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五回 燃灯议破十绝阵

古典白话合集 第四十五回 燃灯议破十绝阵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天绝阵内攻势猛烈,若是再遇上更为凶险的天烈阵,那更是不堪设想。秦完凑数参与此劫,皆是天意注定,而袁角因贪念作祟,最终惨遭诛杀。如今雷火已经焚毁了两人,困仙之术也未能成功施展第三次。这区区十阵又能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在封神榜上留下一段可供后人谈论的故事罢了。

话说众人正在商议破阵的主将人选,彼此相互推让之际,只见空中一位道人骑着鹿,乘云而来,周身香风阵阵。这位道人的相貌极为稀奇,容貌十分古怪,一看便是仙人中的佼佼者,仿佛是佛祖的源流。有诗为证:

一天瑞彩光摇曳,五色祥云飞不彻;

鹿鸣空内九臬声,紫芝色秀千层叶。

中门现出真人相,古怪容颜原自别;

神舞虹霓透汉霄,腰悬宝箓无生灭。

灵鹫山下号燃灯,时赴蟠桃添寿域。

众仙一看,便知是灵鹫山元觉洞的燃灯道人,纷纷走下芦篷,前去迎接,将燃灯道人请上芦篷。众人行礼之后,分宾主坐下。燃灯道人说道:“各位道友都先到了,贫道来迟了,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如今这十绝阵极为凶恶,不知由何人来主持破阵之事呢?” 姜子牙赶忙欠身行礼,说道:“正专门等候老师您来指教。” 燃灯道人说:“我此番前来,一是为姜子牙代劳,执掌破阵的符印;二是各位道友有劫难,特意前来化解;三是了却我自己的一番心愿。姜子牙,请了,你可将符印交给我。” 姜子牙与众人听了,都十分高兴,说道:“道长所言,实在是太正确了。” 于是,姜子牙便将符印恭敬地拜送给燃灯道人。燃灯道人接过符印,向众道友道谢,接着便一同商议破十绝阵的策略。这正是:

雷部正神施猛力,神仙杀戒也难逃。

话说燃灯道人着手安排破阵之策,心中不禁暗自叹息,他深知这一劫必定会损及自己的十位好友。且说闻太师在营帐中,请十天君上帐,坐定后问道:“十阵都已经布置好了吗?” 秦完回答:“早就布置好了,可以派人下战书通知对方,尽快取得成功,以便班师回朝。” 闻太师赶忙写好书信,命令邓忠前往姜子牙处下战书。

哪吒见邓忠前来,便问道:“你来此有何事?” 邓忠回答:“来下战书。” 哪吒将此事禀报给姜子牙:“邓忠前来下书。” 姜子牙命人将战书接了上来,只见上面写道:“征西大元戎太师闻仲,致书丞相姜子牙麾下:古语有云,‘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你们无故造反,得罪天下,已被天下人所唾弃。朝廷屡次兴兵讨伐,你们却不知悔罪,反而肆意暴虐,杀害王师,辱没朝廷,罪不可赦。如今我已摆下这十绝阵,与你一决胜负。特命邓忠送书通知,你可确定日期,等候你来破敌。战书送达之日,望即刻批复。”

姜子牙看完原书,批复道 “三日后会战”。邓忠回去向闻太师复命,告知三日后会战。闻太师于是在大营中设下宴席,款待十天君,营帐中吹吹打打,众人畅饮起来。酒至三更,闻太师走出中军帐,猛然看见周家的芦篷里,众道人头顶上现出庆云瑞彩,有的是金灯贝叶,有的是瑶珞垂珠,如屋檐前的滴水一般,源源不断。十天君惊讶地说:“昆仑山的众人到了。” 众人都感到十分惊异,各自回到本阵,留心防备。

