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五十五回 华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结草亢杜回

话说楚庄王召集众多大臣,商议如何应对晋国的事情。公子侧进言说:“楚国关系最好的国家莫过于齐国,而在侍奉晋国这件事上最坚定的,非宋国莫属。要是我们出兵讨伐宋国,晋国救宋都来不及,哪敢跟我们争夺郑国呢?” 庄王说:“你的计策虽然不错,可我们还缺少出兵的借口。自从先君在泓水之战打败宋国,还伤了宋君的大腿,宋国都能忍下来。到厥貉之会时,宋君还亲自来服役。后来宋昭公被弑杀,子鲍继位,到现在已经十八年了,我们用什么名义去讨伐呢?” 公子婴齐回答说:“这不难。齐国国君多次派使者来访问我国,我们还没有回访过。现在应该派使者去齐国回访,故意路过宋国,并且不向他们借道,以此来试探宋国。如果他们不计较,那就是惧怕我们,以后君王召集会盟,他们肯定不敢拒绝。要是因为我们无礼,侮辱了我们的使臣,我们就以此为借口,还怕没有出兵的理由吗?” 庄王问:“派谁去合适呢?” 婴齐回答说:“申无畏曾经参加过厥貉之会,这个人可以出使。”

于是,庄王就命令申无畏前往齐国访问。申无畏上奏说:“去齐国访问必定要经过宋国,得有借道的文书以供查验,才能过关。” 庄王说:“你是害怕宋国会阻拦使臣吗?” 申无畏回答说:“之前厥貉之会时,各位诸侯在孟诸打猎,宋君违抗命令,我抓了他的仆人并杀了,宋国肯定对我恨之入骨。这次出行如果没有借道文书,他们肯定会杀了我。” 庄王说:“文书上给你改名叫申舟,不用无畏这个旧名就行了。” 申无畏还是不肯去,说:“名字能改,长相改不了。” 庄王发怒说:“要是他们杀了你,我一定兴兵灭掉宋国,为你报仇!” 申无畏这才不敢再推辞。

第二天,申无畏带着儿子申犀,进宫拜见庄王说:“我为国家殉死,是分内之事。只希望大王能善待我的儿子。” 庄王说:“这是我的事,你别多操心。” 申舟领了出使的礼物,拜别庄王出城。申犀送父亲到郊外,申舟嘱咐他说:“你父亲这次出行,肯定会死在宋国。你一定要向君王请求,为我报仇,记住我的话!” 父子俩洒泪而别。

没过多久,申舟一行人走到睢阳。关吏得知是楚国使臣,便索要借道的文书查验。申舟回答说:“我奉楚王之命,只有访问齐国的文书,没有借道文书。” 关吏于是把申舟扣留下来,飞速报告给宋文公。当时华元主持宋国政务,他向文公上奏说:“楚国是我们的世仇。现在他们派使臣公然路过宋国,却不遵循借道的礼节,这是对我们极大的侮辱!请杀了他!” 宋公说:“杀了楚国使臣,楚国肯定会攻打我们,这可怎么办?” 华元回答说:“被侮辱的耻辱,比被攻打还严重。况且他们既然侮辱我们,必然会攻打我们。同样是被攻打,还不如先洗刷我们的耻辱。” 于是派人把申舟抓到宋国朝堂。华元一看,认出他就是申无畏,更是怒上加怒,斥责道:“你曾经杀了我先公的仆人,现在改名,是想逃避一死吗?” 申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大骂宋文公鲍:“你奸污祖母,弑杀嫡侄,竟然没遭天谴。现在又胡乱杀害大国使臣,等楚兵一到,你们君臣都将粉身碎骨!” 华元下令先割掉申舟的舌头,然后把他杀了。还把申舟携带的访问齐国的文书和礼物,都在郊外烧毁。申舟的随从们丢下车,赶紧逃走,回去向庄王报告。

庄王正在吃午饭,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把筷子扔在席子上,猛地站起身来。他立刻任命司马公子侧为大将,申叔时为副将,马上整顿车马,亲自率军讨伐宋国,还让申犀担任军正,随军出征。申舟在夏四月被杀,楚军在秋九月就抵达宋国边境,速度快得惊人。潜渊为此写诗道:“明知欺宋必遭屯,君命如天敢惜身?投袂兴师风雨至,华元应悔杀行人。”

