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游昆仑山

古典白话合集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游昆仑山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那些旁门左道的妖魔行事更加诡异,各种鬼魅魍魉的传说从古至今流传。他们伤人不用飞神剑,索魂也无需夺命刀。无数英雄豪杰都在他们手中丧命,任凭多么英勇的人物,最终也只能命丧黄泉。谁能知道这一切都是天意注定,一缕游魂在生死之间徘徊,却又难以断绝。

话说秦天君向闻太师讲解天绝阵,他说:“此阵是我师父依照先天之数推演而来,吸纳了先天清气,内藏混沌之机。阵中有三首幡,按照天地人三寸而立,合为一气。若有人进入此阵,到了雷鸣之处,便会化作灰尘;就算是修仙之人,遇到此地,肢体也会被震得粉碎,所以此阵名为天绝阵,寓意天地人三才俱灭。” 有诗为证:

天地三寸颠倒推,玄中玄妙更难猜;

神仙若遇天绝阵,顷刻肢体化成灰。

闻太师听完,又问:“地烈阵又是怎样的呢?” 赵天君回答:“我的地烈阵,同样按照地道之数排列。阵中蕴含着凝重厚实的力量,外表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玄机,变化多端。阵内藏有一首红幡,一旦幡动,便会有烈火燃起。凡人或是仙人进入此阵,绝无生还的可能,即便精通五行妙术,也难以逃脱此劫。” 有诗为证:

地烈阵成分浊厚,上雷下火太无情;

就是五行乾健体,难逃骨化与形倾。

闻太师接着问:“风吼阵有什么奇妙之处?” 董天君说:“我的风吼阵暗藏玄妙,依据地水火风之数布置。阵内有风火,这风火乃是先天之气与三昧真火所化,还有百万兵刃从中而出。若有神仙进入此阵,风火交加,万刃齐发,四肢瞬间就会被绞成粉末。哪怕他拥有倒海移山的神奇法术,也难免身体化为脓血。” 有诗为证:

风吼阵中兵刃窝,暗藏奇玄妙若天;

伤人不怕神仙体,消尽浑身血肉多。

闻太师又问:“寒冰阵内有什么妙用?” 袁天君说:“此阵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练就,名为寒水,实则是一座刀山。阵内藏有玄机,有风雷响动,上方有如同狼牙般尖锐的冰山,下方有好似刀剑的冰块。若神仙进入此阵,风雷乍起之时,上下夹击,四肢立刻会被砸成粉末,纵使身怀奇术,也难以避免此难。” 有诗为证:

玄功练就号寒冰,一座刀山上下凝;

若是神仙逢此阵,连皮带骨尽无凭。

闻太师再问:“金光阵的妙处在哪里?” 金光圣母说:“我的金光阵内,吸纳了日月之精华,蕴藏着天地之气。阵中有二十一面宝镜,分别安置在二十一根高杆之上,每一面镜子都配有一套机关。若人或仙人进入阵中,拉动机关,雷声震动镜子,只需转动一两下,金光便会射出,照住其身,立刻将其化为浓血。即便能够飞腾,也难以越过此阵。” 有诗为证:

宝镜非铜又非金,不向炉中火内寻;

纵有天仙逢此阵,须臾形化更难禁。

闻太师继续问:“化血阵该如何使用?” 孙天君说:“我的化血阵运用先天灵气,阵内有风雷,还藏有数斗黑沙。只要神仙进入阵中,雷响之时,风卷黑沙,稍有触及,立刻会化为血水。就算是神仙,也难以抵挡此阵的厉害。” 有诗为证:

黄风卷起黑沙飞,天地无光动杀灭;

任你仙人闻此气,涓涓滴溅湿征衣。

闻太师又问:“烈焰阵又是怎样的呢?” 白天君说:“我的烈焰阵妙用无穷,非同一般。阵内藏有三种火,分别是三昧火、空中火、石中火,三种火合为一气。阵中有三首红幡,若神仙进入此阵,红幡一展动,三种火齐飞,瞬间就能将其化为灰烬。即便有避火真言,也难以躲避三昧真火。” 有诗为证:

