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新焕发的青春 > 第11章 第一次改稿

重新焕发的青春 第11章 第一次改稿

作者:女儿养了一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4 06:16:32 来源:书海阁

三天时间,孩子家里就来人了,家长是省里某厅的一位处长,老婆刘静娴是市妇联的干部,家里老人更是省里的大干部,据说杜家已经三代单传了。

孩子丢了,可急坏了家长,孩子的奶奶更是自责得不行,哭得呼天抢地的,简直是要活不成了。

儿子失而复得,确实是喜事,一家人坐着两台小汽车过来接孩子,具体什么场面文建凡并不知道,他一大早就和嗲嗲一起去了戴公庙还愿,没有在家里。

不管是谁的孩子,他都不在意家长是谁,难道平民的孩子他就不救了?

有意思的是审讯过程。三个人贩子自己也说不清楚孩子是在哪里被他们抱走的,他们对城市并不熟悉,是典型的流串作案,至于为什么能够跨省作案,还是因为当年信阳事件的影响,只要穿的破破烂烂,就能一路乞讨出门,当地政府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杜家想要好好感谢救他儿子一命的恩人,给恩人安排个工作不是什么难事,这样自己的心里会好受一点儿。

文家是真没当一回事,毕竟这只是举手之劳,家里也没什么缺的,要人好处的事情至少文家是做不出来的。

等文建凡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钟了。如今救人的正主儿回来了,杜家自然要好好感谢一番。尤其是刘静娴,她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这杜宏波一家人都看得宝贝一样,谁能想到在自己的单位大院里面还能被人贩子抱走啊。

对儿子的救命恩人,刘静娴执意要收文建凡做干儿子,她说道:“咱不在乡下读书了,乡下的学校教学质量比城里差了一大截,咱们到城里去读书,将来读完书了,你们两兄弟参加工作的事情就由我负责,保证给你们找份好工作,好不好?”

两兄弟满墙的奖状他们都看见了,只是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城市里的教学质量好,将来孩子们会比现在更有出息,虽说现在没有了高考,但只要表现好一点,想个办法推荐去大学还是能够做到的。能当个工农兵学员继续深造,这也确实是为了这两兄弟好,将来涨工资当干部都不成问题。

“刘阿姨,您全家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就行,这小学我们还有一个学期马上就毕业了,然后我们已经定好了 学校的,就在市一中读书,房子的问题工业厅也帮我们解决了,我们也没什么难处。另外这个解救杜宏波的事情您也不必在意,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是别人发现了,也会把犯罪份子抓起来的,所以您啊,真不必太感谢我们,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喊您一声干妈,您收我这个干儿子就行了,等到小学毕业,我们全家都会搬到清水塘,到时候,咱们再多走动走动,您可别不认识我就行了。”

娭毑已经把饭做好了,说了句:“开饭了,咱们家没什么好菜,不嫌弃的话,大家都坐着吃一点吧。”

一屋子的人里,除了祖孙四个,还有杜家一家子和镇上的领导,菜是家里菜园子里被杜家小子嚯嚯的小菜,肉还是镇上领导送来的半斤肥肉,酒是乡下自酿的谷酒,唯一不同的是本来两兄弟的鸡蛋被这小子给占了。

如果家里是农村的就知道,建国之后,家里养的家禽不能超过十只,现在不能超过三只,多了就是资本主义尾巴,要割掉的,而土鸡也不是每天都下蛋的,所以农村的鸡蛋特别珍贵,收集起来,积攒多一点去供销社换盐,换必需品回来,自家吃一个都是奢侈。

文家不穷,只是有钱也难买到肉食,鱼是白肉,做鱼的时候要放油,还要放重油,不然天天吃鱼,家里都一股子腥味,就像阳澄湖的螃蟹一样,只有穷人才去吃,有钱人家里都是吃肉的。

国人为什么热衷当干部?还不就是因为干部属于特权阶层么,最好的供应上级,自己也能混点儿,就如同茶叶一样,茉莉高碎是普通民众的高档奢侈品,整根的茶叶很多人多少年都没见过了。

