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叁回 姬昌解围进妲己

古典白话合集 第叁回 姬昌解围进妲己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崇侯虎奉命讨伐诸侯,却智谋浅薄、谋划失当,落得大败,心中满是怨愤,却也只是徒然。他白天调兵遣将,战术却一败涂地,黄昏时又遭劫寨,之前的筹划全部落空。古往今来,女色常常导致国家灭亡,那些弄权的奸臣也都难以善终。这难道仅仅是纣王贪图妲己美色所致?实则是天意已归属东周。

话说崇侯虎父子带着伤,奔逃了一整夜,疲惫不堪。他们急忙收拢残兵败将,十成兵力如今只剩下一成,而且大多都是重伤员,行动迟缓。崇侯虎看着这些士兵,心中满是伤感。黄元济上前劝慰道:“君侯为何如此感叹呢?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昨日只是偶然没防备,中了奸计。君侯暂且将这些残兵安置下来,赶紧发一道催军文书,往西岐催促西伯姬昌速速调派兵马前来,以便共同截击敌军。一来增添兵力,二来也能报今日之仇。不知君侯意下如何?” 崇侯虎听了,沉吟片刻说:“姬昌按兵不动,坐观成败,如今我又去催他,反倒让他落了个违抗圣旨的罪名,便宜了他。” 正在犹豫之际,突然听到前方大队人马赶来。崇侯虎不知道这是哪里的人马,吓得魂飞魄散。他急忙上马,向前望去。只见两面大旗分开,一员将领映入眼帘。此人面色如锅底般黝黑,下巴上长着赤红色的胡须,两道白眉,眼睛如同金铃般明亮。头戴九云烈焰飞兽冠,身穿锁子连环甲,外披大红袍,腰系白玉带,骑着火眼金睛兽,手中拿着两柄湛金斧。这人正是崇侯虎的弟弟崇黑虎,官拜曹州侯。崇侯虎一看是自己的亲弟弟崇黑虎,这才放下心来。崇黑虎说:“听闻长兄兵败,我特地赶来相助,没想到能在此地相遇,真是万幸!” 崇应彪在马上也欠身向叔父道谢:“有劳叔父远道而来。” 崇黑虎说:“小弟此次前来,就是要与长兄合兵一处,再次前往冀州,我自有应对之策。” 于是,大家将兵马合并在一起。崇黑虎带来的三千飞虎兵走在前面,后面还有两万多兵马,重新来到冀州城下安营扎寨。曹州兵一到,便在城下呐喊叫阵。

冀州的报马飞速跑去报告苏护:“如今曹州崇黑虎的兵马已经到了城下,请老爷下令定夺。” 苏护听到这个消息,低头沉思,半天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黑虎武艺精湛,还通晓玄门法术,满城的将领都不是他的对手,这可如何是好?” 左右的将领听苏护这么说,都不太清楚崇黑虎的厉害。只见长子苏全忠上前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区区一个崇黑虎,有什么可怕的?” 苏护说:“你年少不懂事,过于自负。你不知道黑虎曾遇到异人,传授他道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就如同从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千万不可轻视。” 苏全忠大声喊道:“父亲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孩儿此次前去,若不生擒黑虎,誓不回来见父亲!” 苏护说:“你这是自讨失败,可别后悔。” 苏全忠哪里肯听,翻身上马,打开城门,一马当先,厉声高叫:“探马的,给我到中军通报:‘叫崇黑虎出来与我答话!’” 探马急忙跑去报告两位主帅:“外面有苏全忠前来挑战。” 崇黑虎暗自高兴,心想:“我此次前来,一来是为了长兄兵败之事,二来也是为了给苏护解围,以保全我们之间的友谊。” 他命令左右准备好坐骑,随即翻身来到军前,只见苏全忠耀武扬威地站在那里。崇黑虎说:“全忠贤侄!你回去请你父亲出来,我有话要和他说。” 苏全忠年纪尚轻,不懂其中缘由,又听父亲说崇黑虎勇猛非凡,怎么肯轻易回去?于是口出狂言:“崇黑虎!我与你如今已成敌对之势,我父亲和你还有什么交情可讲?你速速倒戈收兵,我饶你性命。不然,悔之晚矣!” 崇黑虎大怒道:“小畜生!竟敢如此无礼。” 说着,举起湛金斧就朝苏全忠劈面砍去。苏全忠急忙用手中的戟架住,两匹马交错,一场恶战就此展开。这一战打得如何呢?

