能达成。虽然批准了费仲、尤浑二人的奏请,可心里还是犯嘀咕,不知苏护会不会把女儿送进宫来,好让自己享受那夫妻之乐,正满心纠结不痛快呢。这时,只见午门内的臣子俯身跪地奏道:“臣在午门,瞧见墙上冀州侯苏护题了一首反诗,共十六个字。臣不敢隐瞒,特来请陛下裁决!” 随侍接过诗,铺展在御案之上。纣王一看,顿时大骂:“这贼子如此无礼!朕秉持上天好生之德,没杀这鼠辈,还赦免他让他回国,他反倒在午门写诗,大大羞辱了朝廷,罪不可赦!” 当即下令宣召殷破败、晁田、鲁雄等人,让他们统领六军,自己也要御驾亲征,一定要灭掉苏护的封国。当驾官立刻去宣召鲁雄等人前来见驾。不一会儿,鲁雄等人进宫朝见,行礼完毕。纣王说:“苏护反叛商朝,在午门题诗,严重辱没朝纲,实在可恨,国法难容!爱卿等统领二十万兵马作为先锋,朕亲自率领六军,去声讨他的罪行。” 鲁雄听完,低头暗自思忖:“苏护可是忠良之士,向来心怀忠义,究竟是何事得罪了天子,竟引得天子要御驾亲征,冀州这下可危险了!” 鲁雄为苏护着想,俯身奏道:“苏护得罪陛下,哪用得着陛下御驾亲征!况且四大镇诸侯都还在都城,尚未回国。陛下可指派一两位诸侯前去征伐,擒获苏护,治他的罪,这样既能彰显朝廷的威严,又何必陛下长途跋涉前往呢?” 纣王听了鲁雄的话,问道:“四位诸侯中,谁可以去征伐?” 费仲在一旁出班奏道:“冀州属于北方崇侯虎的管辖范围,可命崇侯虎前去征伐。” 纣王当即批准了这个提议。鲁雄在一旁心想:崇侯虎是个贪婪卑鄙、蛮横残暴的人,他带兵出征,所经过的地方,百姓必定遭殃,那百姓可怎么能安宁呢?现在西伯姬昌,仁德传遍四方,向来信誉卓着,为何不保举他呢?这样或许能两全其美。纣王正要传旨,鲁雄又奏道:“崇侯虎虽然镇守北方,可他的恩德和信誉还未能让百姓信服,恐怕这次出征无法彰显朝廷的威严和仁德。不如西伯姬昌,他一向仁义闻名,陛下若授予他符节和斧钺,赋予他军事指挥权,不用大动干戈,就能擒获苏护,治他的罪。” 纣王思索了好一会儿,最终都批准了这些奏请。特意下旨,让两位诸侯持符节斧钺,可自行决断军事行动。使者拿着圣旨前往显庆殿宣读,暂且不表。且说四镇诸侯与两位丞相的饮宴还没结束,突然有人来报:“圣旨到!” 众人不知发生了何事。使者说:“西伯侯、北伯侯接旨。” 两位诸侯离席跪地,聆听圣旨宣读:

诏曰:“朕听闻‘君臣之间的名分至关重要,执行命令的原则不能有二。’所以‘君主召见,臣子不等车马备好就要前往;君主赐死,臣子不敢违抗命令。’这是为了彰显尊卑,重视使命。如今无道的苏护,狂妄悖逆,无礼至极,在殿堂之上忤逆君主,已经丧失了纲纪。朕赦免他回国,他却不思悔改,竟敢在午门写诗,公然反叛君主,罪不可赦。特赐给你们姬昌等人符节斧钺,可自行决断,前去惩治他的忤逆之举,不得宽容放纵,罪责要追究到底。特此下诏告知你们,钦此谢恩!”