燧人方有空中火,炼养丹砂炉内藏;

坐守离宫为首领,红幡招动化空亡。

闻太师问道:“落魂阵有什么奇妙之处?” 姚天君说:“我的落魂阵可不简单,它关闭生门,开启死户,中藏天地间的厉气,凝聚而成。阵内有一张白纸幡,上面画有符印。若神仙进入阵内,白纸幡一展动,魂魄便会消散,顷刻之间就会消亡。不论神仙法力多高,只要进入此阵,都会随之毁灭。” 有诗为证:

白纸摇时黑气生,炼成妙术透虚盈;

从来不信神仙体,入阵魂消魄自倾。

闻太师又问:“什么是红水阵,其中有什么妙用?” 王天君说:“我的红水阵内,吸纳了壬癸之精,蕴藏着太乙之妙,变幻莫测。阵中有一座八卦台,台上有一两个葫芦。不管是人还是仙人进入阵中,将葫芦往下一扔,就会倾出红水,汪洋无际。只要红水溅出一点,黏在身上,顷刻之间就会化为血水。即便身为神仙,也无计可施,难以逃脱。” 有诗为证:

炉内阴阳真奥妙,炼成壬癸里边藏;

饶君就是金刚体,遇水黏身顷刻亡。

闻太师接着问:“红沙阵,想必更加奇妙,还请详细指教,让我一解心中疑惑。” 张天君说:“我的红沙阵,确实奇妙,布阵之法更为精妙。阵内按照天地人三寸布置,分为三气,内藏红沙三斗。这看似普通的红沙,一旦沾身,就如利刃一般。此阵让人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中不知人。若人或仙人冲入此阵,风雷涌动之时,飞沙伤人,立刻会将其骸骨化为齑粉。就算是神仙佛祖,遭遇到此阵,也再难逃脱。” 有诗为证:红沙一撮道无穷,八卦炉中玄妙功;

万象包罗为一处,方知截教有鸿蒙。

闻太师听完,不禁大喜,说道:“如今有各位道友相助,西岐指日可破。就算西岐有百万甲兵、千员猛将,也无能为力了。这真是社稷之福啊!” 这时,姚天君说道:“列位道兄!依我看,西岐城不过是弹丸之地,姜子牙也只是个道行浅薄之人,怎能经得起十绝阵的威力?只需小弟略施小术,就能让姜子牙丧命。军中没了主帅,西岐自然会瓦解。常言说:‘蛇无头不行,军无主自乱。’又何必大动干戈,与他们一较高下呢?”

闻太师问道:“道兄若有奇功妙术,能让姜尚自行死去,又不用动刀动枪,不致使军士生灵涂炭,那可真是万千之幸。请问该如何施法?” 姚天君说:“无需大动干戈,二十一日后,姜子牙自然命丧黄泉。就算子牙是脱骨神仙、超凡佛祖,也难以逃脱。” 闻太师大喜,又询问详细方法。姚天君凑近太师耳边,低声说:“只需如此这般,姜子牙必然命绝,也无需各位道兄费心。”

闻太师喜不自禁,对众道友说:“今日姚兄施展**力,为我闻仲除掉姜尚。姜尚一死,西岐诸将自然瓦解,破城轻而易举。这真可谓是在酒席之间就能克敌制胜,谈笑之间就能拿下西岐。大概是当今皇上洪福齐天,才感动各位道兄前来相助。” 众人说:“此功就让姚贤弟去做,都是为了闻兄,不必分什么劳逸。”

