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 第4章 最终简报时刻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4章 最终简报时刻

作者:苍茫遗篇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4-15 14:28:57 来源:书海阁

几个小时的颠簸后,凌晨时分,运输机终于稳稳降落在克里特岛的苏达湾海军基地。

机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带着初春地中海特有的温润气息。

威龙和他的队员们纷纷走出机舱,抬头看着天际泛起微微的曙光,身上的疲惫似乎在这一刻被一扫而空。

与他们同行的GTI特战干员们已经不再是少数,基地内外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战斗精英,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行动。

威龙刚刚踏上跑道,便注意到四周的忙碌景象。

许多同样来自解放军的GTI特战干员正忙着卸载装备、检查车辆,气氛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就在这时,一群身穿沙漠迷彩服的特战干员走了过来,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围着威龙打量起来。

威龙心里明白,这群人是被他身上的特殊装备吸引了——那是他刚刚移植不久的M-5 Relink '神盾'脑控外骨骼作战系统。

其中一名身材魁梧的特战干员眼睛瞪得大大的,嘴里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这就是‘神盾’外骨骼?听说它能大幅提升作战能力,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实物!”

威龙微微一笑,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外骨骼系统,这套装备紧密地附着在他全身,银白色的金属表面在黎明的微光下散发着一丝冷冽的光芒。

系统的外观极为精密,关节部分的伺服装置和液压动力单元让整个外骨骼看起来既像是一件高科技的战甲,又仿佛是一个机械巨人的骨架。

“嗯,正是‘神盾’。”威龙点了点头,话语中带着自信,“它的脑控系统能与我的神经直接连接,使我能够更精准地操控它,不论是提升力量还是速度,都能在作战中获得极大的优势。”

另一名瘦高的特战干员走上前,带着好奇的表情伸手触摸了一下威龙背部的接口,感受着那种冰冷的金属感。

她低声道:“真不敢想象,这东西装上后会有什么效果。你感觉怎么样?在战斗中会不会很不适应?”

威龙皱了皱眉头,试着活动了一下肩膀,感受着外骨骼的灵活度。

他摸了摸耳边的微型耳机,里面传来红狼的声音:“威龙,注意,前方有其他特战队员过来了,咱们先别聊太久。”

威龙随即摆摆手,微笑着回答:“放心,适应了就没问题。系统已经高度智能化了,几乎不需要特别训练。”

这时,一名较为年轻的特战干员走了过来,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哥们,能给我们演示一下吗?这个外骨骼到底有多牛!”

威龙笑了笑,低下身,按下了背部的启动按钮。

随着系统激活,他的双腿微微弯曲,外骨骼的机械部件开始发出低沉的嗡鸣声,接着,他瞬间爆发出一道速度,向前迈出了几步,几乎是一瞬间,便已经跑出了十多米远。周围的人纷纷发出惊叹的声音。

“我擦,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这简直是战斗力的暴增!”

威龙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这群依然震惊的特战干员们,语气平静:“这套装备主要依赖脑控系统,反应速度很快,但同时需要与身体的配合非常默契,稍有不慎就可能出错。大家可以试试看,但记住,外骨骼只是一种工具,最重要的还是每个人自身的实力。”

正当大家纷纷点头,打算试一试时,深蓝突然走了过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愉快。“威龙前辈,红狼前辈让我们过去,好好吃一顿。”

他说着,目光扫过周围的同伴,仿佛并不太愿意打扰威龙的展示。

威龙点了点头,收起笑容,对身边的人说:“看来任务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当然!”一名特战干员拍了拍胸口,带着坚定的语气说道,“战斗才刚刚开始,我们随时准备出发!”

威龙回过头,向深蓝点了点头,带着一丝淡定的笑容:“走吧。”

拂晓前1小时的塔台观测点保持高度警戒,探照灯柱刺破薄雾的瞬间,第7批次伊尔-476运输机正以22秒间隔降落在04号跑道。

地勤机械臂将ZTZ24D"绝影"主战坦克的复合装甲模块嵌入车体,这种采用陶瓷-纳米晶钢夹层的54吨级陆战平台,其120mm/L50电热化学炮在30公里射程内仍可保持±0.3密位精度。

跑道东侧露天整备区,十二辆ZTD-30"海鲨"两栖突击车的喷水推进器正在进行盐雾清洗,它们即将搭载于071E型船坞登陆舰执行跨海突袭。

来自七个国家的GTI特战干员在3号机库集结,希腊第5特勤组的炊事队正将整扇烤羊从野战炊事车卸下。

"尝尝真正的苏夫拉基,"留着浓密胡须的希腊士官长用战术匕首分割着羊肉,"比你们该死的单兵口粮强二十个纬度。"