使者宣读完毕,二人谢恩起身。姬昌对两位丞相和三位诸侯说:“苏护前来朝见商朝天子,还没进入殿廷,也没参拜圣上。如今诏旨中说他‘立殿忤君’,不知这话从何而来?况且此人向来心怀忠义,屡立战功,在午门题诗,其中必定有隐情。天子听信了什么人的话,要讨伐有功之臣?恐怕天下诸侯会不服。希望二位丞相,明日早朝时面见圣上,请求查明详情。苏护到底犯了什么罪?如果理由正当,讨伐他也可以。倘若理由不正当,就应当阻止。” 比干说:“君侯说得对!” 崇侯虎在一旁说道:“‘君王的话如细丝,传出来就像粗绳。’如今诏旨已下,谁敢违抗?况且苏护在午门题诗,必定有缘由,天子怎么会无缘无故挑起事端?如今八百诸侯,若都不遵从王命,肆意猖獗,那王命就无法在诸侯间施行,这可是自取祸乱之道啊!” 姬昌说:“您说得虽有道理,但只是片面之词。您不知道苏护是忠良君子,向来赤胆忠心,一心为国,教导百姓有方,治理军队有法。这些年以来,并无过错。如今天子不知被什么人迷惑,竟然兴师问罪于好人,这一举动,恐怕不是国家的祥瑞之兆。只愿当今不要动干戈,不要进行杀伐,大家共同享受太平盛世。况且战争是凶险之事,军队所到之处,百姓必定会受到惊扰,还会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师出无名,这可不是太平盛世该有的景象。” 崇侯虎说:“您说的固然有理,可您难道没想到,君命不可违,一切身不由己。况且这是天子的明确旨意,谁敢违抗,来给自己招来欺君之罪呢?” 姬昌说:“既然如此,您可先领兵前行,我的军队随后就到。” 众人于是各自散去。西伯对两位丞相说:“崇侯虎先去,我暂时回西岐,再领兵跟进。” 随后大家各自散去,暂且不表。

第二天,崇侯虎来到教场,整顿人马,辞别朝廷,踏上征程。再说苏护,离开朝歌后,和众多士卒没过多久就回到了冀州。苏护的长子苏全忠,率领众将出城迎接。父子相见后,一同进城,在帅府下马,众将到殿前见过苏护。苏护说:“当今天子政治失当,天下诸侯前来朝见,不知是哪个奸臣,暗中向天子奏报我女儿姿色出众,昏君便宣我进殿,想把我女儿选进宫中做妃子。当时我当面劝谏,没想到昏君大怒,要治我忤逆圣旨的罪。幸好有费仲、尤浑二人保奏,才赦免我回来,还想让我送女儿进宫。当时我心里十分不痛快,便在午门偶然题了诗句,就此反商。现在昏君肯定会点派诸侯前来问罪。众将官听令,暂且把人马训练好,城墙上多准备些滚木炮石,以防敌军攻打。” 众将领命,日夜防备,丝毫不敢懈怠,严阵以待。

且说崇侯虎率领五万人马,当天就出兵,离开朝歌,向冀州进发。但见:

轰天炮响,震地锣鸣。轰天炮响,如同汪洋大海中涌起春雷;震地锣鸣,好似万仞山前扔下霹雳。旗帜招展,如三春杨柳在风中摇曳;号带飘扬,像七夕彩云遮蔽明月。刀光闪耀,似三冬瑞雪铺洒银白;剑戟森严,如九月秋霜覆盖大地。腾腾杀气笼罩着天台,隐隐红云遮蔽了碧岸;十里大地如同汪洋,一座兵山破土而出。

大军一路前行,经过众多府道县,一晃许多天过去了。前哨的骑兵来报:“人马已到冀州,请千岁下令定夺。” 崇侯虎传令安营扎寨,这营地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东边摆放着芦叶点钢枪,南边陈列着月样宣花斧;西边排列着马闸雁翎刀,北边安置着黄花硬弓弩。中央戊己土位按照勾陈星象布置,杀气弥漫在离营四十五里之处;辕门下依照九宫星象排列,大寨中暗藏着八卦图谱。