建平喜欢吃肉,不怎么爱吃小菜,所以不长个头,可建凡不喜欢吃肉,平时都是以小菜为主,也不长个头,这就没法说理了。反观杜家这小子,虎头虎脑的,有啥吃啥,长的也敦实,穿的还好,怎么看怎么与众不同。

领导的崽还是要恭维的,所以镇领导的话题句句离不开杜宏波这小子,似乎在文家这三天,被文家虐待了一般,文建凡都要发脾气赶人了。

见过溜须拍马的,没见过这么没水平的,今天的重点是救命恩人,不是杜家小子好不好,怎么就分不清大小王呢?

确实,乡下的条件不是很好,但文家一个月不但有一百元的工资和补贴,还是附近有名的善人。

家在这个山岭的顶上,文大嗲只要到了热天,就会烧上几壶开水,泡点自己的茶叶,放在树荫下供过路的力士喝茶,两边都是长长的山岭,能推着独轮车到这里必定会要歇一歇的,所以文大嗲一直很有名气,哪怕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要说是那个免费供应茶水的人家,周围几十里的人只要来过这里,必定都知道这个嗲嗲。文建凡自然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家的诋毁,哪怕是天王老子也不行。饭碗筷子往桌子上一拍,指着大门口请镇领导出去。“咱们家系带都是贫农出身,一不吃你家大米,二不啃你家一口骨头,你晓得讲话不?要不是我把这小弟弟救了,如今这小弟都被人贩子抱出省了,只怕还要被卖到山里给别人当崽,在我们屋里,我们哪一点亏待他了?你在我的家里夸赞领导的孩子我没意见,但是你贬低我们家,那就不行!不晓得讲话就给我出去!”

十岁的孩子居然也能发飙,而且讲的话不但条理分明,还句句在理,让人无从反驳。

杜处长也出面了,他敲了敲桌子道:“是的,如果不是文建凡同学细心观察,我家儿子只怕是再也找不回了,他们家如果真虐待了我儿子,那我儿子怎么可能会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相处这么几天,还不哭不闹的?你们走吧,好好工作,不要随意挑拨是非,我们都是长了眼睛的。”

杜家老爷子是省里的大领导,虽然对文家不了解,但是他要查一户普通人家,那还是很轻松的,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他是不会作出任何表态的,一切要等大帽子叔叔查个水落石出之后他才会做出决定。今天他们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接孩子回家,日后自然会有补偿这一家子的办法的。

领导干部和平民百姓的思维是不一样的,要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被找到了,估计就是跪在地上磕头,表示感谢,然后拿出家里的积蓄,大领导要考虑的事情就复杂很多了,整件事情有没有阴谋之类的事情在里面,他需要考虑到事情的方方面面,确定之后再做出结论。

文家就是最朴素的观念,我在施以援手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要回报,最好是大家都不当回事,你不用在乎我,我也不用在乎你,这样就很好了。

所以他们接走杜宏波的时候,家里人都很平静,什么尿床、嚯嚯菜园子的事情只字不提,就像他们一家子是隔壁邻居过来做客一样。

没两天学校开学,进去就来了场入学考试,提醒同学们这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没有什么九年制义务教育,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前面那些年造成了人才断层,所以才实行了五二二的教学制度。

国内的应试教育,真的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语文数学两门功课,作文不管怎么写,赞美祖国肯定是高分,然后用些修饰手法,再多用点成语,或者里面加个小段子,扣文建凡一分都扣多了,至于数学,怎么说前世也是理工科的高材生,哪怕是现在让他参加高考,保证也是满分。

别人考试要耗时那么久,文建凡数学十分钟交卷,语文基本上半个小时交卷,没事还溜出学校去镇上逛一逛,嗲嗲在主持丁字镇“挥手之间”的雕刻,雕石头虽然不好学,也可以看一看,艺术是相通的,如果在国外,嗲嗲一定是个艺术家吧。