姚天君谦让一番后,便进入落魂阵内,垒起一座土台,设置了一个香案。台上扎了一个草人,草人身上写着姜尚的名字。草人头上点着三盏灯,脚下点着七盏灯,上面三盏名为催魂灯,下面七盏名为捉魂灯。姚天君披散着头发,手持宝剑,踏着罡步,念着咒语,在台前发符用印,每天在空中拜三次。就这样连拜了三四天,姜子牙便被拜得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暂且不说姚天君施展法术,且说姜子牙坐在相府,与诸将商议破阵之策。他默默不语,毫无办法。杨戬在一旁,见姜丞相时而惊慌,时而怪异,无计可施,容貌也比之前大不相同,心中便起了疑惑。心想:丞相出身于玉虚门下,如今身负重任。况且上天已有预兆,西岐顺应天命而兴,难道会这般不堪?难道就真的无计可破这十绝阵,以至于如此失常?杨戬实在难以理解,心中十分忧虑。

又过了七八日,姚天君在阵中,已经把姜子牙的一魂二魄拜走了。姜子牙在相府,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十分难受。整日不理军情,精神萎靡,常常嗜睡。众将和门徒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有的怀疑是因为无计破阵而心烦意乱,有的怀疑是在深思静虑,调养身心。暂且不说相府众人猜疑纷纷,又过了十四五日,姚天君又把姜子牙的一魂二魄拜走了。姜子牙在府中,时常沉睡,鼾声如雷。

且说哪吒、杨戬与众弟子商议道:“如今敌军兵临城下,阵势已经摆了多时,师叔却全不把军情当回事,只是一味沉睡,这其中必定有缘故。” 杨戬说:“依我看,丞相如此失常,连日来如同在醉梦之中,这不像他以往的行事风格,似乎有人在暗中算计他。不然,丞相在昆仑学道,熟知五行之术,善于洞察阴阳祸福的玄机,怎会如此昏迷不醒,对大事置之不理?其中必定有蹊跷。” 众人都说:“肯定有原因。我们一同进入内室,请师叔上殿,商议破敌之事,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众人来到内室前,问内侍等人:“丞相在哪里?” 左右侍儿回答:“丞相正在熟睡,还未醒来。” 众人让侍儿请丞相到殿上议事。侍儿赶忙进入内室,姜子牙走出内室门外。武吉上前说道:“老师每日安睡,不顾军国大事,这关系重大,将士们都忧心忡忡。恳请老师,速速料理军情,以保周土平安。” 姜子牙只得勉强出来,登上大殿。众将上殿,开始议论军情等事。姜子牙却只是不言不语,如痴如醉。忽然,一阵风刮过。哪吒无奈之下,想试试姜子牙的阴阳术数是否还灵验。哪吒说:“师叔在上,此风甚是凶恶,不知主何吉凶?” 姜子牙掐指一算,回答道:“今日正该刮风,并无其他事情。” 众人不敢反驳。看官,此时姜子牙的魂魄已被姚天君拜走,心中糊涂,阴阳错乱,所以才说该刮风,哪里还能知晓祸福?当日众人无可奈何,只得各自散去。

闲话少叙,不知不觉又过了二十日。姚天君已经把姜子牙的二魂六魄都拜走了,只剩下一魂一魄。就在这一天,最后一魂一魄也被拜出了泥丸宫。姜子牙死在了相府,众弟子和门下诸将官,迎接武王来到相府。众人都环绕在姜子牙身旁哭泣。武王也哭着说:“相父为国操劳,还未曾享受安康,如今却突然如此,我于心何忍?实在是痛心啊!” 众将听了武王的话,悲痛万分。杨戬含着泪,伸手在姜子牙身上摸了摸,发现他心头还有热气,赶忙启奏武王说:“不要慌,丞相胸前还有热气,想必不会就这么死去。暂且将他停放在卧榻上。” 暂且不说众将在相府中慌乱不已,单说姜子牙的一魂一魄,飘飘荡荡,昏昏暗暗,竟然朝着封神台飞去。姜子牙的魂魄飘飘悠悠朝着封神台飞去,恰好清福神柏鉴在封神台迎接。柏鉴知晓天意,见姜子牙的魂魄前来,赶忙轻轻将其推出封神台。姜子牙本就根基深厚,一心牵挂着昆仑,魂魄离开封神台后,便随风飘荡,如柳絮般轻盈,径直朝着昆仑山飞去。