他的防弹围裙下露出ZBD25步战车乘员特有的抗过载护颈——这些30吨级全电驱动战车已完成两栖改装,其30mm埋头弹武器站能发射可编程空爆弹。战术规划中枢位于地下12米,全息沙盘投射出爱琴海北部的实时态势,战役指挥官赵永强中将用激光笔划过LR/PP-120迫榴炮的覆盖范围:"模块化设计允许在15分钟内切换120mm迫击炮模式或100mm榴弹炮模式,每门炮配备的巡飞弹母舱可投放36架自杀式无人机。"

这位 1987 年呱呱坠地的年轻才俊,如今已然成为了陆军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这一要职的担当者。

他在军事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智慧,尤其精通机械化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指挥艺术。

多年来,他凭借着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敏锐的战场洞察力,成功地指挥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令哈夫克闻风丧胆。

然而,对于大规模登陆作战这样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而言,这却尚属首次尝试。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毫不退缩,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迎难而上,决心在这片新的战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玻璃幕墙外,四架直-20G特种作战直升机正在加装磁异探测吊舱,它们的任务是为两栖编队清扫智能水雷。

克里特岛岩蜂蜜的甜香与焦化羊脂的烟火气在3号停机坪弥漫,希腊第5特勤组将野战炊事车改造成了露天烤肉铺。

三十人份的穆萨卡在军用高压蒸锅里翻腾,锡纸包裹的酿番茄塞满巴尔干香料,而真正让GTI特战干员瞳孔放大的,是那四台持续喷涌泡沫的雅典娜精酿啤酒机——这是希腊国防部特批的"士气维持装备",其流量计与军需官的系统直连。

威龙咬开蒜香羊排的脆骨时,战术腕表正同步接收两栖编队的航路更新。

他举起泛着白沫的500ml战术啤酒杯:"要我说,这顿比烬区那次战前断头饭强多了,至少不用就着沙尘暴啃压缩饼干。"

杯壁凝结的水珠折射着远处ZTD-30"海鲨"突击车的激光告警器红光,某种荒诞的战场诗意在麦芽香气中发酵。

蜂医的硬化手套捏扁铝罐的脆响,让德国北部乡村啤酒馆的回忆瞬间具象化:"不来梅港的艾丁格黑啤能在零下20度不结冰,但希腊人往啤酒里加松脂的操作……"

他突然侧耳倾听三公里外04跑道的引擎尖啸,"等等,这是CFM56引擎改型?土耳其人的预警机换装进度比情报快了两周。"

“其实土耳其人一直都有很好的装备,也有很好的士兵,只不过他们为了保存实力,一直跟在我们的主力后面。”威龙想必对这群自称“罗马人”的突厥余孽也并没有什么好感,之前他还在库尔德山区跟这些所谓的友军交过手。

红狼擦拭着RZ11N5 加斯特原理速射机枪的观瞄镜片,阿尔巴尼亚德林河畔的雨夜突然在脑神经增强芯片里闪回:"2029年的行动,我们在吉诺卡斯特古城的地窖找到整箱拉基酒。"

他的瞳孔微微收缩,战术目镜自动标注出爱琴海对岸的导弹阵地坐标,"那玩意比蜂医说的松脂啤酒还呛十倍。"

骇爪的增强现实护目镜弹出巴尔干半岛三维地图,红狼共享的路径标记在科索沃梅托希亚山谷形成血红轨迹。

"当时我们护送的是联合国核查小组?"这位年轻狙击手调整着QBU-203狙击枪的充能线圈,无意间触发了GTI盟军作战数据库的加密区块。

红狼的战术外骨骼突然泄压,蒸汽混着啤酒沫喷出:"不,是给地拉那的黑市军火商送'圣诞礼物'。"

当克里特传统七弦琴的旋律从某个士兵的手机传出时,基地反炮兵雷达突然捕捉到160公里外的异常热源。

所有人战术平板同步震动,爱琴海上空的"翔龙Ⅱ"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里,三艘土耳其214型潜艇正浮出海面更换燃料电池。

威龙小心翼翼地将那香气四溢的羊肉卷饼,轻轻塞进自己那件厚重的防弹衣夹层之中。

他一边动作着,一边嘴里还念叨着:“十分钟之后就要到简报室去集合吗?不过嘛……咱们是不是可以先不急,再等等,等吃完这一轮美味的烤章鱼再说啊!听别人说好像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呢。”

坐在一旁的露娜微微垂着头,手中握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正小口小口地抿饮着。

听到威龙的话,她抬起头来,轻声说道:“那就先把饭吃完吧,反正等一会儿我们就得离开这个美丽的希腊啦。”

说完,她又低下头去,继续享受着那杯香浓的咖啡,似乎对其味道十分满意。

过了片刻,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补充道:“话说回来,这里的特色咖啡真是不错呢,可以当作我们韩国那种咖啡的平价替代品了。”

