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新焕发的青春 > 第10章 人贩子

重新焕发的青春 第10章 人贩子

作者:女儿养了一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6:16:32 来源:书海阁

其实真的要是抄写作品,文建凡肯定会第一个想到《悟空传》,但他要走的路子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是有追求的,或小爱,或大爱,“敌人”也是如此,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实现自我的理想。

写了个开头,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引发整个事情的经过,天就已经蒙蒙亮了,写个破文章,居然一夜没睡,文建凡也是没想到自己居然熬了一整夜。

脖子酸酸的,活动一下感觉好了一点儿。姿势不对自己难受,要是靠在床上写作,累了就往床上一躺,那不是舒服多了么?何必这么趴着写作,自己找罪受呢。

今天就找个能放在床上的书案吧,反正这一片信用商店挺多的。

南方小城市不能和大城市比,这座城毕竟经过了文夕大火的,很有价值的东西几乎没什么,最多的就是长沙窑的瓷器了,不过这瓷器不是官窑,收藏价值不是很大,文建凡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好点的板材,都是些香樟木,更没什么收藏的意义。

文建凡有些不死心,还想再看看有什么好东西没有。

兜里还有几包散烟,是上次没用完,准备带回家待客的。

索性拿出一包丢给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倌子,“师傅,新年好啊!噶里有点好家伙冇咯?这些东西我看不上眼咧。”

“小满哥想要么子咯?我可以帮你找一哈。”老倌子见这小屁孩蛮懂味,也就招呼了这么一句。

“我想看看床铺,要是木材好咧我就买张床,其实咧我是要买杂书案,快开学哒,做作业或者是写毛笔字用书案用起来也最方便。”

“你跟我走咯,我们到后面去看看,那边还是破四舅留下来的一些好家伙。”老倌子人还是蛮好的。

“恩南贵姓咯?”文建凡最喜欢盘道了。

“免贵姓向。”

“向嗳,向七嗲屋里的崽?不对唻,向七嗲到四九城去哒。”

“哎呀,你还晓得向七嗲嗳,那是我叔叔咧。他去了一趟,碰了一鼻子灰回来了。小满哥贵姓咧?”

“我姓张。”文建凡开始胡说八道了。

这姓氏是有讲究的,姓孔的,姓张的,还有国姓是不用说免贵二字的。

孔夫子、玉皇大帝、国姓爷这就是大姓。

“你们噶也和领导有点来往冇咧?只怕你叔叔连他的面都见不到哦,估计是冇搞熨帖。”杨昌济的妻子姓向,他的舅子向七嗲在西长街那一片做过生意。

“看不出小满哥嘎清白,祖上也是烈士?”

“老嗲嗲同盟会的,从星城一直打到闵省,在那里兵败被杀的头。”有些历史文建凡还是知道的。

仓库里的东西真不少,真要挑不晓得要调到么子时候,而且文建凡口袋里就只有二十多块钱了,留三毛钱坐船,别的都可以花掉,喊板车拖到家虽然不远,但还是要五毛钱的。

“向老板,二十块钱,你帮我选,选得好我还奖励你两块钱,选不好,冇下回。我现在就住在清水塘派出所边上,你还要帮我喊板车拖回去,钱我给你二十三,你看哒安排,好啵?”

“小满哥聊撇,要得,我帮你捡最好的选。”向老倌子最愿意的就是接这种业务了,仓库里哪个位置有什么好东西,他都晓得。

文建凡也不听他念些什么,就在仓库门口看他搬出来的东西值不值二十。

老一辈的都知道江湖上的规矩,单身女子、和尚、道士、乞丐和小孩是不能惹的,尤其是小孩子,长得还是人畜无害,看起来完全,不具备威胁性,然而事出不凡必有妖,往往这类人才是最可怕。

向老倌子一直在琢磨这小屁孩的来路,仇家肯定不是的,不然也不会报地址,敢单独出来买几十块钱的东西,肯定是不一般的,而且他还晓得我的来路,估计屋里是和上头那辈有很大关系的,算了算了,想不清楚就不想了,大不了多送点好处给他,结个善缘。