楚军把睢阳城团团围住,建造了和城墙一样高的楼车,从四面攻城。华元率领士兵和百姓巡视防守,同时派大夫乐婴齐前往晋国告急。晋景公打算发兵救援宋国。谋臣伯宗劝谏说:“荀林父率领六百辆兵车在邲城都战败了,这是上天在帮助楚国,我们去救援不一定能成功。” 景公说:“现在只有宋国和晋国关系亲近,如果不救,就会失去宋国。” 伯宗说:“楚国距离宋国两千多里,粮草运输跟不上,肯定不能长久围困。现在派一名使者去宋国,就说‘晋国已经出动大军来救援’,让他们坚守。不出几个月,楚军就会撤离。这样我们不用和楚国交战,却有救援宋国的功劳。” 景公觉得有道理,便问:“谁能替我出使宋国呢?” 大夫解扬主动请求前往。景公说:“不是你解扬,还真担不起这个重任。”

解扬换上便服,走到宋国郊外时,被楚国的巡逻兵盘查抓住,献给了庄王。庄王认出是晋国将领解扬,问道:“你来干什么?” 解扬说:“奉晋侯之命,来告诉宋国,让他们坚守,等待救援。” 楚庄王说:“原来是晋国的使臣!之前北林之战,你被我的将领蒍贾擒获,我没杀你,放你回国。这次你又自投罗网,还有什么可说的?” 解扬说:“晋楚是仇敌,被你杀了也是分内之事,还有什么好说的?” 庄王搜出解扬身上的文书,看完后说:“宋国都城马上就要攻破了,你要是能把文书里的话反着说,就说你们国内有事,‘一时无法救援,怕耽误你们国家的事,特地派我来口头通报’。这样,宋人就会绝望,肯定会投降,也能免去两国百姓被杀的惨祸。事情办成后,我封你为县公,让你在楚国为官。” 解扬低头不说话。庄王说:“不然的话,就杀了你!” 解扬本不想答应,可又担心死在楚军手里,没人能传达晋君的命令,于是假装答应说:“好。”庄王让解扬登上楼车,派人在旁边催促他喊话。解扬对着宋人喊道:“我是晋国使臣解扬,被楚军抓住了,他们让我诱骗你们投降。你们千万别上当!我们主公亲自率领大军来救援,很快就到了。” 庄王听到他的话,命令赶紧把解扬从楼车上拉下来,斥责道:“你既然答应了我,却又反悔,是你自己不讲信用,可不是我的过错。” 说完,喝令左右把解扬斩了,再回来报告。解扬毫无惧色,缓缓回答说:“我并非不讲信用。我要是对楚国守信,就必然对晋国失信。假如楚国的臣子违背自己国君的话,去外国谋取私利,君王你觉得这是守信,还是不守信呢?我甘愿受死,以此表明楚国的信用,应该体现在对外,而不是对内!” 庄王感叹道:“‘忠臣不惧死’,说的就是你啊!” 于是放了解扬,让他回国。

宋国的华元因为解扬带来的消息,防守得更加坚决。公子侧让军士在城外堆起土山,就像敌楼一样,他亲自住在上面,窥探城内的一举一动,城内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华元也在城内堆起土山,与城外对峙。从秋九月开始围困,一直到第二年夏五月,双方僵持了九个月,睢阳城里粮草都耗尽了,很多人饿死。华元只能用忠义激励部下,百姓深受感动,甚至到了交换孩子当食物,捡骨头当柴烧的地步,但依然没有投降的意思。庄王也没了办法。军吏禀报说:“营中只剩下七天的粮草了!” 庄王说:“我没想到宋国这么难攻打!” 于是亲自登上战车,巡视宋城,看到守城的军士十分严整,不禁叹了口气,马上召集公子侧商议撤兵。

