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 鲁庄公干时大战

管夷吾,字仲,他生得相貌堂堂,精神抖擞,博通古代典籍,对古今之事了如指掌,拥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和济世匡时的谋略。他曾与鲍叔牙一同经商,到了分钱财的时候,管夷吾多拿了一倍。鲍叔牙的随从心中愤愤不平,鲍叔牙却解释道:“管仲并非贪图这点小钱,只因他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我是自愿让给他的。” 管夷吾还曾随军出征,每次到了战场上,他总是待在后队,而在班师回朝的时候,又走在队伍前面。很多人嘲笑他胆小怯懦。鲍叔牙却为他辩白:“管仲家中有老母亲需要赡养,他要留着性命尽孝,哪里是真的害怕战斗呢?” 管夷吾多次与鲍叔牙商议事情,却常常意见不合。鲍叔牙说:“人总会有得志和不得志的时候,假如管仲遇到合适的时机,必定能做到万无一失。” 管夷吾听闻后,感慨万分:“生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啊!” 于是,两人结为生死之交。

当时,齐襄公诸儿即位。襄公的长子叫纠,是鲁国女子所生;次子叫小白,为莒国女子所生。虽然都是庶出,但都已长大成人。襄公打算为他们挑选老师来教导。管夷吾对鲍叔牙说:“国君有两个儿子,日后继承君位的,不是纠就是小白。我和你各辅佐一人。倘若日后我们辅佐的人登上君位,就互相举荐。” 鲍叔牙觉得他说得有理,便答应了。于是,管夷吾和召忽成为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则担任公子小白的老师。齐襄公想要迎接文姜到禚地相会。鲍叔牙对小白说:“国君因**之事被国人嘲笑,如今若能停止这种行为,还能挽回一些颜面。要是继续往来,就如同决堤的洪水,必将泛滥成灾,你一定要去劝谏。” 小白果然进宫劝谏襄公:“鲁侯的死,人们议论纷纷。男女之间的嫌疑,不可不避。” 襄公听后大怒,骂道:“小孩子家,何必多嘴!” 说着,还脱下鞋子朝小白扔过去。小白赶忙退了出去。鲍叔牙说:“我听说,‘有极度**行为的人,必定会招来大祸’。我们应当和你前往他国,等待日后的机会。” 小白问道:“那我们该去哪个国家呢?” 鲍叔牙回答:“大国喜怒无常,不如去莒国。莒国虽小,但离齐国近。国小就不敢轻视我们,离得近则早晚都能回来。” 小白说:“好主意。” 于是,他们前往莒国。襄公听说后,也没有派人去追。等到公孙无知篡位,派人来召管夷吾。管夷吾说:“这些人自身都已大祸临头,还想连累别人吗?” 于是,他与召忽商量,认为鲁国是公子纠母亲的娘家,便护送公子纠前往鲁国。鲁庄公把他们安置在生窦,每月供给粮食。