不知不觉便到了第三天,那天早晨,成汤的军营里炮声响起,喊杀声震天,闻太师出了军营,站在辕门口,左右分开队伍,邓、辛、张、陶四将分列两旁,十阵主各自按照方向站定。只见西岐的芦篷里,隐隐有旗帜飘动,瑞气霭霭,两边排列着三山五岳的门人。第一对出来的是哪吒、黄天化,第二对是杨戬、雷震子,第三对是韩毒龙与薛恶虎,第四对是金吒、木吒。这场景有诗为证:

玉磬金钟声两分,西岐城下吐祥云;

从今大破十绝阵,雷祖英名万载闻。

话说燃灯道人执掌元帅大权,率领众仙走下芦篷,步行排班,缓缓前行。只见赤精子与广成子同行,太乙真人与灵宝**师并肩,道德真君与惧留孙相伴,文殊广法天尊与普贤真人相随,慈航道人与黄龙真人一同,玉鼎真人与道行天尊为伍,十二位上仙整整齐齐地走在当中。燃灯道人坐在梅花鹿上,赤精子敲击金钟,广成子敲击玉磬。

此时,天绝阵内一声钟响,阵门缓缓打开,两面旗帜摇动。只见一位道人骑着黄斑虎出阵,这道人面如蓝靛,发似朱砂,模样甚是奇特。他头戴莲子箍,身着绛绡衣,系着绣白鹤的腰带,手持四楞黄金锏,还暗带擒仙玄妙索。他曾在三山五岳游历,在东岳修行,在金鳌岛内炼制丹药,只因烦恼嗔痴未除,没能在高山上享受清福。

且说天绝阵内,秦天君飞出阵来。燃灯道人看了看左右,暗自思忖,发现并无一人应劫先破此阵。正想着,忽然空中一阵风声,一位仙家飘飘落下,原来是玉虚宫第五位门人邓华。邓华手持一根方天画戟,向众道人行了个稽首礼,说道:“我奉师父之命,特意来破这天绝阵。” 燃灯道人点了点头,心中暗自叹息:“一切皆是天数注定,怎能逃脱这一劫呢?” 还没等他开口,只见秦天君大声喊道:“玉虚教下,谁来见识我这天绝阵?” 邓华上前说道:“秦完,慢着!休要恃强逞能,肆意猖獗!” 秦完问道:“你是何人,竟敢口出狂言?” 邓华回答:“孽障!你连我都不认识了?我乃玉虚宫门下邓华。” 秦完说:“你敢来会我这阵吗?” 邓华说:“既然奉师父之命下山,怎能空手而回?” 说罢,便提起画戟刺向秦完。秦完催动坐骑,举锏相迎,两人步下与鹿上相互交锋,杀得天绝阵前尘土飞扬。只见:这一个轻移道步,那一个兜转黄斑。轻移道步,展动描金五色幡;兜转黄斑,金锏使开龙摆尾。这一个道心退后恶心生,那一个那顾长生真妙诀;这一个蓝脸上杀光直透三千丈,那一个粉脸上恶气冲破五云瑞。一个是雷部天君,施威仗勇;一个是日宫神圣,气概轩昂。正是:封神台上标名客,怎免诛身戮体灾?

话说秦天君与邓华战了不过三五回合,便虚晃一锏,往阵里跑去。邓华随后追赶,见秦完进了阵门,邓华也跟着赶入阵内。秦天君见邓华追来,急忙登上板台,板台上有一张几案,案上放着三首幡。秦天君将幡执在手中,连转数转,然后将幡往下一掷,顿时雷声大作。只见邓华昏昏沉沉,分不清东南西北,倒在地上。秦完走下板台,割下邓华的首级,提着出阵来,大声喊道:“昆仑教下,谁敢再来见识我这天绝阵?”