此时,南极仙翁正在昆仑山下游逛,采摘灵芝草药。他猛然看见姜子牙的魂魄飘飘渺渺而来,仔细一瞧,才认出是姜子牙的魂魄。南极仙翁大惊失色,说道:“姜子牙怕是已经没救了!” 他急忙赶上前,一把抓住姜子牙的魂魄,装进葫芦里,塞住葫芦口,便径直前往玉虚宫,准备向掌教老师禀报此事。

刚走进玉虚宫宫门,后面就有人喊道:“南极仙翁,别走!” 仙翁回头一看,原来是太华山云霄洞的赤精子。仙翁问道:“道友从哪里来?” 赤精子回答:“平日里闲居无事,特意来找你,一起去海岛游玩,拜访仙境中的高明隐士,看看他们下棋消遣,你觉得如何?” 仙翁说:“今日我可没空。” 赤精子说:“如今已经停止讲道,我们正有闲暇时间。等他日开讲,你我可就都忙起来了。你今日反倒说没空,这不是骗我嘛。” 仙翁说:“我真有要紧事,没法陪你,这难道不算没空吗?” 赤精子说:“我知道你在忙什么,不就是姜子牙魂魄无法归窍的事嘛,没别的。” 仙翁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赤精子说:“刚才那话,只是跟你开玩笑。我其实是为姜子牙的魂魄赶来的。我先到西岐山封神台上,清福神柏鉴跟我说:‘姜子牙的魂魄刚到这里,被我推走了,现在应该去昆仑山了。’所以我特地赶来,刚巧看到你进宫,就故意问问你。现在姜子牙的魂魄到底在哪里?” 仙翁说:“刚才我在崖前闲逛,只见姜子牙的魂魄飘荡而来。我仔细一看,才认出来,就把它装在葫芦里了,正打算禀报老师,没想到你来了。” 赤精子说:“多大点事啊,还惊动教主。你把葫芦给我,我去救姜子牙。” 南极仙翁便把葫芦交给了赤精子。

赤精子心急如焚,施展土遁之术,离开了昆仑山。眨眼间,他就来到了西岐,在相府前落下。杨戬连忙上前迎接,拜倒在地,说道:“师伯!您今日大驾光临,想必是为了师叔的事而来吧?” 赤精子回答:“没错。快进去通报一声。” 杨戬赶忙进入府内,向武王禀报。武王亲自出门迎接。

赤精子来到银安殿,对着武王行了个稽首礼。武王以对待师长的礼节相待,将他请至上座。赤精子说:“贫道此番前来,专为救姜子牙。如今姜子牙死在何处?” 武王带着众将士,引领赤精子走进内室。赤精子看到姜子牙闭着眼睛,默默无言,脸朝外面躺着。赤精子说:“贤王不必悲伤啼哭,也无需惊慌。只要让他的魂魄归体,自然就没事了。” 赤精子和武王又回到殿上,武王问道:“相父若能得救,道长要用什么药来医治呢?” 赤精子说:“无需用药,我自有妙法。” 杨戬在一旁问道:“什么时候能救得师叔?” 赤精子说:“只需等到三更时分,姜子牙自然就能回生。” 众人听了,都十分欢喜。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到了三更。杨戬前来请赤精子。赤精子整理好衣袍,起身出城。只见十阵之中,黑风遮天蔽日,阴云密布,悲风飒飒作响,冷雾飘飘弥漫。其间还夹杂着无数鬼哭神嚎之声,绵延不绝。赤精子见此阵如此险恶,便用手一指,脚下顿时出现两朵白莲花,作为护身的根本。他脚踏莲花,缓缓升上空中,尽显仙家的奇妙法术。这场景如何呢?有诗为证:

