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回 谋东宫晋王纳贿 反燕山罗艺兴兵

宇文述向晋王献策道:“大王,这第一件事,虽说皇后对东宫太子并非十分满意,但也还没有明确的偏向。大王必须上演一出苦肉计,唤起皇后的怜悯,激起她的愤怒,从而坚定她的心意;第二件事,需要有一位深得陛下信任的大臣,此人平日里说的话能让陛下信服,时常在陛下面前进些谗言,到了关键时刻全力怂恿陛下。如此一来,内外夹攻,此事便万无一失;第三件事,废除东宫太子之位,这可是件大事,要是太子没有什么罪过,又怎么好废除他呢?所以得买通太子身边的亲信,让他率先告发太子。把没事说成有事,小事说成大事,有了这样的证据,太子自己也辩解不清。大王若能做到这三件事,就不必担心太子之位不落入您手。” 晋王听后,说道:“我自会做好准备,只望先生为我精心谋划,他日若能功成,必定与您共享富贵。” 从这以后,晋王不惜钱财,从朝中宰相到下面的各级僚属,都送上厚礼;宫中的宦官和内侍,也都给予重赏。唯独唐公李渊认为人臣不应私下结交,拒绝接受晋王的礼物。

当时,大理寺卿杨约是越公杨素的弟弟,他与宇文述是交情深厚的好友。一天,宇文述前去拜访杨约,送上许多奇珍异宝作为礼物。杨约看着这些礼物,问道:“仁兄,这些礼物是从何处得来的?我从未见过如此稀世珍宝。” 宇文述回答说:“我不过是一介武夫,哪能有这些宝贝?这是晋王有求于兄长,所以托我送来。” 杨约说:“晋王的东西,我怎么敢收呢?” 宇文述接着说:“仁兄先收下,我还有一场大富贵要送给令兄,不知您愿不愿意听呢?” 杨约说:“愿闻其详。” 宇文述说道:“仁兄应该知道,东宫太子早就对令兄不满了!他日若太子登上皇位,自然会任用自己的心腹大臣,怎么会让令兄继续专权呢?况且权力太高容易招来诋毁,如今那些在令兄面前低头的人,谁能保证日后不会危及令兄呢?幸好如今东宫太子德行有亏,陛下有废立太子的想法,如果令兄能在陛下面前进言,废掉东宫太子,拥立晋王,那么晋王定会铭记于心,这才算是长久稳固的富贵。仁兄觉得如何?” 杨约说:“兄长所言有理,容我与家兄商议此事。” 说完,宇文述便告辞离开了。

第二天,杨约前去拜见杨素,故意做出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杨素见状,急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杨约说:“前日东宫护卫苏孝慈说:‘兄长对太子太过傲慢,太子说,一定要杀了这个老贼。’我担心兄长,怕您遭遇危险啊!” 杨素说:“他能把我怎么样?” 杨约说:“太子将来可是要成为君主的,若有个万一,那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怎能不深思熟虑呢?” 杨素问道:“依你之见,是辞去官职避开他,还是改变态度顺从他呢?” 杨约说:“辞去官职会失去权势,顺从他又不能消除他的怨恨。只有废掉他,另立他人,不仅能免除灾祸,还有大功一件。” 杨素拍手称赞道:“没想到你竟有如此奇谋,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杨约又说:“此事宜早不宜迟,若太子一旦掌权,灾祸很快就会降临!” 杨素点头表示明白。

于是,杨素在隋主面前,大肆夸赞晋王,数落东宫太子的不是,将各种坏话一股脑儿地说出来。隋主对杨素的话十分听信,皇后也被晋王迷惑,她认为晋王孝顺,时常在隋主面前进谗言,让太子如坐针毡。宇文述又打听到东宫有个得宠的臣子叫姬戚,与段达关系密切。宇文述便托段达用金银财宝收买姬戚,让他留意太子的一举一动。从此,对太子的诋毁之言日积月累,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靠山王杨林,率领五万大军,直奔冀州。前来攻打冀州的大将罗艺,字廉庵,他的父亲名叫罗允刚。北齐因罗允刚功劳颇高,将他远封在燕山,世袭燕公之位。罗允刚中年早逝,罗艺年纪轻轻就承袭了燕公之职。他为人刚猛勇敢,能舞动一杆滚银枪。他的夫人秦氏,是亲军护卫秦旭的女儿,两人结发二十年,却一直没有孩子,为此十分忧虑。当时,罗艺夫妇听闻秦旭父子被杨林围困,最终尽忠死节,夫人悲痛欲绝,几乎昏死过去。后来又听说杨坚篡位,灭掉了周主,罗艺得到这个消息后,一心想要复仇,于是起兵十万,进犯河北冀州等地。忽然传来消息,隋主派杨林率领五万大军前来,罗艺便领兵前去迎敌。