鲁庄公十二年春二月,这一年是齐公孙无知元年。百官在元旦这天前往朝房祝贺,看到连称、管至父二人公然占据高位,人人心中都充满了怨愤。雍廪察觉到众人对连、管二人不满,便假装说:“有鲁国来的客人传言,‘公子纠将率领鲁**队攻打齐国’。诸位听说了吗?” 各位大夫都说:“没听说过。” 雍廪便不再提及此事。朝会结束后,各位大夫相互邀约,一同来到雍廪家中,询问公子纠攻打齐国的消息是否属实。雍廪说:“诸位觉得这件事该如何是好?” 东郭牙说:“先君虽然无道,但他的儿子有什么罪过呢?我们天天盼着公子纠回来。” 一些大夫甚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雍廪说:“我之所以对公孙无知卑躬屈膝,难道是没有人心吗?只是想委曲求全,图谋大事罢了。诸位若能相助,共同铲除弑君的逆贼,重新拥立先君的儿子,这难道不是正义之举吗?” 东郭牙询问计策,雍廪说:“高敬仲是齐国的世臣,向来有才学、有声望,为人信服。连称、管至父这两个逆贼,若能得到他的一句夸赞,胜过千钧之重,只可惜他们得不到。如果让敬仲设下酒宴,邀请这两个逆贼,他们必定会欣然赴约。我假装把公子纠带兵前来的消息,当面报告给公孙无知。公孙无知愚蠢且胆小,等他前来,我们突然刺杀他,有谁能救他呢?然后举火为号,关闭城门,诛杀这两个逆贼,易如反掌。” 东郭牙说:“敬仲虽然疾恶如仇,但为了国家自降身份,他应该不会拒绝。我有把握说服他。” 于是,东郭牙把雍廪的计谋告诉了高傒,高傒答应了。高傒立即让东郭牙前往连称、管至父两家传达邀请。连、管二人都如期而至。高傒举起酒杯说道:“先君行为多有失德之处,老夫每天都担忧国家会灭亡。如今幸亏大夫们拥立了新君,老夫也能继续守护宗庙。之前因为年老多病,未能参与朝会,如今身体稍有好转,特地备下薄酒,以报答诸位的恩情,同时也把子孙托付给你们。” 连称与管至父再三谦让。高傒命人将重重门户紧闭,说道:“今日饮酒,不喝到尽兴就不罢休。” 他预先告诫守门人:“不要通报外面的消息,直到城中举火,再来传报。”再说雍廪怀揣匕首,径直来到宫门前,见到公孙无知后,上奏道:“公子纠率领鲁**队,早晚就要到了,希望您早日谋划应敌之策。” 无知问道:“国舅在哪里?” 雍廪回答:“国舅与管大夫在郊外饮酒,还没回来。百官都聚集在朝中,专门等候主公商议大事。” 无知信以为真。他刚走出朝堂,还没坐稳,诸位大夫便一拥而上,雍廪从后面刺杀了他。公孙无知的鲜血溅满了公座,当场气绝身亡。算起来,无知做国君才一个多月,实在可悲!连夫人听说变故后,在宫中上吊自杀。史官作诗叹道:“只因无宠间襄公,谁料无知宠不终。一月夫人三尺帛,何如寂寞守空宫?”

当时,雍廪让人在朝堂外放起一股狼烟,浓烟直冲云霄。高傒正要热情款待客人,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传板声,报告说:“外面举火了。” 高傒立刻起身,向内室走去。连称、管至父猝不及防,正要询问缘故,廊下预先埋伏的壮士突然杀出,将二人砍成数段。他们的随从虽然在场,但手中没有武器,一时间也都丧命。雍廪与各位大夫陆续来到高傒府上,共同商议,将连称、管至父的心脏挖出,用来祭奠襄公。一方面派人前往姑棼离宫,取出襄公的尸体,重新进行殡殓;另一方面派人前往鲁国,迎接公子纠回国做国君。

鲁庄公听说此事后,十分高兴,便打算为公子纠出兵。施伯劝谏道:“齐国和鲁国强弱交替。齐国没有国君,对鲁国来说是个机会。请先不要轻举妄动,看看局势的变化。” 庄公犹豫不决。当时,夫人文姜因为襄公被杀,从祝邱回到鲁国,日夜劝说儿子兴兵攻打齐国,讨伐公孙无知的罪行,为她的兄长报仇。等到听说无知被杀,齐国使者前来迎接公子纠做国君,更是欣喜万分。她坚持要鲁国接纳公子纠,催促庄公尽快启程。庄公被母亲的命令所迫,便没有听从施伯的建议,亲自率领三百辆兵车,任命曹沫为大将,秦子、梁子为左右副将,护送公子纠前往齐国。管夷吾对鲁侯说:“公子小白在莒国,莒国离齐国比鲁国更近,倘若他先进入齐国,我们就会陷入被动。请借给我精良的马匹,我先去阻拦他。” 鲁侯问:“需要多少士兵?” 管夷吾说:“三十辆兵车就足够了。”