燃灯道人见此情景,不禁叹息,可怜邓华数年的道行,今日就这样丢了性命。又见秦完再次前来叫阵,便命文殊广法天尊先去破此阵,燃灯道人吩咐他务必小心。文殊广法天尊说:“知道了。” 领了法牒,一边吟唱一边走出:

欲试锋芒敢惮劳,云霄宝匣玉龙号;

手中紫气三千丈,顶上凌云百尺高。

金阙晓临谈道德,玉京时去种蟠桃;

奉师法旨离仙府,也到红尘走一遭。

文殊广法天尊问道:“秦完!你们截教原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为何要摆下这天绝阵,陷害生灵?我如今既然来破阵,必然会大开杀戒,这并非我们灭绝慈悲,只是为了了却这段前因,你们可不要后悔。” 秦完大笑道:“你们这些闲乐神仙,怎么也来受这份苦恼?你们也不知道我这阵中有无穷无尽的奥妙。不是我逼迫你们,是你们自己来招惹这大难。” 文殊广法天尊笑着说:“也不知道是谁要遭受这绝命之灾?” 秦完大怒,举起锏就打。天尊说道:“善哉!” 用剑抵挡招架,两人没战几个回合,秦完便败退回阵。

天尊追到天绝阵门口,只见阵内寒风飒飒,寒雾弥漫,悲风萧萧,心中也有些迟疑,不敢贸然进入。只听得后面金钟敲响,无奈之下,只得进阵。天尊把手往下一指,平地上顿时现出两朵白莲,天尊脚踏两朵白莲,飘飘然进入阵中。秦天君大声喊道:“文殊广法天尊,就算你口中能喷出金莲,手中能发出白光,也出不了我这天绝阵!” 天尊笑着说:“这有何难?” 他把口一张,喷出一个斗大的金莲;左手五指射出五道白光,垂到地上后又往上卷起,头顶上出现一朵莲花,莲花上有五盏金灯为他引路。

且说秦完将三首幡像之前那样施展,只见文殊广法天尊头顶上也升起庆云,五色毫光之中,有璎珞垂珠如挂帘一般垂下。天尊手托七宝金莲,现出了化身。只见:

悟得灵台体自殊,自由自在法难拘;

莲花久已朝元海,璎珞垂丝顶上珠。

话说秦天君把幡摇了数十下,却怎么也摇不动广法天尊。天尊在光芒中说道:“秦完!贫道今日饶不得你,要大开杀戒了。” 他将遁龙桩往空中一撒,把秦天君困住。这遁龙桩按照三寸而立,桩上下有三圈,将秦完缚得直直的。文殊广法天尊对着昆仑方向行了个稽首礼,说道:“弟子今日开此杀戒。” 说罢,举起宝剑一挥,砍下了秦完的首级,提着走出天绝阵。

闻太师骑在黑麒麟上,一见秦完被斩,大叫一声:“气杀老夫!” 催动坐骑,大喊:“文殊,休走!我来了!” 天尊没有理会他,麒麟跑得极快,如同一阵黑烟滚滚而来。后人有诗赞道:

怒气凌空怎按摩,一心只要动干戈;

休言此阵无赢日,纵有奇谋俱自讹。

且说燃灯道人后面,黄龙真人乘鹤飞来,拦住闻太师说道:“秦完在天绝阵害死了我师弟邓华,如今秦完身亡,也算是抵过了。如今十阵才破了一阵,还有九阵胜负未分。原本就是斗法,不必如此逞强,你暂且退下吧。”

只听得地烈阵一声钟响,赵江骑着梅花鹿,一边吟唱一边走出:

妙妙妙中妙,玄玄玄更玄;

动言俱演道,默语是神仙。

在掌如珠易,当空似月圆;