道人足下白莲生,顶上祥光五色呈;

只为神仙犯杀戒,落魂阵内去留名。

赤精子站在空中,俯瞰十阵,只见其凶险异常,杀气直冲天际,黑雾笼罩着岐山。赤精子正看着,只见落魂阵内,姚宾披散着头发,手持宝剑,在雷门处踏着罡步,念着咒语。又看到草人顶上的一盏灯,昏昏暗暗,毫无生气;草人足下的一盏灯,半明半灭,闪烁不定。姚宾将令牌用力一击,那灯便往下一灭。姜子牙在葫芦中的一魂一魄,受到震动,险些迸出。幸好葫芦口被塞住,魂魄才没能出来。姚天君连着拜了好几拜,那灯却始终不灭。大概是灯不灭,魂魄就不会消散。姚宾心中不禁焦躁起来,再次将令牌一拍,大声呼喊:“二魂六魄都已经到齐了,一魂二魄,为何还不归位?”

暂且不说姚天君发怒,连连叩拜。且说赤精子在空中,见姚宾刚刚拜下去,便脚踏两朵莲花,朝着草人冲去,想要抢夺草人。就在姚宾拜完起身,抬头之际,看见有人落下来,原来是赤精子。姚宾说道:“赤精子,原来你竟敢闯入我的落魂阵,抢夺姜尚的魂魄!” 他急忙抓起一把黑砂,朝着空中洒去。赤精子见状,慌忙逃窜。由于跑得太快,他脚下的两朵莲花,落在了阵中。赤精子差一点就陷落在魂阵中,急忙施展土遁之术,逃进了西岐。杨戬迎上前去,只见赤精子面色恍惚,气喘吁吁,便问道:“老师,可曾救回师叔的魂魄?” 赤精子摇了摇头,连声道:“太厉害了!太厉害了!这落魂阵差点把我也陷在里面。幸亏我跑得快,可还是把我脚下的两朵莲花,打落在阵中。” 武王听了,大哭起来,说道:“若真是这样,相父恐怕不能回生了。” 赤精子说:“贤王不必忧虑,想必不会有事。这不过是姜子牙命中的灾殃,才会如此拖延。贫道现在要去一个地方。” 武王问:“老师要去哪里?” 赤精子说:“我去去就回,你们不要随意走动,好好照顾姜子牙。”

吩咐完毕,赤精子离开西岐,脚踏祥光,施展土遁之术,来到昆仑山下。不一会儿,南极仙翁从玉虚宫出来,看到赤精子,赶忙问道:“姜子牙的魂魄救回来了吗?” 赤精子把之前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有劳道兄向师尊禀报,问问到底该如何救姜子牙?” 南极仙翁听后,进入宫中,来到宝座前,行礼完毕,将姜子牙的事情细细陈述了一番。元始天尊说:“我虽掌管这道教大事,但倘若遇到疑难之事,你让赤精子前往八景宫,拜见大老爷,便可知晓答案。”

南极仙翁领命,走出宫外,对赤精子说:“老师让你前往八景宫,拜见大老爷,便可知事情的始末。” 赤精子告别南极仙翁,驾着祥云,朝着玄都飞去。不一会儿,他便来到了仙山。这里是大罗宫玄都洞,是老子居住的地方,宫内有八景宫,仙境美不胜收,让人留恋忘返。有诗为证:

仙峰高耸险巅,峻岭巍峨崔嵬;

坡生瑞草,地长灵芝。

根连地秀,顶接天齐;

青松绿柳,紫菊红梅。

碧桃银杏,火枣交梨;

仙翁判画,隐者围棋。

群仙谈道,静讲玄机;

闻经怪兽,听法狐狸。

彪熊剪尾,豹舞猿啼;