申犀在庄王马前哭着下拜说:“我父亲为了完成大王的命令而死,大王难道要对我父亲失信吗?” 庄王听了,面露惭愧之色。申叔时当时正在为庄王驾车,他献计说:“宋国不投降,是估计我们不能长久围困。要是让军士建造房屋、开垦田地,做出长久围困的架势,宋国肯定会害怕。” 庄王说:“这个计策很好!” 于是下令,让军士沿着城墙一带建造营房,拆毁城外的民房,砍伐竹子和树木来建造。每十名军士,留下五名攻城,五名耕种,十天轮换一次。军士们互相传告这个命令。

华元听说后,对宋文公说:“楚王没有撤兵的意思了!晋国的救兵又不来,怎么办呢?我请求进入楚营,面见公子侧,胁迫他讲和,或许还有成功的希望。” 宋文公说:“国家的存亡,就看这一次了,你要小心行事!” 华元打听到公子侧住在城外土山上的敌楼里,还预先知道了他身边人的姓名,以及值班守卫的详细情况。等到半夜,华元扮成谒者的模样,悄悄从城墙上用绳子吊下去,一直走到土山边。遇到巡逻的士兵敲着梆子走来,华元问道:“主帅在上面吗?” 巡逻士兵说:“在。” 华元又问:“已经睡了吗?” 巡逻士兵说:“主帅连日辛苦,今晚大王赐了一樽酒,他喝了之后已经睡下了。” 华元走上土山,守山的军士阻拦他。华元说:“我是谒者庸僚,大王有紧急机密的事吩咐主帅。因为刚才赐了酒,怕主帅喝醉了,特地派我来当面叮嘱,等着回复呢。” 军士信以为真,让华元上了土山。土山里面灯烛还亮着,公子侧和衣而睡。华元径直走到他床边,轻轻用手推他。公子侧醒来,刚要动弹,却发现两只袖子被华元压住了。他急忙问:“你是什么人?” 华元低声回答说:“元帅别惊慌,我是宋国右师华元。奉主公之命,特地连夜来求和。元帅要是答应,两国就世代结为盟好;要是不答应,我和元帅的命,都将在今晚结束!” 说完,左手按住卧席,右手从袖子里抽出一把雪白的匕首,在灯光下晃了两下。公子侧慌忙回答说:“有事好商量,别冲动。” 华元收起匕首,道歉说:“请原谅我的无礼!形势危急,实在没办法从容行事。”

公子侧问:“你们国内现在是什么情况?” 华元说:“已经到了交换孩子当食物,捡骨头当柴烧的地步,十分狼狈。” 公子侧惊讶地说:“宋国竟然困窘到这种程度了?我听说军事上‘虚者实之,实者虚之’,你为什么把实情告诉我?” 华元说:“君子怜悯别人的危难,小人利用别人的危难。元帅是君子,不是小人,所以我不敢隐瞒实情。” 公子侧又问:“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投降呢?” 华元说:“国家虽然有困窘的现状,但百姓有不屈的意志。国君和百姓愿意拼死抵抗,与城共存亡,怎么会签订城下之盟呢?如果承蒙元帅怜悯我们的困境,退兵三十里,我们国君愿意率全国归附,发誓绝无二心!” 公子侧说:“我不骗你,我们军中也只剩下七天的粮草了。要是过了七天,城还攻不下来,我们也会撤兵。之前下达的建造房屋、开垦田地的命令,只是吓唬你们罢了。明天我会奏明楚王,退兵三十里。你们君臣也不能失信。” 华元说:“我情愿以自身为人质,和元帅一起立下誓词,双方都不反悔。” 二人立下誓言后,公子侧就和华元结拜为兄弟,把一支令箭交给华元,嘱咐他:“赶紧走吧。” 华元拿着令箭,大摇大摆地走到城下,口中发出一个暗号,城上就放下兜子,把华元吊上城去了。华元连夜向宋公汇报,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第二天楚军退兵的消息。第二天清晨,公子侧把昨晚华元所说的话告诉了庄王,说道:“我的性命,差点丧在匕首之下。幸亏华元心存仁善,把宋国的国情如实告诉了我,哀求我们退兵,我已经答应他了。恳请大王降旨!” 庄王说:“宋国都困窘到这种地步了,我应该拿下它再回去。” 公子侧磕头说道:“我们军中只剩下七天的粮草了,我已经告知华元了。” 庄王顿时发怒,说道:“你为什么把实情透露给敌人?” 公子侧回答说:“小小的宋国,都有不欺骗人的臣子,堂堂楚国,反倒没有吗?所以我不敢隐瞒。” 庄王的脸色立刻缓和下来,说道:“司马说得对!” 当即降旨退兵,驻扎在离城三十里之外的地方。申犀见军令已下,不敢再阻拦,只能捶胸大哭。庄王派人安慰他说:“你别悲伤,最终一定会成全你的孝心。” 楚军安营扎寨完毕,华元先来到楚营,传达宋公的命令,请求接受盟约。公子侧跟随华元进入城中,与宋文公歃血为誓。宋公派华元把申舟的棺材送到楚营,华元自己则留在楚国做人质。庄王班师回楚,厚葬申舟,满朝大臣都前去送葬。葬礼结束后,庄王让申犀继承大夫之位。