蜂医注意到医疗包里的NX-9型神经兴奋剂与啤酒的化学反应警示,却仍将第三杯啤酒一饮而尽:"知道吗?慕尼黑大学的战场医学论文证明,酒精能让脑机接口的延迟降低0.3毫秒。"他的德语口音在酒精作用下愈发明显,而红狼悄悄将深蓝的啤酒换成了电解质饮料——这位老兵的生物监测系统显示,深蓝的肾上腺素已超标17%。

当整扇烤羊只剩骨架时,希腊炊事班长突然搬出密封陶罐:"真正的克里特烈酒'齐库迪亚',能点燃柴油的62度。"

二十个战术水壶碰撞出清脆声响,深蓝的虹膜扫描仪却在此刻捕捉到红狼转瞬即逝的微表情——那是阿尔巴尼亚行动中目睹平民伤亡时的相同肌肉抽动。

红狼饮尽烈酒时的喉结滚动声,与七十海里外071E登陆舰收锚的金属摩擦声,在战场声纹数据库中形成奇妙共振。

十二架攻击型无人机从希腊空军200中队机库滑出,威龙把玩着啤酒瓶盖,突然将其弹向蜂医的战术头盔:"赌到时候,第一个接敌的是我的两栖车组,还是你的医疗无人机?"

金属碰撞声混入渐强的海风中,红狼的战场经验告诉他——这场始于烤肉香气与啤酒泡沫的夜晚,将在十六小时后被LR/PP-120迫榴炮的数字化炮火重新定义。

—— 联合战术简报室·加密级别γ ——

【简报室·T-39分钟】

红狼在跨入防电磁辐射舱门的瞬间,鼻腔捕捉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味:左侧通风口飘来赵永强中将永远不变的武夷岩茶香,右侧则是亨利博士白大褂上残留的低温超导液氮味。

简报室穹顶的金属蜂巢结构泛着冷光,全息投影仪在中央投出不断坍缩的暗红色星云。

赵永强中将的军装袖口残留着沙漠作战服的磨损痕迹,那道从眉骨延伸到下颌的陈旧刀疤,在量子显示屏的蓝光下显得尤为狰狞。

他身侧穿着实验室白大褂的少年正摆弄着神经接驳终端,细碎黑发垂落时露出耳后植入体的金属接口——这就是被称作"人形量子计算机"的亨利博士。

红狼在门框处停顿了半秒,作战靴碾过地面时发出粘稠声响。

他能闻到空气里漂浮的纳米修复喷雾气味,混合着某种类似龙舌兰酒的信息素。

十二张碳纤维座椅呈弧形环绕着全息投影柱,希腊特勤组长的格洛克47手枪在椅背挂钩轻轻摇晃——这里允许携带武器进入,但所有弹匣必须留在门外的智能保险柜。

全息沙盘启动,赵中将的指挥棒敲击在爱琴海三维地图某处,激起一圈淡蓝色涟漪:"第七舰队'山东'号电磁弹射平台将在H时 15分钟抵达战场,但土耳其人的T-129武装直升机群……"

他突然停顿,因为亨利博士的神经接入眼镜突然投射出密密麻麻的公式流,这些浮动在空中的量子计算进程正同步解析着战场熵值。

当亨利博士的右手伸过来时,红狼注意到他指甲缝里的生物电极胶痕——这印证了黑市流传的传闻:亨利在十四岁那年把自己的左海马体改造成了生物存储器。

两人的握手持续了1.7秒(红狼的习惯性计数),足够感知对方食指第二关节的射击老茧,这让他稍稍放松了按在腿侧陶瓷匕首上的左手。

红狼微微一笑,语气平和:“亨利博士,听说你最近又做了不少新的改进,真是佩服。”

他话音刚落,亨利博士抬头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一抹友好的笑容。

“感谢你的认可,红狼少校。”亨利博士的语气沉稳,带着年轻人的自信,“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确保任务的成功。”

他说完后,便礼貌地松开了握住红狼的手。

红狼心中翻涌着各种问题,关于亨利博士的技术、关于他之前的种种诡异行为、关于外骨骼系统在这次行动中的关键作用,所有的疑问都在脑海中闪现,几乎让他忍不住开口。

然而,他还是压抑住了心中的好奇,目光深邃而复杂地扫了一眼博士,最终没有说话。

他知道,亨利博士绝对不可能回答这些敏感至极的问题的,自己问这些问题或许只是浪费时间。

简报室内的气氛突然变得更加凝重。赵永强中将轻轻咳嗽了一声,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他指了指一旁的座位,示意红狼和其他队员们坐下。

“好了,大家都坐下吧,简报即将开始。”他说话时语气严厉,身为指挥官,他的每句话都带有一种无可置疑的威慑力。

队员们纷纷坐下,红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他环顾了一下简报室,注意到亨利博士坐在桌子的一侧,专注地盯着投影屏幕。