功成归物外,直入大罗天。

赵天君大声喊道:“广法天尊,既然破了天绝阵,谁敢来会我的地烈阵?” 说着便冲杀过来。燃灯道人命韩毒龙去破地烈阵。韩毒龙纵身而出,大喊:“休得乱闯,我来了!” 赵天君问道:“你是何人,竟敢来见我?” 韩毒龙回答:“我是道行天尊门下韩毒龙。奉燃灯师父的法旨,特意来破你的地烈阵。” 赵江笑着说:“你不过是些微末道行,怎敢来破我的阵,白白丢了性命?” 说罢,提剑直取韩毒龙。韩毒龙举剑相迎,剑来剑往,如同紫电在空中飞舞,又似寒冰从山谷中涌出。两人战了五六回合,赵江虚晃一剑,往阵内败走。韩毒龙随后追赶,追到阵中。赵天君登上板台,摇动五方幡,四下里怪云涌起,一声雷鸣响起,上面有火罩落下,上下夹攻,雷火齐发。可怜韩毒龙转眼间身体便化为齑粉,一道灵魂朝着封神台飘去,清福神引着他进去了。且说赵天君又骑上梅花鹿出阵,大声喊道:“阐教的道友们,派个有道行的人来见识我这阵,不要让根基浅薄之人来,白白送了性命。谁敢再来会我这阵?” 燃灯道人说:“惧留孙去走一趟。” 惧留孙领命,一边吟唱一边走来:

交光日月炼金英,二粒灵珠透室明;

摆动乾坤知道力,逃移生死见功成。

逍遥四海留踪迹,归在玄都立姓名;

直上五云云路稳,彩鸾朱鹤自来迎。

惧留孙快步走出,只见赵天君骑着仙鹤迎面飞来。赵天君的装扮十分奇特,头戴碧玉冠,冠顶点缀着一点红色宝石,身穿翡翠袍,袍上绣着一丛丛艳丽的花朵。腰间系着丝绦,打成乾坤样式的结,脚下常常踏着两朵白云。他手持太阿剑,剑身上七星闪烁,这剑能诛杀龙虎,斩灭妖精。赵天君本是九龙岛内的真龙之士,一心想要为成汤立下大功。

惧留孙说道:“赵江!你身为截教仙人,与我们大不一样。你心思险恶,为何要摆下这恶毒的地烈阵,逆天行事?别说你胸中有些道术,只怕在封神台上,你也难逃眼前这场灾祸。” 赵天君听后大怒,提剑就向惧留孙刺去。惧留孙举剑相迎,两人交锋几个回合后,赵天君便依照之前的策略,又往阵内跑去。惧留孙随后追到阵前,不敢轻易进入。只听后面钟声催促,无奈之下,只得进入阵中。

赵天君已经登上板台,像之前那样施展五方幡。惧留孙见形势不妙,先打开天门,头顶上现出庆云,护住自身。然后取出困仙绳,对黄巾力士下令道:“将赵江抓到芦篷,听候发落。” 只见一道金光闪过,困仙绳出手,万仙为之震惊,一股仙风扑面而来。惧留孙在这地烈阵中施展妙法,凭空就把赵江提了起来,送往芦篷。

就这样,惧留孙用困仙绳命黄巾力士将赵江带到芦篷中,赵江被摔得七窍中喷出三昧真火,地烈阵就此被破。惧留孙不慌不忙,徐徐返回。闻太师见地烈阵又被攻破,赵江还被擒获,骑在黑麒麟背上,声音如巨雷般大喊:“惧留孙,休走!我来了!” 这时,玉鼎真人说道:“闻兄,不必如此。我们奉玉虚宫符命下山,卷入红尘,就是为了破这十绝阵。如今才破了两阵,还有八阵尚未分晓。况且原本就说好了是斗法,何必大动肝火,这可不是有道之人的高明做法。” 玉鼎真人一番话,说得闻太师默默无言。燃灯道人让众人暂且回营,闻太师也回到老营,与剩下的八阵主帅商议:“如今刚破了两阵,却伤了两位道友,我闻仲心里实在不忍。” 董天君说:“一切都是定数,既然到了这个地步,也由不得我们收拾。现在就让我在风吼阵上建立大功吧。” 于是,他们便和闻太师一起商议起来,暂且不提。

话说燃灯道人回到芦篷上,惧留孙将赵江带到芦篷下,来向燃灯道人禀报。燃灯道人说:“把赵江吊在芦篷上。” 众仙向燃灯道人问道:“风吼阵明天能破吗?” 燃灯道人说:“破不得。这风吼阵中的风可不是世间普通的风,而是地水火之风。一旦发动起来,风里有万把利刃同时袭来,根本无法抵挡。必须先借到定风珠,制住这风,才能破得了此阵。” 众位道友问:“去哪里借定风珠呢?”