上课,该上还是要上的,只是文建凡何老师谈了一次话,文建凡从此就坐在最后一排了,他上课干什么,老师都不干涉,只要不吵到别的同学就行。

待在家里会被嗲嗲娭毑骂的,而且课间操和音乐课他还都是很积极主动去上课,现在的他,二胡虽然达不到大师级,但是拉出来的曲子也有模有样了。

最关键的,他写的《风声》已经快结尾了,虽然笔力还不够,存在很多小瑕疵,很多地方的转折还很生硬,但只要慢慢修改,他肯定还是能行的。

春交会周局长去了趟羊城,收获很大,订单很多,林林总总加起来,订单接近三千万美元,只是这些钱与文建凡没一分钱关系,工业局和厅里奖励的就是文建凡的那三个要求得到满足,然后补贴升到了七十五块钱。

杜家和李老爷子都找人查过了,文家的名声很好,文建凡更是出类拔萃的存在,只是这小子现在不进城了。

李老爷子有些失落,人年纪大了就不想交朋友了,何况还是小朋友,再说自己也不是做谍战工作的,涂木匠这人自己不熟,要不找他也不错,不过先要看看他写得怎么样,有没有修改的可能再做决定。

李老爷子一生经历的大小争战不下数百次,其实完全可以不在意这件事的,可怪就怪在他的心理仿佛扎进了一根刺,不帮这小子一把,总觉得亏欠了他一般。

杜家老爷子倒是没有这种感觉,他只是有些惜才,既然工业厅已经做了安排,自己就没必要插手了,家里念念不忘的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杜宏波的奶奶,一个是刘静娴。

两人的决定无非就是等文建凡住到城里,多喊他过来吃几次饭。这些都不是文建凡想要的。

聂副厅长已经帮文建凡把水井挖好,并且按照他的要求接上了几根水管,两端都做了喇叭状的设计,地上也用水泥找平了。

几个房间都安装了这个凉风装置,还安装了一个小电机。

试验了风速,楼上现在也能吹到风,只是现在并不能试验出风究竟有多凉快,只有等天热了才知道。文建凡的私人维修间也他离家不远,只是这小子脑子里真的有那么多想法?为什么我就没有呢?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如果一定要文建凡回答,他肯定会告诉你:“生活需要改善的地方太多了,只是你们已经习惯了勤劳的生活,如果再懒一点,你们就会学会如何发明和创造了。”

还好,没人问他,如果真的有人问了,他这么回答,只怕会挨揍的。

文建平现在也很忙,忙着给文建凡看稿子,两人现在基本上杜绝了一切娱乐活动,建平负责找稿子的茬,建凡负责修改。

《风声》的名字也改了,改成《无间道》。

歌曲也用的电影《无间道》的主题曲,只修改了几个字,这样更符合这本小说的意境,《风声》的主题曲当片尾曲,而且风声里的配乐也做得很好,很缓慢,很诡异,非常适合这个小说。

第一次修改就这么结束了,文建平的评价是对的,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在你这部小说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付出、牺牲,那错误的是谁呢?统治者?小鬼子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那究竟是谁错了?谁才是正义的一方呢?”

这个问题没办法回答,每一次战争,最遭殃的是百姓,然后是牺牲最多的军人,国与国之间战斗过后十年、十几年之后又互相往来通商,那些牺牲的将士们该作何感想呢?

文建凡沉默了许久,缓缓说道:“或许没有对错之分,大家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无论是百姓还是军人,他们的牺牲都是无比惨痛的。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不断前进,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只能从中吸取教训,努力追求和平。”

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那些牺牲的将士们,他们用生命扞卫了自己的信仰和责任。也许在他们眼中,为国捐躯是一种荣誉,即使面对未知的未来,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投身战场。”

文建平点点头,若有所思。“是啊,我们应该铭记他们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要努力让国富民强。”

两人相视无言,心中涌起对先烈们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