二将在阵前争斗,谁也不肯相让。这个如同摇头的狮子冲下山冈,那个好似摆尾的狻猊寻觅猛虎。这一个一心要安定乾坤,那一个决意要匡扶江山。自古以来恶战无数,却都比不上这两位将军的英勇拼杀。

苏全忠与崇黑虎在冀州城下展开大战。苏全忠并不知道崇黑虎自幼拜入截教真人为师,还被秘密传授了一个葫芦,背在脊背上,拥有无限神通。苏全忠只仗着自己平日勇猛,又见崇黑虎用的是短斧,便没把崇黑虎放在眼里,自恃甚高,一心想要擒获崇黑虎,将自己平日里所学的武艺全都施展出来。他的戟有尖有枝,使出九九八十一种进攻招式,七十二路防守变化,腾挪闪让,迟速连放,那戟使得虎虎生风,好不厉害。

这戟乃是能工巧匠精心打造,在老君炉中锤炼而成。制成这根银尖戟,本是为了安邦定国,扭转乾坤。戟上的黄幡一展,三军都心生畏惧;豹尾一动,战将们也心惊胆战。它冲入行营,就像大蟒穿行;踏破大寨,如同虎入羊群。且不说这戟能让鬼哭神嚎,多少儿郎都轻易丧了性命。全靠这戟才能安定天下,有了它便能保世间太平。苏全忠使出浑身解数,把崇黑虎杀得冷汗直冒。崇黑虎不禁感叹道:“苏护能有这样的儿子,真可谓是好后代!果真是将门虎子啊。” 崇黑虎突然把斧头一挥,拨转马头就跑。这一下,苏全忠在马上笑得腰都软了,心里想着:“要是真听了父亲的话,可就误了事。我发誓一定要抓住这个人,好让父亲不再小瞧我!” 于是他打马就追,哪里肯罢休。崇黑虎快马加鞭,苏全忠就紧紧追赶;崇黑虎放慢速度,苏全忠也步步紧跟。苏全忠一门心思要建功,就这样追出去了好几里路。崇黑虎听到背后金铃作响,回头一看,见苏全忠紧追不舍,赶忙把脊梁上的红葫芦顶揭开,口中念念有词。只见红葫芦里冲出一道黑气,散开后如同网罗一般大小,黑气中传来阵阵怪异的声响,遮天蔽日地飞过来一群铁嘴神鹰,张着嘴朝着苏全忠的脸扑咬过去。苏全忠只擅长马上拼杀,哪里知道崇黑虎还有这般奇异法术。他急忙挥舞长戟护住自己的身体和面部,可坐下的战马却早被神鹰啄瞎了眼睛。那马猛地跳了起来,把苏全忠颠得金冠倒挂,铠甲离鞍,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崇黑虎当即传令把苏全忠拿下,众将一拥而上,将苏全忠双臂捆绑起来。崇黑虎敲起得胜鼓,回到营帐,在辕门下马。探马赶忙跑去报告崇侯虎:“二老爷打了胜仗,生擒了反臣苏全忠,现在在辕门听候您的命令。” 崇侯虎传令,请崇黑虎上帐。崇黑虎一进帐,就对崇侯虎说道:“长兄,小弟已经把苏全忠擒拿到辕门了。” 崇侯虎喜出望外,传令把苏全忠推上来。不一会儿,苏全忠就被推到了帐前,他站在那里,不肯下跪。崇侯虎说道:“你前夜在五冈镇,那般逞英雄,如今恶贯满盈,把你推出去斩首示众!” 苏全忠厉声大骂道:“要杀就杀,何必在这里作威作福?我苏全忠视死如鸿毛,只是不忍心看到你们这班奸贼,蛊惑圣听,陷害万民,把成汤的基业都断送了!只恨不能生吞你们的肉!” 崇侯虎大怒,骂道:“黄毛小儿,如今被擒,还敢胡言乱语!” 下令把苏全忠推出去斩首。正要行刑的时候,崇黑虎上前说道:“长兄暂且息怒,苏全忠虽然被擒,按理该斩,可他父子都是朝廷的犯官,之前听闻旨意是要将他们押解到朝歌,以正国法。况且苏护有个女儿叫妲己,姿色绝美,倘若天子最终怜悯他们,有朝一日赦免了他们的抗命之罪,到那时要是怪罪到我们头上,那我们可就是有功反而变成有罪了。而且西伯侯的兵马还没到,我们兄弟怎么能独自承担这个责任呢?不如先把苏全忠囚禁在后营,等攻破了冀州,抓住苏护满门,再押解到朝歌,请天子定夺,这才是上策。” 崇侯虎说:“贤弟说得极是,只是便宜了这个反贼!” 传令:“摆宴为你二爷贺功。” 暂且按下此事不表。