龙吟虎啸,凤翥鸾飞。

犀牛望月,海马声嘶。

异禽多变化,仙鸟世间稀;

孔雀谈经句,仙童玉笛吹。

怪松盘古柏,宝树映油堤;

山高红日近,涧阔水流低。

清幽仙境院,风景胜瑶池;

此间无限景,世上少人知。

赤精子来到玄都洞外,不敢擅自进入。他在洞外等候了一会儿,只见玄都**师走出宫外,看到赤精子,问道:“道友前来,有什么大事?” 赤精子行了个稽首礼,说道:“道兄!如今没有别的事,也不敢擅自入宫。只因姜子牙魂魄游荡一事,特奉师命,来拜见老爷。还请道兄帮忙通报一声。” 玄都**师听后,急忙入宫,来到蒲团前,行礼后说道:“赤精子在宫门外等候法旨。” 老子说:“让他进来。”

赤精子走进宫中,恭敬地倒身叩拜,说道:“弟子祝愿老师万寿无疆!” 老子说道:“你们命中注定要经历这场劫难,姜子牙在落魂阵有此灾祸,我的法宝也在落魂阵遭遇厄难,这都是天数。你们行事一定要多加小心。” 接着,老子吩咐道:“玄都**师,去把太极图取来,交给赤精子。你拿着我这太极图,依此行事,自然能够救下姜子牙,你速速去吧。”

赤精子得到太极图后,离开大罗宫,转眼间便来到了西岐。武王听闻赤精子归来,赶忙与众将前去迎接。来到殿前,武王急切地问道:“老师,您去了哪里?” 赤精子回答:“今日终于能救姜子牙了。” 众将听后,不由得大喜。杨戬问道:“老师,何时才能救得师叔?” 赤精子说:“还是三更时分。” 众人便请赤精子耐心等待,等到三更再来相请。赤精子随即起身出城。

他来到十阵门前,施展捏土成遁之术,腾空而起。只见姚天君仍在阵中伏地叩拜。赤精子将老君的太极图抖开,这太极图可是老君开天辟地之时,用来分清浊、定地水火风,包罗万象的珍宝。太极图化作一座金桥,散发着五色毫光,将山河大地照耀得明亮无比,护持着赤精子。赤精子看准时机,向下一掷,一手便抓住了草人,然后朝着空中飞去。

姚天君见赤精子第二次闯入落魂阵,大声喊道:“好你个赤精子!又来抢我的草人,实在可恶!” 他急忙抓起一斗黑砂,朝着空中泼洒过去。赤精子暗叫一声不好,慌乱之中,左手一松,太极图便滑落到腰间,被姚天君夺走。虽说赤精子把草人抓出了阵,但却把太极图弄丢了,他吓得魂飞魄散,脸色如同金纸一般惨白,气喘吁吁,在土遁之中险些遇险。他落下遁光,放下草人,取出葫芦,将姜子牙的二魂六魄收进葫芦里,朝着相府方向赶去。

此时,众弟子正在相府前等候。远远地看见赤精子面带欣喜地走来,杨戬上前问道:“老师,师叔的魂魄取回来了吗?” 赤精子说:“姜子牙的事算是解决了,可我把掌教大老爷的奇宝,丢在了落魂阵里,恐怕我也难免会有杀身之祸。” 众人一同走进相府,武王听说姜子牙的魂魄已经取回来,不由得大喜。赤精子来到姜子牙的卧榻前,分开姜子牙的头发,用葫芦口对准姜子牙的泥九宫,连着敲了三四下,姜子牙的魂魄便重新回到了体内。不一会儿,姜子牙睁开眼睛,说道:“睡得好沉啊!” 他环顾四周,只见武王、赤精子和众门人都在卧榻前。武王说道:“若不是这位老师费心,相父怎能再次醒来?”