灵宝**师说:“我有个道友,在九鼎铁叉山八宝灵光洞,名叫度厄真人,他有定风珠。我写封信,应该能借到。子牙你派一名文官,一名武将,赶快去借珠子,这风吼阵自然就能破了。” 子牙连忙派散宜生、晁田这一文一武两名官员,连夜前往九鼎铁叉山八宝灵光洞借取定风珠。二人离开西岐,沿着大道前行,不止一日,渡过了黄河。又过了几天,来到了九鼎铁叉山。只见这座山巍峨高耸,峻岭连绵,山峰直插云霄,仿佛要冲破碧空。怪石嶙峋,随意堆积在一起,犹如蹲伏的猛虎;苍松斜挂在山崖上,好似腾飞的巨龙。岭上鸟儿啼叫,声音娇美动听;崖前梅花绽放,香气浓郁扑鼻。涧水潺潺流淌,散发出阵阵寒意;冷云黯淡,透着一股凶险之气。又见雾气飘飘,寒风凛冽,饿虎在山中咆哮,寒鸟找不到栖息的树枝,野鹿也寻不到安身的巢穴。这情景,真让路过的行人望而却步,一个个皱眉愁脸,抱着头不知所措。

散宜生和晁田二人骑马来到山上,在洞门前下马。只见有一个童子走了出来,散宜生说道:“师兄,麻烦你进去通报老师,西周派来的官员散宜生求见。” 童子进洞去了,不一会儿出来说请进。散宜生走进洞中,看见一位道人坐在蒲团上。散宜生行礼之后,将书信呈上。道人看完信,对散宜生说:“先生此次前来,是为了借定风珠。如今群仙相聚,共同破这十绝阵,这都是定数,我也不能不答应。况且有灵宝师兄的书信,只是一路上你们要小心,千万不可失误。” 说完,便把一颗定风珠交给散宜生。散宜生谢过道人,急忙出来,和晁田上马,扬鞭疾驰,不顾路途颠簸艰难,沿着黄河走了两天,却找不到渡船。散宜生对晁田说:“之前来的时候有渡船,怎么如今却没有了呢?”只见前面有个人走来,晁田便上前问道:“过路的兄弟,这里为什么没有渡船呢?” 行人回答说:“官人有所不知,近日来了两个恶人,力大无穷,把黄河上的渡船都赶走了。离这里五里的地方,还留着一个渡船,但都要从他们那里过,任由他们勒索渡河钱,没人敢违抗,他们要多少就得给多少。” 散宜生听了,心想这才几天,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变化。于是,二人策马前行,果然看见两个大汉,他们不用船,只用木筏,用两条绳子,左边有人上筏,就从右边把筏子拽过去;右边有人上筏,就从左边把筏子拽过去。散宜生心中十分惊骇,这两人果然力大,动作也很麻利。他心急如焚,等着晁田过来一起渡河。

只见晁田骑马来到跟前,他认出这两人是方弼、方相兄弟。晁田喊道:“方将军!” 方弼一看,认得是晁田,便说:“晁兄,你这是要去哪里?” 晁田说:“麻烦你渡我们过河。” 方弼随即用筏子把散宜生和晁田渡过黄河上岸。方弼、方相和晁田相见,叙起往日的交情。方弼又问:“这位是什么人?” 晁田说:“这是西岐的上大夫散宜生。” 方弼说:“他可是纣王的臣子,你为什么和他一起走?” 散宜生说:“纣王失德,他已经归顺武王。如今闻太师征伐西岐,摆下十绝阵,现在要破风吼阵,特地来借这定风珠。今日有幸,能遇到你们兄弟二人。”