且说冀州的探马跑去报告苏护,说长公子出城迎战被敌军擒获。苏护长叹一声:“不必说了!这孩子不听我的话,自恃本事高强,如今被擒,也是理所当然。可我苏护也算是豪杰一场,现在亲生儿子被擒,强敌压境,冀州恐怕不久就要落入他人之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只因为生了妲己,昏君听信谗言,让我满门遭受灾祸,百姓也跟着遭殃。这都是我生了这个不孝的女儿,才招来这无穷无尽的灾祸啊!倘若日后城池一破,我的妻女被抓到朝歌,抛头露面,惨遭杀害,肯定会让天下诸侯笑话我是个没谋略的人。我还不如先杀了妻女,然后自刎,这样或许还能不失大丈夫的气节。你们这些将士们,赶紧收拾行装,去投奔别处吧,别耽误了你们的前程。” 苏护满心烦恼,提着剑走进后厅。只见女儿妲己满脸笑容,微微张开朱唇,说道:“爹爹,您为什么提着剑进来呀?” 苏护一见是妲己,这可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又不是仇人,这剑怎么能举得起来呢。苏护不觉含泪点头说道:“冤家啊!就因为你,你哥哥被别人擒获,城池被别人围困,父母可能会被别人杀害,宗庙也将被别人占有。生了你一个人,就断送了我们苏氏一门啊。” 正感叹着,只见左右敲响云板:“请老爷升殿,崇黑虎前来挑战。” 苏护传令:“各城门要严加防守,准备抵御敌人攻打。崇黑虎向来会些奇异法术,谁敢去抵挡他?” 急忙命令众将登上城墙,支起弓弩,架起信炮、灰瓶、滚木之类的守城器械,把一切都准备周全。崇黑虎在城下暗自思忖:“苏兄,你出来跟我商量商量,我才能退兵啊,为什么怕我,反而不敢出战呢?这是怎么回事?” 没办法,他只好暂且退兵。探马把消息报告给崇侯虎,崇侯虎马上请崇黑虎上帐坐下,说起苏护闭门不出的事。崇侯虎说:“我们可以架起云梯攻城。” 崇黑虎说:“不必攻城,那样白白耗费人力物力。我们只要截断他们的粮道,让城内百姓得不到接济,那这座城不用攻打自然就会攻破。长兄可以以逸待劳,等西伯侯的兵马到来,再做打算。” 暂且按下此事不表。且说苏护在城内,没有一点办法可想,也无处可投奔,真可谓是束手待毙。正在忧愁烦闷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告:“启禀君侯,督粮官郑轮前来听令。” 苏护叹了口气说:“这粮食就算运来了,也没什么用。” 急忙让人把郑轮叫进来。郑轮来到滴水檐前,欠身行礼完毕。郑轮说:“末将在路上听说君侯反叛商朝,崇侯虎奉旨前来征讨,所以末将心里牵挂着两边,日夜兼程赶了回来。但不知道君侯这边战况如何?” 苏护说:“昨天我去朝见商王,昏君听信谗言,想要纳我女儿为妃。