华元在楚国,通过公子侧又结识了公子婴齐,和婴齐相处得很好。一天,大家聚在一起谈论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如今晋楚纷争不断,战火连天,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呢?” 华元说:“依我看,晋楚实力相当,不相上下。要是真能有一个人促成两国和解,让两国各自的属国来朝拜,停止战争,恢复友好,百姓就能免受战火之苦,这实在是天下的大幸啊!” 婴齐问道:“这件事你能担当吗?” 华元说:“我和晋将栾书关系不错,当年访问晋国时,也曾谈到过此事。只是一直没人从中联合罢了。” 第二天,婴齐把华元的话告诉了公子侧。公子侧说:“两国还没有厌倦战争,这件事恐怕还不能轻易商议。” 华元在楚国一共待了六年,到周定王十八年,宋文公鲍去世,他的儿子共公固继位,华元请求回国奔丧,这才回到宋国。这是后话。

再说晋景公听说楚人围困宋国,一年都没有解围,便对伯宗说:“宋国守城也疲惫不堪了。我不能对宋国失信,应该去救援他们。” 正准备发兵,忽然收到报告:“潞国送来密信。” 这潞国是赤狄的一个分支,姓隗,爵位是子爵,和黎国相邻。周平王的时候,潞国国君赶走黎侯,占领了黎国的土地,从此赤狄变得更加强大。此时潞国国君名叫婴儿,娶了晋景公的妹妹伯姬为夫人。婴儿性格懦弱,潞国的国相酆舒独揽大权,专横跋扈。早些时候,狐射姑逃到潞国,他是晋国的功臣,见识广、才能高,酆舒还忌惮他几分,不敢太过放肆。狐射姑死后,酆舒越发肆无忌惮,他想让潞国和晋国断绝关系,就诬陷伯姬有罪,逼迫潞国国君把她缢死。后来又和潞国国君到郊外打猎,酒后君臣玩打弹弓的游戏,比赛用弹弓射飞鸟。酆舒发射弹丸,不小心射中了潞国国君的眼睛,他把弓扔在地上,笑着说:“没射中,我应该罚酒一杯!” 潞国国君受不了这种虐待,却又无力反抗,于是写了密信送到晋国,请求晋国出兵讨伐酆舒。谋臣伯宗进言说:“如果杀了酆舒,兼并潞国的土地,再趁机吞并周边国家,把狄人的土地都占了,那么晋国西南的疆土就能扩大,兵力和赋税也会增加,这个机会不能错过。” 景公也对潞国国君婴儿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子感到愤怒,于是任命荀林父为大将,魏颗为副将,出动三百辆兵车讨伐潞国。

酆舒率领军队在曲梁抵抗,战败后逃到卫国。卫穆公速当时正和晋国交好,就把酆舒囚禁起来,献给了晋军。荀林父下令把酆舒押到绛都,将其处死。晋军长驱直入,开进潞城,潞国国君婴儿到马前迎接,荀林父数落他诬陷杀害伯姬的罪行,把他也抓了起来。荀林父对外声称:“黎国百姓思念他们的国君很久了。” 于是寻访黎侯的后裔,划出五百户人家,修筑城池让他们居住,取名为复黎,实际上是灭掉了潞国。婴儿为国家灭亡而悲痛,自刎而死。潞国百姓很同情他,为他建立了祠堂。如今黎城南面十五里的潞祠山,就是当年建祠的地方。