公子小白听说齐国国乱无君,与鲍叔牙商议后,向莒子借了一百辆兵车,护送自己回国。这边管夷吾率领士兵日夜兼程,赶到即墨时,听说莒国的军队已经过去了,便从后面追赶。又走了三十多里,正好遇到莒国的士兵停车做饭。管夷吾看到小白端坐在车中,便上前鞠躬说道:“公子别来无恙,如今这是要去哪里?” 小白回答:“我要回去奔丧。” 管夷吾说:“公子纠年长,理应主持丧事;公子您不妨稍作停留,不必如此辛苦。” 鲍叔牙说:“管仲,你退下吧,我们各为其主,不必多言!” 管夷吾看到莒国的士兵怒目而视,一副要争斗的样子,担心寡不敌众,便假装答应着退下了。突然,他弯弓搭箭,瞄准小白,嗖的一箭射了过去。小白大喊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中。鲍叔牙急忙上前营救,随从们都叫嚷着:“不好了!” 顿时哭声一片。管夷吾率领那三十辆兵车,扬鞭疾驰而去。管夷吾在路上感叹道:“公子纠有福,理应成为国君啊!” 他回去向鲁侯报告,还与公子纠举杯庆祝。此时,他们放下心来,一路上各个城邑的长官纷纷献上食物,他们便慢悠悠地前行。谁知道,这一箭只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深知管夷吾箭术高超,担心他再射,急中生智,咬破舌尖,喷血假装倒下,就连鲍叔牙都被他瞒过了。鲍叔牙说:“管夷吾虽然离开了,但恐怕他还会再来,我们不能再耽搁了。” 于是,他让小白换上便服,乘坐温车,从小路疾驰。快到临淄时,鲍叔牙独自乘车先进入城中,拜访各位大夫,极力称赞公子小白的贤能。各位大夫问:“公子纠马上就要到了,该如何是好?” 鲍叔牙说:“齐国接连两位国君被杀,没有贤能的人无法平定动乱。况且我们迎接公子纠,结果小白却先到了,这是天意啊!鲁国国君接纳公子纠,他的期望回报可不低。昔日宋国拥立子突,索要贿赂贪得无厌,导致战争连年不断。我们国家在经历了这么多灾难之后,还能承受鲁国的索取吗?” 各位大夫问:“那么,该如何向鲁侯交代呢?” 鲍叔牙说:“我们已经有了国君,他们自然会退兵。” 大夫隰朋、东郭牙齐声说:“鲍叔牙说得对。” 于是,他们迎接小白入城即位,这就是齐桓公。髯翁有诗专门咏叹射钩这件事:“鲁公欢喜莒人愁,谁道区区中带钩?但看一时权变处,便知有智合诸侯。”

鲍叔牙说:“鲁国的军队还没到,我们应该提前阻止他们。” 于是,派遣仲孙湫前去迎接鲁庄公,告知齐国已经有了国君。庄公得知小白没死,大怒道:“立国君应该立年长的,小白这小子怎么能做国君呢?我不能就这样白白带着三军退兵。” 仲孙湫回来报告。齐桓公问:“鲁国的军队不退,怎么办?” 鲍叔牙说:“用军队抵抗他们。” 于是,齐桓公任命王子成父为右军将领,宁越为副将;东郭牙为左军将领,仲孙湫为副将;鲍叔牙侍奉桓公亲自率领中军,雍廪为先锋。总共出动五百辆兵车。部署完毕后,东郭牙提议:“鲁君料到我们有防备,肯定不会长驱直入。干时这个地方水草丰美,是驻军的好地方。如果我们设下埋伏等待,趁他们不备发动攻击,一定能打败他们!” 鲍叔牙说:“好主意。” 于是,派宁越、仲孙湫各自率领本部人马,分路设下埋伏。又让王子成父、东郭牙从其他道路绕到鲁军后面。让雍廪前去挑战,引诱敌人。鲁庄公和公子纠行军到了干时,管夷吾进谏说:“小白刚刚即位,人心还不稳定,此时应迅速出击,齐国国内必然会发生变故。” 庄公说:“按照你所说,小白不是早就被射死了吗?” 于是下令在干时扎营。鲁侯的营帐扎在前面,公子纠的营帐扎在后面,相距二十里。第二天一早,侦察兵来报告:“齐军已经到了,先锋雍廪前来挑战。” 鲁庄公说:“先打败齐军,齐国城中自然就会人心惶惶。” 于是他带着秦子、梁子乘坐战车向前,对着雍廪大声斥责道:“你带头谋划诛杀叛贼,还向我请求迎立国君。如今却又改变主意,你的信义何在?” 说着,鲁庄公拉弓就要射雍廪。雍廪假装羞愧,抱头逃窜。庄公命令曹沫去追击。雍廪掉转车头迎战,没打几个回合又逃走了。曹沫紧追不舍,凭借着一身勇猛,挺着画戟追了上去,却被鲍叔牙率领的大军包围。曹沫深陷重围,左冲右突,身上中了两箭,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