崇侯虎安下营寨,很快就有报马跑到冀州通报。苏护问:“是哪路诸侯领军前来?” 探事的人回答:“是北伯侯崇侯虎。” 苏护大怒道:“要是别的镇诸侯,或许还有商量的余地;可这人向来行为不端,绝不可能用道理说服他,倒不如趁此机会,一举击破他的军队,重振我军军威,也为百姓除害。” 于是传令点兵,出城迎敌。众将领命,各自整理好兵器,出城迎战。一声炮响,杀气冲天。城门打开,军队一字排开。苏护大声喊道:“传我命令进去,请主将到辕门答话。” 探事的骑兵飞奔进营寨通报,崇侯虎传令整顿人马。只见辕门打开,崇侯虎骑着逍遥马,率领众将出营,展开两面龙凤绣旗,后面有长子崇应彪压住阵脚。苏护见崇侯虎头戴飞凤盔,身穿金锁甲,外披大红袍,腰束玉束带,骑着紫骅骝马,手中的斩将大刀搁在马鞍上。苏护一见,在马上欠身说道:“君侯别来无恙?我身着铠甲,无法行全礼。当今天子无道,轻视贤能,看重美色,不考虑国家根本,听信谗佞之言,要强纳臣子的女儿为妃,沉迷酒色,恐怕不久天下就要大乱。我只想守住自己的边疆,贤侯为何要兴这无名之师呢?” 崇侯虎听了这话,大怒道:“你违抗天子诏旨,在午门题反诗,简直就是贼臣,罪不容诛。如今我奉诏前来问罪,你就该早早在辕门跪地请罪,还敢巧言狡辩,披坚执锐,逞强好胜吗?” 崇侯虎回头对左右说:“谁去给我擒下这个逆贼?” 话还没说完,左哨有一员将领,头戴凤翅盔,身穿黄金甲,外披大红袍,腰束狮鸾带,骑着青骢马,厉声说道:“末将去擒下这个叛贼。” 连人带马,冲到军前。这边苏护的儿子苏全忠,见对方阵中一员将领冲在前面,便从斜刺里纵马摇戟,喊道:“慢着!” 苏全忠认得这是偏将梅武。梅武说:“苏全忠!你们父子反叛,得罪天子,还想抵抗天兵,这是自寻灭族之祸啊!” 苏全忠拍马摇戟,直刺梅武胸口,梅武手持大斧,迎面抵挡。但见:二将在阵前交战,锣声鸣响,战鼓擂动,令人心惊。只因世间刀兵乍起,才使得英雄相互厮杀。这两人难分高下,都杀得两眼通红。一个想着要在凌烟阁上留名,一个想着要在丹凤楼前画影。

斧来戟挡,绕身攻击如凤凰摇头;戟去斧迎,不离腮边掠过顶额。两匹马交错,战了二十回合,苏全忠眼疾手快,一戟将梅武刺于马下。苏护见儿子得胜,传令擂鼓助威。冀州阵上,大将赵丙、陈季贞,纵马挥刀杀了过来。一声呐喊,杀得愁云惨雾弥漫,尸横遍野,鲜血汇聚成渠。崇侯虎麾下的金葵、黄元济、崇应彪,且战且退,一直退到十里之外。苏护传令鸣金收兵,一同回城,来到帅府,升殿坐下,犒赏有功的众将。苏护说:“今天虽然大破敌军一阵,但他们肯定会整顿兵马前来复仇;不然,也会请求增派援兵,冀州必定危险,这可如何是好?” 话还没说完,副将赵丙上前说道:“君侯今天虽然获胜,但这样的征战恐怕没有尽头。之前题反诗,今天又杀敌斩将,抗拒王命,这些都是不可赦免的罪行。况且天下诸侯众多,不止崇侯虎一人。倘若朝廷盛怒之下,再点派几路兵马前来,冀州不过是弹丸之地,真可谓‘以石击卵’,马上就会陷入危亡。依末将愚见,一不做二不休。崇侯虎刚吃了败仗,就在十里开外,我们趁他不备,让士兵口中衔枚,马匹摘掉辔铃,悄悄去劫营,杀他个片甲不留,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然后再寻找一位贤良的诸侯,依附于他,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才能保全宗庙社稷。不知君侯意下如何?” 苏护听了,十分高兴,说:“您说得太好了,正合我意。” 当即传令,让儿子苏全忠率领三千人马,出西门在十里外的五冈镇埋伏,苏全忠领命而去。陈季贞统领左营,赵丙统领右营,苏护自己统领中营。此时正值黄昏,众人卷起军旗,息了战鼓,士兵口中衔枚,马匹摘掉铃铛,只等炮声为号。众将领命,暂且不表。

且说崇侯虎自恃有才,行事鲁莽,带兵前来征伐,没想到今天损兵折将,心里十分惭愧。只得把残兵败将收拢起来,扎下营寨,心中闷闷不乐。他对众将说:“我带兵出征,征战多年,从来没吃过败仗,今天却折了梅武,损失了不少兵力,这可怎么办?” 旁边有大将黄元济劝谏道:“君侯难道不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吗?想必西伯侯的大军不久就会赶到,攻破冀州易如反掌。君侯暂且不必忧愁烦恼,应当保重身体。” 崇侯虎在军中摆下酒宴,众将一同畅饮,暂且不表。有诗为证:

“侯虎提兵事远征,冀州城外驻行旌;三千铁骑摧残后,始信当年浪得名。”

且说苏护悄悄把人马调出城来,就等着去劫营。时间到了初更,已经行进了十里。探马将消息报告给苏护,苏护立刻传令,放响号炮。只听一声巨响,犹如天崩地塌。三千铁骑齐声呐喊,向着敌营冲杀进去,攻势极为猛烈,令人难以抵挡。这场景究竟如何呢?