晋景公担心荀林父不能取胜,亲自率领大军驻扎在稷山。荀林父先到稷山献上捷报,留下副将魏颗,继续平定赤狄的土地。魏颗返回途中,到了辅氏之泽,忽然看见尘土漫天,喊杀声震天,晋兵不知道来的是什么人。前哨飞快报告:“秦国派大将杜回出兵来了。” 原来秦康公在周匡王四年去世,他的儿子共公稻继位,因为赵穿入侵崇国引发争端,秦国出兵围困焦城却没有成功,于是和酆舒结交,一起图谋晋国。共公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儿子桓公荣继位。此时是秦桓公十一年,听说晋国讨伐酆舒,正打算出兵救援,又听说晋国已经杀了酆舒,抓住了潞国国君,于是派杜回带兵来争夺潞国的土地。这杜回是秦国出名的大力士,生得牙齿像银色的凿子,眼睛突出,像金色的珠子,拳头如同铜锤,脸似铁钵,胡须卷曲,身高一丈有余。他力大无穷,能举起千钧重物,惯用一柄开山大斧,重达一百二十斤。他本是白翟人,曾经在青眉山一天之内拳打五只老虎,还把虎皮都剥下来带了回去。秦桓公听说他勇猛,聘请他担任车右将军。后来他又率领三百人打败了嵯峨山的一万多山贼,威名大震,于是被任命为大将。

魏颗摆开阵势,准备迎战。杜回却不乘车马,手持大斧,带着三百名善战的杀手,大踏步直接冲进晋军阵中。他下砍马腿,上劈将士,就像天降的凶神恶煞!晋兵从来没见过这么凶狠的人,根本抵挡不住,大败一场。魏颗下令扎营,暂且不要出战。杜回带着一队刀斧手,在晋营外又跳又叫,高声叫骂,一连三天,魏颗都不敢出兵应战。忽然有报告说本国援兵到了,领兵的将领是魏颗的弟弟魏锜。魏锜说:“主公担心赤狄的余党勾结秦国生出事端,特地派我来帮忙。” 魏颗讲述了秦将杜回如何勇猛,难以抵挡,正打算派人请求援兵。魏锜不信,说道:“他不过是个草寇,能有多大能耐?明天我去出战,一定能取胜。”

到了第二天,杜回又来挑战,魏锜气愤不已,想要出战,魏颗劝阻他,他却不听。当下魏锜率领新来的士兵,驾车直冲过去,秦兵却四散逃走,魏锜分兵追击。忽然一声呼哨,三百名杀手又聚集在一起,都跟着杜回,挥舞着大刀阔斧,下砍马腿,上劈将士。北边的步兵随着战车转动,战车不便转弯,被他们从左右前后找准机会砍杀,魏锜大败。幸亏魏颗带兵接应,才得以退回营中。

当晚,魏颗在营中烦闷地坐着,左思右想,没有好办法。坐到三更,他感到困倦,迷迷糊糊睡着了,耳边好像有人说 “青草坡” 三个字,醒来后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再睡,又听到同样的话。于是他把这件事告诉了魏锜。魏锜说:“辅氏左边十里处,有个大坡叫青草坡,也许秦军会在那里战败。我先带一支军队到那里埋伏,兄长你把敌军引到这里,我们左右夹攻,就能取胜。” 魏锜便去安排埋伏的事情。魏颗传令:“拔营出发。” 还扬言要 “先回黎城”。杜回果然前来追击,魏颗稍微交战几个回合,就掉转车头逃走,渐渐把杜回引向青草坡。一声炮响,魏锜的伏兵全部出动。魏颗又转身杀回,将杜回团团围住,两边一起夹攻。杜回一点都不害怕,挥舞着一百二十斤的开山大斧,横劈竖砍,碰到他的人都被砍死。虽然他手下的杀手有不少伤亡,但晋军还是无法取胜。魏颗和魏锜督促众军,全力攻打杜回,却无法击退他。眼看着杀到青草坡中间,杜回忽然一步一跌,就像穿着油靴踩在冰面上,站不稳脚跟,军中顿时一片惊呼。魏颗抬眼望去,远远看见一位老人,穿着布袍、草鞋,像是个庄稼汉,把青草一路挽结起来,绊倒杜回的双脚。魏颗和魏锜两车赶到,两支戟同时刺出,把杜回刺倒在地,活捉了他。那些杀手见主将被擒,四散逃命,都被晋兵追上抓住,三百人只逃掉了四五十人。魏颗问杜回:“你自恃英雄,怎么会被抓住?” 杜回说:“我的双脚好像被什么东西攀住,动弹不得,这是上天要绝我的命,不是我力气不够。” 魏颗心中暗暗称奇。魏锜说:“他力气这么大,留在军中,恐怕会出变故。” 魏颗说:“我也正担心这个。” 当即把杜回斩首,派人送到稷山报功。