一张床,还是上好的红木,至少要四十以上,一个红木书案,至少也要二十五,如今二十三块钱就都搞定了,文建凡喜出望外,把口袋里的烟都给了向老倌子,跟着板车一起回了家。

板车是向老倌子自己推出来的,从清水塘往东,都是大单位,往西,就是民居了。能在清水塘有套独栋的房子,家里至少是不差钱的。

这张床和书案都要放到楼上,大家都是明眼人,家里的摆设就可以看出这个家的品味和地位。

名门贵族,屋里的大人估计都在外地当官,势力不会小的。

向老倌子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家具都摆好了,文建凡邀请他坐下聊聊天,他推脱了:“怕店里还有事,下回咯,下回有好东西我再来找你咯。”

“要得,要得,我要下个学期才转到一中,等天气热,我请你喝啤酒咯。”

向老倌子愈发肯定这小子来历不凡了,举止和气度都不是小气人,对人客气是因为他没把你当朋友,真正当你是朋友他反而不会客气。

文建凡很满意现在的状态,七间房子,现在有六个房间都有床,即使弟弟妹妹们过来,也有住的地方。现在的他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但是现在睡觉,再醒来就不晓得是什么时候了,正是贪睡的年龄,闹钟也闹不醒的。

文建凡带了个书包走在去码头的路上,大年初五不拜年,这是南方的规矩,至于为什么,好像是这天要接财神,反正很多规矩是一代传一代,没人去问原因的。

这么久没见到父母了,只知道他们现在住在蓉城的一心桥,等有机会也要把他们接过来,而且老爹还要自己帮他们也搞个设计,野外勘探的,设计个越野车么?要不把水写布的制造方法给他们?

文建凡买了船票上了船,告诫自己千万不能睡着了,不然醒来的时候估计都到了岳阳。

他现在还太小,知道的只是不能太多,而且要合情合理的创造发明,不然谁都会知道这小子有问题的。

只有机械式的发明才适合自己,他知道的还有几个专利是九十年代才有的,太高科技的就不要想了,至于看书能提高?可别扯了。

新华书店里最多的就是政治方面的书籍,就连宣传画报都是几位在台上的人物和一些红色电影的宣传海报。

只要看电影,正面人物必须是伟光正,反面人物要么是肥头大耳,大腹便便,要么是猥琐之人,一眼就能分辨出好坏的那种,而且主要人物要是牺牲了,必定有遗言要交代给自己的同志,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戏有什么意思?

霞凝港到了,还有一站就到丁字镇了,文建凡站起来活动活动身子,再这么坐着必定会睡着的。

船舱并不大,不想后世二层的甲板也是开放的,还可以花钱泡上一杯茶,坐在躺椅上欣赏风景。整个船只并不是完全密封,船上不禁烟,周围只是厚厚的帆布包裹了一层,还是留下了一截没有封死,所以船舱里不时有河风吹进来,让人能保持清醒。

围着船舱走了一圈,没什么稀奇的东西,只是角落里一个中年妇女,自己穿的破破烂烂,带着的孩子却穿得很好,小孩短头发,肯定是个男孩。男孩趴在这妇女的肩头,显然是睡着了。

只是怎么看怎么不和谐,说是祖孙,哪有穿的这么破烂的娭毑?必定是个乡下妇女。

难道是拍花子的?文建凡在过道里来回走着,这个年代就有人贩子了么?再多观察一下,到了丁字镇码头,肯定要把他们截下来。

小孩子都是好奇的,大白天的坐船哪有不看风景的?而且小孩子不哭不闹,这觉睡得太蹊跷了,当妈的或者当奶奶的都会把小孩子放平,让他睡得舒服,不该是这个姿势。

丁字镇不大,就几条小街道,不认得文建凡的都是野的,外来者。

读书之前,亲戚六眷是同情这对双胞胎,还经常搞错名字,读书之后,这两兄弟一直是别人父母眼中读书的榜样。

主张孩子读书的父母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不要你读书跟文建凡学,那是天才,你跟文建平学咯,你看他玩又玩哒,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崽嗳,你也用点心咯!”