杨林的先锋是四太保张开和七太保纪曾,二人正行军途中,忽然得知罗艺的兵马挡住了去路。张开听到消息后,立刻飞马向前,只见阵前有一员大将,面容犹如满月,胡须十分漂亮。张开知道此人便是罗艺,便举起蛇矛,直刺罗艺胸口。罗艺连忙举枪抵挡,两人没交战几个回合,罗艺便逼开蛇矛,迅速扯起银花锏砸去,正中张开后心。张开口吐鲜血,伏在马鞍上逃走。纪曾见状,大怒不已,举起斧头劈向罗艺。罗艺拨转马头便跑,纪曾在后面紧紧追赶。罗艺看准时机,猛地磕了一下坐骑,那马突然前蹄一失,纪曾趁机挥斧砍下,罗艺却迅速举枪一晃,直刺纪曾咽喉,将他挑落马下。这正是罗家的 “回马杀手独门枪” 绝技。罗艺趁机挥兵掩杀,追杀了数里之远。杨林的大军此时已经赶到,听闻张开被锏打伤,纪曾被枪挑死,顿时大怒,催促大军前进。到了九龙山,杨林扎下营寨。第二天,杨林整顿好队伍,亲自出营前与罗艺对阵。罗艺看到杨林白面黄眉,留着三绺胡须,勒马横枪,站在旗门之下,便大声说道:“杨林,你为何如此贪心不足,灭掉北齐,又废掉周主?如今我定要灭掉你,这是我的心愿!” 杨林说道:“罗将军,你所说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古语云:‘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方能居之。’如今,天时在隋,所以我军一战平定北方,再战又平定南方,四海之内都已太平,边疆也都敬服。将军虽有旧仇,但也只能等待时机,想必你也无法再复兴齐室。不如归降我大隋,老夫自会保奏将军,让你永远镇守燕山,世袭此职。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罗艺听后,思索了一会儿,说道:“你要我归顺隋朝,必须依我三件事,我便归顺;如若不依,我誓死不降。” 杨林问道:“将军请讲,是哪三件事?” 罗艺说:“我虽归降隋朝,但第一件事,我部下的兵马,必须由我调度,永远镇守燕山;第二件事,我名义上归降隋朝,却不上朝拜见陛下,只听从调遣,不听从宣召;第三件事,但凡有惩处杀戮之事,我拥有自行决定生死的权力。” 杨林笑道:“将军,这三件事都轻而易举,都包在老夫身上。” 于是,杨林下令三军后退十里。罗艺见杨林退兵,也命令自己的三军后退十里。杨林说:“将军若不放心,老夫与将军一同前往燕山府,我立即上表奏明圣上,等圣旨下达后,再回去。”

罗艺十分高兴,与杨林并驾齐驱前往燕山府。到了燕山府后,罗艺请杨林入城,大摆筵席款待杨林。杨林赶忙写好表章,派差官送往长安呈奏给隋主。隋主接到奏报后,立即派窦建德带着诏书前往燕山府。罗艺得知消息后,出城迎接天使。窦建德进城后,宣读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据靠山王所奏,燕公罗艺,廉洁贤明、刚猛勇敢,堪当冀北地区的屏障。现加封其为靖边侯,统领本部精锐兵马,永远镇守冀北,只听从调遣,不听从宣召,拥有自行决定生死的权力,世袭此职,望勿辜负朕意。钦此!谢恩!

罗艺接过圣旨,再次大摆筵席,热情款待天使窦建德,还赠送杨林和窦建德金银彩缎。第二天,罗艺在长亭摆酒,为杨林饯行,亲自送行十里后才返回。

杨林和窦建德二人回朝,还在途中时,忽然传来消息,登州海寇作乱,上岸抢劫百姓。杨林听到消息后,对窦建德说:“你先回去复命,老夫亲自前往登州,剿灭海寇。” 于是,杨林领兵前往登州。海寇得知杨林的兵马到来,不敢与之交战,纷纷散去,杨林扑了个空。只见当地人烟稀少,城池破败,杨林十分感慨,便上表奏明隋主,自愿镇守登州。他命令军士召集民工,整治府库,修筑城墙。不到一年时间,就把登州修整得十分齐整,此事暂且不表。

再说李渊当时拒绝接受晋王的礼物,晋王心中不悦,说道:“我已经在朝廷内外都谋划好了,不怕你能怎样!若我能如愿以偿,一定要杀了这个老贼,才能消我心头之恨。” 杨素收受了晋王的厚礼后,便想方设法诋毁太子。他又深知文帝惧怕皇后,十分听信妇人的谗言,于是常常趁着宫中设宴时,在皇后面前夸赞晋王贤能孝顺,挑拨独孤皇后。妇人见识浅薄,信以为真,常在文帝面前说些冷言冷语,使得文帝对太子十分猜疑,还时常派人打听太子的消息。

到了开皇三年十月,东宫得宠的臣子姬戚出面告发太子,说:“东宫太子让师姥占卜吉凶,说陛下的忌讳在十八年,这个期限很快就要到了!太子还在马厩中养了千匹战马,想要谋划叛逆之事。” 文帝听后,认为此事属实,不觉大怒。当即召见太子,太子跪在殿下,文帝宣读诏书,将太子废为庶人,立晋王为太子,任命宇文述为护卫。东宫的旧臣唐今臣、邹文胜等人,都被杨素诬陷,上奏斩首。朝廷官员都心怀畏惧,无人敢出声。大夫袁?和文林郎杨孝政一同上奏道:“父子乃是天性至亲,如今陛下反而听信谗言,伤害了天性。况且太子这件事,又没有实际证据,如今依臣等上奏,应将杨素、姬戚以诬陷太子之罪反坐,恳请陛下速速斩杀杨素等人,如此则朝野肃清,臣等不胜荣幸。” 文帝听后大怒,将袁?和杨孝政二人一并拿下,此后再无人敢进言。

只有李渊上疏道:“太子所谋划之事,都没有实际证据,也没有对证。如今既然已经将太子废黜,就不应再加罪,还应给予怜悯抚恤。” 文帝看了奏疏后,虽没有完全听从,但还是给了太子五品俸禄,让他在内苑安度余生。晋王看到李渊的奏疏后,顿时大怒,立即召来宇文述和张衡商议道:“这李渊明显是因为斩杀张丽华一事,怕我怀恨在心,担心我日后成为君主,所以才上了这道奏疏。必须杀了这个老贼,我们才能安稳!” 张衡说:“杀李渊有何难?”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