黄昏时分,军队悄然抵达;黑夜笼罩,人马迅猛来临。黄昏时军队杀到,敌军队伍被冲得七零八落,根本无法抵挡;黑夜中大军压境,寨门被撞开,战马瞬间就能冲入。士兵们听到战鼓声响,吓得惊慌失措,四处奔逃;马匹听到震天的炮声,早已分辨不清南北东西。刀枪胡乱刺出,战场上一片混乱,根本分不清上下交锋的局势;将领们仓促迎战,也难以辨别敌我。熟睡中的士兵被惊醒,只能东冲西撞;还未睡醒的将领,连盔甲都来不及穿戴整齐。先行官来不及跨上马鞍,中军主帅更是赤着脚,连马鞍都没来得及安置。负责行刑的刽子手四处奔逃,拐子马也在南北方向乱跑。劫营的将士们勇猛如虎,冲寨的士兵矫健似龙。被刀砍中的人,肩膀和后背血肉模糊;中枪的人,两臂鲜血直流;碰上剑的,甲胄被砍开;遇到斧的,天灵盖被劈开。人撞人,自相践踏;马撞马,遍地都是尸体。受伤的士兵痛苦哀号,中箭的将领悲声呻吟。金鼓和幢幡丢得满地都是,粮草被点燃,四野一片通红。原本以为是奉命征讨,谁能料到会落得个片甲不留的下场?愁云直冲九重天,战败的士兵们四处奔逃。

只见三路雄兵,人人骁勇善战,个个奋勇争先,喊杀声震天,冲开了七层包围圈,撞倒了八面如狼似虎的防御。单说苏护骑着一匹马,手持一杆长枪,径直杀入敌阵,一心要捉拿崇侯虎。左右营门处,喊杀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崇侯虎正在睡梦中,突然听到喊声,急忙披上衣服起身,跨上战马,提起大刀,冲出营帐。在灯光闪烁中,他看到苏护头戴金盔,身披金甲,穿着大红袍,腰束玉束带,骑着青骢马,手持火龙长枪,大声喊道:“崇侯虎,休要逃走,速速下马受死!” 说着,便挥动手中长枪,朝着崇侯虎胸口刺来。崇侯虎见状,心中慌乱,连忙用手中大刀迎面抵挡。两匹马交错,双方展开激战。正在这时,只见崇侯虎的长子崇应彪带着金葵、黄元济赶来助战。与此同时,崇营左粮道门的赵丙杀了过来,右粮道门的陈季贞也杀了过来,两家军队顿时混战在一起,在这深夜中展开了一场恶战。这一番厮杀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征云笼罩着地界,杀气封锁着天关。天地昏暗,双方在月下风前排兵布阵。四下里同时举起火把,八方处灯笼乱滚。那营中的数员战将勇猛拼杀,这营中的千匹战马好似游龙。灯影下的战马,如千条烈焰照亮貔貅;火光映照下的士兵,似万道红霞笼罩懈豸。士兵们开弓射箭,在星月微光下寒光闪烁;将领们转身抡刀,在灯火中刀光灿烂。鸣金的小校,双眼困乏得几乎睁不开;擂鼓的儿郎,双手渐渐无力,难以举起鼓槌。刀来枪架,马蹄下人头纷纷滚落;剑去戟迎,头盔上血水不断流淌。鞭锏并举,灯前的小校纷纷丧命;斧钺伤人,眼前的儿郎大多丢了性命。喊杀声震天,士兵们自相残杀,哭声回荡,众人对着苍天连连叫苦。只杀得整个营地炮声直冲云霄,星月无光,连北斗星所在的斗府都被迷乱。

