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14章 画皮 贾儿 蛇癖

书生们的故事 第14章 画皮 贾儿 蛇癖

作者:一块儿咸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4 来源:书海阁

1.画皮

在太原,天色尚早,街巷还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王生便匆匆出门赶路。途中,他瞧见一位年轻女郎,怀抱包袱,独自匆忙奔走,脚步显得极为艰难。王生见此情景,心中泛起一丝怜惜,赶忙加快脚步追了上去。凑近一看,女郎面容姣好,正值二八年华,美貌动人。王生顿时心生爱慕,上前关切地问道:“姑娘为何一大早就独自赶路,如此辛苦?” 女郎神色黯然,轻声叹道:“你我只是路人,又怎能理解我的忧愁,何必多问。” 王生闻言,更加怜惜,诚恳地说:“姑娘有何忧愁,若我能帮上忙,必定不会推辞。” 女郎这才缓缓说道:“我的父母贪图钱财,将我卖到富贵人家做妾。那正房夫人善妒,每日对我又打又骂,羞辱不断,我实在无法忍受,这才打算远走他乡。” 王生又问:“那你打算去哪里呢?” 女郎无奈地说:“我如今四处逃亡,哪有固定的去处。” 王生听后,连忙说道:“我家离这儿不远,姑娘若不嫌弃,可到我家暂避。” 女郎犹豫片刻,最终点头答应。王生接过女郎手中的包袱,带着她一同回到家中。女郎见屋内无人,便问道:“你家中为何不见其他人?” 王生回答:“这只是我的书房。” 女郎说:“这地方很好。若你可怜我,想要救我,务必为我保守秘密,切勿声张。” 王生满口答应。此后,两人便在书房中同居。王生将女郎藏在密室,一连过了几日,竟无人察觉。一日,王生忍不住将此事悄悄告诉了妻子陈氏。陈氏心中起疑,觉得女郎可能是大户人家的妾室,劝王生将她送走,王生却不听。一次,王生偶然去集市,遇到一位道士。道士看到王生后,面露惊愕之色,问道:“你近日遇到了什么?” 王生回答:“没遇到什么啊。” 道士摇头说:“你身上邪气萦绕,怎么能说没遇到?” 王生极力辩解。道士无奈离去,口中念叨:“真是糊涂啊!世上竟有将死之人还不自知的!”王生听了道士的话,心中虽有些疑惑,但转念一想,那女郎如此美丽,怎么可能是妖怪,只当道士是借驱邪之名骗取钱财。不久,王生回到书房,却发现门从里面闩上了,无法进入。他心中顿生疑虑,于是翻墙而入,只见室门紧闭。他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窥视,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恐万分。只见一个狰狞的恶鬼,脸色翠绿,牙齿锋利如锯,正将一张人皮铺在榻上,拿着彩笔仔细描绘。片刻后,恶鬼扔下画笔,像抖衣服一样举起人皮,披在身上,瞬间化作了那位女郎。王生见状,吓得魂飞魄散,像野兽般趴在地上,偷偷逃离。王生急忙去追道士,想要寻求帮助,可道士早已不见踪影。他四处寻找,终于在野外找到了道士,赶忙跪地求救,恳请道士除掉妖怪。道士说:“这妖怪也很可怜,好不容易才找到替身,我本不忍心伤害它性命。” 说罢,将手中的蝇拂交给王生,让他挂在寝室门上,还与他约定在青帝庙见面。王生回到家,不敢再进书房,便在内室休息,将蝇拂挂在门上。一更天左右,他听到门外传来沙沙声响,因害怕不敢去看,便让妻子陈氏去查看。陈氏只见那女郎来到门前,看到蝇拂后不敢进门,站在原地咬牙切齿,许久才离去。过了一会儿,女郎又回来,骂道:“道士竟敢吓唬我,难道我好不容易找到的替身,就这么算了?” 说罢,她一把扯碎蝇拂,撞开寝室门,径直走到王生床边,撕开他的腹部,掏出心脏后离去。陈氏见状,吓得放声大哭。婢女进来举烛一照,王生已气绝身亡,鲜血染红了床铺。第二天,陈氏让弟弟二郎赶忙去告诉道士。