这时,姜子牙才回过神来,问道:“道兄,你怎么知道我的情况,还来救我?” 赤精子便把十绝阵中的落魂阵,以及姚斌将他的魂魄拜入草人腹中,致使他只剩一魂一魄的事说了一遍。又说:“上天不绝你,你的魂魄游荡到昆仑,我为了救你,赶去玉虚宫讨要你的魂魄,之后又进入大罗宫,承蒙掌教大老爷赐下太极图来救你。没想到太极图却失落在落魂阵中。” 姜子牙听完,后悔地说:“都怪我修行根基太浅,对这些事的前因后果全然不知。太极图乃是玄妙珍宝,如今误陷阵中,这可如何是好?” 赤精子说:“姜子牙,你暂且调养身体,等身体恢复后,我们再共同商议破阵之策。” 武王回宫,姜子牙调养了几天,身体才痊愈。

第二天,姜子牙升殿,赤精子与众人一同商议破阵之法。赤精子说:“这十绝阵属于旁门左道,深奥难测。但既然有真命天子,一切自会平安妥当。” 话还没说完,杨戬向姜子牙禀报:“二仙山麻姑洞的黄龙真人来了。” 姜子牙赶忙前往迎接,将黄龙真人请至银安殿,行礼之后,分宾主坐下。姜子牙问道:“道兄今日前来,有何事指教?” 黄龙真人说:“我特意来西岐,与大家一同破解十绝阵。如今我们都犯了杀戒,罪孽轻重各有不同,其他道友随后就到。这里是凡俗之地,多有不便,我便先行一步,来与姜子牙商议。我们可以在西门外搭建一座芦篷席殿,结彩悬花,这样三山五岳的道友们来了,也有地方安歇。否则,有失对众仙圣的敬意。” 姜子牙立刻传令,让南宫适、武吉去建造芦篷,安置席殿。又吩咐杨戬在相府门口,一旦有各位老师到来,立刻通报。

赤精子对姜子牙说:“我们不必在此商议,等芦篷建好,在篷上商议此事即可。” 没过一天,武吉便来禀报,芦篷已经完工。姜子牙与赤精子、黄龙真人以及众门人都出城准备,只留下武成王掌管相府事务。

话说姜子牙登上芦篷,只见里面铺着毡子,地上装饰着悬花结彩,一切都准备妥当,只等各位道友到来。武王乃是顺应天命之人,仙圣们自然会纷纷前来相助。前来的有:

九仙山桃源洞的广成子;

二仙山麻姑洞的黄龙真人;

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

五龙山云霄洞的文殊广法天尊(后来成为文殊菩萨);

普陀山落伽洞的慈航道人(后来成为观世音菩萨);

金庭山玉屋洞的道行天尊;

太华山云霄洞的赤精子;

夹龙山飞云洞的惧留孙(后来入释成佛);

崆峒山元阳洞的灵宝**师;

九宫山白鹤洞的普贤真人(后来成为普贤菩萨);

玉泉山金霞洞的玉鼎真人;

青峰山紫阳洞的清虚道德真君。

姜子牙赶忙前去迎接,众人上了芦篷,分座坐下。广成子说道:“众位道友!今日我们前来,兴衰成败一目了然,真假也能分辨清楚。姜子牙,你打算何时破解这十绝阵?我们听你指挥。” 姜子牙听到这话,连忙起身,欠身说道:“列位道兄!我姜子牙不过只有四十年的浅薄修行,怎能破得了这十绝阵?还请列位道兄可怜我才疏学浅,眼见生民遭受涂炭,将士深陷水火之中。烦请哪两位道兄替我主持此事,解除君臣的忧虑,解救百姓于倒悬之苦,这真是社稷和百姓的福气。姜尚感激不尽。” 广成子说:“我们自身都难保平安,虽然有些学识,却也难以抵挡这旁门左道之术。” 众人互相推辞谦让。

正说着,只见半空中传来鹿鸣声,异香弥漫,四处云雾缭绕。不知是谁来了?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