话说两家激烈大战,苏护是有心劫营,而崇侯虎毫无防备。冀州的人马,个个以一当十,勇猛无比。金葵正在拼杀,却被赵丙一刀砍于马下。崇侯虎见局势难以支撑,只好边战边退。他的长子崇应彪保护着父亲,杀出一条血路逃走,那模样就像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冀州的人马,凶如猛虎,恶似豺狼,直杀得尸横遍野,鲜血灌满沟渠。崇侯虎的军队急忙奔逃,在这夜半更深之时,根本来不及辨认路途,只求能保全性命。苏护率军追杀崇侯虎的败残人马,大约追了二十多里,才传令鸣金收兵。苏护大获全胜,回到冀州。

单说崇侯虎率领着败兵,父子二人一路向前逃窜。只见黄元济、孙子羽催着后军赶来,与他们并马而行。崇侯虎在马上对着众将叹息道:“我自从带兵以来,还从未遭受过如此大败。如今被逆贼暗中劫营,在这黑夜中仓促交战,我们毫无准备,以致损兵折将,此仇不报,我怎能甘心!我想那西伯姬昌,自在安然,违抗旨意,按兵不动,坐观成败,真是可恨!” 长子崇应彪回答道:“我军刚刚战败,锐气已失,不如先按兵不动。派一支军队催促西伯侯起兵,前来接应我们,再做打算。” 崇侯虎说:“我儿所言甚是,等天亮后收住人马,再做商议。” 话还没说完,突然一声炮响,喊杀声连天,只听见有人大叫:“崇侯虎,快快下马受死!” 崇侯虎父子与众将急忙向前看去,只见一员小将,头戴束发金冠,系着金抹额,双摇两根雉尾,身穿大红袍,披着金锁甲,骑着银合马,手持画杆戟,面容如同满月,脸色红若涂朱,厉声大骂:“崇侯虎!我奉父亲之命,在此等候你多时了。你速速倒戈投降,受我处置,还不下马,更待何时?” 崇侯虎大骂道:“奸贼小儿!你们父子谋反,忤逆朝廷,杀了朝廷命官,伤了天子的军马,罪孽深重,就算把你们碎尸万段,也不足以抵偿你们的罪行。只不过是趁黑夜中了你们的奸计,你竟敢在此耀武扬威,口出狂言。用不了多久,天兵一到,你们父子将死无葬身之地。谁去给我拿下这个反贼?” 黄元济纵马挥刀,直取苏全忠,苏全忠用长枪迎面抵挡。两匹马交错,一场大战就此展开。

寒风呼啸,卷起滚滚征尘,马蹄声哒哒作响,将士们的袍甲碰撞,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黄元济一心举刀砍向苏全忠的锦袍,苏全忠则奋力用枪刺向黄元济的连环甲。只杀得摇旗的小校双手颤抖,擂鼓的儿郎慌乱不已。

二将酣战正烈,难分胜负。这时,孙子羽纵马舞叉,与黄元济一起双战苏全忠。苏全忠大喝一声,将孙子羽刺于马下。随后,苏全忠又奋勇与崇侯虎父子交战。崇侯虎父子一起迎战苏全忠,双方战得难解难分。苏全忠抖擞精神,如同弄风的猛虎、搅海的蛟龙,与三员敌将周旋。正在激战之时,苏全忠卖了个破绽,一戟挑下了崇侯虎护心金甲的半边。崇侯虎大惊失色,猛夹马腹,跳出包围圈,向外逃去。崇应彪见父亲败逃,心中焦急,慌乱之中乱了手脚。没提防苏全忠当胸一戟刺来,崇应彪急忙躲闪,却还是被刺中左臂,鲜血染红了袍甲,差点落马。众将急忙上前,架住崇应彪,救了他一命,一行人望前逃走。苏全忠本想追赶,又担心黑夜之中行事不稳妥,只好收了人马进城。此时天色渐渐明亮,两边的士兵前来向苏护报告战况。苏护让长子到殿前,问道:“可曾拿下那贼子?” 苏全忠回答道:“孩儿奉父亲将令,在五间镇埋伏,到半夜败兵才到。孩儿奋勇作战,刺死了孙子羽,挑下了崇侯虎护心甲,还刺伤了崇应彪的左臂,他差点落马,被众将救走。只是因为黑夜不敢贸然追赶,所以才回兵。” 苏护说:“便宜了这老贼!我儿暂且去休息吧。” 暂且按下此事不表。不知崇侯虎会前往何处搬救兵?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