赵永强中将这时已经开始翻阅手中的文件,准备进行战役的具体讲解。

赵将军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力。他指着投影屏幕上展示的战略图,继续详细阐述此次行动的步骤。

“我们将从克里特岛出发,利用海上优势,进行快速的跨海登陆。”赵将军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指挥官,特别是在场的GTI特战干员指挥官们,他们是经过无数次战斗洗礼的精锐力量,眼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苏尔特,这个被哈夫克军队重重把守的石油重镇,是我们这次行动的关键。它不仅是阿萨拉东部的经济命脉,也是敌军后勤的枢纽。夺取这里,不仅能削弱哈夫克的战斗力,更能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和能源支持。”该城控制着撒哈拉输油管道终端与阿萨拉湾深水港,哈夫克军团在此部署有3个机械化旅及防空导弹阵列,GTI跨海突击集群将执行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全智能两栖闪击战"

在屏幕上,克里特岛和苏尔特之间的航线被标出,海图上清晰显示出敌方的海上巡逻路线和防空系统的位置。

赵将军继续道:“我们不会从常规的登陆点发起进攻,而是选择一个相对隐蔽的地点,避开敌人主要的防线。这需要我们精确的情报和快速的机动能力。”

红狼和其他GTI指挥官们注意力集中,每个人都在迅速分析着即将到来的挑战。亨利博士也站在一旁,手持平板,时不时查看一些技术细节,以确保行动中使用的设备与战术的完美配合。

“我们将派出精锐的特战队员负责第一波登陆,突击敌方的前沿阵地。”赵将军语气坚定,“而我们的主力部队将通过快速机动,实施外围包围。目标是迅速切断敌人补给线,摧毁哈夫克驻守的防线,在48小时内完全控制苏尔特。”

红狼紧绷着脸,心中已经开始构建起整个作战图景。通过前期的情报搜集,他们已经知道哈夫克的驻军并不弱,但这并不是问题。GTI特战队员们的战斗经验和战术执行能力,足以应对一切敌人力量的挑战。

“行动的关键是速度。”赵将军继续道,“我们的登陆部队必须在夜间实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敌人反应时间。而接下来的作战,将依靠你们每一位指挥官的决策和执行,快速占领关键目标,压制敌人反击。”

亨利博士这时插话道:“我们会提供最先进的战术装备,包括新型无人机和远程通讯系统,这将使你们在行动中保持战术优势。我们的外骨骼系统已经升级,能够在复杂的地形中提供更多支持,帮助你们更迅速地占领敌方阵地。”

红狼点点头,心中已有所准备。外骨骼系统的升级将是这次行动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它不仅能够增强队员们的作战能力,还能提供更强的生存性,尤其是在敌方防线强大的情况下。

“在苏尔特的战斗,将是决定整个阿萨拉战役成败的关键。”赵将军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我们预计哈夫克会在城市内设下重重防线,因此,必须迅速摧毁他们的指挥中心,瓦解敌人的战斗意志。除非打掉敌人最后的抵抗力量,否则,我们绝不可以停下。”

所有人都默默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跨海突击阶段,H时前6小时至H时,利用电磁迷雾系统,由"天穹-9"电子战无人机群在克里特岛建立电离屏障,制造200海里范围的雷达盲区。先锋破袭组的12艘"沧龙"级气垫登陆艇搭载ZTD-30"海鲨"两栖突击车,以75节航速进行首波抢滩。立体登陆阶段,H时至H 30分钟,主攻梯队的30艘"鲲鹏"两栖攻击舰释放ZBD25步兵战车群。装甲楔入阶段,H 45分钟至H 3小时,ZTZ24C"爪黄飞电"主战坦克和ZTZ24B“绝影”主战坦克集群彻底摧毁哈夫克防线,”赵将军最后说道,“希望你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早日完成任务,压制敌人的所有反应。”

随着赵将军的指示落下,整个简报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所有指挥官和精锐干员们都在心中演练着即将展开的战斗,计算着每一秒的关键动作,准备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全力以赴。

"有问题现在提。"赵永强中将扫视全场,他的双眼在扫描到希腊特勤组装备的美制"蝰蛇"智能步枪时停顿了0.3秒——这些武器尚未录入中方敌我识别系统。“亨利博士会详细说明我们将在这次战斗中使用的技术装备,而你们,作为我们的主力,必须做好准备。战斗,不仅仅是血肉之躯的碰撞,更是技术、策略的较量。”

亨利博士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开始通过简报屏幕展示相关资料。

投影上显示出一张敌方防线的全息图,随后,图像切换到一些实验数据和战术模拟,显示出未来几天内可能发生的各种复杂情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