道士听闻后,愤怒地说:“我本怜悯它,这恶鬼竟如此大胆!” 随即跟着二郎来到王家。此时,女郎已不见踪影。道士仰头四处张望,说:“幸好它逃得不远。” 又问:“南院是谁家?” 二郎回答:“是我家的房子。” 道士说:“妖怪就在那里。” 二郎一脸惊愕,觉得不可能。道士又问:“有没有不认识的人来过?” 二郎说:“我一早去了青帝庙,并不清楚,我这就回去问问。”二郎很快回来,说:“确实有个老太婆,早上来我家,说想做帮佣,我妻子留下了她,她现在还在。” 道士说:“就是她。” 于是众人一同前往南院。道士手持木剑,站在庭院中央,大声喊道:“孽鬼!还我蝇拂!” 老太婆在屋内听到喊声,顿时惊慌失措,脸色惨白,夺门而出想要逃跑。道士立刻追上去,挥剑砍去。老太婆倒地,人皮瞬间脱落,露出厉鬼原形,躺在地上像猪一样嚎叫。道士用木剑砍下厉鬼的头颅,它的身体随即化作一股浓烟,在地上弥漫成一堆。道士拿出一个葫芦,拔掉塞子,放在浓烟中,只听 “飕飕” 作响,如同葫芦在大口吸气,转眼间浓烟便被吸尽。道士塞好葫芦,放入囊中。众人再看那张人皮,上面眉目手足,一应俱全。道士将人皮卷起来,发出如同卷画轴般的声音,也收入囊中,随后便准备告辞离去。陈氏在门口哭着跪拜,苦苦哀求道士救回丈夫。道士无奈表示自己无能为力。陈氏更加悲痛,伏地不起。道士沉思片刻后说:“我法术有限,确实无法让人起死回生。不过我知道有个人或许可以。” 陈氏忙问:“是谁?” 道士回答:“集市上有个疯癫之人,时常躺在粪土之中,你去求他试试。若他对你言语侮辱,你千万不要生气。” 二郎也知道这个人,于是告别道士,与嫂嫂一同前往集市。只见那疯乞丐在道路上一边疯癫地唱歌,一边游荡,鼻涕拖得老长,浑身散发着恶臭,让人难以靠近。陈氏见状,不顾脏臭,双膝跪地,缓缓向前挪动。疯乞丐见状,笑着说:“美人喜欢我吗?” 陈氏哭着将事情经过告诉了他。疯乞丐又大笑道:“天下男人多的是,救他做什么!” 陈氏依旧苦苦哀求。疯乞丐又说:“奇怪啊!人死了却来求我救活,我是阎罗王吗?” 说罢,拿起拐杖就打陈氏,陈氏强忍着疼痛,不敢躲避。此时,集市上的人越聚越多,围成了一堵人墙。疯乞丐咳出一大把痰,举到陈氏嘴边说:“吃下去!” 陈氏顿时涨红了脸,面露难色。但想到道士的叮嘱,最终还是强忍着恶心,将痰吞了下去。只觉那口痰像一团硬邦邦的棉絮,卡在喉咙,艰难地往下咽,最后停留在胸口。疯乞丐大笑着说:“美人果然喜欢我!” 说完,起身便走,头也不回。陈氏和二郎赶忙跟在后面,疯乞丐走进了一座庙中。他们急忙追进去,想要再次哀求,却发现疯乞丐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两人在庙中四处搜寻,却毫无头绪,只能满心羞愧与悔恨地回家。陈氏回到家,既为丈夫的惨死而悲痛,又为吞食痰液的羞辱而懊悔,心中悲苦,只想一死了之。她正准备收拾丈夫的尸体,为他收敛入棺,家人因害怕,都远远地站着,无人敢靠近。陈氏抱着丈夫的尸体,一边整理着流出的肠子,一边痛哭。哭到声嘶力竭时,突然感觉胸口一阵翻涌,想要呕吐。只听 “噗” 的一声,一个东西从她口中冲出,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那东西已落入丈夫的胸腔。陈氏惊愕地看去,竟是一颗心脏,在胸腔中还突突地跳动着,热气腾腾,像冒着烟一样。陈氏又惊又喜,急忙用双手合拢丈夫的胸腔,用力挤压。稍微一松,便有热气从缝隙中冒出,她赶忙撕下布条,紧紧地将伤口缠住。她用手抚摸着丈夫的尸体,发现尸体渐渐有了温度,于是又盖上被子。到了半夜,她再次查看,发现丈夫已有了鼻息。天亮时,王生竟然活了过来。王生说:“我恍恍惚惚,如同做了一场梦,只感觉腹部隐隐作痛。” 众人查看他的伤口,发现已结痂,像铜钱般大小,不久后便痊愈了。异史氏说:“世人真是愚蠢啊!明明是妖怪,却当作美人。愚人真是糊涂啊!明明是忠言,却当作妄语。只因贪恋美色而想占有,妻子便要忍受吞食痰液的屈辱。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只是那些愚蠢糊涂的人还不醒悟罢了。真是可悲啊!”2.贾儿