我用正直的言辞劝谏,结果触怒了昏君,他就要治我的罪。没想到费仲、尤浑二人将计就计,赦免我回国,想让我自己把女儿送进宫去。我一时冲动,在午门题诗反商。如今天子命令崇侯虎来讨伐我,我接连赢了他两三阵,打得他损兵折将,大获全胜。可没想到曹州的崇黑虎来了,把我儿子全忠抓走了。我知道黑虎身怀奇异法术,勇冠三军,我不是他的对手。如今天下有八百诸侯,我苏护不知道该投奔哪里。我想最亲近的人也就那么几个,现在长子已经被擒,我还不如先杀了妻女,然后自尽,这样也免得让天下后世的人笑话。你们这些将士们可以收拾行装,去投奔别处,别耽误了你们的前程。” 苏护说完,悲痛不已,哭了起来。郑轮听了,大声叫道:“君侯您今天是喝醉了,还是糊涂了?怎么能说出这种没志气的话呢?天下有名的诸侯,像西伯姬昌、东伯姜桓楚、南伯鄂崇禹,就算八百镇诸侯一起都到冀州来,在我郑轮眼里也不算什么。您何苦把自己看得这么弱小呢?末将从小就跟随君侯,承蒙您提拔,得以腰佩玉带。末将愿意效犬马之劳,为君侯尽力。” 苏护听了郑轮的话,对众将说:“这个人催粮,在路上怕是遇到邪气了,满嘴胡言乱语。且不说天下八百镇诸侯,就说崇黑虎,他曾拜异人学习道术,神鬼都惧怕他,他胸有韬略,万夫莫敌,你怎么能轻视他呢?” 只见郑轮听了,手握剑柄,大声叫道:“君侯在上,末将要是不生擒崇黑虎来见您,就把我的首级放在众将面前!” 说完,不等军令下达,就翻身上了火眼金睛兽,手持两柄降魔杵,放炮开城,带领三千乌鸦兵冲了出去,就像一片乌云席卷大地。到了崇侯虎的营前,郑轮厉声高叫:“只叫崇黑虎出来见我!” 崇侯虎营中的探马跑去中军报告:“启禀二位老爷,冀州有一员将领,请二爷出去答话。” 崇黑虎站起身来说:“让小弟去会会他。” 他调动本部三千飞虎兵,只见一对旗帜分开,崇黑虎一马当先冲了出来。他看到冀州城下有一群人马,按照北方壬癸水的阵势排列,就像一片乌云。那一员将领,面色如紫枣,胡须像金针,头戴九云烈焰冠,身穿大红袍,披着金锁甲,腰束玉束带,骑着火眼金睛兽,手持两根降魔杵。郑轮见崇黑虎的装扮稀奇古怪,头戴九云四兽冠,身穿大红袍,连环铠甲,玉束腰带,骑的也是金睛兽,手中拿着两柄湛金斧。崇黑虎不认识郑轮,喊道:“冀州来的将领,报上名来!” 郑轮说:“我是冀州督粮上将郑轮!你莫非就是曹州的崇黑虎?你擒了我主将的儿子,还自恃强暴。你赶快把我主将的儿子交出来,下马受缚。要是敢说半个不字,我立刻把你打成齑粉!” 崇黑虎大怒,骂道:“好你个匹夫!苏护违反天条,本就该碎骨粉身。你也是反贼逆党,竟敢如此大胆,口出狂言!” 他催动坐下的兽,挥舞手中的斧头,直朝郑轮砍去。郑轮急忙用手中的降魔杵架住,两兽相迎,一场大战就此展开。但见:

两阵战鼓咚咚敲响,五彩旗帜在空中舞动。三军呐喊助威,善战的士兵手持弓弩。二将同时催动金睛兽,四只手臂一起挥舞斧头和降魔杵。这一个怒发如雷,好似烈焰升腾;那一个生来性情鲁莽。这一个面色如锅底,赤须又长;又只见那一个脸似紫枣,红霞满面。这一个曾在蓬莱马中斩杀蛟龙;那一个在万仞山前诛杀猛虎。这一个在昆仑山上拜明师学艺;那一个在八卦炉边参拜老祖。这一个学成武艺,立志整顿江山;那一个秘授道术,想要匡扶乾坤。自古以来也见过不少将军打仗,却都不像今天这样,降魔杵对上了斧头。

二将交锋,只杀得红云惨淡,白雾弥漫。两家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你来我往,大战了二十四五个回合。郑轮见崇黑虎脊背上背着一个红葫芦,心中暗想:“主将说过,此人有异人传授秘术,想必这就是他的法术。常言说:‘打人不如先下手。’” 郑轮也曾拜西昆仑的度厄真人为师,真人知道郑轮是封神榜上有名之士,特意传授他鼻窍中的两道气,这气能吸人魂魄。凡是与将领对敌,碰到这气就会被擒获。所以让他下山,投奔冀州,挣得一条玉带,享受人间福禄。今日会战,郑轮手中的降魔杵在空中一晃,后面三千乌鸦兵齐声呐喊,如同长蛇一般,人人手持挠钩,个个横拖铁索,像飞云闪电一样冲了过来。崇黑虎看这架势,像是要来擒人。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见郑轮鼻窍中发出一声如同钟声般的巨响,两道白光从鼻窍中喷了出来,直取崇黑虎的魂魄。崇黑虎听到这声音,只觉得眼目昏花,一下子跌得金冠倒竖,铠甲离鞍,一对战靴在空中乱舞。乌鸦兵一拥而上,将崇黑虎生擒活捉,用绳子绑住了他的双臂。崇黑虎过了半晌才苏醒过来,定睛一看,自己已经被绑住了。崇黑虎愤怒地说:“这贼子好狡猾的手段,怎么不明不白就把我擒获了?” 只见两边敲响得胜鼓,押着崇黑虎进城。有诗为证:“海岛名师授秘奇,英雄猛烈世应稀;神鹰十万全无用,方显男儿语不移。”

且说苏护正在殿上,忽然听到城外传来激烈的战鼓声,不禁长叹一声:“郑轮怕是要战败了!” 心里十分犹豫。就在这时,探马飞奔进来报告:“启禀老爷!郑轮生擒了崇黑虎,特来请您下令定夺。” 苏护听后,十分诧异,心中暗自思忖:“郑轮不是崇黑虎的对手,怎么反倒把他给擒获了?” 急忙传令:“让他们进来!” 郑轮来到殿前,把擒获崇黑虎的经过详细诉说了一遍。只见众士卒将崇黑虎簇拥到台阶前。苏护立刻走下殿来,喝退左右,亲自为崇黑虎解开绑缚,然后跪地说道:“我苏护如今得罪了天子,已是无地自容的犯臣。郑轮不懂事,冒犯了您,这都是我的罪过。” 崇黑虎回答道:“仁兄与我曾结拜为兄弟,我怎敢忘义?如今被您的部下擒获,我实在惭愧。又承蒙您如此厚待,黑虎感激不尽。” 苏护请崇黑虎坐上座,又命令郑轮等众将前来拜见。崇黑虎说:“郑将军法术精妙神奇,我今日被他擒获,心服口服。” 苏护下令设宴,与崇黑虎二人开怀畅饮。席间,苏护将天子想要纳自己女儿为妃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对崇黑虎说了一遍。崇黑虎说:“小弟此次前来,一来是因为兄长战败,二来也是想为兄长解围。没想到令郎年纪尚小,太过自负刚强,不肯进城请兄长前去答话,所以被小弟擒回后营,我这其实也是为了兄长着想。” 苏护连忙道谢:“这份恩情,我怎敢忘记?” 暂且不说两位诸侯在城内饮酒之事。