鲁将秦子和梁子担心曹沫有危险,正准备前去接应。忽然听到左右两边炮声齐响,宁越和仲孙湫两路伏兵一起杀出,鲍叔牙率领中军,像一堵墙一样压了过来。鲁军三面受敌,抵挡不住,渐渐四散奔逃。鲍叔牙传令:“谁能抓到鲁侯,就赏赐给他万户的城邑。” 他让士兵在军中大声呼喊。秦子急忙将鲁侯的绣字黄旗放倒在地。梁子又把旗子拿过来插在自己车上,秦子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梁子说:“我要用这旗子迷惑齐军。” 鲁庄公见形势危急,跳下战车,换乘一辆轻便的轺车,换上平民衣服逃走了。秦子紧紧跟随,杀出重围。宁越远远望见绣旗,埋伏在路边,以为车上坐的是鲁君,便指挥士兵将其重重包围。梁子摘下头盔,露出脸说:“我是鲁国的将领,我们国君已经跑远了。” 鲍叔牙知道齐军已经大获全胜,便鸣金收兵。仲孙湫献上鲁侯的战车,宁越献上梁子,齐侯下令将梁子在军前斩首。齐侯因为王子成父和东郭牙两路兵马还没有消息,就留下宁越和仲孙湫驻守在干时。大军凯旋,先行返回。

管夷吾等人负责管理辎重,驻扎在后营。他们听说前营战败,就让召忽和公子纠守住营地,自己则率领所有兵车前去接应。正好遇到鲁庄公,双方合兵一处。曹沫也收拾起残兵败将逃了回来。清点人数时,发现损失了十分之七。管夷吾说:“军队士气已丧,不能再停留了!” 于是连夜拔营出发。走了不到两天,忽然看见前方道路上有兵车拦住去路,原来是王子成父和东郭牙绕到了鲁军后面。曹沫挺着戟大声呼喊:“主公快走,我拼死挡住他们!” 他回头对秦子说:“你要帮我。” 秦子便上前与王子成父厮杀,曹沫则迎战东郭牙。管夷吾保护着鲁庄公,召忽保护着公子纠,奋力夺路前行。有一个穿红袍的小将紧追鲁侯,鲁庄公一箭射中他的额头。又有一个穿白袍的人追来,庄公也一箭将其射死。齐军稍稍后退。管仲让人把辎重、铠甲、兵器、马匹之类的东西,沿路丢弃,任凭齐军抢掠,这才得以逃脱。曹沫左臂又中了一刀,但他仍奋力杀死无数齐军,突出重围。秦子则战死在阵中。史官评论鲁庄公在干时之战的失败,实在是咎由自取。有诗感叹道:“子纠本是仇人胤,何必勤兵往纳之?若念深仇天不戴,助纠不若助无知。”

鲁庄公等人脱离险境,如同漏网之鱼,匆忙逃命。隰朋和东郭牙在后面追赶,一直追到汶水,把鲁国境内汶阳的田地全部侵占,设置守军后才离开。鲁国人不敢与他们争夺,齐军大获全胜而归。

齐侯小白早朝时,百官前来祝贺。鲍叔牙进言说:“公子纠在鲁国,有管夷吾和召忽辅佐,鲁国又帮助他,这仍然是我们的心腹大患,现在还不是庆贺的时候。” 齐侯小白问:“那该怎么办呢?” 鲍叔牙说:“干时这一战,鲁国的君臣都吓破了胆!我应当率领三军,兵临鲁国边境,要求鲁国讨伐公子纠,鲁国必定会害怕而听从我们。” 齐侯说:“我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你指挥。” 鲍叔牙于是挑选车马,率领大军,一直开到汶阳,清理边界。他派公孙隰朋给鲁侯送去一封信,信中写道:

外臣鲍叔牙,向鲁国贤明的国君殿下百拜致意:一个家庭不能有两个主人,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君主。我们国君已经登上君位,公子纠却想要争夺,这不符合大义。我们国君念及兄弟之情,不忍心亲自诛杀他,希望借贵国之手解决此事。管仲和召忽,是我们国君的仇人,请贵国将他们抓起来,在太庙中处死。

隰朋出发前,鲍叔牙叮嘱他说:“管夷吾是天下奇才,我已经向国君推荐,准备将他召回任用,一定不能让他死。” 隰朋问:“要是鲁国想杀他怎么办?” 鲍叔牙说:“只要提起他射中国君衣带钩那件事,鲁国必然会相信。” 隰朋连连点头,然后出发了。鲁侯收到信后,马上召见施伯。不知他们会如何商议,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