在楚地,有一位商人常年在外经商,家中只留下妻子独自操持。一日夜里,商人之妻突然梦到与陌生男子亲密接触,醒来后,竟感觉有个小小身形在身边。她仔细查看,这 “人” 的举止与常人迥异,心中一惊,明白自己遭遇了狐妖。还没等她反应过来,狐妖就下了床,房门未开,却已消失不见。自那以后,女子心中充满恐惧,到了晚上,便邀请家中做饭的老妇人来作伴。她还有个十岁的儿子,原本单独睡在另一张床上,如今也被叫来一同就寝。夜深人静,老妇人和儿子都沉沉睡去,狐妖却再次悄然现身。女子只觉浑身酥软,口中喃喃自语,仿佛还在梦中。老妇人被她的声音惊醒,赶忙呼喊,狐妖这才离去。然而,经此一事,女子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每况愈下,整日神情恍惚,仿佛丢了魂一般。夜里,她再也不敢熄灯睡觉,还告诫儿子千万别睡太沉。一天深夜,儿子和老妇人靠着墙壁,不知不觉打了个盹儿。等他们醒来,却发现女子不见了踪影。儿子起初以为母亲是出去解手,可等了许久,仍不见她回来,心中这才起了疑。老妇人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出去寻找。儿子只好拿起灯火,四处寻找母亲。找遍各个房间,最后在另一间屋子里,发现母亲赤身**地躺在地上。儿子走近去扶,母亲却丝毫没有害羞躲避的意思。从那以后,女子彻底疯了,时而唱歌,时而哭泣,时而叫骂,行为举止怪异,每天都折腾出各种花样。夜里,她厌烦与人同睡,坚持要单独睡在另一张床上,还把儿子和老妇人都赶走。儿子时常听到母亲在房间里自言自语,有说有笑,便会立刻点起火把前去查看。母亲见状,反而愤怒地呵斥儿子,可儿子并不在意,大家都夸赞儿子勇敢。儿子生性顽皮,整日玩耍毫无节制。他模仿泥瓦匠,用砖石把窗户层层叠叠地堵住,家人怎么劝阻都不听。要是有人拿走其中一块石头,他就会躺在地上撒娇哭闹,让人拿他没办法。过了几天,两扇窗户被堵得严严实实,不透一丝光亮。紧接着,他又和泥涂抹墙壁上的孔洞,一整天忙忙碌碌,也不嫌累。涂抹完毕后,他又拿起菜刀,在磨刀石上 “霍霍” 地磨个不停。看到的人都厌恶他的顽皮,简直不把他当正常人看待。一天深夜,儿子悄悄把刀藏在怀里,用瓢盖住油灯,静静地等待着。等听到母亲在房间里发出呓语,他立刻迅速地揭开瓢,点亮油灯,同时关上房门,大声呼喊。过了好一会儿,房间里没有任何异常动静。儿子于是离开房门,故意大声叫嚷,装作要搜查的样子。突然,一个像狸猫一样的东西,猛地朝着门缝冲了出去。儿子眼疾手快,迅速挥刀砍去,可惜只砍断了它两寸左右的尾巴,尾巴上鲜血淋漓,还滴落在地上。起初,儿子挑灯起身时,母亲就开始破口大骂,可儿子就像没听见一样。这一刀没砍中狐妖,儿子满心懊悔,只能无奈地去睡觉。他心想,虽然没能当场杀死狐妖,但至少可以让它不敢再来。天亮后,儿子看到血迹顺着墙壁延伸出去。他顺着血迹追踪,发现血迹消失在何氏的园中。到了夜里,狐妖果然没有再来,儿子暗自欣喜。可母亲却痴痴地躺在床上,像死了一般。没过多久,商人回家了,他来到床边关切地询问妻子的情况。妻子却像见到仇人一样,对他破口大骂。儿子把母亲这段时间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商人听后大惊失色,赶忙请医生来为妻子诊治。可妻子不仅拒绝吃药,还对医生恶语相向。商人无奈,只好偷偷把药放进妻子喝的汤水里。就这样过了几天,妻子的病情逐渐有所好转。父子俩都十分高兴。然而,一天夜里,商人睡醒后,却发现妻子又不见了。