码头上的人个个都认得这两兄弟。

船只靠岸,文建凡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负责码头治安的叶旺嗲,他是三姑妈家的亲戚,姑爹的哥哥,农村只要超过了三十五岁,就开始喊嗲了。

人是截了下来,就是不晓得有没有同伙,这也是文建凡经验不足的缘故。乡下审问人没什么新鲜的,先揍一顿再说,揍完了再问。

派出所?对不起,小镇上没有,公安特派员倒是有一个,不过不在镇上。

文建凡手里还抱着这个孩子,不管是喊,还是拍脸,小孩子都不醒。文建凡几乎可以断定出结果了,人贩子一定是喂了这小孩安眠药,不然外界的刺激这么大,小孩子也会被吵醒的。

掐人中?没必要,睡醒了就好了,只要他是安全的,就不需要担心太多。

随着船下来的还有一些人,文建凡不敢打赌人贩子是不是还有同伙,这个小孩子交给谁文建凡都不会放心的,唯一的办法是自己带回家,等这娃娃醒了,自然能问出他家住在哪里。

叶旺嗲被文建凡扯到一边,两人嘀嘀咕咕说了一阵子,叶旺嗲也是本地方有名的人,随即喊来了一帮子年轻人。

这年月单凭怀疑就可以把你抓起来,何况是人贩子的同伙。外地人的口音明显和本地方的不一样,周边还有两个外地人,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人贩子的同伙。

具体是不是,还需要大盖帽叔叔亲自审问才知道。

这年月,坐火车出门是要介绍信的,坐船不需要。

但是外地人没事到丁字湾来做什么?走亲戚?说说亲戚住在哪里,姓氏名谁,凡是只要经不起推敲,那就有问题。

四十几分钟的时间过去,三个人贩子已经被周围的居民揍了个半死,人也被反绑着,准备交给镇上。

男的被扒光了衣服,只留下一条短裤,女的衣服也被扯得留下几根纱在身上遮掩着重点部位。

别说什么心狠野蛮,谁家的孩子丢了,一家人都不好过,后悔一生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又会是个什么感受?嗲嗲着急忙慌得过来了,做了一个罗圈揖,问清楚了情况,就准备带着文建凡回家。

文建凡自然不肯丢下这男娃娃,坚持把这孩子带回去,等他家人过来接他才是最稳妥的。

回到家的文建凡已经过了兴奋期,人也迅速委顿了下来。小男孩还没醒,文建凡把他的衣服外套脱掉,带着他睡了个天昏地暗。

梦里发了大水,可疲惫的文建凡哪里顾得了这些,翻个身子又继续睡。

等文建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初六的上午了,娭毑已经给那男孩穿上了裤子和衣服,穿的还是自家堂妹的内衣内裤。

男孩子思维很清晰,知道肚子饿了要吃饭。只是对大人有些抗拒,早上的时候,镇上来人问他,他一个劲的哭。

文建凡的年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塞给他一颗文件平省下来的糖,笑着问他叫什么名字,爸爸妈妈是谁,住在哪里。

小孩子对文建凡一点也不抗拒,回答道:“我叫杜宏波,爸爸叫爸爸啊,住在哪里,我也不晓得。”

南方人有方言,文建凡听出了这小屁孩是正宗的长沙口音,他的父母一定会报案的,然后协查还会要一段时间,这个过程至少要两天才能找到孩子的父母。

五六十年代,户籍制度管理严格,根本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现在稍微放松一点,这种丧心病狂的勾当就开始死灰复燃,这种犯罪份子就该被凌迟处死。

小孩子很活跃,需要人看着,乡下的一切对城里的孩子来说十分新奇,告诫他不准去的井边,他也要去,菜园子也成了他的游乐园,建平是这一片的孩子王,他负责杜宏波的安全最合适不过了。

两兄弟就是这么怪异,建平只喜欢和小孩子一起打闹,建凡只喜欢喝大人玩,小孩子他也只偶尔带一带自家的堂妹,两个性格完全不一样的孩子怎么就成了双胞胎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