单说报马跑进辕门报告:“启禀老爷!二爷被郑轮擒去了,不知是生是死,请您下令定夺。” 崇侯虎暗自思忖:“我弟弟自有法术,怎么会被擒住呢?” 这时,掠阵官说:“二爷和郑轮正在交战的时候,只见郑轮把降魔杵一挥,三千乌鸦兵一同冲了过来。接着,郑轮鼻子里喷出两道白光,还发出钟声般的响亮声音,二爷就从马上摔了下来,所以才被擒获。” 崇侯虎听后,惊讶地说:“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奇异的法术?再派探马去打听清楚虚实。” 话还没说完,又有报告传来:“西伯侯派来的官员在辕门下马。” 崇侯虎心里不太高兴,吩咐道:“让他进来!” 只见散宜生身着素服,系着角带,上帐行礼完毕后说道:“卑职散宜生拜见君侯。” 崇侯虎说:“大夫,你家主公为何偷安,竟然不为国家出兵,按兵不动,违抗朝廷旨意?你家主公实在没有尽到做臣子的本分。如今大夫前来,有什么要说的?” 散宜生回答道:“我家主公说,兵器乃是不祥之物,君主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如今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劳民伤财,惊扰万户百姓。军队所经过的州县府道,要调用一应钱粮,长途跋涉,百姓饱受征租征税的困扰,军将也有披坚执锐的辛苦。因此我家主公派卑职送来一封信,希望能够平息战火,让苏护把女儿送进王廷,双方罢兵,不失为朝廷的股肱之臣。如果苏护不答应,大军一到,铲除叛逆和奸邪,他罪当灭族,到那时苏护可就死而无悔了。” 崇侯虎听后,大笑道:“姬昌自知违抗朝廷之罪,所以才用这些托词来为自己开脱。我先到这里,损兵折将,经历了数场恶战,那贼子怎么会因为一封信就献上女儿呢?我倒要看看大夫到冀州去见苏护,他会怎么做。如果苏护不答应,看你家主公怎么回复朝廷旨意?你去吧!” 散宜生离开营帐,上马径直来到城下叫门:“城上的人,快去报告你们主公,就说西伯侯派来的官员送书来了。” 城上的士卒急忙跑到殿上报告:“启禀老爷!西伯侯派来的官员在城下,说要献上书信。” 此时,苏护和崇黑虎饮酒还未结束。苏护说:“姬伯是西岐的贤人,赶紧下令开城,把他请进来相见。” 不一会儿,散宜生来到殿前行礼。苏护问道:“大夫今日来到敝郡,有何见教?” 散宜生说:“卑职如今奉西伯侯之命,前来拜会君侯。前些日子君侯题反诗得罪了天子,我家主公本应立即起兵问罪。但我家主公向来知道君侯忠义,所以按兵不动,不敢贸然侵犯。如今有一封信呈给君侯,希望君侯仔细查看,酌情行事。” 散宜生从锦囊里取出书信,献给苏护。苏护接过信,拆开阅读,信中写道:

“西伯侯姬昌百拜冀州君侯苏公麾下:昌听闻,普天之下,皆是君王的臣子。如今天子想要挑选艳妃,公卿士庶之家,怎可隐匿?如今足下有女,品德贤淑,天子欲选其入宫,这本是美事,足下却与天子对抗,这是足下违抗君命。况且还在午门题诗,究竟意欲何为?足下之罪,已不可赦免。足下只知小节,因为疼爱一个女儿,而失去了君臣大义。昌向来听闻公忠义,不忍坐视不管,特进一言,可使足下转祸为福,望公垂听。况且足下若将女儿送进王廷,实则有三大好处:女儿能在宫闱中享受恩宠,父亲能享受椒房之贵,成为国戚,食禄丰厚,此为一利。冀州百姓安宁,满宅无忧,此为二利。百姓不会遭受涂炭之苦,三军也不会有杀戮之伤,此为三利。公若执迷不悟,三大害处马上就会降临:冀州失守,宗庙不复存在,此为一害。骨肉将有灭族之祸,此为二害。军民会遭受兵燹之灾,此为三害。大丈夫应当舍弃小节,保全大义,怎能效仿那些无知之辈,自寻灭亡呢?昌与足下同为商朝臣子,不得不直言相劝,望君侯留意。草草奉闻,静候裁决。谨启。”

苏护看完信,半晌没有说话,只是点头。散宜生见苏护不说话,便说道:“君侯不必犹豫,如果答应,仅凭这一封信就能平息干戈,上可顺从天命,中可与诸侯和睦相处,下可免去三军的痛苦。这是我家主公的一番好意,君侯为何沉默不语?还请速速下达号令,以便施行!” 苏护听了,对崇黑虎说:“贤弟,你来看一看,姬伯所说的话,确实有理。他果真是真心为国为民,是仁义君子啊!我不如听从他的建议?” 于是,苏护命令酒官在馆舍款待散宜生。第二天,苏护写了回信,还赠送了金帛,让散宜生先回西岐,说道:“我随后就送女儿进朝,向商朝赎罪。” 散宜生拜别后离去。这真是一封书信能抵得上十万大军。有诗为证:

“舌辨悬河汇百川,方知川义与臣贤;数行书转苏侯意,何用三军眠枕戟?”

苏护送散宜生回西岐后,与崇黑虎商议:“姬伯的话很有道理,我们要赶紧整理行装,准备前往商朝,不要迟疑,以免再生变故。” 二人都很高兴。不知道苏护的女儿将会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