当晚,魏颗终于能安心睡觉,他梦到白天见到的那位老人前来作揖,说道:“将军知道杜回为什么会被擒住吗?是我结草绊倒他,他才会跌倒被抓。” 魏颗大惊,问道:“我从不认识您,您却来相助,我该怎么报答您呢?” 老人说:“我是祖姬的父亲。你遵从你父亲清醒时的遗嘱,妥善地把我女儿嫁出去,我在九泉之下,感激你救了我女儿的命,所以特意施展一点微薄之力,帮助将军立下这份军功。将军好好努力,日后世代都会荣耀显达,子孙会贵为王侯,不要忘了我的话。”

原来魏颗的父亲魏犨有个宠妾,名叫祖姬。魏犨每次出征,都会嘱咐魏颗:“我要是战死沙场,你要给她选个好人家嫁了,别让她无依无靠,这样我死也能闭眼了。” 等到魏犨病重的时候,又嘱咐魏颗:“这个女子我很爱惜,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让我在黄泉之下有个伴。” 说完就去世了。魏颗安葬父亲时,并没有用祖姬殉葬。魏锜说:“你不记得父亲临终的嘱咐了吗?” 魏颗说:“父亲平日都吩咐要嫁了这个女子,临终时说的是糊涂话。孝子应该遵从清醒时的遗嘱,不遵从糊涂时的遗嘱。” 葬礼结束后,魏颗就选了个合适的人把祖姬嫁了出去。因为有这样的阴德,所以老人才有结草报恩的举动。魏颗醒来后,把梦告诉魏锜,说:“我当时体谅父亲的心意,没有杀这个女子,没想到她父亲在地下如此感恩。” 魏锜也不禁叹息。髯仙为此写诗道:“结草何人亢杜回?梦中明说报恩来。劝人广积阴功事,理顺心安福自该。”

秦国的败兵回到雍州,得知杜回战死,君臣都垂头丧气。晋景公嘉奖魏颗的功劳,把令狐之地封给他,还铸造了一口大钟,用来记载这件事,上面详细刻着年月。后人因为这口钟是晋景公铸造的,就把它叫做 “景钟”。晋景公又派士会领兵攻灭赤狄的残余势力,一共灭掉了三个国家:甲氏、留吁,以及留吁的属国铎辰。从此,赤狄的土地全部归晋国所有。

当时晋国闹饥荒,盗贼四起,荀林父寻访国内能侦察盗贼的人,找到了一个,是郤氏家族的人,名叫郤雍。这个人善于推测,他曾经在市井中游逛,忽然指着一个人说是盗贼,让人抓起来审问,那个人果然是盗贼。荀林父问:“你怎么知道他是盗贼?” 郤雍说:“我观察他的眉眼之间,看到集市上的东西有贪婪之色,看到集市上的人有惭愧之色,听到我的到来有恐惧之色,所以知道他是盗贼。” 郤雍每天能抓到几十个盗贼,市井百姓都很害怕,可盗贼却越来越多。大夫羊舌职对荀林父说:“元帅任用郤雍抓盗贼,盗贼还没抓完,郤雍的死期却要到了。” 荀林父惊讶地问:“为什么?” 不知道羊舌职会说出什么话来,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