父子俩四处寻找,最后在另一间屋子里找到了她。从这以后,妻子又开始变得疯癫起来,不愿意和丈夫同处一室,一到晚上就往别的房间跑。丈夫想拉住她,她骂得更凶了。商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其他房间的门都锁上。可妻子还是能跑出去,而且门还会自动打开,这让商人十分头疼。他想尽了各种办法驱邪祈福,却都毫无效果。儿子决定主动出击,为母亲除掉狐妖。一天傍晚,他偷偷潜入何氏园,躲在草丛中,准备探寻狐妖的踪迹。月亮刚刚升起,他突然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他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只见有两个人在饮酒,一个长着长胡须的仆人捧着酒壶,穿着深棕色的衣服。他们说话的声音很轻,隐隐约约,听不太清楚。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人说:“明天记得拿一瓶白酒来。” 说完,两人便离开了,只剩下长胡须的仆人。仆人脱掉衣服,躺在石头上休息。儿子仔细观察,发现他四肢和人一样,只是身后拖着一条尾巴。儿子想回家,又怕被狐妖发现,只好在草丛中躲了一整夜。天还没亮,儿子又听到那两个人陆续回来了,他们小声说着话,走进了竹林里。儿子这才悄悄回到家。父亲问他去了哪里,他回答说:“在伯伯家睡的。”有一次,儿子跟着父亲去集市,看到一家帽子店里挂着狐尾,便央求父亲买下来。父亲没理会他,儿子就拉着父亲的衣服撒娇吵闹。父亲不忍心太拂逆他,只好买了下来。父亲在集市上忙着做生意,儿子就在一旁玩耍。趁父亲不注意,他偷偷拿了些钱,去买了一瓶白酒,寄放在店铺的走廊上。儿子有个舅舅住在城里,以打猎为生。儿子跑到舅舅家,舅舅恰好出门了。舅妈问他母亲的病情,他回答说:“这几天稍微好了些。可又因为老鼠咬坏了衣服,气得大哭不止,所以派我来讨些猎药用。” 舅妈打开柜子,拿出一点药,包好后递给儿子。儿子嫌少,舅妈便想给他做些汤饼吃。儿子瞅准房间里没人,偷偷打开药包,抓了一大把药揣进怀里。然后他跑去告诉舅妈,让她别做饭了,“父亲还在集市上等着,没时间吃饭”。说完,他就离开了。儿子把药偷偷放进酒里,在集市上四处闲逛,直到傍晚才回家。父亲问他去了哪里,他谎称在舅舅家。从那以后,儿子每天都在集市上游玩。一天,他在人群中看到了那个长胡须的仆人。儿子仔细辨认,确定就是他,便悄悄跟在他身后。儿子慢慢和他搭话,询问他的住处。仆人回答说:“北村。” 仆人也反问儿子,儿子假装说:“山洞。” 仆人对他住在山洞感到很奇怪。儿子笑着说:“我家世代都住在山洞里,难道你不是吗?” 仆人更加惊讶,便追问他的姓氏。儿子说:“我姓胡。曾经在某个地方,看到你跟着两位公子,难道你忘了吗?” 仆人仔细打量他,半信半疑。儿子微微掀起下衣,露出一点假尾巴,说:“我们这些人混迹在人群中,就这东西还在,真是讨厌。” 仆人问:“你在集市上做什么?” 儿子说:“父亲让我来买酒。” 仆人也说自己是来买酒的。儿子问:“买到了吗?” 仆人说:“我们这些人大多贫穷,所以常常偷着来买。” 儿子说:“这活儿也够辛苦的,还担惊受怕。” 仆人说:“受主人差遣,没办法。” 儿子又问:“主人是谁?” 仆人说:“就是你之前见过的那两位公子兄弟。一个和北郭的王氏妇人私通,一个住在东村的某翁家。那翁家的儿子太厉害了,把我主人的尾巴都砍断了,养了十天才好,现在又去了。” 说完,仆人准备离开,说:“别耽误我的事。” 儿子说:“偷酒太难,不如买酒容易。我先买了一瓶寄放在走廊下,送给你。我口袋里还有钱,不愁买酒。” 仆人很惭愧,不知道该如何报答。儿子说:“我们本是同类,何必这么客气?有空的时候,我还要和你痛饮一番呢。” 于是两人一起去取了酒,仆人拿着酒走了,儿子这才回家。