方弼心想:“昔日我们反出朝歌,得罪了纣王,一直流落在外。今日得到这定风珠,抢去将功赎罪,岂不是好事?我们兄弟说不定还能恢复官职。” 于是便问:“散大夫,什么样的东西叫做定风珠?借给我看看,让我长长见识。” 散宜生见方弼帮他们渡了河,况且晁田又认识他,便急忙把定风珠拿出来递给方弼。方弼打开看了看,就把包裹往腰里一塞,说:“这珠子就当作过河的船资了。” 说完,也不答话,径直往正南的大路走去。晁田不敢阻拦,方弼、方相身高三丈有余,力大无穷,他们怎么敢招惹?散宜生吓得魂飞魄散,大哭起来:“我们千里迢迢赶来,如今这定风珠一旦被他抢走,可怎么办?我有什么脸面去见姜丞相他们?” 说着就要往黄河里跳。晁田连忙抱住散宜生,说:“大夫,不要着急。我们死不足惜,但姜丞相命我们二人取这珠子破风吼阵,十万火急。不幸被他抢走,我们死在黄河,姜丞相却不知道消息,耽误了国家大事,这是不忠。半路上被劫,这是不智。我们去给姜丞相报告这件事,让他另想办法,就算死在刀下,也能减少些不忠不智的罪过。要是我们不明不白地死了,两边都耽误,那罪过就更大了。” 散宜生叹息道:“谁知道会在这里遭殃。”

二人上马,往前加急赶路。没走十五里,只见前面尘土飞扬,有军队从山口出来,后面还传来粮车的声音。散宜生骑马赶到跟前,一看是武成王黄飞虎在押送粮草经过这里。散宜生连忙下马,武成王也下了坐骑,问道:“大夫,你要去哪里?” 散宜生哭着拜倒在地,武成王回礼,又问晁田:“散大夫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散宜生把取定风珠、渡黄河遇到方弼、方相抢走珠子的事,详细说了一遍。黄飞虎问:“什么时候被抢走的?” 散宜生说:“他们刚走不久。” 黄飞虎说:“不妨事,我去帮大夫把珠子取回来,你们在这里等一会儿。”

黄飞虎上了神牛,这神牛日行八百里,他放开缰绳,没追多久,就赶上了方弼、方相兄弟。只见他们二人在前面慢悠悠地走着。黄飞虎大喊:“方弼、方相,慢行!” 方弼回头一看,见是武成王黄飞虎,多年不见,急忙在路边跪下,问武成王:“千岁,你要去哪里?” 黄飞虎大声喝道:“你们为什么把散宜生的定风珠抢走了?” 方弼说:“他给我当作过河钱的。” 黄飞虎问:“你们二人一直在哪里?” 方弼说:“自从和大王分别后,我们兄弟就在这里盘河为生。” 黄飞虎说:“我已经抛弃了成汤,现在归顺了周国,武王真是圣明的君主,仁德如同尧舜,天下三分,他已得其二。如今闻太师在西岐征伐,屡次作战都不能取胜。你们既然没有归宿,不如和我一起归顺武王,这样还能不失封侯之位。不然就白白辜负了你们兄弟的本领。” 方弼说:“大王,要是您肯提携我们,那真是我们兄弟的再生之恩,有什么不可以的。” 黄飞虎说:“既然如此,就跟我来吧。” 二人便跟着武成王策马返回,不一会儿就到了。

散宜生、晁田见方家兄弟跟着黄飞虎回来,吓得魂不附体。武成王下了坐骑,把定风珠交给散宜生,说:“你们二人先回去,我带着方弼、方相随后就到。” 且说散宜生、晁田连夜赶回西岐的芦篷下,来见姜子牙。姜子牙问:“取定风珠的事情怎么样了?” 散宜生便把渡黄河被劫,幸好遇到黄飞虎取回定风珠,还收了方弼、方相兄弟二人的事情,说了一遍。姜子牙没有说话,散宜生把定风珠拿到芦篷上,献给燃灯道人。众仙说:“既然有了这定风珠,明天就可以破风吼阵了。”

不知道这风吼阵能不能顺利攻破?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