到了晚上,母亲竟然安稳地睡了一夜,不再往外跑。儿子心里明白,肯定有蹊跷。他告诉父亲,两人一起去何氏园查看。只见两只狐狸死在亭子里,一只狐狸死在草丛中,狐狸的嘴边还流着鲜血。装酒的瓶子还在,拿起来摇一摇,酒还没喝完。父亲惊讶地问:“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儿子说:“这东西最机灵,一旦泄露消息,它们就知道了。” 父亲高兴地说:“我儿子真是讨狐的陈平啊!” 于是父子俩扛着狐狸回了家。他们发现其中一只狐狸尾巴秃了半截,刀痕清晰可见。从那以后,母亲的病渐渐好了,只是身体十分瘦弱。她的神志也逐渐清醒,只是咳嗽得厉害,吐出了几升痰,不久后也痊愈了。北郭的王氏妇人,之前也被狐妖缠身,这时再去打听,狐妖消失了,她的病也痊愈了。商人从此对儿子刮目相看,教他骑马射箭。后来,儿子长大后,成为了一位位高权重的总戎。3.蛇癖

在王蒲令的家中,有个仆人叫吕奉宁,他有着极为奇特的嗜好 —— 嗜蛇。平日里,每当吕奉宁寻得小蛇,那场面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只见他毫不犹豫,如同常人吃葱一般,将小蛇整个儿吞入口中。他脸上没有丝毫畏惧,动作流畅自然,仿佛小蛇在他眼中就是一道美味佳肴。而遇到大蛇时,他便会拿出刀,将大蛇一寸一寸地斩断,随后用手捧起蛇段,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他咀嚼时,口中发出 “铮铮” 的声响,那是蛇骨被咬碎的声音,血水顺着他的脸颊肆意流淌,沾满了下巴,可他却浑然不觉,依旧吃得忘我。吕奉宁还有一项令人称奇的本领,那就是他的鼻子对蛇的气味极为敏感。一日,他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忙碌,突然,他鼻翼微微翕动,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他猛地停下手中的活计,目光紧紧盯着一堵墙,嘴里喃喃自语道:“好香的蛇味!” 说罢,他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墙的方向急速奔去。众人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一头雾水,纷纷好奇地跟在后面。等大家跑到墙外,果然看到一条足有一尺来长的蛇,正扭动着身躯。吕奉宁见状,眼睛放光,可糟糕的是,他当时身上并未携带佩刀。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他对蛇的渴望,只见他毫不犹豫地俯下身,张开嘴巴,一口咬住了蛇的头部。那蛇拼命挣扎,尾巴在他嘴边不停地蜿蜒扭动,试图挣脱。吕奉宁却死死咬住不松口,他的脸颊因用力而微微鼓起,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周围的人都被这惊悚的一幕吓得倒吸一口凉气,可吕奉宁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在享受一场难得的盛宴。过了好一会儿,那条蛇终于没了动静,吕奉宁这才心满意足地将蛇吞入腹中,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此后,吕奉宁嗜蛇且能嗅蛇的奇事,在邻里间传得沸沸扬扬,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惊叹不已的谈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